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H7N9禽流感的PPT课件

关于H7N9禽流感的PPT课件

主要内容
➢人禽流感基本知识 ➢流行概况 ➢临床表现及治疗 ➢预防控制措施
第一部分
人禽流感基本知识
禽流感知识
•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 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容易在鸟类(尤其是 鸡)之间引起流行,过去在民间称作鸡瘟。禽类 感染后死亡率很高。
•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 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特征可分为 HxNx共135种亚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其 中的一种,既往仅在禽间发现,从未发现过人的 感染情况
流行病学特点
• 传染源: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 毒的鸡、鸽子、鸭、鹅等禽类,特别是鸡; 野禽在禽流感的自然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 色。
•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 传播,也可通过密切 接触感染的家禽分泌 物和排泄物、受病毒 污染的水等被感染, 直接接触病毒毒株也 可被感染。目前尚无 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 切证据。
易感人群:一般来说,人类呼吸道缺少与禽 流感病毒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因此人并不 容易感染禽流感病毒。但一旦感染,则人 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抗体、无抵抗力 。任何年龄均可能被感染。
高危人群:从事家禽养殖业者、在发病前1周 内去过家禽饲养、销售及宰杀等场所者以 及接触禽流感病毒感染材料的实验室工作 人员为高危人群。
感染800多家鸡场1100万只鸡。83人感染,一名男子死亡 。 2004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泰国和越南11人感染H5N1禽 流感病毒,其中8人死亡,但未发现人际传染。 2004年4月6日,加拿大两名养鸡工人出现感冒症状,被确诊 为感染H7N3禽流感病毒。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现状
2004年8月,越南再添三人死于H5N1病毒感染。
• 疑似病例: 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和临床表现,患者呼吸道分
泌物标本甲型流感病毒H亚型抗原检测阳性或核酸 检测阳性者并排除了季节性流感。 • 确诊病例:
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和临床表现,患者呼吸道分 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或采用RTPCR法检测到禽流感H7N9亚型病毒基因。且发病初 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4倍或 以上升高者。
2004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了自9月初以来越南的首例 人感染H5N1病毒病例。
2005年1月至2月,越南新发13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其中12 人死亡。
2005年11月7日,印度尼西亚已确认9起人感染H5N1病例,其 中5例死亡
HPAI H7N3 LPAI H7N9
HPAI H7N3 LPAI H7N9
临床表现
(三)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影像。 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 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
(四)预后。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预后差。影响预后 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合并症等。
诊断标准
• 流行病学接触史;
– 发病前1周内曾到过疫点,有感染禽流感病毒 的可能。
– 与被感染的家禽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密切 接触史者。
– 与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者有患病的可能。
诊断标准
医学观察病例: –有流行病学接触史,1周内出现流感样临床表 现者。 –与人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在1周内出现 流感样临床表现者。
诊断标准
治疗
(一)对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 (二)对症治疗。可吸氧、应用解热药、止咳祛痰药等。 (三)抗病毒治疗。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第二部分
人禽流感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型导 致了18人感染,6人死亡,首次证实高致病性禽流感可以 危及人的生命。
2003年2月,香港两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1人死亡。 2003年2月28日,荷兰暴发H7N7型禽流感疫情。至4月,病毒
HPAI H7N7 、 H7N3、
H7N1 LPAI H7Nx、H7N2、 H7N3、H7N1、H7N9
LPAI H7N9
LPAI H7N8、 H7N9(Korea)
HPAI H7N3 (Pakistan)
HPAI H7N7、 H7N3 、
H7N4
禽中暴发的H7
2006年前暴发的均为HPAI H7 欧洲:意大利、英国、德国、比利时、荷兰、丹麦、挪威、 捷克、西班牙、瑞典
什么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 病性三大类
•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亚毒株(以H5N1和 H7N7为代表)引起的疾病。
• 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在禽类中传播快、危害大 、病死率高,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 物疫病.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传染病防治法》中 规定按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的乙类 传染病。
第三部分
人禽流感临床表现及治疗
临床表现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 ,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一) 一般表现。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 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 ,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 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 及急性肾损伤等。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 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2.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 3.病原学检测。 (1)核酸检测。对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 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采用real time PCR(或RT-PCR)检 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 (2)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H7N9禽流感病毒。
诊断标准
• 重症病例:
肺炎合并呼吸功能衰竭或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者 为重症病例。
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 、季节性流感(含甲型H1N1流感)、细菌 性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新 型冠状病毒肺炎、腺病毒肺炎、衣原体肺 炎、支原体肺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鉴 别诊断主要依靠病原学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