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本土化双元制为特征的现代学徒制探索与实践——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着力打造“太仓样本”

以本土化双元制为特征的现代学徒制探索与实践——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着力打造“太仓样本”

162018.31 引言太仓地处江苏省东南部,东濒长江,南接上海,外向型经济发达,聚集了300多家德资企业,是中国商务部、德国经济部共同授予的中国唯一“中德企业合作基地”。

德资企业不仅带来了新产品、新技术、新理念,而且带来了职业教育的新模式。

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太仓中专”),自2001年引进“双元制”模式以来,持续致力于“双元制”本土化实践,形成了以“本土化”双元制为特征的现代学徒制“太仓样本”。

2 “双元制”本土化的实践历程太仓中专与德资企业的“双元制”本土化实践,历经起步、壮大、飞跃三个阶段,专业从1个发展到了9个,企业主体从2个增加到了55个,年招生规模从20人增长到了351人。

2.1 起步:建立太仓德资企业专业工人培训中心1993年首家德资企业入户太仓以后,在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下,德资企业纷纷抢滩太仓。

到1997年,德资企业在太仓已达12家。

然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匮乏,制约了德资企业在太仓发展。

1998年春,德国巴登-符腾堡州议员、克恩-里伯斯集团公司董事长发起了在太仓创建培训中心的动议,得到了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经济合作部支持、江苏省经济发展委员会赞同、太仓市政府的积极响应。

由太仓经济技术开发区、太仓中专、克恩-里伯斯集团、慧鱼集团合作创办“太仓德资企业专业工人培训中心”(以下简称“DAWT”)目,被列为2001年中德高新技术论坛江苏省合作项目。

2001年开始招摘 要 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实施 “双元制”本土化18年来,在微观层面着力现代学徒制实施主体确定、治理结构架设、实现路径铺设等实施策略;在宏观层面凝练出“政府主导、主体双元、合同执行、成本分担”现代学徒制“太仓样本”的基本经验。

关键词 “双元制”;本土化;现代学徒制;太仓;德资企业中图分类号 G511;G71 文献标识码 A作者简介 周新源,男,高级讲师,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校长,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双元制”本土化。

以本土化双元制为特征的现代学徒制探索与实践——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着力打造“太仓样本”周新源(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太仓 215400)2018 年第 3 期172018.3培养数控专业技术工人,学制三年。

当年招生25名。

2015年起,又增设五年制高职数控专业,年招生25名。

目前,该培训中心在海瑞恩企业内建有1 000多平方米教学场所,企业总计投入1 680万元实践教学设备,配备2名专职培训师和7名兼职培训师,年招生50名。

2.3 飞跃:建立德国手工业行会培训中心2016年下半年,德国手工业行会(奥登堡)中国首席代表两次访问太仓,考察太仓中专和部分德资企业,确定在太仓中专建立德国手工业行会培训考试认证基地的意向,2016年12月21日正式签约。

太仓中专成为德生,当年招生20人。

DAWT 按照德国“双元制”模国手工业行会在中国首个、长三角地区唯一的培训式,培养模具专业技术工人,学制三年。

目前,该考试认证基地。

培训基地设培训中心和考试认证中培训中心在克恩-里伯斯(太仓)企业内建有986平心。

首先在精密机械切削师、工业机电师、机动车方米教学场所,企业总计投入1 041万元实践教学设机电师和工业机器人技师等四个专业方向开展“双备,配备5名专职培训师和2名兼职培训师,年招收元制”教育,每个专业方向24名学生。

每个学生都学生40名。

由企业联合培养,每个专业教师都要取得德国手工2.2 壮大:建立舍弗勒(中国)培训中心和海瑞业行会的教师培训及资格认定,并按德国教学法组恩(太仓)培训中心织教学。

2004年上半年,在太仓开发区管委会的推介3 “双元制”本土化的实施策略下,舍弗勒(中国)有限公司总裁访问太仓中专,3.1 立足共赢,确定实施主体提出与学校共建培训中心的建议。

2004年8月,双方首先是确定专业。

一般选择面向地方支柱产业签约共建舍弗勒(中国)培训中心,决定按照“双的学校主干专业为试点专业,也可以选择学校薄元制”模式,校企共同培养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技术弱、亟需发展的专业或与地方新兴产业对口专业为工人,学制三年。

当年,学校在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中选拔学生48名,开展“双元制”培训。

目前,该培训中心在舍弗勒(太仓)企业内建有3228平方米教学场所,企业总计投入1 304万元实践教学设备,配备10名专职培训师和3名兼职培训师,年招收中专学生60名。

2013年3月,在太仓开发区管委会的推介下,海瑞恩集团董事长访问太仓中专,并达成以“双元制”模式培养切削机械工的意向。

5月,双方签约共建海瑞恩(太仓)培训中心。

协议按照“双元制”模式,学生在太仓德资企业专业工人培训中心2016年12月21日,太仓中专与德国手工业行会签约以本土化双元制为特征的现代学徒制探索与实践周新源182018.3的实践实习教学进行指导和管理,优先录用合格毕业生。

3.2 立足共担,架设治理结构借鉴“双元制”经验,主要形成了两种现代学徒制的治理结构。

一是学校和1个龙头企业的“一对一”治理结构(如图1所示),二是学校和多个中小企业的“一对多”治理结构(如图2所示)。

两种治理结构的共同点是学校和企业都是项目主体,之间都通过签订合作协议规定各自职责和义务,学生与企业之间都通过签订培训服务合同来明确学员身份和相互关系;都由校企共建培训中心,由经理和企业培训师、学校教师组成教育教学管理团队,负责日常运行管理;都由企业、试点专业。

其次是确定企业。

每个试点专业联合1个学校、教育、人社、行会等人员组成培训委员会,以上距离学校较近,有教学师资、装备等条件,有负责教育教学事务,保障质量;都由行会、人社、意愿、社会信誉好、成长性好的企业共同开展试点其他企业和学校等人员组成考试委员会,在项目实工作,通常企业规模要在100个员工以上,接纳一批施的第三学期结束时由第三方组织进行毕业考试1评学徒工数量和企业员工比控制在1∶30以上。

再次是估,毕业前再进行毕业考试2评估。

不同点是“一对确定学生。

一般每个项目每一批试点学生规模不超多”治理结构增设董事会或联合管理委员会,吸收过40人。

可以是学校的学生,也可以是符合职业学校入学条件的企业在职职工;可以是学校一年级同一专业的新生,也可以是其他年级同一专业的老生;可以是学校先招生、企业后招工,可以是企业先招工、学校后招生,也可以是企业招工、学校招生同时进行。

确定学生前制订符合职业学校招生录取和企业用工程序的方案,经过学生申请、家长同意、学校录取和企业录用、合同签订等程序。

在学校录取和企业录用时可采用加试和面试等方式进行。

通常企业挑选学生的比例不小于2∶1,并拥有确定学生的最终决定权。

最后是明确主体职责。

学校重点探索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企业重点探索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有效途径、运作方式和激励机制。

学校主要负责学生学籍管理,承担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教学,做好班级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企业与学生之间要签订培训服务合同(需通过公证处公证)并明确学生的学徒身份,负责学徒津贴与保险等,并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在企业培训中心或学习岛、生产岗位,对学生图1 “一对一”治理结构图2 “一对多”治理结构学生与德企教师交流192018.3政府人员参与,来协调各方关系与利益;培训中心基础技能训练、理实一体、综合技能训练功能,教学、培训、考证、创新功能综合考虑。

三是文化架建在1个企业或学校内,学生到各企业轮岗实习。

构。

立体布置专业、企业、职业的文化;全面确立3.3 立足共建,铺设实现路径安全、节约、环保等意识。

四是效率架构。

由课程⑴ 共定方案。

在调研的基础上,校企双方共同任务总量、设备年利用率等确定设备数,设备年利确定培养目标,包括学生短期就业目标和10年职业用率控制在85%左右。

目标。

举行岗位工作能力分析会,确定主要岗位或⑷ 共建师资。

教师团队由学校基础课教师、专岗位群的具体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

举行教学任务业课教师和企业专职培训师、兼职师傅等组成。

学分析会,明确每个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专业知识、校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按需配备;企业专职培专业技能和相关能力要求,共同探讨对应的教学任训师按生师比不大于8∶1配备,企业部门岗位培训务。

参照行会相关专业大纲,参照《江苏省职业教育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借鉴兄弟单位的成功做师按生师比不大于3∶1配备。

学校按课程要求安排法和经验,共同制订并论证合作项目的人才培养方优秀的专业课教师,并经过专业教学法等系统培案。

训;企业专职培训师和部门岗位培训师都必须具备⑵ 共建课程。

校企双方依据试点专业工作任务相关专业背景,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资格培训和职分析和教学任务分析会形成“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业教育学、劳动教育学培训,并通过实际操作考试分析表”中的职业能力,确定技能学习任务。

根据和理论考试。

企业为学校教师下企业提供岗位,针完成这些技能学习任务的工作对象、方式、内容、对性地展示了企业培训中心管理,运行流程,提供组织、工具等要素,把学习任务转换成相应的专业课程开发资源,反映现代企业对学员的要求与期许课程。

遵循工作过程系统化和学生学习认知规律,等。

学校教师也积极向企业培训师传授教学理论和在横向上,围绕职业活动设置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方法、保持活力持续发展途径等,在硬件条件、技术领域层面和标准、管理、文化层面全方位交流互技能课程,包含108课时选修课的课程结构;专业技动。

能课程又分方向课程和平台课程。

在纵向上,所有⑸ 共施教育。

学校承担学生的文化基础课和专专业课程设置基础学习、方向学习、专长学习和岗业理论课教学,组织和指导相关教学实践活动,并位学习四个阶段的课程结构。

按照课程标准开发的负责日常教育与管理;企业承担专业实践教学,组方法、流程和统一模板,以学校教师为主开发理论织和指导相关实习教学活动,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部分课程标准,以企业培训师傅为主开发技能部分对学生的实习教学进行指导和管理。

学校班主任、课程标准。

以基础课程知识够用、专业课程知识实教师与企业培训中心经理、培训师定期交流学生思用为原则,以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养成为出发点,想、学习情况,齐抓共管。

学生在学校学习以文化选择和序化课程内容,建设课程资源。

基础课程和专业理论课为主,也可学习部分专业技⑶ 共建基地。

学校提供理论教学的教室和部分能;学生在企业学习专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养为基础技能训练的场室,并按要求配套相关的教学设主,可在培训中心和学习岛学习,也可在生产岗位备;企业在工厂内建设专门用于实践教学的培训中心或岗位学习的场所;学校和企业每年都投入一定学习。

通常按一个学年40教学周,每个班分2~3个教的资金,保证课程实施中实习耗材的添置和设备的学小组,根据课程、设备容量、师生情况等,校企维修。

校企共建的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最好建在企业统筹设计3年的运行模型,安排教学的对象、时间、内,也可以建在学校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