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新闻生产与新闻选择
3.1 考点难点归纳
一、新闻生产
1.新闻生产的定义
新闻生产是指新近变动的事实经过加工形成新闻作品的过程。
新闻是新闻生产者经过有意识的加工的产物,新闻生产者建构了新闻事件,进而建构了现实。
2.决定新闻生产的主要因素
新闻生产过程是各种力量博弈的过程。
新闻生产产品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决定新闻生产的主要因素或者说在新闻生产中必须权衡的主要因素包括:
(1)专业标准。
新闻选择的基本标准,如新闻价值。
(2)法规。
各国制定的新闻法规、新闻政策。
这是由各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传统以及社会结构所决定的,也即国情。
(3)形势。
包括国际形势、全国形势、地方形势。
(4)决策者。
包括最高的中央决定、主管部门的决定,媒体主持人的决定,也包括新闻从业者直接领导的决定。
(5)市场。
广告客户的要求和受众(用户)的需求。
(6)媒体的定位。
包括:①媒体的性质。
独立的或非独立的,商业性的或非商业性的。
②媒体的诉求。
商业利益、社会效益。
③媒体的类别。
综合性的、专业性的,全国性的、地
方性的等。
上述6个基本要素中,前三个要求构成新闻语境,后三个要素构成新闻场域。
3.新闻生产的场域
新闻生产的场域是指在新闻生产过程中,新闻生产者与社会方方面面的客观关系。
有三组关系在媒体日常的新闻生产中产生决定性影响:
(1)政府、社会与媒体;
(2)资本、公众与传媒;
(3)政府、传媒与记者编辑。
4.中央厨房的新闻生产模式
(1)“中央厨房”模式是传统媒体进行深度媒体融合、资源整合的一种机制,是对新闻产品形态、采编发生产流程和生产方式、组织架构、管理考核和盈利模式等的重构和再造,也是当前新老媒体融合的一种主要探索模式。
从目标诉求来看,当前的“中央厨房”实践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①聚合型,以打造聚合平台为目的,通过内容、技术、渠道共享,构建媒体协作体;②内控型,借助中央厨房实现媒体内部体制机制再造。
(2)中央厨房组织架构的突出特点:统筹调度是核心,技术平台是支撑。
中央厨房模式的关键是统筹协调采编力量。
技术系统使得所有新闻线索、选题策划、传播效果、运营效果都有数据支撑。
(3)在新闻内容生产和推送方面,流水线式的内容生产提高了新闻生产的效率。
但也出现了内容同质化的现象。
媒体中央厨房目前主要采用三种手段提升内容质量:①建立工作室制度;②高频率的策划机制;③寻求差异化的报道策略,实行“快、全、深”的操作模式,
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第一波抢时效,第二波求全面,第三波讲深度。
二、新闻选择
1.新闻选择的含义
新闻选择是指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
新闻选择仅仅是对事实的选择。
采访、写作、编辑和新闻选择关系密切。
新闻采访过程是不断挑选事实的过程,新闻写作的过程是重新挑选事实的过程,新闻编辑过程是再一次挑选、审视事实的过程。
2.新闻选择的标准
(1)新闻定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根据这个新闻定义,所选择的事实一要真实,二要新鲜。
为此,要淘汰下列事实:①虚假的“事实”;②陈旧的事实(当作背景用另当别论);③人们司空见惯的事实;④空话连篇的“事实”。
(2)新闻价值。
指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
新闻价值素质有:
①时新性。
事件是新近发生的而且是社会大众所不知道的,即时间近、内容新。
②重要性。
事件要与当前社会生活以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害有密切关系。
③接近性。
包括地理上接近和心理上接近。
④显著性。
名人、胜地和著名团体、单位的动态往往为世人所瞩目。
⑤趣味性。
事件要富有人情味和高尚的生活情趣。
(3)宣传价值。
指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
宣传价值的素质包含以下五个方面,合称宣传价值“五性”。
①与新闻媒介所持的政治主张、价值标准的一致性。
这里的标准是政治上的“利”与“害”
的问题。
对于我国的媒体而言,就要以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以国家的法令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作为选择新闻的标准。
②针对性。
针对社会上的各种猜测、怀疑、歪曲、流言,选择事实进行有的放矢的宣传。
针对性越强,宣传价值越大。
③普遍性。
事实中所包含的思想观点对广大受众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指导作用,从而能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启发人们去思考,引导人们去举一反三。
④典型性。
事实不但要和作者想说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而且要能够有力地说明观点。
所选用的事例要能以一当十、以少胜多,使人心服口服。
⑤时宜性。
有些新闻要选择适当的时机来发表,才能够收到更大的宣传效益,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思想混乱。
(4)新闻法规。
新闻法规是新闻选择的最后一道关口。
某一事实在政治上、法律上是否容许公开传播,这是任何新闻机构必须考虑的问题,判定标准就是新闻法规。
新闻法规一般由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对新闻事业有强制性,目的在于约束新闻报道,以免危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
我国新闻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①新闻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②新闻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政治家办报;③新闻工作必须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④新闻工作必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⑤新闻工作必须坚持群众性原则,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⑥新闻工作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力求新闻报道真实、客观、公正、全面,有立场;⑦新闻工作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遵守新闻宣传纪律;⑧新闻工作必须坚持改革,讲求艺术,不断提高新闻传播水平。
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3.2.1 概念题
1.新闻价值(湖南大学2019年研;兰州大学2019年研;南林2019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研;四川大学2018年研;云南大学2018年研;西南大学2018年研;上海交大2015年研;上海大学2015年研;人大2014年研;复旦大学2014年研;南京大学2014年研;厦门大学2011年研;南开大学2010年研)
2.新闻选择(上海大学2019年研;复旦大学2015年研;重庆大学2013年研;华南理工2012年研;山西大学2011年研)
3.新闻框架(四川大学2019年研;重庆大学2018年研;清华大学2017年研;华中师大2015年研;人大2013年研)
4.算法新闻(复旦大学2019年研)
以下为历年考研试题精选,未附答案,供读者参考
1.算法(北大2019年研)
2.算法分发新闻(北师2019年研)
3.机器写作(北师2019年研)
4.中央厨房(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研)
5.县级融媒体中心(南京大学2019年研)
3.2.2 简答题
1.简述新闻价值的五要素。
(四川大学2014年研)
相关试题:
(1)怎样理解新闻价值要素“重要性”?请结合具体实例分析。
(中山大学2015年研)(2)简述新闻价值构成要素。
(广西大学2018年研;中南财大2010年研;厦门大学2009年研)
2.新闻生产中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清华大学2015年研)
相关试题:新闻生产过程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影响作用有何差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研)
3.用媒介生态结构论谈谈现今新闻选择标准和方式的新变化。
(人大2014年研)
以下为历年考研试题精选,未附答案,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