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继宁,男,1963年1月出生,副教授,河北热处理学会理事,在读博士。
1985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河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工作。
1999年9月被聘副教授。
现任材料学院党委委员、材料一系党支部副书记等职务。
主讲《金属力学性能》、《材料性能》,《新型陶瓷材料》,《先进陶瓷材料》等课程。
电话:26564581、26564579 email:hejining@ 二、研究方向:表面工程,主要研究金属表面陶瓷涂层、金属陶瓷涂层、复合涂层的制备、性能及应用。
目前主攻方向等离子焰流反应形成纳米涂层。
三、发表的论文目录 99以来,共发表论文23篇,其中国外重要期刊, SCI、EI收录6篇,ISTP 1篇,国际会议、核心期刊13篇,获奖情况1)焰流控制自反应合成金属/陶瓷复合涂层的研究2005年河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金属表面耐磨蚀梯度材料的研究获2001年河北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3)金属表面耐蚀涂层研究获天津市98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4)“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大工程意识的研究”获99年校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第一完成人2研究项目情况99年以来,共主持和承担天津市、河北省自然基金及科委计划项目12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签订横向课题1项,到校科研经费120余万元,到目前为止,已取得科研成果5项,在研项目7项。
1)已鉴定或完成的科研成果:(1)金属表面耐磨蚀梯度材料的研究省级鉴定国际先进2000年9月第二主研(2)金属表面耐蚀梯度陶瓷材料验收国际先进2001年12月第二主研(3)焰流控制自反应合成陶瓷涂层省级鉴定国际领先2003年4月第二主研(4)金属表面耐蚀涂层的推广验收2003年11月第二主研(5)反应形成AL2O3陶瓷梯度热障涂层的研究(2001~2003)省级鉴定国际先进 5.5万元第二主研现承担项目(1)应等离子喷涂纳米晶TiN涂层的研究项目批准号:50472033 国家自然基金 2005.01~2007.12 26万元第二主研(2)应等离子合成纳米晶TiCN涂层的研究河北省自然基金 E2005000056 5万元主持(3)等离子反应喷涂TiN厚涂层的研究(2002~2005)天津市自然基金编号:023603911 6.0万元第二主研(4)等离子体反应合成纳米复合陶瓷涂层的研究(2002~2005)河北自然基金编号:503037 13万元第二主研(5)耐磨金属陶瓷涂层在双螺杆泵上的应用 (2003 `2005年)河北省科技攻关项目(款已到校) 30万元第二主研(6)耐磨陶瓷梯度涂层在双螺杆泵上的应用 (2003 `2005)省校合作基金 30万元第二主研(7)纳米掺杂Al2O3陶瓷涂层的研究 (2003 `2005)国家自然基金第二主研单位第二主研3)专利(1)焰流控制自反应合成陶瓷涂层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01138617.7 第二发明人(2)反应等离子喷涂反应室装置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公开号:cn1603451A 第二发明人(3)反应喷涂纳米晶TiN涂层的方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公开号:cn1612712 第二发明人(4)反应喷涂纳米晶TiN粉末的方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公开号:cn1609056A 第二发明人王清周,男,博士,河北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78年生于山东德州。
2006年中科院固体所博士毕业后在河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任教。
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收入SCI与EI索引20余篇,发明专利两项。
目前主持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及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
所授课程:纳米复合材料、电子材料、薄膜物理、工程材料、材料学专业外语。
研究方向:纳米复合材料、多孔金属材料、形状记忆合金许长庆,性别男,原籍四川省成都市,生于1966年10月17日。
现居住地天津市。
1994年硕士毕业,分配到河北工业大学任教至今,2000年被该校聘为副教授,现任材料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讲过:“现代材料分析方法”、“晶体学理论”、“传热学”、“机械工程材料”、“冶金研究试验方法”等课程,对计算机语言有很广的涉猎,多次组织同学学习交流,带领学生参加数学建模比赛并获奖。
2004年,带领该校本科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并获得天津市一等奖和河北省二等奖。
2008年,发表《铁基合金马氏体相变晶体学研究》一文,标志着在马氏体方面的研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业内获得“马氏体测量第一人”的称号。
由此在河北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材料晶体学、相变晶体学、材料结构化设计和计算材料学等领域。
张建新,男,汉族,1956年3月生人,教授。
1973年-1978年在峰峰矿务局工作;1978年-1982年在河北工学院(今河北工业大学)机械二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82 年-1983年在峰峰矿务局工作;1983年-1986年在河北工学院(今河北工业大学)机械二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1986年 -1997年在河北工学院(今河北工业大学)机械二系任教;1989.12-1990.12 意大利米兰大学做访问学者;1996.11-1997.12 法国巴黎材料物理与机械学院做访问学者;1998.01至今在河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工作,1997.01获副教授职称,2000.12获教授职称,1998.10任材料学院副院长。
发表论文及获奖发表论文:1. 张建新. Fe-Mn-Si合金热循环时g-e马氏体相变特征.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0,29(4)70-722. 张建新,王瑞祥,谷南驹. 恒定外力对CuZnAl弹簧形状记忆性能和动作温度的影响.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1,30(2)25-283. Gu Nanju,Zhang Jianxin.Change of Chracteristics of Cu-Zn-Al SMA Under Loaded Thermal-Recycleing and Design of Manual and Auto Temperature-Influencing,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0SMST(国际形状记忆材料和超弹性技术及在工程和生物医学应用讨论会,2000,5月,CA(USA)4. 张谨,谷南驹,张建新,王文水. 不同热处理对Cu-Al-Mn合金形状记忆效应和马氏体转变温度的影响.有色金属,2001,53(1)56-595. 张维连,李嘉席,陈洪建,孙军生,张建新,张恩怀. 掺锗CZSi原生晶体中氧的微沉淀,半导体学报,2002, 23(10)1073-10776. 王凯杰,张建新,薛俊明,管智贇,刘金彪,耿新华. VHF -PECVD法沉积大面积硅基薄膜的均匀性问题,半导体集成电路-硅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2003,深圳,251-253成果获奖:谷南驹,林成新,张建新,等,马氏体相变及形状记忆合金研究. 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武建军,1962年5月生,河北省阳原人,男。
从1979年9月起在河北工学院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学习,分别于1983 年和1986年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99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自1986年7月以来,一直在河北工业大学(原河北工学院)任教,现任材料学院主任、教授。
研究工作涉及热喷涂、镀锌、渗碳、离子氮化、多元共渗等表面处理工艺,铜、铝、铁基复合材料,钢铁、青铜等新型金属材料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目前主要从事计算机在材料设计中的应用、金属腐蚀与防护、塑性变形织构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Surface Technology and Coating(表面技术和涂层)、Journa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物质科学技术学报)、Material Processing Technology(材料加工技术)、复合材料学报、金属学报、有色金属学报、材料科学与工艺和粉末冶金技术等国内外刊物及重要会议上发表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8篇被收入EI,8篇收入SCI。
主持或参加编写著作4部:《机械工程材料》(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先进结构材料》(第二作者,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工程材料试验与习题》(第二作者,天津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最新机械设计制造常用数据与新旧标准对照手册》(编委,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
承担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在教学工作之余,积极参加科学研究活动。
到现在为止,已完成研究课题10余项,其中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河北省轻工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各一项。
主要成果如下:1. 铁基耐液锌腐蚀材料及内加热技术,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天津市科委重点推广项目。
2. 切割用铁基金刚石锯片,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北省名牌产品和河北省轻工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3. 耐蚀陶瓷涂层的制备与应用,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天津市科委重点推广项目。
4. 铜基冷拉不锈钢器皿模具材料,填补国内空白。
5. 双相钢丝在金属制品行业的应用。
6. 陶瓷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河北省“七五”攻关项目。
7. 离子S-N-O共渗。
8. 气体S-C-N共渗。
9. 玻璃颗粒增强铝基减摩材料。
10.三氧化二铝颗粒增强铜基功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11.计算机在轧辊热处理上的应用。
12.神经网络专家系统。
崔春翔,男,教授,河北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毕业, 1999年至2000年在韩国做BrainPool学者, 2002.12-2004.1年在英国剑桥大学材料科学与冶金系和Cavendish实验室做Visiting Scientist。
1996年5月任河北省材料研究中心主任,1998年8月-2005年5月任材料学院院长, 2005年5月-至今任材料学院党委书记、材料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术委员会主任、河北省新型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金属学会金属材料学委会副主任、《天津冶金》编委会副主任、《中国材料科技与设备》特邀编委,《科学中国人》专家委员会委员,《功能材料》编委,《Journal of Nanomaterials》编委、《Nanocomposites》特邀主编。
研究课题: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界面微结构、纳米磁性材料及生物医学材料制备科学和微结构检测研究。
主研过两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主持两项开放基金和1项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
现正主持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国家科技创新重点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1项,省科技创新重点项目及重点基金项目2 项,天津市应用基础重点项目1项、省面上项目、博士基金及其他项目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