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温度计校准规程

温度计校准规程

温度计校准标准
1 范围
适用于新购置和使用中的,测量范围为-30℃(不含)~300℃的工作用温度计的校准。

2 温度计的分类
根据分度值和测量范围不同,分为精密温度计和普通温度计,见表1。

表1 温度计的分类℃
3 环境要求
环境温度25±10℃。

4 标准器及配套设备见下页表2
5 校准方法
5.1 将标准温度计与被检温度计垂直插入槽中,插入前应注意预热(零上温度计)。

恒温槽恒定温度偏离检定点控制在±2℃以内(以标准温度计为准),再缓慢调整至检定温度。

5.2 温度计在恒定的恒温槽中要稳定10分钟(水银温度计)或者15分钟(有机液体温度计)方可读数。

读数过程中标准温度计的温度波动不得超过0.2℃。

读数要迅速,时间间隔要均匀,视线应与刻度垂直,读取液柱弯月面的最高点(水银温度计)或最低点(有机液体温度计),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1/10。

5.3 温度计采用比较法在三点以上进行校准:用一支标准水银温度计与被检温度计处于同一恒定温度下,读数比对。

校准顺序:以零点为界分别向上限或下
限方向逐点进行。

校准点间隔如表3。

5.4 精密温度计读取四次,普通温度计读数两次,其顺序为标准、被测1、被测2、被测n,然后再相反顺序读回到标准,最后取算术平均值,分别得到标准温度计及被检温度计的示值。

表2 标准器及配套设备℃
表3 温度计校准点间隔
5.5 修正值的计算: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实际温度 = 二等标准标准水银温度计示值 + 该点的修正值
被校温度修正值 = 标准温度计的实际温度 - 被检温度计示值
6 校准周期
检定周期应根据使用情况确定,一般不超过1年。

内挍周期为六个月,出现异常时也应进行内挍。

7.注意事项
水银温度计应尽可能浸没在恒温槽中,校准时环境不符合规定时,其露出的液柱按下式进行修正(一般可忽略不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