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法新PPT课件
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经法人书面授权提供保证的,如果法 人的书面授权范围不明,法人的分支机构应当对保证合同约定 的全部债务承担保证责任。
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经营管理的财产不足以承担保证责任 的,由企业法人承担民事责任。
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提供的保证无效后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的,由分支机构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企业法人有过错的,按 照担保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处理。分支机构应对全部债务承担 保证责任,其财产不足承担的,由企业法人承担。
5
担保的形式:
保证 抵押 质押 留置 定金
人的担保 物的担保 钱的担保
6
担保的形式:
保证 抵押 质押 留置 定金
约定担保 法定担保
7
一、保证
保证的含义:保证是指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
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 务或承担责任的行为。 保证的特征:保证具有从属性,保证债务以主债 务的成立为前提,主债务不成立,保证债务也不 成立;保证债务是为担保主债务而设立,所以, 保证债务不得大于主债务,只能等于或小于主债 务;主债务转让时,要经保证人同意,否则,保 证债务消灭;主债务消灭,保证债务随之消灭。
10
▲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
A、在法人书面授权范围的有效。担保法10条第2款企业法 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不得为保证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 有法人书面授权的,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提供保证。企业法人的 分支机构有法人书面授权的,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提供保证。
B法人书面授权不明的有效,担保法解释第十七条企业法人 的分支机构未经法人书面授权提供保证的,保证合同无效。因 此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根据担保法第五条第二款的规定 处理。
在办理信贷业务中会面临那些法律风险 一、贷款主体的法律风险防范与控制
❖
❖ (一)合法的贷款主体: 《贷款通则》与《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 。
❖ (二)不合法的贷款主体:未成年人,法人内部分支机构、职能部 门。
❖ (三)具有法律瑕疵的贷款主体:非以盈利为目的,自身没有经营 收入来源,以公益为目的的主体。如:政府机关、公立学校、医院、 军队、行为能力受到限制的公司法人。
红灯——绝对不能为
企业法人的职能部门绝对不能做保证人因不具有民事主体 资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 题的解释》第18条企业法人的职能部门提供保证的,保证合同 无效。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保证人为企业法人的职能部门 的,因此造成的损失由债权人自行承担。
债权人不知保证人为企业法人的职能部门,因此造成的损 失,可以参照担保法第五条第二款的规定和第二十九条的规定 处理。
12
注:中国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为他人 提供担保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上 市公司不得以公司资产为本公司的股东、 股东的控股子公司、股东的附属企业或者 个人债务提供担保”。
13
(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为保证人)
1998.11.2日,某水泥厂(甲方)欲进一批原材料, 向某银行申请贷款15万元,银行要求水泥厂提供担保。 甲方遂请某建材厂下属的营业部(乙方)作担保。乙方 负责人考虑到其与甲方业务往来密切,便就此事向总厂 书面请示,总厂总经理马某某在请示报告上签署了“准 予营业部酌情处理”的意见。此后甲方与银行签定了借 款合同。合同约定甲方应在1999.5.1日前还清贷款。合 同的保证人一栏盖了营业部的公章。后甲方经营出现了 严重亏损,无法偿还贷款,银行遂要求建材厂承担还款 责任.
8
保证人
保证人
《担保法》第七条规定:“具有代为清偿能 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公民,可以作保证 人。”
9
保证的主体资格
绿灯——谁可做保证人
财产独立于债权人和债务人,且财产可被强制执行就 可做保证人担保法第七条就保证人做了明确的规定: A、法人 B、其他组织【担保法解释15条】 C、自然人都可做保证人
黄灯——原则上不能做保证人,但是有例外
▲国家机关原则上不可以但有例外: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 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 转贷的除外。(担保法第8条)
▲公益类法人一般不可以但也有例外。公益单位:学校、幼 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 人。(担保法第9条)例外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 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6条对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 单位、社会团体例外做了相应的规定: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单 位、社会团体为保证人的,如无其他导致保证合同无效的情况, 其所签定的保证合同应当认定为有效。―――但私立学校和私立医 院同样带有一定的公益性,所以仍然不能做保证人
问:建材厂是否应该承担还款责任?为什么?
14
共同保证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保证人对同一债务人的同一 笔债务进行担保。 《担保法》第12条规定: 1、共同保证人应按照保证合同约定的份额承担保证责 任; 2、没有约定保证份额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债权 人可以要求任何一个保证人承担全部保证责任,保证人 都负有担保全部债权实现的义务; 3、已经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有权向债务人追偿,或 要求承担连带责任的其他保证人清偿其应承担的份额。
❖ 二、贷款用途的法律风险防范与控制
❖
❖ 合法:不能从自法律所禁止性的事项。 ❖ 合规:人民银行,银监会,主体内部规定。 ❖ 明确具体:拟用款的具体去向。
2
担保法
张利强
风险管理部 3
担保法
担保的含义:
《担保法》所定义的担保是指以第三人的信 用或者在特定财产上设定的权利来确保特定 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一种制度。
4
担保法
担保法的含义:
《担保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之间、 法人之间及自然人和法人之间在借贷、买卖、货 物运输、加工承揽等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担保关 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的《担保法》共7章96 条,自1995.10.1日生效。2000.9.29日最高人民 法院又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 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00.12.13 日起施行。
11
保证的主体资格
C、无授权或超出授权范围的部分无效。 担保法29条规定: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未经法人书面授权或者 超出授权范围与债权人订立保证合同的,该合同无效或者超出 授权范围的部分无效,保证无效后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由分 支机构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债权人和企业法人有过错的,应 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债权人无过错的,由 企业法人承担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