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活中的化学与人们的迷信

生活中的化学与人们的迷信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万事万物的存在 自有它的道理。当你看见奇异的现象时, 不要轻信旁人的言语,因为它的出现定有 一定的道理,切记,不要迷信!
而现实生活之中,人们可以自己获取许多酸 碱指示剂。我们身边有许多植物,水果,叶子等 的汁液都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如, (1)红萝 卜皮的汁液: pH值在6以下时显红色, pH值在 6~8时显紫红色, pH值在8~10时显绿色, pH 值在10以上时显黄色;(2)紫色卷心菜的汁液: pH值小于3时显红色, pH值在3~5时显浅紫色, pH值在6~7时显蓝色, pH值在8~9时显青绿色, pH值在10~12时显绿色, pH值大于13时显黄色; (3)米苋菜的汁液: pH值小于2时显紫红色, pH值在2~4时显玫瑰红色, pH值在5~7时显洋 红、酒红色, pH值在7~9时显黄色,
究其原理,其实很简单。行骗之人先用酸碱指 示剂,在白纸上画上鬼怪的图形或者各种不吉利的 语言,等液体干了便和白纸浑然一色。石蕊在PH <5时,显示红色, 5< PH< 8时,显示紫色, PH >8显示蓝色 ;甲基橙在PH <3.1时,显示红色 , 3.1<PH <4.4时,显示橙色 ,PH >4.4时,显示黄 色; 酚酞在PH <8时,显示无色 ,8<PH< 10时, 显示粉红色,PH >10时,显示红色。当具有酸性 或者碱性的水洒在纸上后,原来所画的图形或文字 就以一定的颜色显示。一些人便利用此骗取财物。
生活中的化学 与 人们的迷信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 之中,一些人利用人们 的无知,运用生活中化 学现象,借助迷信活动 骗取财物,特别是在地 处偏远,教育水平落后 的农村,这种现象十分 普上是磷火,是一种很普通的自然 现象。人体内部,除绝大部分是由碳、氢、氧三 种元素组成外,还含有其他一些元素,如磷、硫、 铁等。人体的骨骼里含有较多的磷化钙。人死了, 躯体里埋在地下腐烂,发生着各种化学反应。磷 由磷酸根状态转化为磷化氢。磷化氢是一种气体 物质,燃点很低,在常温下与空气接触便会燃烧 起来(Ca3P2+6H2O===2PH3+3Ca(OH)2, PH3+2O2===H3PO4)。磷化氢产生之后沿着地 下的裂痕或孔洞冒出到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光, 这就是磷火,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鬼火”。
磷化氢,是可以自燃的气体, 重量轻,风一吹就会移动。 在夜间,特别是没有风的时 候,空气一般是静止不动的。由 于磷火很轻,如果有风或人经过 时带动空气流动,磷火也就会跟 着空气一起飘动,甚至伴随人的 步子,你慢它也慢,你快它也快; 当你停下来时,由于没有任何力 量来带动空气,所以空气也就停 止不动了,“鬼火”自然也就停 下来了。这种现象决不是什么 “鬼火追人”。
pH值在9~13时显黄绿色, pH值大于14时显亮 黄色。还有月季花、菊花、喇叭花、丝瓜花、
一串红、牵牛花、凤仙花等等,这些花的 汁液都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不过这些指 示剂在使用之前都要经过简单的处理。对 于行骗者来说,这可是没有成本的挣钱方 法。 还有许多利用科学知识,穿上鬼神的外 衣骗取财物的伎俩。如, “看水碗”,” 油锅里取物品”,’”恶鬼附身”等等,层出不 穷,五花八门。
其实,那并非什么“花妖现形”,而是 行骗者利用化学反应欺骗无知的老百姓。 那张捉鬼的符纸是经过特殊处理的,纸上 涂有硫磺粉,硫磺是黄色的,而且符纸也 是黄色的,这便可以混淆人的视觉。硫磺 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S+O2=SO2),二氧化 硫具有漂白性,它将五颜六色的花朵漂白, 形成白色的花朵。没有化学常识的老百姓, 看到这一幕,便会相信所谓的“花妖现 形”。
二.花妖现形,漂白原理
在偏远的农村,一些老年人容易被这样的现 象欺骗,即花妖现形。通常,行骗之人,在受害 者面前任意采一朵鲜花,同时对被骗者说,可以 花钱消灾,让花妖现出原形。行骗者把花放在一 只碗里,然后点燃一张他所谓的符纸,将其放入 该碗中,同时用另外一只碗将盛有花的碗盖严实, 过一段时间后,打开上面的碗,发现“花妖”果 然现身——花由有色变为白色,这让身临其境受 害者不得不信,确有“花妖作乱”。
三.白纸鬼影,酸碱指示剂
某某家来了一位自称上门收古钱币的男子,他 煞有介事地说家有“虎帐”,而自己承祖上风水师 的手艺,有一套驱鬼辟邪的本领,主人半信半疑。 于是,该男子随后拿起桌上的一面镜子,在镜子上 糊了一张白纸,再将镜子放到盛了水的碗中,点燃 香,要求和他一起拜,拜完后捞出纸,果然看到了 一只张口又凶猛的老虎。 为了赶走“虎帐”,主人将家中6000元积蓄交 给这名男子镇鬼,男子将钱包起来,口中念念有词, 随后把那包钱扔到二楼,结束驱邪。当上楼找钱时, 却发现里面全是废纸。
经科学实验证明,鬼火实际上是有机体分解 所产生的气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结 果。在其构成中最主要的“可疑分子”就是磷化 氢。这是一种无色的气体,它是在有机物腐烂的 过程中产生的(这就是墓地或者沼泽地是其出没 的主要场所的原因)。磷化氢发出一种烂鱼味, 一旦释放到空气中,就同氧气发生反应,燃烧起 来。 妇孺皆知的一个例子是萤火虫。借助于荧光 素酶(一种加速化学反应的酶),使存在于萤火 虫腹部的荧光素同氧气发生反应,在求偶阶段产 生亮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