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学院“毕业设计”-《两地曲》

音乐学院“毕业设计”-《两地曲》

学号 2014217440音乐学院毕业设计( 2018届)设计内容必选作品:《两地曲》自选作品:《请你别忘了我》节目设计:歌剧片段《再别康桥》专业名称:音乐学作者姓名:周文强指导教师:李晓娟职称讲师完成日期: 2 0 1 8 年 5 月 2 0 日二0一七年十二月制目录1.毕业设计诚信声明2.毕业设计内容审批表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4.毕业设计节目策划方案5.致谢6.毕业设计指导情况登记表7.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审表8.毕业设计答辩记录表附:毕业设计专场演出实况声像资料音乐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诚信声明声明:本人严格按照《音乐学院2018届毕业设计实施细则》执行;必选作品属《音乐学院毕业设计必选作品目录》中的曲目;自选作品符合学院教学大纲的规定;节目设计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

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导师的耐心指导,自己精心设计,认真排练,其中的参考、模仿在所难免,但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

策划方案中对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公开出版物均进行了明确地标注。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设计者签名:2018年5月20日音乐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审批表设计类别声乐音乐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节目策划方案周文强(河西学院音乐学院14级音乐学2班甘肃张掖734000)一、设计作品《再别康桥》二、设计形式歌剧片段表演三、作品简介歌剧《再别康桥》选取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女建筑师、诗人、作家林徽因、以及她的丈夫建筑学家梁思成、爱慕者诗人徐志摩和哲学家金岳霖的爱情故事,在他们迷离的感情纠葛中以林徽因和徐志摩的那段康桥之恋为主,并以徐志摩著名的诗歌《再别康桥》命名。

该剧讲述了林徽因和徐志摩两人有缘无分的一生,表现了他们那代知识分子在艰苦岁月的挣扎中保卫他们的精神家园。

歌剧片段《再别康桥》讲述了在为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祝寿演出中,青年诗人徐志摩扮演爱神,林徽因扮演公主齐德拉。

徐志摩希望以爱神的名义向林徽因再次表白。

徐志摩手拿鲜花,深切的向林徽因表白,但终究没有留住梅花一样的姑娘,再次的分别到来了。

林徽因和徐志摩悲伤地唱起来《再别康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这是在三年前康桥离别后的再别,这种分别不但是朋友之间的,更是徐志摩和林徽因之间爱情彻底的幻灭的告别。

凄婉动人的旋律美得让人内心不禁为之颤动并惋惜。

他们分定了方向,林徽因走后他悲痛欲绝的又唱起《再别康桥》。

表达了诗人徐志摩虽然痛苦万分,但终究愿为林徽因在心底埋藏这份纯真的爱情。

四、作品规格歌剧《再别康桥》采用钢琴伴奏的形式,其中唱段《一首桃花》是一首带有引子和尾声的单二部结构的声乐作品。

并对歌曲部分进行导入。

A 段为歌曲部分,共分为两大乐句。

第一乐句为工整的两句话。

第二乐句共三句话,每句话又在内部进行扩展、分隔和连接,最终构成连句。

A 段后有一个一小节的间奏连接,调性由 g 小调转入降 E 大调,一小节间奏后进入 B 段。

B 段为整首歌曲的咏叹部分,在力度、速度、节拍、调性、音区上都与 A 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开始于降 E 大调,力度变强(f),速度变快,拍号为4/3 拍与 4/4 拍的不断交替,带有反复。

在高潮部分为了强调旋律的突出性。

尾声共 5 小节,奏出与引子相同的主导动机,形成首尾呼应。

从全曲来看,这是一首既有宣叙部分又有咏叹部分的歌剧唱段,A 段为宣叙部分注重内心的倾诉,如说话般自然流畅,娓娓道来。

B 段为咏叹部分,注重情感的表达,拍子的变换,音域的扩展,速度的加快都增强了曲子的不稳定性,使歌曲的律动更加丰富多彩。

引子《一首桃花》演唱结束后,通过钢琴间奏转调接入歌曲《再别康桥》。

表现歌曲《再别康桥》的主要形式是:独唱—重唱—独唱的表演形式。

通过男女主角演唱时的情感的强弱对比和肢体语言,表现两人难舍难分的心理活动。

五、设计的目的和意义节目设计选曲《再别康桥》选自歌剧《再别康桥》。

歌剧讲述了中国著名诗人徐志摩和林徽因、陆小曼以及梁思成之间的爱恨情缘。

唱段《再别康桥》是歌剧中的精彩片段,在为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祝寿演出中,青年诗人徐志摩扮演爱神,林徽因扮演公主齐德拉。

志摩借爱神之口表达了他对林徽因的爱慕。

徐志摩和林徽因回忆起当年在康桥的情景,唱出《再别康桥》。

E大调奠定了此曲淡淡的忧伤的基调。

既表达了他们之间缠绵的爱意,溢满内心的哀愁,也表达了他们对命运的无奈之感。

选择此作品能很好的提高演唱者的表演能力和演唱技能,尤其是对歌剧唱段演唱及表演能力的提高,使演唱者的发声技巧和表演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六、设计过程(主要写你是怎样设计的?要有两个场景)歌曲《一首桃花》和《再别康桥》是歌剧《再别康桥》的唱段。

林徽因在香山别墅养病期间,徐志摩从上海来到此处进行探望,两人见面后甚是欣喜,互相问候关切后,谈起了林徽因近期在期刊上发表的诗篇《一首桃花》,徐志摩表示很是喜欢,此时音乐前奏响起,林徽因饱含深情的唱起《一首桃花》。

当徐志摩从泰戈尔口中得知,这是他和林徽因最后一场演出,林徽因即将离他而去的时候,他就想起当年自己和林徽因在康桥分别时写的一首诗《再别康桥》。

音乐响起,徐志摩和林徽因用自己的歌声表达出了自己当时的内心情感。

舞美设计:形象:服装要符合歌剧片段的要求。

以淡妆为主。

灯光:女主角演唱《一首桃花》时,只用追光。

男主角和泰戈尔对话时用面光,一直到男女主角两人演唱结束。

男主角和女主角对话时又用追光,直至结束。

七、预期达到的效果通过此次作品的设计,想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歌剧《再别康桥》,以及歌剧的背景所在。

总体而言,做到对歌剧的把握、音准的控制、气息和表演等之间的互相融合,把握声音力度的强弱,以对音乐情绪的高低起伏,喜怒哀乐做到独到的诠释,才能把歌曲演绎好,除此之外,演唱者遵循“字正腔圆”,发音正确,才能唱好歌,让听众听得懂看得懂演唱者所表述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故事。

八、经验与不足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表现整个歌剧片段,既锻炼了我的表演能力,又提高了我的演唱水平。

但表演的歌剧片段内容是不完全的,还需要更加准确的排练来更好的去演绎这部歌剧片段。

对舞台的布置、道具、灯光、音响等硬件方面考虑也不够完善。

我们要一直去学习,不断的完善自己,不断的完善所选择的作品。

致谢大学四年的学习时光已经接近尾声,在此我想对我的母校,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表达我由衷的谢意。

感谢我的母校河西学院给了我在大学深造的机会,让我能继续学习;也感谢音乐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四年来的关心和鼓励以及对我生活上的帮助,所有这些都让我充满了感动。

这次毕业设计我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其中我的指导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支持尤为重要,他不厌其烦对我的毕业设计进行修改和改进,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

在此,向李老师以及帮助我的同学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更要感谢周老师在大学四年里在声乐方面对我的细心指导和培养。

最后,再次感谢参与我毕业设计的各位老师,你们的帮助给了我一个审视这四年来学习成果的机会,让我能够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

音乐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情况登记表设计内容学生姓名 导师姓名 指导时间必选作品 自选作品 节目设计 周文强 李晓娟 指导地点《两地曲》《请你别忘了我》歌剧片段《再别康桥》专业音乐学班级职称讲师指导内容学历 学生签名以下为指导教师日常手写记录音乐学 142 研究生 备注音乐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审表本页由指导教师手写评审 项目选题 质量 30%能力 水平 35%音乐 会质量 35%评审要素目的明确 符合要求 理论意义或 实际价值作品确定恰当查阅文献 资料能力 综合运用 知识能力 音乐会设计方 案的综合能力 节目编排能力 外文应用能力 曲目难度 编排水平 演出质量 时间保障 音乐会的实际价值评审内涵满分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和综合训练的基本 10 要求符合专业方向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规律,有利于促 10 进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和应用能力的提高曲目难度适当,符合大纲或略高于大纲要求5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专业水平5能独立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声像资料,并运用恰当5将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相结合,有一定的艺术水准、总体效果良好10整体思路清晰;设计方案合理可行5节目编排符合毕业设计要求10能阅读、翻译一定量的本专业外文资料,体现一定的外语水平 5较好地完成音乐会选题的目的和要求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创新10舞台表演、艺术表现的能力10符合毕业设计的时间要求5充分展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专业水平,具有示范性 5实评分指导教师成绩评定等级指导教师评审意见: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音乐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演出照片彩色打印照片(一)彩色打印照片(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