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原理全套课件PPT
所以说测量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
3、测量学有关的学科:
大地测量学 地形测量学 摄影测量学 工程测量学 海洋测量学
地图制图学 遥感信息系统 GPS系统 GIS信息系统
二、现代测量科学的发展概况:
新的3S技术:
GPS-卫星定位系统 GIS-地理信息系统 R S-遥感
三、地面点位的确定
内容主要有 :测量学的任务及其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我国测量学发展概况、地面点的确定、用水平面代替水准 面的限度、测量的基本工作和工作方法。
教学要求 : (1)掌握测量学的任务及作用、地面点位的确定、
测量的基本工作和原则。 (2)了解测量发展史、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第一章 重难点
重点 测量工作的基准 地面点位的确定 大地水准面 用平面代替水准 面的限度
2.1地理坐标系(geographical reference system)
①天文坐标系 子午面 子午线 赤道
①天文坐标系
天文经度λ 天文纬度φ 特点:天文坐标系以铅垂线为基准线,
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 测量方法:在地面点上用天文测量的方
法测定。
②大地坐标系
大地经度L:
大地纬度B: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6时05分, 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 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 星送入太空 。
见面有“题”
那么,“嫦娥一号”给我们的测量学有 什么关系呢?
从图中可以看出,“嫦娥一号”的运行 轨道十分复杂,它是靠什么计算与设计 出来的呢?
难点 大地水准面 高斯投影
一、测量学的任务及作用
1、测量学的任务:测绘科学是自然科学的 一部分,它主要研究的对象是地球的表 面,是一门应用科学
定义: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确定地 面点位(包括空中、地下和海底),以 及对于这些空间位置信息进行处理、存 储、管理的科学。
主要任务: 测绘:地面点→图 测设:图→地面
①重视实践; ②建立正确的精度概念; ③重视数据的记录、整理和计算处理。
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
1. 在测量手簿上书写前,应准备好硬性铅笔, 同时熟悉表上各项内容的填写与计算方法。
2. 记录观测数据前,应将表头的仪器型号编号、 日期、天气、测站、观测者及记录者姓名等 无一遗漏地填写完全。
3. 观测读数后,记录者应随即在测量手簿上的 相应栏内填写,并复诵回报以资检核。不得 另纸记录事后转抄。
1、水准面曲率对距离的影响
D=R*tgθ,S=R*θ
结论:在半径为10km的范围内,以水平面代 替水准面所产生的距离误差可忽略不计
2、水准面曲率对高差的影响
△h=S²/(2R) 结论:在进行高程测量时程测量 水平角测量 距离测量
六、测量工作的原则
测量学原理
见面有“题”
那位同学知道2008年9月25日和2007 年10月24日,中国发生了哪两件震惊世 界的大事吗?
星夜启航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载着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3 位航天员的神舟七号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太空漫步
五星耀宇
伴星放飞
伴星所摄照片
载誉而归
2、测量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例如:郑州大学新区建设 (在测量的地形图上)征地→报批→
(在测量的地形图上)规划、设计→施 工(需要施工放样、测设)→竣工、验 收(需要竣工测量)→使用、工程管理 (变形观测)
例如:
国防建设、具体军事行动的指挥、导弹 的发射,这些都需要地形图和各种测量 数据为依据。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水准面:处处与重力线正交的海水面 大地水准面 :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 大地体 :大地水准面所包含的形体 地球椭球体:与整个大地水准面吻合得最佳
的旋转椭球 椭球参数:a=6378137m,b=6356752m,
扁率:e=(a-b)/a =1/298.257
2、测量坐标系(重点)
特点:大地坐标是以法线为基准线,以 椭球体面为基准面
测量方法:大地坐标是根据大地原点坐 标,再按大地测量所测得的数据推算而 得。
2.2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高斯投影的特点
⑴等角投影;⑵投影后中央子午线的长度 不变,离开中央子午线越远的线变形越大, 并且凹向中央子午线,各纬圈投影后凸向 赤道;⑶中央子午相投影后为坐标纵轴X, 赤道投影后为坐标横轴Y,从而构成高斯 平面直角坐标系;⑷为了将变形限制在一 定精度范围内,采用分带投影法,有6度 带和3度带两种投影方法;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2.3平面直角坐标系
当测区较小时(半径小于10km范围),可 以把地表一小块球面当作平面看待
测量工作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笛卡儿 直角坐标系的区别:
坐标轴互换 象限顺序相反
2.4 WGS-84坐标系
“World Geodetic System”(世界大地坐 标系)
坐标原点在地心 Z 轴 方 向:指向地球北极 X 轴 方 向:指向格林尼治子午面与地球
赤道面之交点 Y 轴 方 向:垂直于XOZ平面,构成右手
坐标系
3、地面点的高程
绝对高程:简称高程,又称海拔; 相对高程:又称假定高程; 高差:两点间绝对高程或相对高程之差 我国的高程系统 : 1956年黄海高程系 (72.289m)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72.260m)
四、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答案就是主要靠测量学。
见面有“题”
看见“测量学”三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自然空间(不规则)
测量空间(规则)
X Y Z(经纬度)
需要知道什么?
角度、距离和水准
标准点及相对于 它的方向、距离 和高低
第一章 绪论
学习本章的意义 :使同学们了解什么是测量学?它主要
包括哪些内容?在国民经济建设,尤其在工程建设中有哪 些重要作用?
⑴测量的布局上,是“有整体到局部”; ⑵测量的次序上,是“先控制后碎步”; ⑶在测量的精度上,是“从高级到低级” 目的:消除误差积累,满足精度要求
七、怎样学好测量课
学习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基础课阶段 →技术基础课→专业课、毕业设计。测 量课是技术基础课,处在第二阶段,承 上启下,所以学好测量课是非常必要的, 要着重以下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