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优质牧草品种介绍
一、黑麦草
黑麦草是禾本科黑麦属多年生疏丛型草本植物。
株高80~100厘米。
须根发达,主要分布于15厘米深的土层中。
茎直立,光滑中空,色浅绿。
单株分蘖一般60~100个,多者可达250~300个,在春、秋季生长繁茂,草质柔嫩多汁,适口性好,是牛、羊、兔、猪、鸡、鹅、鱼的好饲料。
供草期为10月至次年5月,夏天不能生长。
可青饲、青贮或调制干草,也适于放牧利用。
与白三叶、红三叶、百脉根等混播,能建成高产优质的刈牧兼用草地。
营养价值高,开花前刈制干草,每100千克含可消化蛋白质4.9千克。
黑麦草长至35—40厘米高时进行刈割,留高2—3厘米,到次年6月底前轮流刈割4—5次,亩产可达5000—10000公斤,每次刈割后应追施10公斤速效氮肥对水浇泼一次。
播种方法:既可秋播,又能春播。
秋播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均可,亩播种量1—1.5公斤最适宜。
二、牛鞭草
别名牛仔草、铁马鞭,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
牛鞭草植株高大,叶量丰富,适口性好,是牛、羊、兔的优质饲料。
一般青饲为好,青饲有清香甜味,各种家畜都喜食。
调制干草不
青贮效果好,利用率高。
该品种粗蛋白质含量较高,为优良牧草之一。
从4月2日到8月25日拔节期刈割,干物质中的代谢能为9.26~9.65兆焦每千克,8月28日在开花期刈割,代谢能为9.02~9.13兆焦每千克。
牛鞭草在土质肥沃的土壤上生长良好,产量高。
在亚热带用种苗扦插方法进行无性繁殖,全年均可进行,春季成活率为82%,夏季86.6%,秋季96.7%,冬季61%。
株行距为5× 30(厘米)为好。
扦插后,施一次人粪尿,缓苗快,产量高。
以后每刈割一次都应施人粪尿或氮肥,促进生长发育。
三、皇竹草
皇竹草属须根系植物,须根由地下茎节长出,扩展范围广。
株高4—5米,茎粗4厘米,节间较短,节数为20—25个,节间较脆嫩,节突较小。
分蘖多发生于近地表的地下或地上节,刈割后分蘖发生较整齐、粗壮,春栽单株分蘖可达20—25根。
皇竹草的产草量和蛋白质含量都较象草高,使冬季缺草期缩短。
以皇竹草代替象草,每亩每年可多产鲜草2000一5000公斤,多产粗蛋白100一150公斤。
每亩产草量15000一30000公斤。
是牛、马、羊、兔、鱼、鹅、鸭、鸵鸟等一切草食动物的良好饲料,推广种植皇竹草,必将为发展草食家畜饲养业发挥作用。
冬天无霜地区,一年四季均可栽培,有霜地区,一般在3~6月份为最佳栽培时期;也可随时育苗随时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