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三、宋词
闲话诗词
《历代词话》中记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 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 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 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 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在这段材料中,幕士为苏词与柳词配了不同 的伴奏乐器,并用“大江东去”和“杨柳岸晓风 残月”来代表二者的不同,这说明苏词与柳词分 别属于哪个流派?各流派有哪些代表人物?
婉约派 豪放派
柳永、秦观、李清照 苏轼、辛弃疾
《念奴娇》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 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 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 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 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 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 梦,一尊还酹江月。
《离骚》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yanzi)而勿迫。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離騷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離騷》是屈原“楚辞”的代表作,是 我國古代最長的一首浪漫主义抒情詩, 全詩共二千四百多字。叙述了诗人的身 世和志向,通过表现诗人一生不懈的斗 争和决心以身殉志的悲剧,反映了楚国 统治阶层中正直与邪恶两种势力的尖锐 斗争,暴露了楚国的黑暗现实和政治危 机,表达了他为国为民而战斗不屈, “九死而不悔”的精神。比喻生動,語 言瑰麗,誇張大膽,詩中融入大量的神 話傳說及歷史人物故事,使詩篇波瀾起 伏,千變萬化,雄偉奇觀。屈原創造了 骚体,使「楚辭」為後世詩人的創作开 辟了無限的空間。由此,世人称“楚辞” 为“骚体诗”,并与《诗经》并称“风 骚”。
探究一:屈原留给我们的是什么?
1、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创造了楚辞体诗歌,形成了一 种浪漫诗风。写下了《离骚》 《天问》等佳作。 2、人格精神 屈原忧国忧民、追求真理、志 洁行忠、坚持与邪恶势力进行 斗争的精神,形成了一种强大 的人格力量,成为中国文人的 人格楷模。
(二) 楚辞 1、形成:战国时期,屈原等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 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新体诗歌。
彼采萧兮,
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 一日不见,
如三岁兮!
大量诗篇描写的是情人幽会的经过,生 动地描写了青年男女恋爱生活的风情。 诗中男女对爱情的追求自由、大胆、热 烈,诗中的感情又是热烈、纯朴与真挚 的。
《国风· 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有心人只要翻开学生上交的作文或者考卷,便会看到一个令人痛心 的景象:面对同一个话题,几十个甚至成百上千的学生,大同小异 的用几乎同一个腔调说这几乎相同的看法。《赤兔马之死》脱颖而 出后,成百上千的学生提笔就写历史,口出文言。即便是近两年的 高考优秀作文,这些佳作固然文笔优美,构思精巧,但也同样没有 脱开同腔同调之嫌,几十万考生同写“昭君”抑或“屈原”,也就 不足为奇了,这难免让人生出啼笑皆非之感。你甚至还能发现,这 些认识和表述与数十年前竟保持着惊人的一致,深刻的社会思想嬗 变竟没有在这些作文中留下什么痕迹,作文成了无思想交锋、无心 智对抗、无真情投注的“三无”产品,称之为话语游戏亦不过分。 这样的写作与其说是写作,不如说成是机械的文字堆积,是毫无意 义的表达,他们群体性的失语了。他们已经不善于用自己的声音表 达自我,或者说,他们已经习惯于…用共性的话语空洞衍文。“勤 奋”“友谊”“理想”,诸如此类的话题,多是些掌声文字,缺少 自我省察;社会热点、时事焦点,现成复制媒体即可,几乎众口一 词,话语间俨然早有约定;即使是身边的亲人,妈妈一例是为自己 操劳,累出了白发,至于爸爸,那是座沉默伟岸的山。 ——《论中学生写作中的失语现象>>
司马相如
思考:以此赋为例,分析汉赋 具有哪些特点,汉赋产生的历史 背景是什么?除了这篇赋以外 ,你还知道哪些汉赋作家及其 代表作?
(三) 汉赋——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文体 ①文学渊源:吸收了《诗经》和楚 辞的表现手法。 1、产生因素
②时代背景:汉朝政治统一,经济 发展,皇室广筑宫室,田猎、巡游 之风兴盛。
些特点?
1、原因(不拘泥于答案): 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开明兼容的政治文化政策,使文化开放和多元 科举制度的确立使中下层文人有机会施展抱负
安史之乱后走向衰落的唐朝也造就了一批伟大的诗人
2、特点:
唐诗题材丰富,流派众多,体制完备,思想性 和艺术性都达到了高度的成熟。
2、特点: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 3、代表:司马相如(成就最高)、杨雄、班固、张衡是当时
著名的“汉赋四家 ”
二、 唐诗、宋词与元曲
唐诗
二、唐诗(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将进酒 边塞诗 李白 浪漫诗 黄沙百站穿金甲,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昂扬进取 张扬个性 不破楼兰终不还” 奔流到海不复回。 蓬勃向上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这几首诗分 唐诗流派纷呈,风格众多。流派方面,有以王维、 鸟鸣涧 王维 孟浩然为代表的 描写幽 静宁谧 的自 然 世界 田园山水诗 朝如青丝暮成雪。 别属于哪个 人闲桂花落, 人,;有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 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 人生得意须尽欢, 流派?哪个 业得到英雄气概 边塞诗人。而从创作方法看,成就最大、 夜静春山空。 莫使金樽空对月, 影响最远的,无疑是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 田园山水诗 阶段?反映 月出惊山鸟, 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正是他们,把唐诗推上了一个 天生我才必有用, 清新恬静 时鸣春涧中。 巅峰,让我们一起徜徉于诗的海洋,汲取营养、滋养 千金散尽还复来, 了当时怎样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召南-鹊巢》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郑风-将仲子》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大雅-烝 民 》 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小雅-天保》
鸠占鹊巢
人言可畏
明哲保身 寿比南山
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秦风-无衣》
迨天之未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豳风-鸱 枭》
同仇敌忾
未雨绸缪
代的文学之标志。 鲁迅称其“不师故辙,自摅妙才,广博宏丽, 卓绝汉代”。
汉赋以其华丽的词句、浩大的篇幅、铺排的气势,在高度繁荣统一的数百年封建王朝中,卓然为两汉时
电视剧《凤求凰》
汉武帝偶然读到他的《子虚赋》,大为赞赏,深 以不能 见 到作者而遗憾, 立即召见了他,他为武帝改 作“ 天子游猎之赋”,写成冠绝一代的大赋—— 《子虚赋》和《上林赋》 。“子虛烏有”,“文君新寡”這是兩句 我們常用常聽到的成語,起源都來自同一個身上,那就是漢代年少瀟灑的 辭賦名家
《诗经》的特点: 1.形式: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 2.内容:风(最具思想艺术价值)、雅、颂三部分。 3.思想性:人文精神和现实主义。 4.艺术特征:运用赋、比、兴表现手法。
《诗经》的地位: 中国诗歌诞生的源头。 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对我国文学 有深远影响。 成因:采诗制度; 贵族规范当时的统治秩序; 平民表达自己的情感。
①句式自由灵活,瑰丽华美,想象奇特, 开创浪漫主义风格。
2、特点:
②在《诗经》的基础上吸收楚国方言, 以虚词结尾。
3、代表作: 《离骚》。《诗》《骚》并称,成为中 国诗歌两大源头 。
汉赋以其华丽的词句、浩大的篇幅、铺 排的气势,在高度繁荣统一的数百年封建王 朝中,卓然为两汉时代的文学之标志。赋家 所为,无非是极尽谄媚夸饰之能以邀宠于人 主而享富贵之实,御用之赋的时代精神也就 体现于此。他是汉赋的奠基者,我国古代文 学史上最著名的赋家。 他的赋左右了两汉 四百年的赋坛,成为赋家们学习的榜样;对 以后历代作家,也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 这首诗反映什么内容?
抗议统治阶级对民 众的剥削和压迫
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魏风〃伐檀 不稼不穑, 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 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周颂〃丰年 丰年多黍多稌(tu), 亦有高廪。 万亿及秭, 为酒为醴。 烝畀祖妣, 以洽百礼, 请你从形式、 降福孔皆。 内容、思想性、 艺术手法上体 会《诗经》有 哪些特点?
3、主要代表人物(课本P38) 代表 时间 特色 原因
经济繁荣,思想活跃, “诗仙” 盛唐 张扬个性 文化开放,中外交流广 李白 浪漫主义 泛 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后, “诗圣” 由盛 现实主义 潜伏已久的各种社会矛 杜甫 转衰 “诗史” 盾爆发
通俗流畅, 经济日益凋敝,社会矛 中唐 平易近人, 盾日益尖锐化,政治动 白居易 之后 反映民间 荡不安,唐王朝处于大 疾苦 乱之后的衰落时期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欣赏: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采 葛
彼采葛兮,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苏轼是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 表.风格豪放激愤,气势雄伟,内 容以记事、说理为主,表达内心 感慨;
破阵子
(南宋 ·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
陆游,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 爱国诗人, 12岁即能诗文,二十岁就定下: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报国壮志。三 十岁参加礼部考试,名列第一,因“喜论恢复” 而遭投降派秦桧打击,被除掉了名字。但他毫 不消沉,回乡后仍攻读兵书,刻苦习武,准备 抗金卫国。但是,由于朝中投降派的阻挠破坏, 陆游的作战主张得不到实现,自己也 遭 贬 《示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