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技术规范DB11∕T 1771-2020

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技术规范DB11∕T 1771-2020

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一般要求 (2)5 管理要求 (2)6 安全要求 (3)7 技术要求 (5)8 运行评价 (8)附录 A (资料性)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目录 (9)附录 B (资料性)运行记录 (10)附录 C (规范性)地源热泵项目安全生产检查表 (14)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地源热泵系统的一般规定、管理要求、安全要求、技术要求、运行评价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地源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管理和技术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T 8174 设备及管道绝热效果的测试与评价GB/T 9237 制冷系统及热泵安全与环境要求GB/T 13869 用电安全导则GB 19517 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366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T 50801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JGJ/T 177 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DB11/T 527 变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DB11/T 852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DB11/1066 供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DB11/T 1639 地源热泵系统节能监测DB11/T 1772 地源热泵系统评价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地源热泵系统 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

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来源:GB 50366-2009,术语2.0.1]DB11/T 1771—20203.2低位热源 low-grade heat source不能直接利用的低品位热能(如空气、土壤、水等),它可以利用热泵技术在高位能的拖动下,转化为可利用的高位能。

3.3心跳包 heart beat在客户端和服务器间定时通知对方自己状态的一个自己定义的命令字符,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发送。

4 一般要求4.1 项目单位应结合项目情况确定适宜的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管理模式,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或委托专业公司进行运行管理,并明确运行管理职责。

4.2 运行管理单位应具备运维管理、自控管理、调试检修、数据分析、节能诊断等技术能力,建立健全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具有相应的运行管理技术手册、标准。

4.3 运行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运行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参见附录A)、节能管理制度和运行操作规程。

4.4 消防安全应符合GB 50016相关要求;电气安全应符合GB 19517、GB 13869和DB11/ 527的规定,安全应急预案应符合GB/T 29639的规定。

5 管理要求5.1 人员要求5.1.1 应配备具有相应专业能力的项目管理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运维人员,并明确其岗位职责。

5.1.2 项目管理人员应熟悉所管理的地源热泵系统,全面了解各设备单机及系统的设计参数、运行工况和调试方法,掌握系统实际运行管理的基本知识,还应具备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操作能力和系统节能运行相关的知识。

5.1.3 项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存档应由专人负责。

5.1.4 项目现场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5.2 资料要求5.2.1 项目建设资料应包含以下内容:a)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项目审批文件、设计文件、相关技术文件及竣工验收文件。

b)具有项目竣工报告或用户手册,内容应包含项目概况、系统配置、运行策略,及主要设备、材料(含电气自控设备)的技术资料、使用说明书、出厂合格证明及进场检(试)验报告,单机试运转、系统联合试运转等资料。

c)全套竣工图纸(含技术升级改造和维修改造)。

5.2.2 资料移交接收记录应完整、准确,当事人应签字留档,并保存完好。

DB11/T 1771—20205.2.3 仪器仪表检定或校准证书等资料应完整并保存完好。

5.2.4 运行值班记录、维护保养记录、交接班记录应填写完整准确,并存档。

5.2.5 技术改造、设备更新、设备和系统部件的大修及更换情况应填写完整准确,并存档。

5.2.6 政府下发文件、项目往来文件、项目管理人员资料应及时更新,保存完好。

5.2.7 项目资料应至少保存5年以上。

5.3 运行管理要求5.3.1 应建立健全运行参数记录制度,记录应及时、完整、准确,具体要求如下:a)记录应包括主要设备操作时间、操作内容、操作人员;b)运行参数的主要记录内容参见附录B。

5.3.2 应建立健全运行巡视制度,巡视并记录以下内容:a)配电柜、热泵主机、水泵、换热器、蓄能设备、附属设备等运行状况;b)电压、电流、液位、温度、压力、噪音、管线设备密闭情况;c)管线及附属设备的锈蚀情况、保温完好情况;d)配电室、自控室设备运行状况。

5.3.3 应建立健全能源计量、能源统计分析及运行评价制度,具体要求如下:a)完整记录各类能源的消耗情况;b)按月对能源消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c)根据DB11/T 1772进行系统评价。

5.3.4 应建立健全地源热泵系统定期维护保养制度,制定维护保养计划,主要维护内容包括:a)热泵主机和其它辅助供能设备、水泵、换热器、蓄能设备、低位热源监测设备等;b)管道、阀门、仪表;c)配电柜、控制元件、传感器;d)能源站站房工作环境、室外检查井、配电室、自控室。

6 安全要求6.1 设备设施安全6.1.1 应定期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6.1.2 应定期对制冷剂泄漏监测装置、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等安全防护装置可靠性进行检查。

6.1.3 应定期对设备的故障报警和超限报警装置有效性进行检查。

6.1.4 应定期对有关仪器、仪表、机组、循环泵及附属设备的完好性进行检查。

6.1.5 应定期对紧急停机开关的有效性进行检查。

6.1.6 应不定期对设备的基础稳固性、隔振装置可靠性、传动装置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轴承和轴封的冷却、润滑、密封情况进行检查。

6.2 运行维护安全6.2.1 运行环境具体要求如下:a)站房内环境应符合GB/T 9237的规定。

b)站房内严禁烟火,对明火作业应办理审批手续并严格管理。

c)站房内应悬挂必要的安全标志,安全标志应符合GB 2894的规定。

6.2.2 巡视检查具体要求如下:DB11/T 1771—2020a)运行人员应根据运行制度进行巡视并做好记录,巡视时间间隔不超过12小时。

b)巡查内容要求如下:——观察仪表和信号信息是否正常,设备有无异常气味。

——确认设备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包括:设备表面温度是否正常,设备是否有异响、仪表压力是否正常、电气参数有无异常等。

——针对下列情况应缩短巡视时间间隔:·系统中存在新装设备、老旧设备、长期停用后启用设备、大修后设备、事故处理后设备时;·存在运行参数异常等可疑现象时;·设备运行环境处于非正常情况时;·重大节日及重大活动等情况时。

6.3 人员安全6.3.1 配置要求。

a)应设立安全岗位,设置专职安全员。

b)运行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安全培训,考核合格方能上岗。

6.3.2 岗位要求。

a)从业人员应掌握与其工种、岗位有关的知识、技能,熟悉应急预案内容和处置流程,掌握简单的急救方法。

b)从业人员应严格遵守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

c)涉及到有限空间作业时应按DB11/ 852规定执行。

d)当班期间不应从事和工作无关的活动。

6.4 安全措施实施要求6.4.1 具体安全措施要求如下:a)严格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并加强日常管理。

b)运行期间,除每天应进行的日常安全检查外,遇到汛期、重大政治活动、节假日时还应组织专项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c)组织召开月度安全生产会议,总结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措施并监督实施。

6.4.2 具体技术措施要求如下:a)运行安全技术措施应能满足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b)自动控制系统应实时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出现异常情况时可实现自动停机保护。

c)应设置视频监控系统,监控对象应包含主要设备、控制室、配电室、站房主要出入口等,视频影像资料应保存一个月以上。

6.5 安全检查6.5.1 安全检查的检查内容按照附录C执行。

6.5.2 检查表中检查结果全部为“是”时,判定为合格。

6.5.3 检查表中检查结果存在“否”时,应限期整改,直到达到合格要求。

7 技术要求7.1 运行要求DB11/T 1771—20207.1.1 运行人员应按照设备说明书、运行手册规定的操作流程启停系统设备。

7.1.2 在开机前应做好热泵机组、冷(热)源换热系统、循环系统的检查,确认设备状态良好,配电及自控系统性能正常,供冷(热)切换阀门状态正常。

7.1.3 运行人员应根据运行制度,按照时间间隔不超过12小时,进行系统设备运行状况巡视、参数记录等。

7.1.4 运行人员应根据末端需求、外界环境等状况,以节能高效为原则,适时调整设备、阀门的运行参数设定。

7.1.5 运行人员应按照维护管理制度,根据系统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管道、阀部件等进行维护保养。

7.1.6 设备大修、更新工作完成后,运行技术人员应参与调试验收工作,并形成记录存档。

7.1.7 地源热泵系统内的各种阀门应设置功能状态标识。

7.1.8 按照GB/T 8174的要求,设备及管道的保温情况应定期检查。

7.1.9 地源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污水等污染物应达标排放,废油、污物、废工质应按标准收集处理。

7.1.10 地埋管换热系统中有地温场监测设备的,运行管理人员应及时关注地温场的变化情况,结合土壤热平衡的相关知识,在运行管理中切实执行土壤热平衡措施,对埋管区域的使用频次进行调整,土壤热平衡运行方案宜每年调整一次。

7.1.11 地下水换热系统应严格按照设计的回灌方案执行,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周期性的抽水井回灌井调换工作,应按照水务部门的要求进行取水量、水质、回灌情况进行监测并记录。

7.1.12 地表水换热系统应定期进行取排水口的维护,并结合地源热泵系统内水量、水质情况分析,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地表水换热系统的过滤、换热系统应按5.3.2要求进行巡视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