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案例
2.同龄林经营的周期—轮伐期一般较长 ,因此在评估中利率的确定十分重要,它 对评估的结果将发生极大的影响,一般利 率越高,林地的价格越低。在各个计算公 式中通常采用的重置成本法,其选用的利 率应是不包括通货膨胀的低利率,但在林 地费用价法中,如采用的是历史成本法, 则应采用市场上的商业利率。
3.林地期望价法是各种方法中理论上较 为完善的方法,但这种方法是建立在若干 假设和预测的基础上。如收获的预测不准 确或假设的条件不合理,则可能导致评估 结果的严重偏差。因此,在采用该方法时 必须对收获预测和假设条件进行详细的分 析,与林业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比较,并 将其测算的结果与现行市价法等其他方法 进行比较分析,以修正偏差,得到科学、 合理的评估结果。
其他因子的修正值很难用公式表现出来,只 能按其实际情况进行评分,将综合的评分值 确定一个修订值的量化指标。
(二)收益现值法 1.林地期望价法 林地期望价法是以实行永续皆伐为前提,将
无穷多个轮伐期的纯收益折为现值的累加 求和值作为林地资源资产价值的方法。
式中:Au、Da、 Db、 P 、V、u 、 a 、 b与林 木一章相同 ,但n为造林前期的年数(3-5 年)
整系数 3.合理地综合确定评估值
• 适用各类型的林木资产评估,使用的必备 条件是市场发育充分,有足够的参照物
(三)年净收益现值法
将被评估林木资产在未来经营期内各年的净收益按一定的 折现率折现为现值,然后累计求和得出林木资产评估价值的 方法 。 计算公式:
式中:
En —n年生林木资产评估值 Ci —第i 年的年成本支出 U —经济寿命期 P —折现率 n —林分的年龄
林地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
根据《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操作规范》的 规定,林地资产评估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
1、现行市价法 2、林地期望价法 3、年金资本化法 4、林地费用价法 各种方法分别适应于不同的情况,具有
不同的要求。
(一)林地的现行市价法 现行市价法又称市场成交价比较法,是以具有 相同或类似条件林地的现行市价作为比较基础, 估算林地评估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高、胸径和蓄积等)与参照林分的生长状态指标相比较后确 定。
(1)在幼龄林和未成林的造林地的林木资产评估中, 以株数保存率(r)与树高两项指标确定调整K1和K2。
当r≥85%时 K1=1 当r<85%时 K1=r K2=现实林分平均树高÷参照林分平均树高 (2)在中龄林以上的林木资产评估中 K1=现实林分单位面积蓄积÷ 参照林分单位面积 蓄积, K2=现实林分平均胸径 ÷参照林分平均胸径
如果森林经营中仅第一年进行造林投入(或 将造林后3-5年的幼林抚育的成本都折现为 第一年的成本),而以后各年仅支出管护 费用,则公式简化为:
林地期望价法在测算时必须注意的问题有: 1、主伐纯收入的预测 2、间伐收入 3、营林成本测算 4、投资收益率确定
2.地租资本化法 用公式表示:
A 是已明确的年地租; P是折现率或称投资收益率。 注意问题: 1、地租必须是明确且稳定的 2、折现率应按该森林经营类型收益情况确
地利等级差异,由于地利等级是以林地采、集、 运生产条件的反映,一般用采、集、运的生产 成本来确定。地利等级调整系数可按现实林分 与参照林分在主伐时立木价(以市场价倒算法 求算取得)的比值来计算。
交易案例林地资源资产评估基准日与被评估 林地的评估基准日的差异,通常采用物价指 数法,最简单的物价指数替代值是用两个评 估基准日时的木材销售价格。
经济林进入盛产期后,其每年均有一定的产出,而且存在着 经济寿命期。因此,经济林资产评估中的重置成本法又与用 材林资产评估,以及一般资产评估不同。其主要区别是: 1、经济林资产评估中的重置成本法必须确定重置期限(营 造的年限) 2、经济林资产评估中的重置成本存在着成新率问题
主要用于幼龄林的林木资产评估
调整系数的确定
(一)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影响林分质量的 因子
在森林经营中影响林分质量的因子很多, 主要有现实林分的生长状态因子、立地质 量因子和地利因子三大类。
1、林分生长状态指标主要由林分的平均树高、 平均胸径、单位面积株数和单位面积蓄积等生长 指标构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各指标的重要性不 同。
幼龄林:树高、单位面积株数
E=W-C-F
E——评估值 W——木材销售总收入 C——木材生产经营成本 F——木材生产经营利润
该法测算时关键的问题有
1、准确确定待评估林分的各材种的出材 率
2、合理确定木材的价格
3、合理计算税、金、费
4、合理确定木材生产成本
•主5、要合用理于确定木材生产利润 1、成、过熟林评估 2、在收益现值法中预测主伐收入时,也采用 该方法。
1.购买林地及其他为取得林地所需的费用 。
2.林地取得后,为造成适于林木培育而投 入林地的改良费用。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投入上述费用时开始到评估基准日为 止的期间费用的利息
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A——林地购置费 Mi——林地购置后,第i年林地改良费 n——林地购置年限
林地资源资产评估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1.林地资源资产评估的计算方法有三大类, 即林地期望价法、现行市价法和费用价法,各 方法因具体的情况又有着若干种计算的公式, 因此在进行林地资源资产评估时,必须广泛收 集当地的自然、经济以及经营方面的资料,在此 基础上,分析、选定适合于评估对象的评定估算 方法。也可做多种方案的评定估算,最后通过 分析比较,从中确定林地资源资产价值。
• 注意两无点限:期地永续经营下去。
1、年平均纯收入的准确性 2、投资收益率是不含通货膨胀率的当地林
业投资的平均收益率
适用于年纯收入稳定的森林资产
(五)收获现值法
•是预测的被评估森林资产在主伐时纯收益的折现 值,扣除评估后到主伐期间所支出的营林生产成 本折现值的差额,作为被评估森林资源资产评估 值的方法。 •公式
式中:G—参照案例的单位面积林地交易价格 S-被评估林地面积 K1—立地质量调整系数 K2—地利等级调整系数 K3—物价指数调整系数 K4—其他各因子的综合调整系数
市场成交价比较法要求取三个以上的评估案例 进行测算后,综合确定。
林地地位级(或立地条件类型)的差异,通常采用 该地区交易林地的地位级主伐时的木材预测产 量与被评估林地地位级预测主伐时产量来进行 修正。
(二)现行市价法(市场价比较法)
现行市价法是以相同或类似资产的现行市价作为比较基础,估 算被评估资产评估价值的方法。 其计算公式为:
K—林分质量调整系数 Kb—物价调整系数,可以用评估日工价与参照物
交易时工价之比 G—参照物的市场交易价格 其余字母含义同前(下同)。
关键的问题 1.合理选择评估的参照案例 2.正确确定林分质量调整系数与物价指数调
式中:Au—参照林分U年主伐时的纯收入
Da,Db—参照林分第a、b年的间伐单位纯收入( n<a,b时,Da,Db≠0)
P—投资收益率 K— 调整系数 Ci—评估后到主伐期间的营林生产成本
中龄以后年营林成本是稳定的,为便于计 算
该法的使用必须注意: 1、标准林分u 年主伐时的纯收入预测(倒算法) 2、投资收益率的确定 3、评估后到主伐期间的营林生产成本 4、主伐时间u的确定 5、间伐时间及间伐纯收入的确定 6、调整系数K的确定 (蓄积和胸径) 注意:主要用于中龄林、近熟林的林木资产评估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案例
林木资产评估测算方法
现行市价法
市场价倒算法、现行市价法(市场成交价比较法 );
收益现值法
年净收益现值法、年金资本化法、收获现值法;
成 本 法
重置成本法、序列需工数法、历史成本调整法 ;
(一)市场价倒算法
市场价倒算法是用被评估林木采伐后所得木材的市场销售总 收入,扣除木材经营所消耗的成本(含有关税费)及应得利润 后,剩余部分作为林木资产评估价值 其计算公式为:
4.林地期望价法中采用的经营成本应为重 置成本,即现在的劳动价格,重新营造森林 的成本。这个成本支出的水平必须与收获预 测的经营水平相一致,如收获预测值是以现 实成熟林分为基础,则重置成本的技术指标 必须是按现实成熟林过去营造的技术指标, 而不能用现在采用的技术标准。由于现在的 经营水平比过去高,投工、投资量大,林木 的生长也相对较好,如用现在标准的重置成 本,而预测仍用较粗放经营的过去营造的林 分为基础,则其收获量偏低,资产的价值人 为下降,使评估结果出现偏差。
评估值 = 重置价值×成新率
在森林资产的评估中,重置成本法是按现时的工 价及生产水平重新营造一块与被评估森林资源资 产相类似的资产所需的成本费用,作为被评估资 源资产的评估值。
其计算公式为:
Ci—第i年的以现行工价及生产水平为标准 的生产成本 P—投资收益率
根据用材林的经营特点,其重置成本法与一般资产的重置成 本法有三大区别 1、森林资产的重置成本法必须计算复利 2、用材林资产的重置成本法不存在成新率的问题 3、用材林资产重置成本法中的调整系数
3、地利等级主要反映了不同地点林地上 林木的获利能力的差别。影响立木获利 能力的主要因子包括:木材采伐成本、 集材成本、运输成本、销售成本(含仓 贮成本),税金以及成本利润。其中木 材采伐成本、销售成本、税、金、费相 对比较稳定,变化较大的是集材成本和 运输成本
(二)各调整系数的计算公式
1、林分生长状况调整系数K 1和K2的确定 K1和K2通常以现实林分中的主要生长指标(如株数、树
中龄林以上:单位面积蓄积、平均胸径
2、立地质量等级通常按地位指数级,地位级 或立地类型来划分。而这些等级经常是通过 树高因子或用林分的环境因子来确定。对林 地、林木资产价值起决定作用的是立木的单 位面积蓄积量。也只有用蓄积量为测算基础 的调整系数才能与林木或林地的价值直接挂 勾,可以直接用来调整森林资产的价格。因 此,我们选用了基准年时该立地等级的单位 面积标准蓄积量作为确定立地等级调整系数 的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