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真题》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中考真题》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9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化学试卷(物理部分)一、选择题1.在武汉举行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上,马拉松和公路自行车比赛将在东湖绿道上进行。

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水面,美丽的东湖绿道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倒影形成的原理是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答案】B【解析】【详解】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东湖绿道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只有B 正确。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从物理学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噪声B. 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C. 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相同D. —般来说,超声波产生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强烈,常被用来清洗物体【答案】C【解析】【详解】从物理学角度说,噪声是由于物体无规则振动而产生的,故A正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并且不同介质对声音的传播能力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种介质在不同的温度时传播声音的能力也是不同的,即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故B正确;不同发声体可以发出相同的音调和响度,但音色与材质和构造有关,所以是不同的,故C错误;声音传播时,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人们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来清洗物体,即利用的是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强烈,故D正确。

3.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剖面图,关于其四个冲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 吸气冲程中,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汽缸B. 压缩冲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汽缸内气体的内能减小C. 做功冲程中,燃料释放的能量绝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D. 排气冲程中,废气带走了燃料释放的能量的极少部分【答案】A【解析】【详解】汽油机在吸气冲程中,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汽缸,故A正确;在压缩冲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此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B错误;在做功冲程中,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大部分需要克服摩擦、发生热传递而散失,只有一少部分转化为机械能,故C错误;在排气冲程中,废气带走了燃料释放的能量的大部分,故D错误。

4.关于核能和太阳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裂变也称为热核反应,裂变时会释放出巨大的核能B. 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备是反应堆C. 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D. 太阳能和核能均属于一次能源【答案】A【解析】【详解】核能的两种方式是核裂变和核聚变,即是利用了原子核内部发生变化时释放出的巨大的能量,聚变也称为热核反应,裂变的方式称为链式反应,故A错误;核电站中的核反应堆是利用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产生的能量来发电的,故B正确;风能、太阳能可从自然界不断获得且可重复利用,属可再生能源,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C正确;一次能源指的是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二次能源指的是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可以得到的能源叫二次能源;所以,太阳能、核能是一次能源,故D正确。

5.为了测出金属块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①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②用细线系住金属块,轻轻放入空量筒中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④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记下水的体积⑤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的体积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金属块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A. ①②③④⑥B. ②③④①⑥C. ①③⑤⑥D. ①②③⑥【答案】C【解析】【详解】由密度的测量原理=m V知道,我们要测出金属块的密度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是:金属块的质量;金属块的体积。

根据题意知道,可以用排水法进行测量金属块的体积的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可以直接用天平进行测量;A、在④这两个步骤中,金属块拿出是会带走一部分水,产生较大的误差,故A不合理;B、该方案没有测的金属块质量,故B不合理;C、①步骤测出了金属块的质量,③⑤利用排除法测出了金属块的体积,且该方案都没有明显的误差,故C 合理;D、由于②③两个步骤无法测出金属块的体积,故D不合理。

6.如下图所示,网球拍击中飞过来的网球,网球发生了明显的形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球拍击中网球,球拍和网球都发生了弹性形变B. 球拍能将网球弹开,说明球拍对网球的弹力大于网球对球拍的弹力C. 网球离开球拍后能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是由于网球具有惯性D. 网球和球拍接触的过程中,弹性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答案】B【解析】【详解】球拍击中网球,球拍和网球的形状都发生改变,即都发生了弹性形变,故A正确;由于球拍与网球发生相互作用,所以,球拍对网球的弹力等于网球对球拍的弹力,故B错误,符合题意;任何物体都有惯性,网球离开球拍后,只受重力作用,能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是由于网球具有惯性,故C 正确;网球和球拍接触的过程中,先是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后来网球飞出时,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所以,整个过程体现了弹性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故D正确。

7.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

下图中,在隔板两侧分别装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不能..比较出左右两侧液体密度大小关系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详解】由A图知道,橡皮膜向左边凸起,说明右边液体压强大,而左边的液面高度低于右边液面的高度,所以无法根据p=ρgh判断左右两侧液体密度大小关系,故A符合题意;由B图知道,橡皮膜向左边右起,说明左边液体压强大,而左边液面高度低于右边液面的高度,所以根据p=ρgh可知,左侧液体的密度大于右侧液体密度,故B不合题意;由C图知道,橡皮膜向左边右起,说明左边液体压强大,而左边的液面高度等于右边液面的高度,所以根据p=ρgh可知,左侧液体的密度大于右侧液体密度,故C不合题意;由D图知道,橡皮膜没有凸起,说明左右两边液体压强一样大,而左边的液面高度低于右边液面的高度,所以根据p=ρgh可知,左侧液体的密度大于右侧液体密度,故D不合题意。

8.如图所示,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缓慢放入水中,从铁块下表面刚刚接触水面直至测力计示数为零的过程中A. 铁块受到的浮力一直变大B. 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一直变大C. 弹簧测力计对手的拉力先变小,后变大D. 桌面受到溢水杯的压强先不变,后变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意知道,从铁块下表面刚刚接触水面到铁块浸没在水中的过程,铁块排开水的体积不断变大,由F浮=ρgV排知道,浮力逐渐变大;当铁块浸没后,再继续下沉,则铁块排开水的体积不再变化,由F浮=ρgV排知道,浮力不再变化,故A错误;由于从铁块下表面刚刚接触水面直至测力计示数为零的过程中,水的深度不变,由p=ρgh知道,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不变,又因为杯底的面积不变,由F=pS知道,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不变,故B错误;在铁块向下运动并与底部接触之前,弹簧测力计对手的拉力等于铁块与测力计的总重力减去铁块受到的浮力,即F拉=G总-F浮;由于浮力先变大后不变,所以测力计对手的拉力先变小后不变;铁块接触溢水杯底部直至测力计示数为零的过程中,由于铁块受到溢水杯底部的支持力作用,所以弹簧测力计对手的拉力是:F′=G总-F浮-F支,即拉力再减小;由此可知,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手的拉力先变小,后不变,再变小,拉故C错误;从铁块下表面刚刚接触水面到铁块下表面刚刚接触溢水杯底部,且对底部没有压力的过程中,铁块受到的浮力先变大后不变,但始终等于其排开水的重力,此时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F压=G杯和水+F浮-G排水(其中G杯和水为溢水杯和剩余水的总重力,G排水为溢出水的重力),所以,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始终不变,根据Fps=知道,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当铁块接触溢水杯底部,且对底部产生压力的过程中,由于不再有水溢出,且铁块对溢水杯底部有压力,所以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变大,由Fps=知道,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压强变大;综上所述,整个过程中桌面受到溢水杯的压强先不变,后变大,故D正确。

9.如图所示,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的实验中,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磁针甲静止时N极指向右端,小磁针乙静止时N极指向左端B. 小磁针甲静止时N极指向左端,小磁针乙静止时N极指向右端C. 小磁针甲和小磁针乙静止时N极均指向右端D. 小磁针甲和小磁针乙静止时N极均指向左端【答案】B【解析】【详解】由图根据电源的正负极知道,电流从螺线管的左后方流入,右前方流出,由右手螺旋定则判定螺线管右端应为N极,左端为S极;因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小磁针甲静止时N 极指向左端,S极指向右,小磁针乙静止时N极指向右端,S极指向左,故只有B正确。

10.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家常用的一个插线板。

他在使用中发现:插线板上的指示灯在开关断开时不发光,插孔不能提供工作电压;而在开关闭合时指示灯发光,插孔可以提供工作电压;如果指示灯损坏,开关闭合时插孔也能提供工作电压。

下图中,插线板电路连接符合上述现象及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详解】插线板上的指示灯在开关闭合时会发光,插孔正常通电,说明开关同时控制灯泡和插座,灯泡和插座之间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如果两者并联,开关应该在干路上;如果指示灯损坏,开关闭合时插孔也能正常通电,说明灯泡和插座之间是并联的,开关接在灯泡、插座和火线之间控制火线使用更安全。

故A正确。

1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只闭合开关S1,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若再闭合开关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B.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C. 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D. 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答案】D【解析】【详解】由电路图知道,当只闭合开关S1时,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若再闭合开关S2时,R2被短路,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于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UIR=知道,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又因为U=IR,此时R1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AB错误;由URI=知道,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等于R1的阻值,即比值不变,故C错误,D正确。

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0的最大电阻是50Ω。

当开关S1闭合、S2和S3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时,电压表示数是U1,R1 的功率是P1;当开关S2闭合、S1和S3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左端时,电压表示数是U1`,R2和R3的功率之和是3.2W;当开关S1、S2和S3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左端时,R1的功率是P1`;已知R2︰R3=3︰1,U1︰U1′=3︰2,P1︰P1′=1︰3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