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腹泻的临床表现
菌名
群
血清型和亚型
痢疾志贺菌(S.dysenteriae) 福氏志贺菌(S.flexneri) 鲍氏志贺菌(S.boydii) 宋内志贺菌(S.sonnei)
A 1-12 B 1a,b,c,2a,b,3a,b,c,4a,b,c,5a,6x,y C 1-18 D1
严重者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急性期一般数日即愈。少数病人病程迁
延不愈成为慢性。
病原学1
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 G-杆菌,不形成芽孢、无鞭毛及荚膜。 对各种化学消毒剂很敏感 所有痢疾杆菌均产生内毒素 部分痢疾杆菌产生外毒素(志贺毒素shiga
toxins )
病原学2
痢疾杆菌有两种抗原O抗原和K抗原。 按O抗原的不同分为4群和47个血清型。
侵袭性腹泻临床表现
中毒症状重,常有发热。 腹痛较重 排稀便、粘液便、粘液血便及脓血便。 里急后重 便次多,便量少/次。 脱水少见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广谱抗生素应用过程中或应用以后出现 机体本身抵抗力明显下降 菌群紊乱后,金黄色葡萄球菌、难辩梭
状芽胞菌、肠球菌、念珠菌等过度生长 金黄色葡萄球菌、难辩梭状芽胞菌可引
隐孢子虫肠炎
隐孢子虫广泛感染牛、羊、猪、狗、猫 等动物,通过粪便传播给人。
开始时仅发现于爱滋病病人,约 16%~18%的感染率。
近来在免疫正常的人群中也有发现 确诊依靠粪便中的卵囊检查
弯曲菌肠炎
小肠结肠炎 我国仅次于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 家禽带菌率较高 腹痛多在右下腹 腹泻5~15d内出现急性的快速进展的肢体
霉素。
感染性腹泻的分期
急性腹泻(acute diarrhea) 迁延性腹泻(persistent diarrhea) 慢性腹泻(chronic diarrhea)
感染性腹泻的鉴别诊断
轮状病毒肠炎
是儿童腹泻最常见的原因,占儿童腹泻的35%。 好发年龄6月~2岁 好发季节10月~第2年4月 轮状病毒分A、B、C组 引起儿童腹泻的主要为A组 B组可引起成人腹泻 起病前2/3病人可有呼吸道症状
迟缓性麻痹(格林—巴利综合征) 治疗首选红霉素
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
O157H7最为多见,引起结肠炎。 可引起食物中毒,也可散发。 可产生志贺毒素(shiga toxins )。 发热,血水样便,里急后重。 10%可并发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HUS),多数为婴幼儿和 老年人。是引起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感染性腹泻 Infectious diarrhea
何为腹泻?
便次不正常 粪便性状改变
何为感染性腹泻?
有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 引起肠道粘膜炎症、吸收、分泌功能障
碍。 便次增多,性状改变。
感染性腹泻的分类
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不良性腹泻 分泌性腹泻(肠毒素性腹泻) 侵袭性腹泻(渗出性腹泻)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吸收不良性腹泻的临床表现
中毒症状轻或缺如 腹痛症状轻或缺如 水样便,有未消化的食物。 可引起轻重不等的脱水
分泌性腹泻的病原体
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 产毒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
ETEC)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难辨梭状芽孢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腊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不凝集弧菌(non-agglutinable vibrio)
起伪膜性肠炎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表现
轻者只有腹泻,稀便,无全身反应,肠镜检查 正常。
中度者腹痛、腹泻,也无全身反应,肠镜检查 肠粘膜充血、水肿。
重者明显腹痛、腹泻,发热、头痛,末梢血 WBC升高,肠镜检查肠粘膜可见斑片状伪膜表 现。
菌群紊乱早期停用抗生素,腹泻可痊愈。 已形成伪膜性结肠炎时,需加用甲硝唑或万古
细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
何为细菌性痢疾 ?
是指由志贺菌属(genus shigellae,又称 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细菌性痢疾可以简称为菌痢。 细菌性痢疾又称志贺菌病(shigellosis)。
临床特点
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 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
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
小肠结肠炎 散发性流行:与细菌性痢疾不易鉴别。 食物中毒感染:症状与散发类似 医院内感染:儿科、新生儿病房、老年
病房易流行
耶尔森菌肠炎
G-菌,引起小肠结肠炎。 我国比较少见,北京地区不到1%。 腹痛部位在右下腹,而且有固定的压痛,
常误诊为阑尾炎而手术。 肠炎后1~2周,部分病人可有关节炎、结
吸收不良性腹泻的病原体
轮状病毒(rotavirus) 诺沃克样病毒(Norwalk like virus) 腺病毒(adenovirus) 星状病毒(asterovirus) 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EPEC)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节性红斑。 4℃下可生长繁殖,可污染冰箱食物。 培养之前可冷增菌
产气荚膜梭状芽胞菌肠炎
G+厌氧杆菌 常引起食物中毒,也可散发腹泻。 污染长期保存的肉类食品或肉类罐头 产生肠毒素A型和C型 A型类似霍乱毒素,引起水泻。 C型其一种B毒素能引起穿透肠壁的肠管
坏死而剧烈腹痛,腹膜刺激症状,称为 出血坏死性肠炎。
分泌性腹泻的临床表现
中毒症状轻或缺如 腹痛症状轻或缺如 水样便,米泔水样便,量大。 易引起轻重不等的脱水
侵袭性腹泻病原体
痢疾杆菌(shigella)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 沙门氏菌(salmonella) 侵袭性大肠杆菌(enteroinvasive E. coli EIEC) 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coli EHEC) 耶尔森菌(yersinia) 产气荚膜梭状芽胞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 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