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讲座
识向能力的迁移。 教育家?教学家?
5、关注热点,渗透跨文化意识。
• 试题源于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引领考生 关注生活中的热点和焦点。尤其值得一提 的是,试题在突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同 时,有意识的渗透了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 养。
跨文化意识
•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有着密 切的联系,跨文化意识的形成有助于学生 加深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和使用。如:补全 对话是一段关于中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的 对话;阅读理解A篇介绍了一些美国教师在 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 误会。语篇的文本短小精悍,简洁易懂。
4.注意训练解题技巧。(比如训练学生利用时间差做 好预读;排除生词障碍,抓住大意;整理信息后要再 审题检查等。)
5.加强隐形的听力训练——阅读、同义句转换、交际 用语应答、英汉互译等。
听力考场技巧
1. 利用试听, 调整情绪 2. 快速浏览, 预测内容 3. 捕捉信息, 速记要点 4. 概括分析, 当机立断 5. 复查信息,先填后涂
各种形式;混淆使用各类词性 ➢ 词组、句型的搭配使用错误 ➢ 遗漏重要提示或要点 ➢ 人称、文体格式、标点、大小写、单词拼写错误 ➢ 书写不规范、卷面潦草
训练须知
➢ 认真审题:弄清楚该题目究竟要表达什么,确定出该篇文章的总 时态与时态的变化,选好人称、不漏掉提示词语、不胡乱发挥。
➢ 语言地道:尽量使用课文、范文中背过的句子、短语等。适度使 用恰当准确的复合句。忌先想中文内容后翻译。
减负增效 备战中考
绪论 复习课教师角色的定位 一、近年中考命题趋势 二、浅析部分典型试题 三、再谈三轮复习策略
绪论——复习课教师角色的定位
• 指导思想——践行《课程标准》,研读《 考试纲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
• 要以学生是否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为目标,而不以教案是 否完成、练习是否讲完为目标。
• Tell me, I forget. Show me, I remember. Involve me, I understand.
(4)学会使用1500—1600个的单词和200 — 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7、书面表达
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这种综合 语言能力包括单词拼写、词语搭配、词法语法、 遣词造句、话题掌握、谋篇布局等。
易错分析
➢ 句子结构错误:缺主语,缺谓语,“系表”不分 ➢ 时态错误:写错动词的形式,三单漏加“s” ➢ 语态错误:主、被动语态混淆 ➢ 修饰关系错误:名词的单复数,冠词的用法、人称代词的
三轮复习法
➢ 毕业班的总复习计划,已被多数学校和老师认可 ➢ 先全面复习,后进行重点复习和适应性考试复习 ➢ 着眼全面,突出重点,点面结合,把全面复习和重点复
习有机结合起来 ➢ 既系统全面又有所侧重的复习,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所
学的知识考出优异成绩
整体规划复习过程
习惯
能力
心理
方向 状态
1个月 回顾
掌握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开启学生的智慧,使其能 触类旁通,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
减负增效
• 关键在老师 • 重点在课堂 • 核心在作业
一、近年中考命题趋势
• 关键词: 课标、 考纲、 语用能力、 教育性、 热点、 跨文化
1、以课程标准和考试纲要为依据
• 命题以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初中毕业生 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五级目标要求为考查 合格标准,根据考试纲要中所细化的考试 性质、考试要求、考试内容、试卷结构、 试题形式等具体说明为蓝本,立足基础知 识、依托一定情境、体现语言运用、促进 能力发展。考试内容不与任何教材的内容 挂钩,旨在鼓励教师“用教材去教,而不 是教教材”。
行间
建议
1、每天阅读1篇文章,限时6分钟。
2、一周一节阅读课,传授阅读方法 与技巧。
着重训练
(1) 猜词悟意 (2) 找主题句确定中心思想 (3) 辨认重要事实与细节 (4) 进行推断与得出结论
得阅读者得中考
6、单词拼写
1)内容:侧重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的 考察。
2)难度:五级词汇。词或词组主要是高频词 汇,不会出现偏、难、怪现象。
• 归纳性.让学生对已获得的知识进行归纳,使之在大脑中形
成知识结构与框架,这样既便于记忆,也可加深对知识的 理解.
• 综合性 在复习中,对每个语言点,一定要进行横向或纵
向综合,使学生在脑海中,对这个语言点形成一个知识网 络,有一个全面的整体认识.
• 创造性 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一种寻找规律、
4、教育性、实用性和原创性的统一
•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的综合语言 运用能力是建立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 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层面 的基础上。命题充分考虑我省初中英语教 学的实际状况,尽可能提供语义相对完整 的语境,选用真实、地道、新颖、典型的 当代英语素材,同时注意积极的价值取向, 具备原创性。
? “知识就是力量”
3、确保信度、效度、公平性和真实性原则
• 命题充分考虑我省城乡之间英语教学水 平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和中学生的生活经验 和实际生活状况,题型设计和语言素材的 选择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相适应。内容 和表述科学准确,无繁、难、偏、杂、怪 题和超纲题,考试形式有利于实现考查的 目的,使考试结果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学生 的真实水平。
作文讲评要点
1、语言要准确,确保是学过的句型和短语。 2、表达要连贯,合理使用连接词。 3、有主题句,首尾照应,不要缺漏要点。 4、建议使用简单句,句型结构不要复杂。 5、要注意“形、态、序”的变化。 6、给出范文,鼓励“后劲生”背范文。 7、关注历年试题。 8、资源共享。
三、再谈三轮复习策略
关键词:错误倾向、 整体规划、
2、着重考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 命题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为 出发点,全面考察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 语学习所达到的语言水平。坚持“稳中求 新、稳中求变、变中求发展”的方针,突 出语境,注重交际,强调运用,着重考察 学生运用所学英语在具体语境中去获取信 息、加工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
• 复习课避免低层次的重复操练,避免使用
传统的演绎式语法教学策略。
呈现语法规则
教师讲解规则
相关练习分析
呈现典型示例 发现并归纳相关规则 归纳基础上的拓展
复习课备课策略
• 计划性:认真研究,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
划,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复习时间 与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复习,做到 有的放矢,切忌随意性和盲目性. • 针对性:复习并非要求面面俱到,各个方面, 各个细节都作深入讲解;而应针对考点,教 材的重点,分析了解学生的薄弱点,有针对 性地安排复习内容进行复习.
换个角度看中考
(一)中考复习的几种错误倾向:
1. 忽视《课程标准》,忽视《考试纲要 》。
2.忽视教材、教材是(知、能)依托; 重视复习资料,模拟试卷的题海战术。
3. 重视基础知识的讲练,忽视能力培 养。。
4.重视教师自己讲,忽视学生自己想。 讲清楚不如想清楚,想清楚不如做 清楚。
5.重视全班授课,忽视个别辅导。
以学论教、以错定教
——教学反思常问几个问题
学生该听的听了没有?听懂了吗? 学生该练的练了没有?练对了吗? 学生该想的想了没有?想通了吗? 学生该说的说了没有?说准了吗? 学生该写的写了没有?写顺了吗?
改变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和策略
• 少讲解,多给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机会, 使之在“用”中学英语,在“学”中用英 语。
二、浅析部分典型试题
• 听力理解 • 单项选择 • 完形填空 • 补全对话 • 阅读理解 • 单词拼写 • 书面表达
考前训练策略
1.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听读10~15分钟,保持耳朵对 语言的敏感和熟悉。
2. 精听与泛听相结合。 3. 老师要养成在课堂上尽量说英语的习惯,以口语的
形式培养听力能力。 “Speak English if possible, speak Chinese if necessary.”
2、单项选择
• “语境化、口语化、生活化” • 着重考查语法项目表中内容。 • 将基本语法知识的考核有机地融入
语境中,考查学生语用能力。
测试热点 冠词 代词
数词
介词
连词
名词理 解
短语理 解
反意疑 问句
动词理 解
过去进 行时 感叹句
情态动词
副词及 比较等
级
现在完 被 动 语 成时 态
祈使句 并列句
完形填空解题技巧
五读法 1. 细读首句,预测主题; 2. 跳读全文,领会大意; 3. 通读全文,试选答案; 4. 细读全文,推敲难题; 5. 复读全文,调整答案。
完形填空训练
1、一天一篇,限时9分钟。
2、老师的讲和学生的练相结合,要求学生遵循 “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整体理解原则,同 时归纳总结做题经验,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 三。
3)考察方向:词汇的意义延伸和词形变化。 注重考察词或词组在具体语言环境当中的运 用能力。
要求掌握《英语课程标准》五级目标中 所规定的所有词汇。
(1)了解英语词汇包括单词、短语、习惯用 语和固定搭配等形式;
(2) 理解和领悟词语的基本含义以及在特定 语境中的意义;
(3)运用词汇进行事物指称、描述行为和特 征、说明概念等;
形容词 及比较 等级
动词不 定式
主从复 合句
3、完形填空
• 1.设空以考查文意为主,实词比重很大, 其中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为主,连 词、介词为辅,充分体现语言知识运用的 特征。
• 2.降低对单词本身词意的考查要求,辨析 词意必须从语境中分析,语境由局部理解 向整体理解转移,减少单句理解的试题, 增加语篇理解的试题。
复习方法
4、补全对话
➢ 熟练课文内容和对话 收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交际用语,反复练习,最好能完全 背诵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