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二区域地理世界地理拉丁美洲南美洲
高二区域地理世界地理拉丁美洲南美洲
气候
以热带气候为 主,具有“湿热” 特征。
干旱区面积较小, 没有寒带气候, 温带气候区也较 狭窄。
考点探究:拉丁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 区是怎么形成的?
南美热带雨林气候最为典型的原因
a.赤道低气压控制; b.东北信风吹向大 陆带来丰富水汽 c.南北西三面地势 高,东面地势低, 利于大西洋暖湿气 流的深入。 d.南赤道暖流的加 入使北赤道暖流更 强劲;
• 拉丁美洲纬度最北的国家
墨西哥
墨西哥和中美洲七国(中美地峡)
城市和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 人口稠密地区呈边 缘分布的格局
西印度群岛、巴 西东南部、阿根廷 沿海等经济比较发 达、交通便利和气 候条件较好的地区。
居民:种族复杂。 混血种人占多数, 土著居民为印第安 人。 语言:大多数国 家的通用语言为西 班牙语;但巴西通
(2)与A河纬度相近的另一个大洲的一条大河是 刚果河 。
(3)A河流域的掠夺式 热带雨林迁农移业,使 遭到雨林 严重破坏,导致全球_气__候__受到
严重影响。为此,巴西政府制定 了“ 我们的大自计然划”。 (4)D是 南赤道暖(流洋流), 它对A河地区气候的影响是增__温增湿
___。
实战演练
读右面某地区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首都的变迁:
里约热内卢由于: 工业发展较快 土地价上涨,污染较严重 人口城市密集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迁到 巴西 利亚
巴西利亚:①环境优美,气候凉爽(海拔1000米,四季如春) ②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③地势平坦,有利于内地经济的发展
请大家翻到《区域地理》第66页,完成第4,7(5)题
三:社会经济概况
(一)人口
人口1.4亿。,人种复杂,白种人占一半以上
,使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
人口多分布在东部沿 海 (东南沿海尤为 稠密请)大家翻到《区域地理》第66页,完成第3题
巴西东南部人口稠密的 原因: 气候条件优越;开发较 早;沿海地区多良港, 交通便捷;矿产资源丰 富;工农业发达。
巴西(拉丁美洲)的城市化问题
二、自然地理概况 地形:1/3平原,
2/3高原 气候:热带雨林,
草原气候 水文:亚马孙河 资源:铁 热带雨林:世界森林资源的30%
主要城市
巴西利亚 是世界上第一座新型的现代化城市,该市被 列为“人类财富”而受到保护,是从里约热内 卢搬迁来此的。 圣保罗 是最大工业中心,也是南美和南半球最大城 市。 里约热内卢 是全国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
物繁衍最为活跃的区域
热带雨林的危机
热带雨林严重破坏
掠夺式迁移农 业砍树烧荒
外国公司滥伐森林 1000000棵/天
播种农作物
恶果 生物资源减少
氧气制造厂被破坏
耗尽养分
思考
如何保护热带雨林?
影响全球气候
1.减少滥砍滥伐 2.限制木材大量使用 3.注重植树造林 4.保持生态平衡
实战演练
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西海岸气候呈狭长分布以及热带沙漠气候延伸到赤道附近的原因
请大家翻到《区域地理》第66页,完成第5,6,7(1)(2)(3),题
由于受到秘鲁寒流的影响,以及安第斯山的阻挡,热带沙漠气候呈狭长状。
24
三 、人文地理
• 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巴西
• 拉丁美洲最狭长的国家
智利
• 拉丁美洲最南部的国家
阿根廷
(1)图中A是阿塔卡玛沙漠,B 拉普平拉原塔,C是
高巴原西
(2)C高原的西南边缘建有大型水电站 伊泰普水电。站
(3)南回归线以南B平原西部的气候类型为 温带大陆性主气要候
原因是安第斯山阻脉挡了 风西,北使这一地区受 影响海较洋小。
实战演练
读图,分析回答: 热带雨林气候
(1)A河所处地形区名称是亚马孙,平原该处气候类型是_______。
用葡萄牙语。
资源:
墨西哥的银 牙买加的铝土
墨西哥和委内瑞拉 近海地区的石油
智利、秘鲁的铜 智利的硝石 巴西的铁
拉丁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文特征的异同点:
项目
拉丁美洲
撒哈拉以南非洲
种族
以混血种为主(56%) 黑人为主(90%)
人口自然增长率 都高。撒’居世界第一位。拉’居世界第二 位
经济发展水平 较低。撒哈拉以南非洲为世界上是贫穷地区
·
16
煤、石油不足 水能资源丰富
伊泰普水电站
解决燃料不足 与巴拉圭合作
伊泰普水电站
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西与巴拉圭之间的界河——巴 拉那河(世界第五大河,年径流量7250亿立方米) 上,伊瓜苏市北12公里处,是目前世界仅次于三峡 的水电站,由巴西与巴拉圭共建。巴西利用丰富的 水能资源发展水力发电事业,在第三世界居领先地 位。
亚马孙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A、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流经赤道地区、 流域内以热带雨林、热带草原两种湿热气候为主 ,全年降水丰富;
B、亚马孙平原南、北、西三面为高原、山地,东 面向大西洋敞开,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从大西洋 带来大量的湿热水汽进人大陆;
C、再加上巴西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 D、地表植被为热带雨林、草原覆盖; E、亚马孙河流域面积广,源远流长,沿途汇集了
20
考点探究:拉丁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 区是怎么形成的?
2.安第斯山东西侧的 气候差异是怎么造成 的?
安第斯山对气候的影响
迎风坡
背风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2
考点探究:拉丁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 区是怎么形成的?
2.安第斯山东西侧的 气候差异是怎么造成 的?
3.西海岸气候呈狭长分 布以及热带沙漠气候 延伸到赤道附近的原 因是什么?
数以百计的大小支流。
河口为什么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
A、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B、世界上三大潮涌区之一,海浪侵蚀作用明显, 泥沙难以沉积
C、河口地壳下沉
巴拉那河
发源于巴西高原, 自北向南注入大西 洋,河口称拉普拉 塔河。 该河上游位于巴西 和巴拉圭边境的伊 泰普水电站是目前 第二大水电站。 上游:流经巴西, 热草气候区 下游:拉普拉塔平 原,亚季湿气候区
轮船。
作用:
促进了世界航海业的发展。
美国、日本、中国巴拿马运河的
最大使用者。
麦哲沟伦通海了大峡西洋和太平洋,使从欧
洲到太平洋的海上航程大为
缩短。
7
麦哲伦海峡
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洲大陆南端和火地 岛、克拉伦斯岛、圣伊内斯岛之间。 由地壳断裂下陷而成,
长约563km,宽3.3~32km,海峡内寒冷 多雾,并多大风暴,是世界上风浪最猛 烈的水域之一。
巴西足球=欧洲足球+巴西桑巴舞,为观赏性强的大众运动项目
热带雨林的作用
1. 净化空气——空气的净化物 2. 具有自然防疫作用 3. 天然制氧厂 4. 对气候有调节作用声 5. 改变低空气流,有防止风沙和减轻洪灾、涵养水源、保
持水土的作用 6. 除尘和对污水的过滤作用。工业发展、排放的烟灰、粉
尘、废气严重污染着空气,威胁人类健康 7. 多种动物的栖息地,也是多类植物的生长地,是地球生
粮食自给程度 很多国家粮食不能自给
经济特征
以单一初级产品为主
多数国家出口商 相同或相似:热带经济作物咖啡,可可和矿
品的种类
产铜、石油
香蕉、蔗糖、硝石等 活牲畜、金刚石等
现代工业的发展 正在发展,一些国家已 正在努力发展 较发达
巴西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一、位置和范围
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拉丁美洲-巴西
知识目标
• 拉丁美洲的主要运河、岛屿、海峡的 位置
• 拉丁美洲东西地形的差异、气候类型 及分布
• 拉丁美洲的主要河流、矿产的分布 • 巴西的位置、范围、自然地理和人文
地理特征
墨西哥湾 加勒比海
太 平 洋
大 德雷克海峡 西
洋
重要经纬度
70°w
50°w
0° 南回归线
30°N
80°w
1.图中地形剖面最低处,
可能位于( C )
A.巨大的裂谷带上
B.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张裂处
C.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俯冲带上
D.深海盆中部
2.如果6月22日甲地比乙地的白昼短90分钟,则甲地比乙地日出( A )
A.早15分钟 B.早90分 C.晚45分钟 D.晚15分钟
3.甲处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D )
• 城市化可以给人们带来财富和繁荣,但人口高 度集中,又会带来很多问题,请举例说明:
如:①交通拥挤 ②居住困难 ③卫生、教育、医疗资源不足 ④失业率、犯罪率上升等
四、巴西的农产与资源
1、咖啡、甘蔗、香蕉和剑麻 产量占世界首位的
2、铁矿、锰矿等储量丰富。 森林资源丰富
3、水能资源丰富。90%的电力 靠伊泰普水电站水力发电。
这热巴里带西地,有处光哪低热些纬水发,充大展足多,于 地农形业平的坦有,利土条层件深厚?,
土壤肥沃,灌溉水源 充足,沿海多港口, 海运便利;这里城市
咖啡种植园
香蕉
甘蔗
风俗
狂欢节:
欧洲天主教的节日
桑巴舞=葡萄牙的民歌、游 戏+非洲鼓乐、舞蹈
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 成了具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
A.商品谷物农业
B.混合农业
C.传统水稻种植业
D.大牧场放牧业
巴西高原
拉普拉塔平原 巴塔哥尼亚高原
安第斯山脉的成因
安第斯山脉位 于南极洲版块 和美洲版块的 消亡边界,两 大板块相互挤 压而形成了安 第斯山脉。
请大家翻到《区域地理》第66页,完成第一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