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试验报告

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试验报告

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试验报告
测试地点: 垫江XX小学
被测线路: 35KV 文高线
测试单位: 重庆XX有限公司
使用设备: 德国OHV M60
测试人员:
日期:2018 年9 月10 日
10KV 电缆阻尼振荡波局部放电试验报告
6-35K V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测试方法D L/T1576-2016通过TDR分析电缆三相约4组接头,分别为205米,312米,395米及575 米
TDR校验结果
通过TDR校验得到电缆的长度为750 米,远端波形反射明显,波速为172m/us 背景信号:(0U0) 187PC
加压窗
1U0下波形
1.5U0 下波形
AB相在升压到1U0 时能看到明显的放电信号,分布在一三象限,局放特征较为相似
检测升压次数:
分析区域 1 从0.05 ms 到 1.54 ms 同时相位角从 3.0 ° 到93.0 ° 分析区域 2 从 3.03 ms 到 4.52 ms 同时相位角从183.0 ° 到273.0 一三象限放电信号很集中,放电信号随电压的升高而增大
结论:
典型的柱状集中现象,根据《DL/T1576-2016 6kv ~35kv 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测试方法》标准,两处放电量都超过了临界值,通过校验波形来看,此处均为中间接头的位置电缆振荡波数据分析中发现有明显局放信号,A相电缆,在313米发现了明显的局放点,局放量达到13050pC;B相电缆,在385 米发现了明显的局放点,局放量达到1000pC左右;(详情见测试报告附表位置映像图),并且具有典型的局放柱状特征。

根据校准波形分析,此两处正好为中间接头位置,建议对接头立即处理。

由于接头工艺制作问题或者老化导致的放电的产生,应加强对电缆施工工艺的把控,严谨对于中间接头和终端头的制作。

关于测试结果的判断标准(10-35KV 配电电缆)
交联聚乙烯电缆(XLPE)
新投运及投运 1 年以内的电缆线路:最高试验电压2U0,接头局部放电超过300pC、本体超过100pC应及时进行更换;终端超过3000pC 时,应及时进行更换。

已投运 1 年以上的电缆线路:最高试验电压 1.7U 0,接头局部放电超过500pC、本体超过300pC 应及时进行更换;终端超过5000pC 时,应及时进行更换。

油纸绝缘电缆(PILC )新投运及投运 1 年以内的电缆线路:最高试验电压2U0,接头局部放电超过2000pC、
本体超过1000pC 应及时进行更换;终端超过3000pC 时,应及时进行更换。

已投运 1 年以上的电缆线路:最高试验电压 1.7U 0,接头局部放电超过2000pC、本体超过1000pC 应及时进行更换;终端超过5000pC时,应及时进行更换。

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
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

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