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领人群亚健康情况及影响因素的报告分析

白领人群亚健康情况及影响因素的报告分析

白领人群亚健康情况及影响因素的报告分析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摘要】目的:分析市白领人群亚健康情况及影响因素,为白领人群提高健康意识和改变生活方式等提供依据和参考。

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对市市区的私有企业、国有企业、合资企业、独资企业等四类性质不同的企业白领员工共计2156人进行亚健康状况问卷调查。

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2156份,回收问卷2117份,回收率%,其中有效问卷2046份,有效率%;调查对象中疾病者502人,占%,亚健康者1062人,占%,健康者482人,占%;生理亚健康者1122人,占%,社会亚健康者1201人,占%,心理亚健康者786人,占%;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婚姻状态、学历、职位、公司性质、月收入、业余爱好、不良嗜好(吸烟、酗酒)、家庭和谐以及工作认可度等组间均有差异(P<);Logistic回归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学历、职位、公司性质、月收入、业余爱好、工资待遇、家庭和谐以及工作认可度等属于危险因素。

结论:市白领人群亚健康情况发生率较高,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学历、职位、公司性质、月收入、业余爱好、工资待遇、家庭和谐以及工作认可度等属于危险因素,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风险。

【关键词】白领人群;亚健康;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过往认为人类机体只存在于健康与疾病两种相对性的状态,但是随着医学科技和水平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人类机体状态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文献都提出了介于两者之间的新型状态-亚健康状态[1-2]。

这种状态的存在实际上是对健康状态的重新定义,即除了机体的生理机能康健外,健康人群还应当拥有良好的正常的心理、精神和社会机能状态,否则即使未能表现出疾病的症状或变化,也属于非健康状态[3]。

由于亚健康状态不会表现出明确的疾病症状,因此特别容易被忽视,若未及时有效地进行纠正,就可能会发展成为疾病状态。

白领,源自西方社会中专指企业中无需进行大量体力劳动并且自身拥有较高教育文化水平以及工作经验的一类工作人员的统称[4],现代社会的白领阶层虽然主要从事脑力劳动,但各方面的压力诸如岗位竞争、晋升以及人际关系等,加之自身缺乏运动,导致越来越多的白领阶层处于亚健康状态。

本研究针对市白领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试了解该地区的白领阶层的亚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因素,并就如何预防和纠正危险因素提供可行性报告。

1 对象和方法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对市市区的私有企业、国有企业、合资企业、独资企业等四类性质不同的企业322家共计2156名白领员工进行亚健康状况问卷调查。

共发放调查问卷2156份,回收问卷2117份,回收率%,其中有效问卷2046份,有效率%。

方法在上述企业员工进行年度体检时,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调查员负责指导调查对象完成调查问卷的填写,为确保信息准确可信,所有调查都是匿名并完全保证隐私性的前提下完成。

待所有调查对象均完成表格后,统一回收进行分析处理。

本研究所设计的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卷一为基本资料信息,如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学历、职位、公司性质、月收入等和生活方式相关因素,如业余爱好、不良嗜好(吸烟、酗酒)、家庭和谐以及工作认可度等;卷二为标准亚健康评定量表SHMS ,其构成见图1,具体条目见图2。

图1 SHMS 结构构成图2 SHMS 具体条目条目的计分采用国际通用的Likert五等级评分方法,因为有反向评分的条目,所以需对39个条目的原始分进行重新评分。

正向评分条目的重新评分与原始分相同,为1~5分;反向评分条目的重新评分等于6减原始评分(其中正向评分条目20个,负向评分条目19个)。

各维度原始粗分总分为其所包含条目的得分之和;各子量表原始粗分总分为其所含维度的得分之和;量表原始粗分总分为所有子量表的得分之和;其中4个总体评价条目不计入各维度、子量表和量表总分。

为方便理解和比较,可将维度、子量表及量表得分转换为百分制得分,公式如下:转化分=(原始粗分-理论最低分)/(理论最高分-理论最低分)×100[5]。

受测者的量表评分与健康程度呈正比关系,即评分越高者越健康。

据此本研究中评级设定为评分<55分者属于疾病者,55~79分者属于亚健康者,≥80分者属于健康者。

统计方法采用Epi Data 建立数据库,采用BMI SPSS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指标以x±s进行描述。

计数资料描述采用率和构成比,统计检验采用χ2检验,对于亚健康者进行χ2检验;排除评级为疾病的白领后,余下人群中做多因素回归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

检验水平为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白领人群亚健康构成情况2046名调查对象中,男性1388人,女性658人;年龄27~38岁,平均年龄(±)岁。

通过分析统计调查表的卷二结果显示:疾病者502人,占%,亚健康者1062人,占%,健康者482人,占%;生理亚健康者1122人,占%,社会亚健康者1201人,占%,心理亚健康者786人,占%。

白领亚健康人群的单因素分析通过分析统计调查表的卷一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学历、职位、公司性质、月收入、业余爱好、不良嗜好(吸烟、酗酒)、家庭和谐以及工作认可度等组间均有差异(P<),体质指数组间无显着差异(P>),详见表1。

表1 ATCSCI并发呼吸衰竭单因素分析因素调查人数亚健康人数χ2P性别男1388 766女658 296年龄<30 601 29131-35 1123 659>35 322 112婚姻状况未婚312 209已婚1631 814离婚/丧偶103 39学历本科及以下1121 660硕士及以上925 402职位普通白领1137 609管理岗位556 311高层白领353 142月收入<5000 1174 6525000~10000633 309>10000 239 101业余爱好不喜欢运动55 155喜欢运动38 220公司性质私有企业1011 548国有企业436 135合资企业311 188独资企业288 191不良嗜好无524 83吸烟/酗酒1522 979家庭和谐和谐819 59争吵1227 1003工作认可度认可度高802 163认可度低1244 899体质指数正常1315 677肥胖731 385白领人群亚健康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纳入α=,剔除α=),以白领人群出现亚健康状态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学历、职位、公司性质、月收入、业余爱好、不良嗜好(吸烟、酗酒)、家庭和谐以及工作认可度等为自变量。

结果显示上述因素为白领人群亚健康的危险因素,详见表2-3。

表2 回归分析变量赋值表变量名称赋值性别男=1,女=2年龄<30=1,31-35=2,>35=3婚姻未婚=0,已婚=1,离婚/丧偶=2 学历本科及以下=0,硕士及以上=1职位普通白领=0,管理部门=1,高级白领=2月收入<5000=1,5000~10000=2,>10000=3业余爱好不喜欢运动=0,喜欢运动=1公司性质私有=1,国有=2,合资=3,独资=4不良嗜好无=0,有=1家庭和谐和谐=0,不和谐=1工作认可度认可=0,不认可=1表3 白领人群亚健康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因素参照组βSE wald P值OR 95%CI 性别男女~ 年龄31-35 <30 ~ >35 ~ 婚姻已婚未婚~ 离婚/丧偶~学历硕士及以上本科及以下~职位管理岗位普通白领~ 高级白领~ 月收入5000~10000<5000 ~ >10000 ~ 业余爱好参加运动不参加运~公司性质国有企业私有企业~ 合资企业~独资企业~ 不良嗜好有无~ 家庭和谐不和谐和谐~3 讨论白领人群易出现亚健康社会的不断进步,导致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特别是一些大中型城市中,上班族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刻不容缓和亟待解决的问题[6]。

本研究通过调查结果显示,2046名被调查对象中,亚健康者1062人,占%,其中生理亚健康者1122人,占%,社会亚健康者1201人,占%,心理亚健康者786人,占%。

虽然白领阶层无需付出大量的体力劳动,但是超过1/2的被调查者还是处于亚健康状态。

因此如何早期评估亚健康的风险因素,并采取预防干预措施,对降低白领人群出现亚健康状态有重要意义。

白领人群出现亚健康的危险因素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学历、职位、公司性质、月收入、业余爱好、不良嗜好(吸烟、酗酒)、家庭和谐以及工作认可度等可能是白领人群出现亚健康的危险因素。

其中,男性由于在公司多需要独自承担更大的工作压力,而女性却更愿意去倾诉自己所遇到的烦恼[7];随着年龄增大,白领的岗位危机意识也会逐步提高,本研究中31-35阶段的白领最为明显(OR=),除了工作带来的压力外,还需要面对精神以及心理压力,有趣的是35岁以上的人群,危险因素反而降低,本研究中OR=,这可能与该年龄段的白领多已成为公司的高层核心,其心理抗压能力以及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均明显提高的原因有关;研究显示婚姻状态也是明显的危险因素,其中未婚人群出现亚健康的比例最高%(209/312),这可能与年龄增大后,父母对子女婚姻状态的过多干涉所致;学历已经成为白领晋升的硬性条件之一,尤其是待遇更好但就职要求更高的独资或合资企业,因此在工作之余,白领还需要腾出更多时间面对如何提升自身学历水平的问题;国有企业由于存在岗位编制,因此在四种企业类型中白领的亚健康状态最低,OR=;月收入越高、业余能积极参加运动、无不良嗜好以及家庭关系和谐的白领亚健康状态的危险性也越低,这与范欣欣[8]等的研究结果也相一致。

白领人群亚健康的预防干预措施针对白领人群的特殊性以及危险因素分析,笔者认为:①白领人群应当学会心理释压,学会倾诉,向父母、朋友寻求心理帮助,或者访问专业心理咨询机构[9];②应当统筹安排工作和生活节奏,坚持科学有效合理的锻炼身体,由于长期从事脑力以及伏案工作,缺乏必要的运动必然会导致很多疾病的出现,如颈椎病、痔疮等[10];③合理安排个人生活,已婚人士更应在工作之余,与家人多沟通多交流,创造和谐有爱的家庭氛围,同时也是为自己工作努力明确价值方向,尽量远离和戒除不良嗜好如,吸烟和酗酒等;④对已经表现出来亚健康状态的白领人群,需要及时调整和合理分配工作生活等,积极进行纠正,避免过劳而最终导致疾病的出现。

总结综上所述,市白领人群亚健康情况发生率较高,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学历、职位、公司性质、月收入、业余爱好、工资待遇、家庭和谐以及工作认可度等属于危险因素,应采取积极有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降低风险,恢复健康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