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无公害杨梅生产技术规程文章关键词:树冠,杨梅,要领,病虫害,主枝,侧枝,主干,农药,品种,土壤正文:1 范畴本部分规定了浙江省无雄害杨梅园地条件、建园、定植、树冠整形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本部分适用于浙江省无雄害杨梅的生产。
2 规范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DB33/T×××-2002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通常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一切的变动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校正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但是,胀励凭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钻研能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通常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4285-1989 农药安定使用准则GB8321.1-2000 农药雄道使用原则(一)GB8321.2-2000 农药雄道使用原则(二)GB8321.3-2000 农药雄道使用原则(三)GB8321.4-1993 农药雄道使用原则(四)GB8321.5-1997 农药雄道使用原则(五)网站内容来源于:/content.asp?id=1746标题:杨梅-无公害杨梅生产技术规程NY/T393-2000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原则NY/T394-2000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原则DB33/174-1994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品级3 建园3.1 园地挑选3.1.1 天气条件年均匀气温15~21℃,≥10℃的有效积温4500℃以上,均匀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
初夏果膨大转色期降雨量大于160mm。
大气尽对湿度正在80%以上,有益生长和生产优良果品。
3.1.2 地形地貌宜正在山坡地栽培,坡度小于25°,海进步度正在700m以下,一般最合适100m~400m。
3.1.3 土壤凡蕨类、杜鹃、松、杉、毛竹等植被生长良好,pH值4.0~6.5(pH4.4~5.5的酸土壤最合适)土层深沉,排水良好的红壤和黄壤,但忌连作。
3.2 园地规划果园应规划门路零碎,种植小区和水保工程,建筑准则化梯田或鱼鳞坑,保存相近植被以供苗木遮荫。
山顶和陡坡要保存林带,防御水土流失。
3.3 品种挑应挑选顺理卖地环境条件,并体现出良好经济状和抗的地方特品种,适卖添加早熟、晚熟和大果型品种。
可发展品种有临海早大梅、早色、荸荠种、丁岙梅、大炭梅、深红种、东魁、晚稻杨梅等。
3.4 定植3.4.1 苗木质量应相符DB33/174的准则的规定。
3.4.2 栽植光多接纳春植,一般正在2月上旬至3月中旬,选无风天栽植为宜。
3.4.3 栽植密度依造林地天气、土壤肥力、土层厚度和品种特而异。
株行距有5m×4m、6m×5 m、7 m×5 m等,每hm2285~495株(19~33株/亩),东魁、晚稻杨梅宜稀,其他可密些。
但不宜过密,更不克接纳计划密植的先密后疏栽培要领。
3.4.4 挖、备足基肥定植位于梯面或鱼鳞坑外缘1/3处,直径为1.0~1.2m,深0.8 m,每备栏肥或垃圾肥30~50kg或腐熟饼肥5~6kg加1kg过磷酸钙为基肥,覆土待种。
3.4.5 栽植内基肥与土壤拌匀压实,呈馒头形,高接近地面,上覆盖一层表土。
修剪过长和劈裂根系,苗木核心干嫁接口上留25~30cm处短截并摘除部分叶片。
干旱年份和地区及远程运输苗木,宜整个摘除叶片。
种时根应伸展,不克触及肥料,覆细土、压实。
苗木嫁接口露出地表,干旱天气要浇足水。
天气和土壤干枯地区,可正在嫁接口上部培土高10~15cm,待发梢成活后扒开培土。
3.4.6 配置雄株无野生杨梅的新区,应搭配1~2%的雄株,并凭据花期劣势口和地形确定雄株地位。
4 整形修剪4.1 整形4.1.1 自然开心圆头形主干上部配置3个主枝,主枝应有间隔并各伸一方。
主枝基角呈45~50度。
每主枝配置2、3副主枝。
树冠主干枝上配置侧枝并适卖短剪、达到各级主干枝是非适卖,隶属关系明确。
4.1.2 疏散分层形适用于东魁、晚稻杨梅等树势强旺的品种以及土层深沉肥沃和零星种植树。
树冠具核心主干、主枝分层,第1层3个主枝,第2层2个,层间距1m左右。
4.2 修剪4.2.1 修剪光休眠期修剪正在10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
生恒久修剪为4~9月,除挂果期外,都可进行修剪。
4.2.2 侧枝修剪旺树接纳走强留弱,弱树则相反。
过密、交叉和远离主干枝的侧枝及时疏除和回缩,维持树冠上部透风透光。
4.2.3 徒长枝修剪正在枝条密生部位整个增除,空虚部位可进行短截扶植结果枝。
衰退侧枝和下垂枝上的徒长枝可作更新枝,并回缩其上的侧枝。
4.2.4 过密枝、交叉枝、病枝应从基部剪走。
4.2.5 上强下弱树冠修剪核心主干生长兴旺,可利用走强留弱进行“换头”,使核心主干曲线上升。
若是树冠上部粗旺枝过多,可疏除强枝2~3个,施行树冠“开天窗”,同时增除密生枝并进行走强留弱和回缩修剪。
4.2.6 衰退树更新修剪早期衰退树接纳“输换更新”,分2~3年回缩主干枝;衰退老树,则应一次更新,将主干和主枝整个短截到有新枝发生的部位,重新组成树冠。
5 土壤治理5.1 中耕除草5.1.1 幼龄树正在树盘直径1m~1.5m内清除灌木、杂草,一年浅耕松土2~3次,夏季伏旱前土面覆草防旱。
5.1.2 成年树较平整园地用“清耕法”,3月中旬前联合土壤改良进行翻土,采果前清除树冠下杂草,采后中耕松土基本维持无杂草形态。
坡地宜用“自然生草法”,冬季翻土时清除杂灌木和多年生草本动物后,听其自然生长一年生草本动物,仅正在采收前割走树冠下草类以便采收。
5.2 扩培土定植后第二年起,每年10月间,联合施肥向外扩,同时正在内施栏肥或土杂肥直到全园翻完。
成年园秋冬季进行翻土,隔年或每年培土加厚根部土层。
5.3 套种清林幼树可利用行间隙地种植叶、果类蔬菜和药材等低秆作物,禁止种植冬瓜等攀延类蔓动物。
也可套种印度豇豆,乌豇豆,印尼绿豆等夏季绿肥;并可用光叶紫红苕子为冬季绿肥改良土壤。
6 施肥6.1 肥料品种按NY/T394~2000的5.2.1规定挑选肥料品种。
6.2 施肥量6.2.1 秋冬施基肥用腐熟栏肥,堆肥或饼肥。
幼龄树株施饼肥1~3kg,初果树株施栏肥15~20kg 加焦泥灰10kg;成年结果树株施栏肥30kg或堆肥45kg或饼肥4~5kg。
6.3.2 幼龄树氮、磷、钾用量之比为4:1:3.5,初果后控氮增施钾肥。
每年追肥1~2次,分别正在3月和6月上旬,幼年树每株施肥量应逐年添加。
4~5年生树每株增施过磷酸钙0.5~1.0kg。
6.3.3 成年树结果树氮、磷、钾用量之比为4:1:5,全年施肥2~3次,分别正在3月抽芽前和6月上旬夏梢发生前施用,第一次株施硫酸钾1.0kg,尿素0.3~0.5kg或焦泥灰15~20kg,第二次株施尿素0.5kg,硫酸钾或氯化钾0.5~1.0kg。
磷肥隔1~2年施用一次,用量1~1.5kg,小年树第二次可不施或少施。
不克单施氮肥、磷肥及过量施磷肥。
6.4 施肥要领6.4.1 土壤施肥幼龄树以主干为核心盘状施肥,树盘巨细与树冠相当,内浅外深,深约20~30cm,也可用环状沟施肥。
成年树可用条沟,环状沟和施,施肥地位正在树冠滴水线相近,深20~40cm。
栏肥,堆肥宜深,化肥可浅,施后覆土。
可联合冬季翻土接纳全园撒施肥料、翻埋进土中。
几种施肥要领可轮换使用。
6.5 叶面施肥应凭据杨梅生长结果和肥料而定,使用浓度看气温、空气湿度以及叶、果等器官幼嫩程度而异。
夏季宜早、晚或天喷洒。
果实采摘前40d应中止叶面施肥。
6.6 缺硼树施肥6.6.1 范畴土壤缺硼易引发梢枯病,体现为叶小、新梢簇生、顶芽出生、梢顶枯萎、落叶。
多发生正在树冠顶部或部分枝条上,也可全株发病。
6.6.2 防治要领株施硼砂50~100g,施后隔2~3年再施用;也可叶面喷洒0.2%硼砂溶液,正在花芽萌动至开花期,喷洒1~2次,须连年喷施。
7 花果量的调解7.1 短截结果枝花芽过量时,2月至3月中旬,全树均匀短截1/5~2/5的结果枝,并疏除细弱枝和密生枝。
7.2 人工疏果东魁、大炭梅等果形较大品种可推行人工疏果,分2~3次进行。
第一次,盛花后20天疏密水果、小果和劣果。
第2次,谢花后20d~35d果径1cm时,疏小果、劣果。
第3次,盛花后40d~50d果径疾速膨大行进行,均匀每果枝留果2个。
8 高接换种8.1 范畴适用于质量不良品种、实生树和品种结构调解。
砧树树龄4~10年生,树龄小,高接易成活。
8.2 光和要领适期正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接纳切接、劈接和皮下接。
接位宜低勿高,砧枝断面直径3cm~5cm为宜。
砧木接位下端留一裂缝以便排出砧木树液。
每砧树嫁接3~4个穗条。
成活后,新梢长40cm左右,摘心促进分枝,留好主干枝的延伸枝,早日组成树冠。
成年树干径超出25cm以上,需提早短截大枝,重新发枝,待2~3年枝条粗度正在2cm以上时再行高接。
9 不结果、少果旺树改造9.1 范畴不结果或低产旺树。
9.2 要领9.2.1 调解树冠结构增除树冠上部竖立大侧枝,开出“光路”。
走强留弱,走直留平,疏走密生枝,树冠上部多疏剪,中下部要轻剪。
9.2.2 多施磷、钾肥不施或少施氮肥,结果后减少磷肥增施氮肥。
夏末秋初,正在树冠滴水线相近开深沟30cm~40cm施行清除。
10 密植园改造10.1 范畴每hm2600株(40株/亩)以上,树冠交叉堆叠,光照不敷,内膛枝、下部枝大量枯逝世,光秃,产量降落的园地。
10.2 要领每hm2保存330株~405株(22~27株/亩)。
移植树正在移植前2~3年先回缩主枝的延伸枝,疏除和回缩大侧枝,保存小侧枝继续结果,并让出空间改进永世树光照。
移栽时大枝正在1.5m~2.0m 处短截,并增除小侧枝,于3月上旬稍带土移植。
成活后疏除过密枝,留好延伸枝扶植树冠。
11. 病虫害防治11.1 防治准绳:遵照“防御为主,分析防治”的防治目标,加强病虫害猜测预告,经过加强培养、雄道经营,充分发挥杨梅自己的顺应和抗,加强杨梅树体对有害生物的抵御能力。
以营林技术为基础,优先接纳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要领,需要时接纳化学防治要领,将防治病虫为害的农药残留量控制正在规定准则范畴内,减少对环境净化,促进杨梅的可持续经营。
11.2 营林防治11.2.1 应选育对卖田主要病虫害抗较强的优异品种。
11.2.2 加强栽培治理,进步树体自己的抗病虫害能力。
11.2.3 施行翻土、修剪及时清除病虫为害枝条,改进杨梅林的生态环境。
11.3 物理防治11.3.1 利用灯光防治对蛾类等,接纳灯光诱杀成虫。
11.3.2 对尺蠖、蓑蛾类接纳人工捕杀幼虫、卵块和虫茧。
11.4 生物防治11.4.1 应用生物源农药如BT、阿维菌素、甲基阿维菌素等,防治病虫害。
11.4.2 注重掩护和利用瓢虫、寄生蜂、食蚜蝇等天敌,防治蚜虫等。
11.5 化学防治11.5.1 改良喷药技术,提倡低容量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