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民警察录用考试法律基础知识与公安业务知识分类模拟8

人民警察录用考试法律基础知识与公安业务知识分类模拟8

人民警察录用考试法律基础知识与公安业务知识分类模拟8(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判断题(总题数:40,分数:100.00)1.我国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是专门用以对付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2.为了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必须坚持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必要时可互相代替,同时又要互相制约。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 为了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必须坚持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同时又要互相制约。

3.在中央集权制警政管理体制中,警察由政府统一领导。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 在中央集权制警政管理体制中,警察由中央政府统一领导。

4.谨慎,就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得草率,防止偏差,实行严格审批制度、监督制度,坚持有错必纠。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5.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是在党委的领导下,把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与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精神结合起来。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6.1950年10月15日召开第一次全国公安会议,研究解决了统一全国公安组织机构和公安机关的工作任务问题。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 1949年10月15日召开第一次全国公安会议,研究解决了统一全国公安组织机构和公安机关的工作任务问题。

7.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对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一律平等地适应法律予以追究,不因其社会地位、经济状况、职业、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8.治安管理处罚,是指公安机关以各级党委与政府的名义,依法强制剥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人身自由、财产、名誉或其他权利的行政处罚。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 治安管理处罚,是指公安机关以国家的名义,依法强制剥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人身自由、财产、名誉或其他权利的行政处罚。

9.冒充军警人员招摇撞骗的,从重处罚。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10.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按照职责分工,不负责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 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

11.没有法定依据或不遵守法定程序的,治安管理处罚无效。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12.紧急状态处置,是指公安机关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对突发的重大暴力犯罪、重大治安事件和重大治安灾害事故依法采取的非常措施。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13.违反治安管理主体主观上的过错就是过失。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 违反治安管理主体主观上的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

14.检察监督主要是在诉讼中通过法定的程序实现的。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15.自2000年6月1日开始,110报警台履行接受群众监督的新职能。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 自2000年3月1日开始,110报警台履行接受群众监督的新职能。

16.特种行业管理工作主要是对旅店业、刻字业、印刷业、旧物收购寄卖业等行业进行治安管理,以防止和发现违法犯罪活动。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17.治安管理处罚追究时效中的“公安机关发现”指的是发现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 治安管理处罚追究时效中的“公安机关发现”指的是发现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18.内部监督的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之间有着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19.人民检察院还通过参与行政诉讼对公安机关行使行政职权的活动是否合法合理进行监督。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 人民检察院可以通过参与行政诉讼对公安机关行使行政职权的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

20.公安部督察委员会监督全国公安机关的督察工作。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 公安部督察委员会领导全国公安机关的督察工作。

21.公安机关督察机构设督察长,必须由同级公安机关正职领导担任。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 公安机关督察机构设督察长,必须由同级公安机关领导成员副职担任。

22.行政诉讼监督是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和公正进行审查。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 行政诉讼监督是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23.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侦查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是事前监督。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 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侦查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是事中监督。

24.行政监察机关的行政监察监督不能对监察对象追究行政责任,给予行政处分。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 行政监察机关的行政监察监督拥有对监察对象追究行政责任,给予行政处分的权力。

25.按监督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监督可分为直接监督和间接监督。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26.直接监督的监督主体的监督行为能直接产生法律效力。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27.人民警察的文化素质,是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务、完成各项任务的实际本领,是公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体现。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 人民警察的文化素质,不仅指人民警察必须具有相应的文化程度,而且要求人民警察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

28.人民警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始终处在维护社会稳定、与各种刑事犯罪作斗争的第一线,工作条件艰苦,任务繁重,危险性大,因此人民警察有权把对社会的奉献作为向社会索取个人利益的资本和条件,为家人谋福利。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 人民警察要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无私奉献意识,决不能把对社会的奉献作为向社会索取个人利益的资本和条件,这是人民警察必备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意识。

29.警察应该保持中立,是“非政治化”、“非党派化”的。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 人民警察必须牢固树立党的领导的观念,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反对所谓警察“非政治化”、“非党派化”的错误观点。

30.近代警察机关的建立及其体制和职权,均以宪法或刑法为依据。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 近代警察机关的建立及其体制和职权,均以宪法或法律为依据。

31.基层组织是有关犯罪和社会治安问题信息最广泛、最直接、最敏感的来源。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 人民群众是有关犯罪和社会治安问题信息最广泛、最直接、最敏感的来源。

32.2003年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强调,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公安工作。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33.公安工作虽然具有艰苦性、危险性、超时性、工作时间无规律性的特点,严重影响民警身心健康。

但是,依我国现阶段的国力,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在政治、思想、生活上关心爱护民警,而不宜提倡从优待警。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 公安工作具有艰苦性、危险性、超时性、工作时间无规律性的特点,严重影响民警身心健康。

坚持从优待警,切实解决民警的后顾之忧,使广大公安民警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34.人民警察的法律素质,是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所应具备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和执法技能的综合体现。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35.从《人民警察法》规定的纪律和义务的内容看,义务的规定侧重于对人民警察履行职责的影响,是保证人民警察履行职责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 从《人民警察法》规定的纪律和义务的内容看,纪律的规定侧重于对人民警察履行职责的影响,是保证人民警察履行职责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

只有严格遵守纪律,才能使人民警察正确、顺利地履行各项职责。

义务的规定则侧重于对警民关系的影响,是对人民警察在履行职责的基础上提出的进一步的要求,即履行职责时的职业道德要求。

36.人民警察必须做到文明办事,礼貌待人,接待群众热情耐心,态度和蔼,对犯罪嫌疑人、犯罪分子一定要毫不手软,像严冬一样无情。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 人民警察必须做到文明办事,礼貌待人,接待群众热情耐心,态度和蔼,对犯罪嫌疑人、犯罪分子实行文明管理,不打骂,不体罚虐待,实行人道主义。

37.社会公德是一定社会中被社会普通成员共同确认并自觉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而人民警察应当遵守《人民警察法》和《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 社会公德是一定社会中被社会所有成员共同确认并自觉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它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警察是社会公共利益的捍卫者,是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者,是正义、公正的象征,这就决定了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是人民警察义不容辞的义务。

38.决定警察必要性的直接因素是由阶级矛盾引起的犯罪、对抗冲突和社会秩序问题。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 决定警察必要性的直接因素,是由社会矛盾引起的犯罪、对抗冲突和社会秩序问题。

39.人民警察必须坚持正确的审讯原则和方法,以供词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防止主观片面,讲究斗争策略,决不偏听偏信,不搞逼供、指供、诱供。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 人民警察必须坚持正确的审讯原则和方法,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防止主观片面,讲究斗争策略,决不偏听偏信,不搞逼供、指供、诱供。

40.认识人民警察的性质是确定公安机关职能、任务、职权等问题的重要依据。

(分数:2.5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 认识公安机关的性质是确定公安机关职能、任务、职权等问题的重要根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