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纸病及防治外观纸病及其形成原因1、纸病名称及其对使用的影响1。
1 名称外观纸病的名称多依据其形象、颜色、产生部位、对光的反射、等情况命名,但由于不同地区、不同习惯,名称较为复杂,叫法也不尽相同。
常见的有:尘埃、云彩花、透光点、透帘、匀度不良、褶子、皱纹、斑点、汽车斑、湿斑、浆疙瘩、孔洞、针眼、色调不一致、卷边、翘曲、泡泡沙、网痕、毛毯痕、压花、玻璃花、砂子、硬质块、条痕、掉毛掉粉、切边不齐。
1。
2 产生纸病的原因:1)原材料质量有问题; 2 )设备及器械、网毯等维护不当;3)操造中操作不当;4)环境卫生及操作条件不良等。
1。
3 对使用的影响:1)可造成废品,发如孔洞、硬质块等;2)影响印刷机操作,如褶子、皱纹等;3)影响印刷质量,如匀度、透光点、尘埃等。
2、外观纸病的一般检查方法2。
1迎光检查2。
2利用散射光检查2。
3利用反射光斜视检查2。
4利用手摸检查第二节查找方法及解决措施1、查找方法1。
1 周期性规律查:如果纸病出现呈现一定的周期,可分析与产生周期对应的长度上是否与辊筒的周长、网子的长度、毛毯的长度等吻合,再根据纸病的具体特征,便可找出原因。
如孔洞、压光点、半透明点、压花等;1。
2 季节规律:如滴水造成的孔洞、半透明点、玻璃花等,多在雨季或空气中含水量高的气候下发生的;1。
3 工艺变动的因素中查:这些因素有1)换备品;2)换设备部件;3)改变原料和配比;4)改变工艺参数或操作规程;1。
4 查找纸现产生的地点:如尘埃一般发生在制浆或纸机的净化;褶纹只能产生于复卷、切纸、或纸机的压榨、干燥、压光等环节;孔洞则多在纸机上表现出来;1。
5 应用化学分析法查;1。
6 应用对比试验查;1。
7 建立外观纸病籍档案;2、解决外观纸病的措施2。
1 加强原材料、辅料的检验2。
2 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和网毯等器材的正确使用:如润滑条件要良好、纸机各部的负荷要稳定、刮刀与辊筒的接触必须严密;成形网、湿毯要洗涤良好,不可有糊网、粘毯的现象;干毯透气性要均匀,一烘的干毯表面要细腻等。
压榨辊、屈光辊的硬度要均匀,不可有硌伤等缺陷。
2。
3 加强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设备的正确操作:制定严格的生产工艺条件规范操作,各工序的操作参数要有原始记录。
有的纸病则是由于纸机的非正常操作造成的,如褶子,大多是纸机各部速比不合适,或由于毛毯、干毯使用不当等造成。
2。
4 加强车间卫生和工艺清洗制度:生产中常见的尘埃纸病,往往与车间生产环境有关。
定期对纸机的池、槽进行刷洗,可以避免由于腐浆引起的纸病。
第三节常见纸病及产生原因1、尘埃:来源广泛而且复杂,1。
1纤维性尘埃1。
1。
1 黄筋、草片、麦穗节、草节:1)蒸煮不均匀,形成夹生浆。
原因是切草长短不匀,原料水分差距大、预浸不均匀、原料对蒸煮液的吸收不均一、工艺不合理以及操作不当。
2)粗选、精选、净化设备选用不当,操作不当,如筛板、筛孔过大,筛板破损或封闭不严漏浆,水压、浆料浓度控制不当。
除渣器进口与出口压力、除渣浓度控制不合理,排渣嘴孔过小或堵塞,旋翼筛未按时排渣等。
3)漂池漂浆时窝浆或放浆盖未盖严,漏浆。
4)草类原料中混入较难蒸煮的杂草。
5)回抄损纸或商品废纸中带入的草绳等杂物。
6)生草掉入浆料中。
1。
1。
2 异色纤维:1)漂白浆调色时,染料浓度过高,加入时造成局部纤维着色过重。
2)配用多种纤维知产色纸时;3)使用苇浆或麦草浆生产色纸时,未蒸解透的苇膜或麦粒外壳着色力太差,呈白色或乳黄色尘埃;4)使用破布制浆,染色牢度高的布料和差的布料混合使用时,造成蒸煮、漂白退色不一致,纸面上出现异色纤维。
1。
1。
3 色纸点:用废纸直接打浆时,由于废纸具有一定的抗水性,特别是带有油墨层的废纸,打浆时较难离解为单根纤维,而被切成带油墨的碎纸片,在纸面上形成色纸点。
1。
1。
4 腐浆点(块):一般呈污褐色或浅黄色。
主要是流送系统内壁上粘有的腐浆脱落,随浆料上网,形成腐浆点(块)。
1。
2、非金属性尘埃:1。
2。
1 煤灰、炭粒;1。
2。
2 橡胶、塑料片;1。
2。
3 树脂点;1)木浆带来的,特别是打浆温度过高较容易出现,通常呈黑色;2)松香点,松香皂化不完全或稀释后松香乳温度过高,凝聚成大颗粒,使用时未过滤出来,进入成浆中,在纸面上形成松香点,或在使用松香时,松香末掉入白水或浆料中;1。
2。
4 不污点;呈棕色或污褐色,透明,主要来源于打浆设备或网部的设备轴承油落入浆中或白水中;1。
2。
5 淀粉点:造纸工业对淀粉的使用比较普遍,它对提高成纸的强度,产品质量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也有时因操作不慎,纸面出现淀粉点。
1)使用淀粉作为浆内增强剂或以淀粉进行表面施胶,淀粉糊化时,由于干淀粉尚未完全溶解就开始加温,造成了淀粉胶体中的淀粉颗粒,使用时未完全过滤出来,进入浆中或挂在纸面上,经夺光后迎光观察呈透明状;2)用麦草做制浆原料,麦粒未除干净,经蒸煮生成碱化淀粉颗粒进入浆中,形成;1。
2。
6 澡类:青绿色线状物,来源于水中;1。
2。
7 虫骸:夏秋季节,车间灯光较强,飞虫落到纸机湿部或卷纸部,卷入纸中;1。
3 金属性尘埃:常见者为铁锈,主要来源于设备。
2、褶子:主要产生于压榨部、干燥部、压光部、卷纸部。
2。
1。
湿褶子:也叫湿亮褶子、筋道子、油筋,形成于纸页水分较高的湿部,多因湿纸页在张力作用下伸展不开折叠成褶子;2。
1。
1 气泡褶子:产生于压榨部,由于湿纸页与毛毯之间存有空气,在压榨辊的入口处纸页毛毯上被压辊压起容易看到的、横向移动的较大的气泡,经坊榨后压成褶子。
另一种情况是,在托辊入口处湿纸页在上毛毯上鼓起不易看到的、比较密集的小气泡,经托辊后压成细褶子,这种褶子在纸幅边部出现的较多,有时也会全幅出现。
形成气泡褶子的根本原因是湿纸页与毛毯之间附着不紧密,中间存有空气。
主要是因为:新换的毛毯未湿润好,毛毯表面上毛网层未压倒或误将毛毯表面毛长的一面朝外套入压榨辊(真空压榨除外)以及误将毛毯运行的方向套反;2。
1。
2 湿纸页张力波动引起的褶子分类:(1)位置比较固定的褶子的纵向褶子的产生原因:A、纸幅定量不均,定量小的部位纸页的张力小,不能平坦地贴在手毯上,易形成褶子;B、纸幅水分不均,水分大的部位张力小,不能平坦地贴在毛毯上,易产生褶子;C、纸幅张力波动,纸页全幅张力变小,使湿纸页未能平坦地贴在毛毯上并有横向移动,经压榨压成褶子;D、毛毯含水量过大或纸页全页水分偏高,造成纸页不能平整地贴在毛毯上,进入压榨压成褶子。
(2)产生在第一压榨,长度短、斜度大的褶子产生的原因:A、湿纸页从伏辊到第一压榨间的张力不足,或传动故障引起的张力波动,造成纸页在一压压成褶子;B、纸页全幅定量变小,或是水分变大,造成张力变小,经一压压成褶子;C、湿纸页边薄,边薄的部位张力小,经一夺坊成褶子。
(3)在反压榨产生在纸边上,细而长、斜度较小的褶子,这是因为反压榨前引纸辊上的纸边张力小而松弛,在引纸辊的边上起褶,进入反压辊压成褶子。
(4)在平滑辊处,产生在纸边上,细而短、斜度大的褶子。
A、平滑辊中高度不足,或纸页边部水分偏高,使纸页边部松弛,容易在平滑辊入口的边上起褶;B、纸页全幅水分偏高,容易在平滑辊入口边上起褶;C、平滑辊中高虽然较符合要求,但中高的研磨误差过大或中高曲线的形状研磨不规矩,使纸页边部松弛,纸页在入口处边上易起褶子;D、纸页进入平滑辊前张力不足而松弛,易引起褶子;E、纸页边部较弱,张力不足而松弛,引起边部起褶。
(5)在平滑辊与一缸间,产生的斜度较大、较长的褶子。
A、平辊中高曲线不符合要求,纸幅受压不均,造成平滑辊上剥离线弯曲,纸页进一缸的张力不从心一致,引起走斜起皱,被烘缸的干毯夹成褶子;B、在长网双缸纸机上,一烘缸前的托纸辊(弹簧辊)表面上缠上了使辊的直径不一,纸页进入光压榨时全幅机紧不一致,易引起褶子。
2。
1。
3真空箱面板引起的褶子真空箱面板磨损过大,表面形成了凹沟,毛毯和纸页被吸进凹沟内运行,使纸页未能平整地贴在毛毯上,进入一压辊时压成长度大、较宽的褶子。
2。
1。
4 套在上压辊上的无端线引起的褶子(1)无端线所处的位置纸页的定量小,纸页易被线带起;(2)压榨间纸页的张力不足或因纸页全幅定量变小,水分变大以及传动障碍引起的张力波动,纸页就容易被线带起,压成褶子;(3)无端线上沾着细小纤维、填料、胶料等,使线的直径增大,或老化变硬,把纸页带起了一条凸起的沟,进入下道压榨时压成褶子。
2。
2 干褶子干褶子所处的部位可分为:干燥部、卷取部、复卷或切纸部形成的褶子。
2。
2。
1 干燥部:(1)产生的原因。
A、纸页在干燥过程中,由于纸边的水分比中间蒸发快而引起收缩,容易在离边部队建设远的地方产生细皱褶;B、干燥曲线掌握不合理,造成局部几个烘缸温度过高或全部烘缸温度偏高,使成纸易于形成褶子;C、第一烘缸的温度偏低,热膨胀小,造成线速度与前面不协调,纸页在烘缸的入口拉不紧或走斜,产生细而偏斜的褶子;D、个别烘缸温度偏低或相邻两个烘缸温度差较大,造成纸页走斜,产生细而偏斜的褶子。
(2)纸页张力不匀产生褶子。
A、传动速比不吻合,造成纸页张力松弛,以及个别烘缸温度低,热膨胀差或烘缸"出汗",造成纸页回潮,使纸页张力松弛而产生褶子;B、纸边湿,造成纸边松弛不平起皱褶。
(3)设备引起褶子。
A、在双缸纸机上,二缸压辊中高不恰当或两边加压不一致,易引起皱褶。
B、干毯使用过松,氏页横向收缩过大,易引起皱褶;C、有的烘缸或干毯辊安装不平行或水平,致使纸页被拉斜,或造成干毯松紧不一致,纸页收缩变形大,进入烘缸与干毯之间挤成褶子。
D、我孔辊(匀浆辊)曲变形,每转一周,网上的次量周期性的增多或减少,使定量忽大忽小,在干燥过程中纵向收缩不均,产生纵向收缩不一致,易形成褶子。
(4)在双缸纸机上,一缸打油过多,致使纸面不平,易形成褶子。
(5)纸页在干燥部出口,形成了纵向的长条沟,进入压光机时压成褶子,2。
2。
2 压光部:(1)纸页在干燥部出口,到压光机之间的张力略松,在压光机上易压成斜的褶子或裂缝。
(2)纸页进压光机时,因全幅张力不一致,产生斜褶子。
2。
2。
3 卷纸部(1)湿部的原因产生的褶子。
由于在网部上浆不匀,或铜网上有沟等原因,造成纸页纵向厚薄不一,以及湿纸页经过压榨辊时全幅的压力不均匀而造成的纸幅水分和厚薄不一,当卷纸辊卷到一定直径时,常会出现纸辊全幅松紧不一致,相邻部位松紧的差别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在松软部位产生麻绳状或波浪形活褶子。
(2)干燥部及压光部原因产主的褶子,主要是干燥曲线掌握不一致,特别是压光机中高度不当和辊子的研和辊子的研磨质量不符合要求,使成纸厚薄不均一。
A、压光机中市的影响:若中高大,造成纸页中间薄,卷成的纸辊中间松,两边紧;若中高度小,会因压光机两边压力大,中间压力小,使纸页两边薄,卷成的纸卷中间紧,两边松,当纸辊直径卷到一定的程度就形成褶子;B、压光辊研磨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影响:质量差,会造成压光辊局部直径略有差异,直径略大的部位纸页受压大而变薄,直径略小的部位纸页受压小而较厚,卷成的纸辊出现松紧不一致,松动部位,当纸辊卷到一定程度形成褶子;C、压光辊热膨胀的影响:压光辊在压光过程中,压光辊因受干纸页温度的影响和辊面自身相互间的摩擦作用,致使压光辊的温度升高,产生热膨胀,使压光辊中高增大,卷纸辊上出现中间松两边紧的现象形成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