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大数据养老服务需求预测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大数据养老服务需求预测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1. 概述 (4)1.1 项目背景 (4)1.2 建设目标 (4)1.3 建设要点 (4)1.3.1 数据来源 (4)1.3.2 预处理 (5)1.3.3 统计分析 (5)1.3.4 数据可视化 (5)1.3.5 需求预测 (5)2. 需求理解 (5)2.1 业务需求 (5)2.2 功能需求 (6)2.2.1 数据获取系统 (6)2.2.2 数据集成系统 (7)2.2.3 数据处理系统 (7)2.2.4 分析预测系统 (7)2.2.5 数据可视化系统 (7)2.3 非功能需求 (7)2.3.1 开放性 (7)2.3.2 承载能力 (8)2.3.3 可靠性 (8)2.3.4 效率性 (8)2.3.5 可扩充性 (8)2.3.6 服务个性化 (9)2.3.7 可用性 (9)2.3.8 可管理性 (9)2.4 安全需求 (9)2.5 知识产权要求 (10)3. 功能设计 (10)3.1 总体结构 (10)3.2 数据获取系统 (11)3.3 数据集成系统 (12)3.4 数据处理系统 (13)3.5 分析预测系统 (13)3.6 数据可视化系统 (14)4. 技术响应 (14)4.1 系统架构 (14)4.1.1 系统总体架构 (14)4.1.2 数据源 (15)4.1.3 系统搭建 (16)4.1.4 解决方案 (16)4.2 关键技术 (16)4.2.1 基于海量数据处理的架构设计 (16)4.2.2 数据模型化存储 (17)4.2.3 Hadoop框架 (17)4.3 安全保障 (18)4.3.1 物理安全 (18)4.3.2 网络安全 (18)4.3.3 平台安全 (18)4.3.4 应用安全 (19)4.3.5 管理安全 (19)5. 测试验收 (19)5.1 测试内容 (19)5.1.1 界面测试 (19)5.1.2 功能测试 (19)5.1.3 性能测试 (20)5.1.4 文档测试 (20)5.1.5 容错测试 (20)5.1.6 安全性测试 (21)5.2 项目验收 (22)5.2.1 验收内容 (22)5.2.2 相关工作 (22)6. 项目实施 (22)6.1 过程模型 (22)6.2 人员配置 (23)6.2.1 人员组织模式 (23)6.2.2 人员配置情况 (25)6.3 实施计划 (26)7. 项目管理 (27)7.1 项目管理目标 (27)7.2 项目进度管理 (27)7.3 项目质量管理 (28)7.3.1 质量管理体系 (28)7.3.2 项目质量目标 (30)7.3.3 质量管理措施 (30)7.4 项目文档管理 (30)7.5 项目风险控制 (31)8. 系统运维 (31)8.1 日常监测管理 (31)8.2 系统巡检服务 (32)8.3 应急响应服务 (33)8.4 技术保障服务 (33)9. 售后服务 (33)9.1 驻场服务 (33)9.2 远程支持 (34)9.3 定期跟踪 (34)9.4 故障处理 (35)9.5 软件升级 (36)10.技术培训 (36)10.1 培训对象 (36)10.2 培训方式 (37)10.3 培训内容 (37)1. 概述1.1 项目背景基于大数据的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预测系统建设项目的目标是建设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预测子系统,实现老年人个体养老需求的预测,从而为老年人个体提供养老方面的综合建议。

同时利用个体养老需求预测的结果,获得一定区域内老年人的整体养老需求,并结合区域内养老资源现状,分析区县对养老机构的需要,以及街道对养老服务商的需要,从而为政府部门构建养老服务体系的过程中提供决策依据,并实现对养老机构及养老服务商服务质量的监督。

1.2 建设目标本系统在设计上应充分考虑老年人养老需求的繁杂程度,分为生活需求预测、医疗需求预测、精神需求预测、养老方式预测等部分,预测针对单人单项进行预测,也可对多个老年人进行需求的全方位预测,预测所需原始信息由系统管理方提供,主要包括与老年人现实状况有关的个人身份信息、家庭信息、养老服务消费信息等。

预测结果可通过表格、图形方式展示,并能够以文本或图片形式保存。

1.3 建设要点1.3.1 数据来源本系统应广泛采集有效数据,系统分析北京市民政局所掌握数据中与老年人相关的数据,特别是购买商品及家政、医疗等服务及其他可反映老年人需求的数据,理清可用数据资源。

1.3.2 预处理本系统在采集数据后应当实现对数据的预处理,形成模型可用的数据。

1.3.3 统计分析通过建立模型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得出能够为决策提供支撑的结果。

1.3.4 数据可视化将适用于不同类型、不同应用场景的数据生成图表,包括饼图、条形图及更加直观的散点图、雷达图、仪表图等。

1.3.5 需求预测结合数据的处理及分析结果,实现对老年人现状的分析及养老服务需求的预测等。

2. 需求理解2.1 业务需求通过集成数据仓库、海量数据处理、计算机仿真、数据动态可视化等技术,打造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预测系统,全方位预测老年人个体在基本养老、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养老需求,使老年人或其监护人能够根据预测结果选择合适的养老方式及养老服务。

能够完成以下服务的预测:i.生活需求预测预测老年人在日常生活照料方面的需求,如饮食、卫生、人身安全方面的服务需要。

ii.医疗需求预测分为重大疾病治疗及身体机能康复两个方面的需求预测。

iii.精神需求预测预测老年人在亲友交流、社会参与、自我价值实现等方面的服务需要。

iv养老方式预测根据生活需求、预料需求、精神需求的预测结果,结合老年人常住地址、消费能力等因素,给出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不同养老方式的优先级和相应服务内容的参考建议。

2.2 功能需求2.2.1 数据获取系统本系统需实现民政现有业务数据及互联数据的采集,并通过日志描述和记录所采集的数据。

获取的渠道包括现有业务数据库及互联网络。

2.2.2 数据集成系统本系统需实现所获取数据的进一步抽取,以及数据的清洗和存储。

存储位置为养老事业科学决策数据仓库。

2.2.3 数据处理系统本系统需实现数据处理所需的系统通用功能,从而为监测分析系统提供有效的输入。

2.2.4 分析预测系统本系统需实现老年人现状的分析、养老服务需求的预测,以及养老方式及所需服务的建议。

2.2.5 数据可视化系统本系统需根据不同模型所涉及业务的各自特点,开放相应的展示系统,将模型输出结果中不同类型、不同应用场景的数据可视化,包括传统的饼图、条形图等,以及更加直观的散点图、雷达图、仪表图等,并支持基于GIS的数据展示。

2.3 非功能需求2.3.1 开放性本项目中各系统需能够运行在不同的软硬件平台上,以便后续的系统升级。

需遵循主流的标准和协议,以便提高系统的扩充性。

2.3.2 承载能力并发用户接入数≥50000,系统响应速度≤5ms。

2.3.3 可靠性➢整体系统的年可用率需≥99.8%。

➢需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以处理大量数据及长时间运行,无单点故障。

➢需具有对硬件、软件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控和管理能力。

➢需具备容错能力,软件故障不应引起各类严重的系统重启动。

➢需具备安全防护功能。

2.3.4 效率性➢文本数据不低于10条/秒,图像数据不低于2条/分钟。

➢分析预测分系统处理效率方面,分析预测过程不超过60秒。

➢数据可视化系统方面,数据量条目在5000条以下,可视化结果的生成不超过10秒,数据量条目在5000条以上,每增加1000条数据,增加的生成时间应小于1秒。

2.3.5 可扩充性需基于可扩充的平台进行项目的开发建设,以便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

应提供各系统Web Services服务的发布接口。

2.3.6 服务个性化需在考虑整体负载和业务符合的情况下,为具体使用者提供个性化的界面内容和界面形式,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业务需求。

2.3.7 可用性需准确而详细地理解各用户群特征、任务和使用环境,在“有效性”(完成特定任务和达到特定目标时所具有的正确性和完整程度)、“效率”(完成任务的正确性和完整程度与所使用资源,如时间之间的比率)以及“满意度”(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具有的主观满意和接受程度)等方面满足各类用户对系统的要求。

2.3.8 可管理性系统建设时应提供对内容的分级、分类、分布式内容管理和维护、内容发布、系统配置和管理、远程监测和故障诊断等功能。

2.4 安全需求系统应具备相当的可靠性,以便向各类用户提供7*24小时的不间断服务。

本系统应具备防病毒、黑客入侵监测和预警、漏洞扫描、网络监测与自动修复、身份认证等功能;还应具备完善的使用授权、监控和日志管理机制,能够访问进行审计;系统应提供相应数据备份/恢复功能,制定合理的备份策略提供保护机制。

2.5 知识产权要求开发方为本项目所开发的系统软件(含所有后续升级版本)及形成的产品及软件源代码、为本项目所制订的数据库设计方案、代码表、针对本项目所开发的专用组件以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的各类文档等与招标方相关的技术,上述知识产权均为招标方所有,招标方有权对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和修改。

开发方在未征得甲方书面同意的情况下,不可向本项目以外的任何单位、任何人、任何项目展示、使用、提供或销售。

3. 功能设计3.1 总体结构需求分析子系统包括下列5个分系统:➢数据获取系统实现民政现有业务数据及互联数据的采集,并通过日志描述和记录所采集的数据。

获取的渠道包括现有业务数据库及互联网络。

➢数据集成系统实现所获取数据的进一步抽取,以及数据的清洗和存储。

存储位置为养老事业科学决策数据仓库。

➢数据处理系统实现数据处理所需的系统通用功能,从而为监测分析系统提供有效的输入。

➢分析预测(评估)系统实现老年人现状的分析、养老服务需求的预测,以及养老方式及所需服务的建议。

➢数据可视化系统将不同类型、不同应用场景的数据可视化图表,包括传统的饼图、条形图等,以及更加直观的散点图、雷达图、仪表图等,并支持基于GIS的数据展示。

功能结构图如下:3.2 数据获取系统根据仿真模型的需要,分别实现从民政现有业务数据库、系统数据仓库及互联网中进行模型输入参数所需原始数据的采集,并通过日志描述和记录所采集的数据。

具体包括:网络信息采集模块:主要功能是实时监控和采集目标网站的内容,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过滤和自动分类处理。

数据库信息采集:该模块可以实现搜索引擎数据库与关系型数据库(包括Oracle、Sybase、DB2、SQL Server、MySQL等)之间的数据迁移、数据共享以及两者之间的双向数据迁移。

可按照预设任务进行自动化的信息采集处理。

文件系统资源采集:该模块可以实现对文件系统中各种文件资源(包括网页、XML文件、电子邮件、Office文件、PDF文件、图片、音视频多媒体文件、图表、公文、研究报告等)进行批量处理和信息抽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