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免疫应激对营养代谢的影响

免疫应激对营养代谢的影响


克/千克 动物种类 体重
2.43
大鼠
1.39
大鼠
0.06
大鼠
0.28

4.15

0.15
鸡,8周龄
0.5
鸡,14周龄
0.5
鸡,8周龄
0.23
鸡,14周龄
0.25
鸡,8周龄
0.03

0.16/蛋黄
三、宿主与病原竞争营养素
免疫系统会协调一些养分快速流出体液并进入胞 内存储库,从而从营养上使某些病原体处于饥饿 状态,如
2.代谢改变使得日粮中的部分养分不再用于动物生长 和骨骼肌中的沉积,而用于支撑免疫应答和防御 疾病,从而影响动物生长和饲料效率,并改变动 物对各种养分的需要量 。
二、采食量的变化
1.采食量下降:免疫应激导致动物厌食 2.机制:
免疫原刺激激发机体免疫反应,攻击肠 道组织,引起组织损伤,消化能力减弱而厌 食。
维生素C(mg/kg)
100
150
硒(mg/kg)
0.1
0.15
铜(mg/kg)
5
铁(mg/kg)
锌(mg/kg)
80 30
40
50
80
200 150
0.1
0.2
5
7.5
45
45
55
40
60
60
≥250
≤0.05 ≥0.15
≤3
≥ 30
≥80 ≤50 ≥400
增强
抑制 增强 抑制
增强 抑制 增强
(三)日粮能量来源的重要性
因此,提高早期断奶仔猪免疫功能,改善 其健康状况,是提高养猪生产水平的重要 一环。
大量研究表明,合理的营养可提高早期断 奶仔猪的免疫功能和健康水平。
1、减少饲粮蛋白质的不利作用
1.1 对饲粮中豆类进行膨化处理 对豆类进行膨化处理可以减少豆类中的抗原物质,
还可以破坏其细胞壁,增加豆类物质的消化率。 1.2 添加合成氨基酸来配制低蛋白饲料 通过添加合成氨基酸来配制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
1.4 添加脂肪
仔猪断奶后头几天采食量较少,常可导致摄入代谢能 不足。
添加脂肪可提高饲粮能量浓度,延缓食物在胃肠道中 的排空时间,增加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 消化道的消化吸收时间,减少因蛋白质在大肠内腐败 而导致的仔猪腹泻。
共轭亚油酸(CLA)有改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增强免 疫功能的作用,添加CLA可降低早期断奶仔猪因肠炎 引起的肠道粘膜损伤,维持细胞因子水平,CLA的最 佳添加剂量为2%。
2. 用于糖原异生的氨基酸和白细胞蛋白质合成的 氨基酸的增加,以及应激期采食量的下降,导 致骨骼肌蛋白质降解的加速和合成的减慢。
(五)矿物质代谢
*免疫急性期矿物元素代谢发生改变,表现为血清铜的 含量上升和血清铁和锌的含量下降 ,其机制为:
1. 促进血浆铜蓝蛋白合成,使血清中铜含量升高; 2. 肝和其他组织中金属硫因蛋白合成增加,使锌从循
温度敏感神经元而引起发烧,导致基础代谢速 率提高(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速率就会 上升10%~15%)。
(二)糖代谢
1. 肝糖原的异生和糖原分解过程加速,葡萄糖 生成增加;
2.肝外组织葡萄糖氧化、葡萄糖转化为乳酸盐以 及葡萄糖乳酸盐循环增加,满足特异性细胞增 殖的能量需要;
3. 以葡萄糖作为燃料的供应增加 。
2.细胞膜中足量的维生素E和细胞液中高水平的维 生素C有利于局部的抗氧化防御。
六、饲料的物理和化学作用
1.肠腔中存在大量致病性微生物和非致病性微生物(每千 克体重含15×1013个)
2.肠道密集分布着宿主防御体系(肠道相关淋巴组织)。 3.所有动物肠道传染病的发生率都很高。 4.肠道上皮为防止病原大量进入体内必须保持极高的组织
周转加快和肝糖原异生速度提高 。
二、为免疫系统提供底物营养
计算表明,机体中略超过体重0.42%的部分 是由白细胞及其前体构成的,加上血清抗体 总量和具有免疫监视功能的结缔组织及淋巴 器官的细胞外液、胶原蛋白等结构,免疫系 统的重量不足体重的3~4%。
表55 动物免疫细胞和免疫球蛋白重量的定量评估
3 控制饲粮纤维水平
长期以来,由于粗纤维能降低仔猪的采食 量和饲料的消化率,被认为是一种抗营养 因子。
细胞类型
数量
淋巴细胞
粒性白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单核细胞/巨噬细胞 总计
用于产蛋的额外浆细胞
IgC1 免疫球蛋白
血清IgC2 血清IgC2 血清IgC2 蛋Ig
15.2×109细胞/千克体重 6.9×109细胞/千克体重 0.29×109细胞/千克体重 1.1×109细胞/千克体重 23.6×109细胞/千克体重 7.46×108细胞/千克体重 5.5毫克/毫升 5.5毫克/毫升 2.6毫克/毫升 2.8毫克/毫升 0.33毫克/毫升 7.9毫克/毫升
完整性,但它又必须足够薄以便于养分的有效转运。
5.日粮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能调节胃肠道微生物群落、病原 附着于肠细胞的能力及肠道上皮的完整性(NSP、寡糖、 酸败脂肪 )。
七、利用营养措施提高断奶仔猪的免疫功能
早期(3~4周龄)断奶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性 能并阻断一些疾病由母猪向仔猪的传播。
但是早期断奶仔猪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发 育不完全,再加上早期断奶引起的心理、 环境和营养应激,容易使断奶仔猪出现免 疫功能降低和断奶后腹泻等一系列问题, 甚至造成仔猪死亡,影响养猪经济效益。
二、为免疫系统提供底物营养
1.从营养角度考虑,机体为支持抗原驱动的免疫细胞与 补充、效应物分子(如免疫球蛋白、一氧化氮、溶 菌酶、补体)和传递物(类花生酸、细胞活素)的 合成等,均需要底物(如氨基酸、能量、酶辅助因 子)。
2.免疫应激期间免疫细胞及其产物的周转率提高。 3.感染期典型特征是急性期间蛋白合成、发热、体蛋白
第三节 免疫应激对营养代谢的 影响
主要内容
一、免疫应激下机体的总体代谢变化趋势 二、免疫应激下采食量的变化 三、免疫应激对营养代谢的影响 四、免疫应激对生产性能和营养需要影响 五、营养与免疫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免疫应激下机体的总体代谢变化趋势
1.细胞因子通过对靶组织的直接作用或通过改变胰岛 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类固醇等激素的水平,在 免疫应答过程中引起代谢变化。
(1)养分缺乏或过量的免疫机能异常机制; (2)免疫反应对营养代谢和营养需要量的影响; (3)确保机体最佳免疫机能及免疫应激期和应激结束后
的营养需要模式。
小专题:营养对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
一、影响免疫系统的发育(亚麻酸,Fe,VA) 二、为免疫系统提供底物营养(所有养分) 三、宿主与病原竞争营养素(Fe,生物素) 四、改变激素反应的条件(能量与蛋白) 五、营养素对免疫系统的直接调节作用(VA,D,E,PUFA) 六、构筑宿主屏障,减轻病理损害(VE,Se,Fe,Zn,Cu) 七、饲料在消化道内的物理化学作用(寡糖,氧化的脂肪)
2.内分泌系统有调节免疫应答强度和类型的急性作用,也 有影响免疫系统重要发育过程的慢性作用。
3.营养反应性激素很可能既可调节不采食饲料或过度采食 饲料引起的急性免疫作用,也可调节养分水平对动物易 感性产生的慢性免疫作用 。
五、减轻病理损害
1.免疫系统细胞成分(如细胞毒性T细胞、自然杀 伤细胞、巨噬细胞和异嗜细胞)的激活可导致多 种具破坏性的分子进入周围的微环境中,这些防 御因子具细胞毒性,既能杀死细菌、寄生虫和受 侵染的宿主细胞,也可损害邻近的未受侵染的宿 主细胞 。
三、免疫应激对营养代谢的影响
(一)能量代谢 (二)葡萄糖代谢 (三)脂肪代谢 (四)蛋白质代谢 (五)矿物质代谢 (六)激素调控
表48 细胞因子对代谢的影响
应答
诱导的细胞因子
一般应答 采食量下降 静止能消耗增加 体温升高 葡萄糖代谢 葡萄糖氧化作用加强 糖原异生作用加强 脂肪代谢 脂蛋白脂酶活性降低 脂细胞脂酶作用加强 肝细胞中甘油三酯合成增加 蛋白质代谢 急性期蛋白质合成增加 肌肉蛋白的降解作用加强 矿物质代谢 金属硫因的合成增加 肝细胞铜蓝蛋白合成增加 激素释放 皮质类固醇的释放增加 甲状腺素释放降低
环池消失; 3. 血清铁浓度下降(粒细胞释放的脱铁乳酰铁蛋白从
转铁蛋白上将铁脱去)。
(六)激素调控
1.皮质类固醇的释放增加 2. 甲状腺素释放降低 3.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释放增加
四、免疫应激对生产性能和营养需要的影响
(一)免疫反应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二)免疫应激前后的营养需求变化: 1.免疫应激潜伏期 2.免疫应激期 3.免疫应激后的补充期 (三)日粮能量来源的重要性
饲粮可减少饲粮抗原物质,也可使大肠内蛋白质 的腐败作用降低,有利于降低肠道内有毒细菌的 代谢而保持肠道健康,有效地提高仔猪的健康水 平。
1.3用优质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代替部分豆粕
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如脱脂奶粉、鱼粉、喷 雾干燥血浆蛋白粉和肠膜蛋白粉等)具有较 高的可消化性,是优质的蛋白质饲料。
血浆蛋白粉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占蛋白 总量的20%~26%),是一种天然抗体源。
表53 家禽微量营养素营养与免疫反应
微量营养素
营养需要
免疫反应需要
肉鸡 母鸡 火鸡
剂量
效果
维生素A(IU)
1000 8000 8000 ≤1000~2000
1500 15000 1500
≥2500~5000
维生素E(mg/kg)
30
20
30
≤5~10
60
50
60≥100~200 Nhomakorabea抑制 增强 抑制 增强
总耗料(kg) 第十肋背膘厚(cm) 眼肌面积(cm2) 瘦肉率(%)
6.35 27.12 0.97 0.68 1.44 0.10 0.64
126 2.84 38.19 56.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