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在阶级对立社会中,法的本质属性首先是指(B、法的阶级性)。
2、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3、“法治优于一人之治”出自(C、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4、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根本目标是在党的哪一次大会上首次提出的?(D、十五大)5、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是(D、特色甚浓的立法体制)。
6、法的废止属于立法过程的(C、立法完善阶段)。
7、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可合称为(B、义务性规范)。
8、西方首次提出法治思想的是(A、亚里士多德)9、立法体制的核心是(A、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
10、立法程序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意义在于(D、意味着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在严格遵循法定程序时才能立法,从而保证立法的质量)。
11、“有法可依”的含义是指(D、必须重视和加强立法工作,逐步制定一套完备的法律,以便依法办事)。
12、下列哪个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正式意义上的渊源(D、党的政策)。
13、在法学著作中,一般是将普通法系的判例法与制定法来对称的,有时又把判例法称为(A、普通法C、衡平法)。
14、在法学上,一般认为,划分部门法的主要依据是(B、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
15、凡保护国家公益的法律为公法,凡保护私人利益的法律为私法。
这是谁最先提出来的?(C、乌尔比安)主观题部分: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1、试述法律溯及力。
法律溯及力,也称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
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
法律是否具有溯及力,不同法律规范之间的情况是不同的。
就有关侵权、违约的法律和刑事法律而言,一般以法律不溯及既往为原则。
2、概述法律解释的种类。
(1)按法律解释的主体和效力标准,法律解释通常只有法定解释与非法定解释的区分。
(2)按法律解释的方法标准,法律解释可分为以下种类:○1学理解释与任意解释;○2语法解释与字面解释;○3历史解释与逻辑解释;○4限制解释与扩充解释。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1、试比较民法法系与普通法法系的不同。
(1)立法权的归属和法的渊源的比较(2)法的体系的比较(3)法的分类的比较(4)司法组织的比较(5)诉讼活动的比较2、试论述法的作用的局限性。
(1)法并不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惟一手段(2)“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3)法律的抽象性、稳定性与现实生活的矛盾(4)法律所要适用的事实无法确定《法律文书》作业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批准直接受理决定书的制作单位是( D、省级以上检察院)2、行政抗诉书, 是指人民检察院,对确有错误,并已生效的行政案件判决、裁定,向有关人民法院提出抗诉,要求所制作的文书。
(A、重审)3、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正文包括事实、、判决结果三部分。
(A、理由)4、以下不符合法律文书写作要求的是(C、文风朴实,格调诙谐)5、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就刑事案件的实体问题和程序问题依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称( A、刑事裁判文书)6、刑事判决书中,文种标题“刑事判决书”的字型比正文大( A、二号)7、以下有关第二审民事判决书理由部分的阐述正确的是( C、驳回上诉,维护原判的,不需引用实体法条文)8、民事再审申请书的结构略同于( A、上诉状)9、以下有关第一审刑事判决书案号的表述,正确的是(A、(1998)扬刑初字第110号)10、公安机关执行逮捕时制作的凭证性法律文书是(A、逮捕证)11、第二审刑事判决书的尾部包括(D、合议庭组成人员名单)12、反诉状的核心是要写好(B、事实和理由)13、人民法院的行政判决书应当强调举证责任的一方是(B、被告)14、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判决书的署名应是(C、合议庭组成人员)15、批准侦查实验的是(D、公安局长)主观题部分: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1、第一审刑事判决书中被告人项应依次写清哪些身份要素?应写明被告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文化程度、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何时因本案所受强制措施情况等,现在何处。
2、民事上诉状主要应针对原审判决的什么错误而提出上诉?(1)原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
(2)原审判决适用法律错误。
(3)原审判决违反法律程序。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1、简述制作仲裁申请书条件。
(1)有仲裁协议(2)有具体的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3)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2、简述公诉意见书正文部分的内容有哪些?(1)阐明检察人员出庭支持公诉的法律根据、法庭上身份、职责;(2)简要概括评述法庭调查结果;(3)阐述支持公诉的意见;(4)结论。
中国司法制度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A市甲公司与B市乙公司在C市签订一份合同,该合同履行地在D市,合同中的仲裁条款约定,如本合同发生争议提交C市仲裁委员会仲裁。
现甲、乙两公司发生合同纠纷,甲公司欲申请仲裁,得知C市未设立仲裁委员会,但A、B、D三个市均设立了仲裁委员会,甲公司应当怎么办?(D、向C市或D市法院起诉)2、依照法律规定,公证特别程序不适用以下的业务范围:(D、收养)3、对出生、死亡、不可抗力等法律事件的真实性依法进行证明的活动,属于公证机关的下列业务:(A、证明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4、郝律师因酒后驾车,撞死一妇女,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因此(B、郝律师的律师执业证书不能被吊销)5、担任一审民事案件代理人的律师,在一审判决后,当事人提出上诉的情况下:(B、必须由当事人重新签订委托合同才能成为二审程序中当事人的代理人)6、公证处在办理公证过程中发现公证事项不真实、不合法或者有违反法律的事由,应当(B、拒绝公证)7、关于人民调解的描述正确的是:(C、人民调解应当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8、新中国成立以后,—————法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司法制度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D、上述A、B、C )A、1954年《人民法院组织法》B、1954年《人民检察院组织法》C、1954年宪法D、上述A、B、C9、直接体现侦查工作的性质、特点和任务要求,反映侦查机关的办案速度和诉讼效率的工作原则是:(D、迅速及时原则)10、根据监狱法的规定,我国监狱分为:(B、监狱和未成年犯管教所)11、民事法律行为公证,主要是证明(A、合同、委托、遗嘱等)12、设立律师事务所资产必须达到人民币(C、10万元)13、律师明知委托代理的事项违法仍然进行代理活动的,由(C、律师和委托人负连带责任)14、收养公证适用(A、地域管辖)管辖。
15、某市仲裁委员会仲裁某一合同争议案件,首席仲裁员某甲认为应裁决合同无效,仲裁庭组成人员某乙、某丙认为应裁决合同有效,但某乙认为应裁决解除合同,某丙认为应裁决继续履行合同。
本案应如何作出裁决?(A、按某甲的意见作出)主观题部分: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1、我国仲裁法确立的仲裁基本制度有哪些?(1)协议仲裁制度,又称协议管辖制度,是指仲裁机构必须根据当事人之间达成的仲裁协议受理仲裁案件,没有仲裁协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2)或裁或审制度,是指当事人对于仲裁法管辖范围内的争议事项,在争议发生之前或者争议发生以后,有权自主地选择解决争议的途径,既可以选择仲裁方式,也可以选择法院诉讼方式。
(3)一裁终局制度,是指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对同一争议当事人不得再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不公开审理制度,仲裁法规定,仲裁不公开进行。
当事人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进行,但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
2、什么是法官的保障制度?根据法官法规定,法官履行职责受以下保护:(1)职业保障。
履行法官职责应当具有相应职权和工作条件;依法审判案件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非因法定事由、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处分。
(2)工资保险福利保障。
法官按规定获得劳动报酬,享受保险、福利待遇。
(3)人身保障。
法官的人身、财产和住所安全受法律保护。
(4)其他保障。
法官有辞职、提出申诉或控告、参加培训等权利。
法官退休后享受国家规定的养老保险金和其他待遇。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1、论律师责任赔偿制度。
律师责任赔偿即律师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是指律师在执业过程中,因违法执业或因过错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而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构成要件:1)律师必须实施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行为;2)律师主观上存在过错;3)律师的行为给当事人造成经济损失,且损失与律师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律师行为具有违法性;5)律师的损害行为必须是发生在执业过程中.律师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律师违法执业或者因过错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由其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承担赔偿责任。
律师事务所赔偿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行为的律师追偿。
律师和律师事务所不得免除或者限制因违法执业或者因过错给当事人造成损失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2、论述仲裁协议的基本内容和有效条件。
仲裁协议是当事人双方之间在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自愿达成的将争议提交约定的仲裁机构仲裁的一种书面意思表示。
仲裁协议分为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书面方式订立的仲裁协议。
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协议的基本内容包括:(1)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即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将它们之间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解决的书面明确表示。
(2)仲裁事项。
即双方当事人提请仲裁的争议范围。
(3)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必须明确约定的处理其争议的某个仲裁机构。
仲裁协议在下列情况下无效:(1)仲裁协议未采用书面形式;(2)仲裁协议的法定内容不完善或者不明确;(3)仲裁协议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了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
(4)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
(5)一方采用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的仲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