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艺术设计专业特色报告

艺术设计专业特色报告

.艺术设计专业特色报告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2015年12月进入21世纪,艺术设计人才在社会生活中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而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仍处在发展阶段,面对市场对设计人才的迫切需求,我国各大高校纷纷开设艺术设计专业。

经过多年的发展,艺术设计专业已经在会国各大院校如火如荼的开展,每年报考的考生趋之若鹜,通过激烈的艺考竞争进入高校学习。

但近些年,艺术设计专业就业率出现滑坡现象。

快速发展时期必然带来的结果,因而难免出现办学思想和教学水平的差异和不足,以及对艺术设计概念认识上的偏差。

如何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艺术设计教育水平,理清艺术设计的特点,成为该专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为了加快河源市艺术设计行业队伍建设,整个河源市艺术设计行业的水平相对比较落后。

艺术设计行业设计师严重缺乏的问题亟待解决。

专业现有在校生300多人。

专业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能力强、双师素质的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其中专任教师17名,稳定的兼职教师十多名。

本专业建有广告设计、艺术设计实训室、摄影实训室、喷绘实训室、动漫设计实训室、环艺工作室、广告设计工作室等校内实训场所,13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近年来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15年获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等奖1项,2015年获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广告大赛广东赛区优秀奖1项,山西省平面设计展奖项2项,2015年和谐杯手绘设计技能大赛二、三等奖4项,2014年获广东省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二、三等奖3项,校级优质课程2门,获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几年来,与河源设计企业深度融合,搭建了学生的实习实训平台,实现教学过程与岗位工作过程的“零距离对接”,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全方位提高职业能力。

毕业生连续三年就业率为99%以上,名列全省前茅。

毕业生深受河源乃至珠三角设计企业的欢迎。

经过近十年的办学,艺术设计专业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办学特色。

一、专业特色(一)形成了“双轨并行、定岗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培养目标紧扣设计师的工作岗位,与设计企业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校内教学与校外实习两种形式共同发挥作用,完成培养工作,使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能符合设计企业的需要。

为此,2015年我们与河源绿意传媒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共建“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通过建设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从而承担高校学生的校外实践教育教学任务,将促进高校和行业、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政法机关等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的建立。

将推动高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就业能力。

另外,我们还与河源市13个校外实习基地开展了广泛而有深度的教学合作,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互惠共赢,为落实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稳步推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创造了非常便利的条件,效果甚佳。

在人才培养目标及方式方面,我们广泛征求艺术设计行业专家和艺术设计企业设计师的意见。

2006年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内外专家共同确定了以培养艺术设计师岗位能力为核心,构建“双轨并行、定岗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

“双轨并行”是指人才培养由高校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两个育人环境共同完成。

“双轨并行”以校企合作为前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形成,必须突破传统的学校导向,构建校企紧密合作、效益良好的制度保障体系。

为此,我们利用企业建在校门口的优势,与河源艺术设计企业签订“教学工场”校企合作协议书,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逐步建立效益良好的制度保障体系。

“定岗培养”是指针对艺术设计师这一岗位的任职要求,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计划、确定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开发教材,整合并充分利用校企双方软硬件资源,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组织教学。

这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以学校为主导,以企业为辅助,学生进学校的第一、二年主要轮流在学校的课堂、实训室及“教学工场”中学习文化知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第三年通过与企业的双向选择与企业签约,定岗培养,在企业工作岗位上实习。

学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企业学习的环节,从教材、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教学手段、学生评价等方面均特别强调“学校”与“企业”的共同作用。

具体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1阶段:基本能力培养。

专业培养目标紧扣艺术设计师的工作岗位,在广泛开展专业调研的基础上与企业共同确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校内教学与校外实习两种形式共同发挥作用,完成培养工作,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能符合艺术设计的需要。

课内主要是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课外主要是艺术设计基本功训练和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竞技活动、支教活动)。

教学中既突出专业能力的培养,又注重教育教学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第2阶段:专业核心能力培养。

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艺术设计师技能训练流程和教学标准,制定实训、实习管理规章制度,实现实训、实习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完善综合实训管理。

第1-3学期,要求学生在假期到企业参观、调研,了解企业设计师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写出调研报告。

校内以课堂教学及“教学工场”为主要阵地,掌握必需的专业知识及技能。

在第4学期,安排1周时间组织学生到“教学工场”观摩设计公司的诸环节的工作,重点观摩设计企业管理、团队活动组织等工作,了解公司管理和团队活动等工作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并获得实习基地指导教师的具体指导。

校内以课内外并行的训练模式加强教育能力的训练,苦练基本技能,掌握过硬的设计工作能力。

第3阶段: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第5学期在基本完成课程学习与训练的基础上,集中安排5周在校内设计实训室及“教学工场”进行模拟艺术设计师教学工作,训练学生的沟通、设计、制图等技能,在仿真环境中掌握设计技能,为顶岗实习做好铺垫。

在第6学期安排学生到河源设计公司顶岗实习半年,让学生真正独立走上岗位,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掌握过硬的设计技能。

顶岗实习由带队专业教师和企业设计师全程指导,高校和企业共同完成学生在设计师工作岗位实习的成绩考核,根据顶岗实习的效果、受企业的认可度等对实习学生进行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尽快熟悉工作岗位。

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

该培养模式主要特色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创新教学管理机制为了使学生对未来的工作岗位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与理解,我们在教学管理上制定了“走出去、请进来”制度,即专业每学期派出1-2名教师到设计企业挂职锻炼,进一步丰富教师的设计实践经验,以便能够更好地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与此同时,专业每学期至少派出4批次学生到实习基地参与设计企业的各种活动,不断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熟悉艺术设计岗位环境;我们有数量众多、比较稳定的校外兼课教师,专业每个学期聘请一定数量的实习基地的设计师给我们专业教师介绍企业的设计实践经验,课内指导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课外指导学生设计师基本功训练。

2.教学形式更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根据专业需要,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让学生与未来的工作岗位进行零距离接触,我们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式。

“请进来”就是把实习基地的设计师请进来,让他们参与专业活动,担任专业部分课程,如《专业技能综合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的教学及课外活动训练的指导,言传身教,现身说法,使得教学更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走出去”就是在《专业见习》、《毕业实习》等课程的教学,让学生走出去,把课堂移到实习基地,由实习基地的老师开展教学、指导,使学生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学习、实践,这样能够更好地锤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学生毕业后能够立刻进入角色,信任岗位工作。

3.考核、评价方式更加科学合理学生的学业成绩考核采取校内课程的行程性考核与校外实践的鉴定考核相结合、课内理论学习考核与课外综合活动的素质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全方位的考核。

校内课程的行程性考核主要是考查学生专业理论的掌握、运用情况及学习态度等;校外实践的考核主要是考查学生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等情况;课内理论学习的考核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拓展能力及创新思维等情况。

校内外考核比重各占50%。

而到设计企业挂职的教师的考核则由实习基地的老师及学生对他们进行考核、评价。

4.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了教研教改专业每学年定期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不定期与实习基地老师举行座谈会,除了探讨课程设置、举行实践教学指导等内容之外,我们还在教研科研方面进行合作,在申报课题、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共同促进,共同提高,这样既提高了教师的教研科研水平,又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二)实践教学模式创新1.校企合作“六个融合”贯穿整个实践教学模式实施学校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通过“六个融合”(即融合学校资源和企业资源,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融合课程标准和企业标准,推行“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改革;融合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融合学校学生和企业员工,推行实习与就业相融通;融合学校评价标准和企业评价标准,完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融合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等途径,将有效的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在探索、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良好的效果,更好的为社会输送企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推行“顶岗实习、置换培训”工程在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之初就开始在河源市设计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置换培训”试点工作。

接着步步推进,不断拓展,对“顶岗实习、置换培训”如何实现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设计企业双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成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此后,我校大力推进“顶岗实习、置换培训”工作,得到河源行业协会的肯定,深受河源市设计企业的欢迎和好评。

在河源市设计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通过选派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设计实践实习。

此举一方面可缓解实践企业设计人才不足的压力,为学生提供了真刀实枪实习的岗位,同时又可设计企业设计人才紧缺的局势,同时让学生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设计实践的能力,取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我们除了派出一线教学经验丰富、并有多年实习指导学生实习经验、比较熟悉当今设计企业现状、能够有针对性进行设计实践的老师带队之外,还聘请实习基地行业专家为带队教师,建立了以行业专家、指导教师为主体的实习管理队伍。

行业专家亲自担任指导教师,设计总监、设计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明确要求指导教师要在做人、设计实践、企业管理等各方面进行示范和辅导,从严把关,从严要求,丰富学生的设计阅历与经验,为未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指导教师负责对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表现情况进行鉴定与考核,有序管理、教学相长。

顶岗实习,为实习生提供了“全职设计师”的实习机会。

在企业担任设计师助理工作,让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了锻炼,教学教育能力得到了提高。

顶岗实习,还深化了毕业生对设计企业现状的认识,增强了到服务河源设计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毕业生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