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常菌群

正常菌群


无害物质 ——激活巨噬细胞等发挥免疫功能,抑制肿瘤
五. 研究技术:
悉生生物技术(gnotobiotics)—— 用无菌动物和悉生动物研究外来细菌对 宿主多种生理功能的影响的新兴技术 无菌动物——无菌条件下喂养的动物 悉生动物——在无菌动物中接种已知微生物
条件致病菌(conditional pathogen)
1. 概念: 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仅在特定条件 下致病的正常微生物群 2. 致病条件: ① 正常菌群寄居部位改变 ② 宿主免疫功能低下 ③ 菌群失调
3.常见机会致病菌
大肠埃希菌---泌尿道、胆道感染 大肠埃希菌 克雷伯菌属---肺炎 克雷伯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机会性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 变形杆菌属---泌尿道感染、脑膜炎等 变形杆菌属 肠杆菌属---尿道、胆道、呼吸道感染 肠杆菌属 沙雷菌属---肺炎、败血症 沙雷菌属 葡萄球菌---败血症、脓毒血症 葡萄球菌
பைடு நூலகம்
4.致病特点: A.毒力弱 B.常为耐药菌 C.菌种常发生改变
②营养作用
正常菌群参与机体的物质代谢、营养 物质转化及合成 如: 氮的利用 糖代谢 维生素的合成
③免疫作用
正常菌群作为抗原:
——促进机体免疫器官发育
——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 产生免疫效应物质
④抗衰老作用
通过产生SOD,清除O2-,保护组织细胞 如: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等
⑤抑癌作用
——自身产生的多种酶类,使致癌物转化为
正常菌群
与外界接触和相通的腔道 ---体表、口 ---体表、口 腔、鼻咽、眼结膜、肠道泌尿生殖道等
一. 概念:
寄居在正常人体开放性部位的微生物群,正常 时对人体有益无害,并与宿主保持动态平衡的生 态体系
二. 分布:
凡与外 界接触和相 通的部位均 有其寄居, 尤以肠道、 尤以肠道、 口腔、阴道 和皮肤量最 和皮肤量最 多,称为四 大“菌库”。 菌库”

四. 生理作用:
①生物拮抗(antagonism) ②营养作用 ③免疫作用 ④抗衰老作用 ⑤抑癌作用
①生物拮抗(antagonism) 生物拮抗机制
A.竞争黏附(占位性保护)作用 竞争上皮细胞表面受体,形成生物膜,使外来菌不 能定植而入侵机体,发挥屏障和占位性保护作用 B.产生有害代谢产物:酸类、H2O2 C.竞争营养物质 通过竞争营养,大量繁殖,处于优势地位
三. 特点:
① 不同组织部位其种类不同 表12-1 ② 同一部位不同层次其种类不同 A. 深层——原籍菌(常住菌)是有益的
如:结肠中的大肠杆菌、双歧杆菌
B. 表层——外籍菌(暂住菌)可能是
有害的
如:大肠埃希菌侵入到泌尿道、胆道、腹腔 及血液中,会引起化脓性炎症或败血症
( 电 镜 扫 描 ) 图 菌 群 常 正 内 腔 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