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园长的职业角色与作用

幼儿园园长的职业角色与作用


一、建构理念文化,做教育思想的领导者 1、用精神文化涵养人。
“精致涵雅”的理念文化。它包括四个层面意思。 一是就管理而言:实施精细化管理,建立科学、规范、
有序、高效的管理机制;通过精致的教育管理,涵养师生的 高雅品质;
二是就幼儿而言:使幼儿成为言有规、行有范、礼爱兼
善、德才兼备、爱学习、善创造的儒雅人;
• 我们根据“园有特色、师有专长、生有爱好” 的办学目标,幼儿“综合素质+特长”的发展目 标,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将艺术教育作为办园 特色。
第一、创设音乐教学环境。
二、培植书香文化,做新教育理念学习的先行者
幼儿园文化建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建设 书香式校园,建设学习型幼儿园。
1、园长要引领善于学。 一是要善于抓住各种机会学。 二是要多渠道学。
①要虚心向同事们学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绝招; ②要认真向领导学习,因为之所以成为上级领导,他们肯定 有高明的地方和过人之处; ③要充分利用外出开会学习画龙点睛的“精品”。 ④要有选择的向书本学习.。 (5)要有针对性的向专家学习。
园长在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园长是一园之魂”
园长的教育思想, 园长的管理水平, 园长的领导风格,
决定着幼儿园的 决定着幼儿园的 影响着全体师生员
发展品质;
发展层次; 工的精神面貌。
园长是一个多重角色的身份。
就工作性质而言,园长是“服务员” 从业务上讲,园长是“好老师” 就幼儿园管理而言,园长是“教育家” 论付出,强度和复杂程度不亚于任何行业 论专业, “急救队长” “万金油” 论责任,幼儿园好比一小社会,方方面面更要管
• 特色应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
• 幼儿园之间的显性资源条件将逐步趋同,只有品牌 才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资产,才是幼儿园生命 最持久的“动力之源”,才是幼儿园的核心竞争力。
五、彰显特色文化,做教育品牌的培育者
• 幼儿园管理也不仅仅是对显性资源的使用和消 耗,而更多的是对隐性资源的挖掘和盘活。每一 所幼儿园都有自己的资源优势,每一所幼儿园都 可以成为知名品牌,关键就看我们如何策划,如 何经营。
四、构建“研训”文化,做教师专业成长 的引领者
我园教师队伍专业现状 :
少数名师
部分骨干教师
部分青年教师及聘 用经验型教师
占较大比例的聘用 青年教师
(一)改变心智模式,激发学习动力,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 1、领导教学引领。
• 教学领导力是园长要进得了课堂,讲得出名 堂。园长应“扎下去”做一个“教育者”,要 扎到课堂里去,深入课堂开展教学研究,要对 所有的教师进行指导。园长不能只满足于做一 个事务型的园长,必须更加扎实做一个深入课 堂的教育者。

庆“六一”活动人 庆“六一”各班
员安排表
幼儿、家长坐区 表
庆“六一”活动班 总园庆“六一” 级协助人员安排 文艺汇演节目单

庆“六一”鼓乐队 总园庆“六一”
演出场次安排表 文艺汇演活动总
三、创新管理文化,做科学管理系统的缔造者 2、改革管理制度,践行精致化管理。
一是大力推行精致管理。 • 我们的做法:
3、建立机制激励学。
“最大的福利是学习,最大的享受是工作”。 “送书发动读、检查督促读、评奖激励读”等机制。
三、创新管理文化,做科学管理系统的缔造者
现代学校管理的基本模式——文化管理。 文化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层次,它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是“不管” 文化管理不是将既有的管理机制推倒重来,而是根植 于基础并推陈出新,将制度、机制上升到文化层面的更 人性化的管理文化。
专业引领助推专业成长。
南京马建宁教授语言培训
区教研员高主任在我园上示范课
(二)分层培训,分类指导,整体推进
2、轮训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本着“一年人门、两年熟练、三年成才”的 培养目标,狠抓青年教师基本功与全面培养。
3、选训助推特色教师专业成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重点培养、名师带教、 高层次学习等方式,选训了一批特色骨干教师。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领导
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 行政上的领导。”
1、用精神文化涵养人
精神文化是文化建设的核心、是魂。 “蝴蝶效应”: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 精神文化正如“蝴蝶效应”中的那只蝴蝶,只要正确引导, 将会产生轰动效应。况且文化本身就有着丰厚的精神含量。
精神文化建设就是激活人的价值理想,提升境界,凝聚 人心,激发人的干事热情,并从中找到人的尊严和快乐。
工作着并快乐着。
三、创新管理文化,做科学管理系统的缔造者 2、改革管理制度,践行精致化管理。 有位企业家曾经说过:企业的快速运行,80%
靠体系推动,20%靠领导力来拉动。
哈佛大学的一位校长曾经说过:“哈佛的成功, 主要是形成了一种明确的办学理念,一套系统的 制度和机制,所以现在既使没有校长,哈佛一样 可以正常运转。”
三是要抓住要点学
二、培植书香文化,做新教育理念学习的先行者 2、引导教师博览群书静心学。
“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唯一不变的是在变”。 要适应这一变化,唯一的办法是学习。 学习不能改变一个人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宽度。 “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罗曼.罗兰如是说。 建立学习型组织构想,制定读书活动方案
三、创新管理文化,做科学管理系统的缔造者 2、改革管理制度,践行精致化管理。 一是大力推行精致管理。 (1)使管理重心下移部门、班组。 (2)使所有的工作都有制度、有预案、有量 化、有流程,把事情做到标准、规范、精细。 (3)让全体教职工明确精细化管理的精髓: 精在事前,细在过程,从而在心智和行为上发 生革命性的变化。
“赛马不相马”
“日清月高”、“赛马不相马”
我们引进这一企业文化,就是根据我园教师队伍现状 和管理体制的实际,提出“看今天,比能力;看工作,比 贡献”所建立的激励机制。引导教师自身感受到生命的意 义与价值。
为此,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培养力度,搭建教 师成长竟争平台,在用人上看工作,看能力,看贡献,我 园的班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中层干部使用都是通 过竟聘、推荐、内培成长起来的,确保能者有其位。建立 评价机制,制定考核标准,科学考核,奖优罚劣,形成了 人人有事做,人人尽职责,人人比贡献的良好局面。
(二).分层培训,分类指导,整体推进。
• 构建“打造平台、依托名师,整体推进”的教师专 业发展思路。以教师岗位培训为载体,采用专业引 领、轮训、选训、园本培训等一系列培训方式,促 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 1、专业引领助推专业成长 • 我园与山师大学前教育联手成其教育基地 • 请南京马建宁教授指导绘本教学 • 以张蓓蕾老师为首的市名师工作室 • 区教研员高主任在我园包校蹲点
首先,明确职责和任务。 • 其次,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规章制度、工 流程和考核标准。 • 第三,注重过程管理。
三、创新管理文化,做科学管理系统的缔造者 2、改革管理制度,践行精致化管理。 二是建立竞争机制。 在管理实践中,我们把海尔集团的“日清月 高”、“赛马不相马”等机制引入管理之中。 “日清月高”就是积极倡导“当天的事情当天 完,明天的工作有提高”的工作方式。

三、创新管理文化,做科学管理系统的缔造者
确保能者有位 A竞聘
B分工 确保上者可干
C历练 确保上者能干
(2)建设好 中层干部 队
伍。
D考核 确保上者愿干
业务领导在进行业务讲座
三、创新管理文化,做科学管理系统的缔造者
(3)、营造优秀团队形成的人文环境。
木桶盛水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 伴互相帮助、互相协作、互相鼓励、直至实现共赢的过 程。可见,建设一支团结合作的优秀团队的重要性。 为此,我们积极营造“宽松、和谐、民主、进取”的人 文环境。
作为园长必须做到: 看别人看不到的问题,想别人想不到的联系, 抓别人抓不住的关键,做别人没有做的事情。
• 最重要的角色定位应该是: • 幼儿园文化的引领者, • 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人。
文化在学校发展中如此重要,那么何为文化, 如何理解呢?
文化,古籍说“文化”是文治教化。其实是一种精 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化是民 族之根;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是国家之魂。 文化是无形的,但无处不在,无人不显示,无事不体 现,既体现大又体现小。大到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存亡, 一个国家的兴衰;小到关系到每个人,且伴其终生; 体现在工作生活中每一件小事。
精在事前,细在过程(以“六一”活动为 例)
各种过程督促表格
活动前
活动过程中
区机关幼儿园总园庆 “六一”节目统计表
区机关幼儿园总园庆 “六一”节目检查记 录表
总园庆“六一”节目 检查反馈表
总园庆“六一”文 总园庆“六一” 艺汇演活动方案 节目彩排记录表
总园庆“六一”文 庆“六一”致家 艺汇演彩排节目单 长朋友一封信
培植幼儿园精神:厚德和谐,奋进卓越 “五气”师风:和谐相处的人气,不拘小节的大气,
默默奉献的风气 ,改革创新的勇气,追求卓越的志气。
幼儿园园徽、园旗、园歌
解读幼儿园办园理念、宗旨
一、建构理念文化,做教育思想的领导者 2、用物质文化熏陶人。 对校园科学规划,形成幽雅的学习区,洁净的
生活区,标准的运动区,美观的活动区。
三、创新管理文化,做科学管理系统的缔造者 3、推行民主管理,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幼儿园计划、制度等重大事 项,让教师最大限度地参与管理.
增强领导成员的民主管理意识,发挥领导成员的的层 级管理作用。
建立家长委员会,实行开放日,聘请家长当客座教师 等等,发挥家长参与管理的作用。
1、加强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木桶原理”,有人形象的比喻:教师好比是木捅的“帮”, 干部好比是木桶的“底”,园长好比是木桶的“箍”。 “帮”要齐,不能有短边;“底”要结实、厚重,“箍”要紧, 这个紧不是束缚、捆绑,而是聚人气、拢人心。 “木桶原理”揭示了我们管理的本质——团结协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