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辨证施护PPT课件

中医辨证施护PPT课件

❖ 如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面部表情、目光 神态以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的好坏。
.
12
运用闻诊辨别疾病的虚实
通过听声音、嗅气味两个方 面辨别病证的寒热虚实,病位 深浅。
.
13
运用问诊全面了解病情
❖详细询问病人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 治疗情况、生活习惯、饮食爱好、情志 状态等,为辨证施护提供可靠的依据。
4.中医护理不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和症状不同
相同的病机或证可采用基本相同的护理方法。不同的病机或
证要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所谓“证同护亦同、证异护亦
异”,实质是由于“证”的概念中包涵着病机在内的缘故,
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的
护理方法就是辨证施护。
.
5
辨证施护的基本特点
.
18
中医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是对护理对象生理、心理、社
❖如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只能由问诊得到 资料。
.
14
运用切诊探明疾病的性质
包括脉诊、按诊两个方 面,判断疾病的部位、 性质和邪正盛衰以及病 变局部的部位、性质、 大小等。
.
15
辨证施护的一般方法
护理的基本原则 ❖扶正祛邪 ❖护病求本 ❖标本缓急 ❖三因制宜 ❖预防为主
.
16
运用护理程序实施辨证施护
中医辨证施护
中医科 李凤 2015.03.
.
1
中医护理简介
中医护理 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
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为特点的护理,历史悠 久,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在生活起居护理、 情志护理、临证护理、饮食护理、技术操作 以及卫生保健、预防、消毒隔离等方面有着 丰富的内容和宝贵的经验,基本上涵盖了护 理工作的各个领域。
置和形态所组成,与心排血量、心瓣膜功能、
血压的高低、血管内血液的质和量以及末梢
血管的功能状态等有关。正常脉象称“常
脉”,或“早脉”,常脉一息四至(约68~80
次/min),不浮不沉,来去质、气
候差异而不同。脉象以浮脉、沉脉、虚脉、
迟脉、实脉、洪脉、细脉等表现病证。如:浮
脉主病表证,沉脉主病. 里证。
10
辨证施护的一般方法
1、运用四诊方法收集辨证资料
❖ 运用望诊了解疾病的本质 ❖ 运用问诊辨别疾病的虚实 ❖ 运用问诊全面了解病情 ❖ 运用切诊探明疾病的性质
.
11
运用望诊了解疾病的本质
❖ 观察病人的神志、形态、皮肤、五官、舌 苔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的异常变化,测知内 脏病变的情况,了解疾病的本质。
.
2
辩证施护简介
1、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 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辨清病因、病位、病性 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何病、何证。施护,则是 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辨证是决定 护理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通过施护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
2、辨证和施护在护理疾病的过程中是相互联系和不
2.同病异护 相同症状由于引起疾病原因(机体自身、地区、 季节)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如感冒,因发病季节、 致病因素不同可表现风寒证和风热证,只有把风寒症和风热 证辨别清楚才能正确施护。又如腹胀,中医认为“不通则 痛”,无论何因引起的“不通”皆可致痛。治疗腹痛根据 “通则不痛”的理论依据,以“通”为原则,按临床表现采 取不同的“通法”。护理同样以“实则攻之、虚则补之,寒 则热之、热则寒之,气滞者理气、血瘀者活血”确定护理措 施。
2.舌象与脉象
.
7
辨证施护的基本特点
2.1舌象 舌象是中医观察病情的重要内容,尤 其在外感热病的辨证施护中更为重要。舌为 心之苗,舌的血管和神经分布极其丰富,其 粘膜上皮薄而透明,乳头反应灵敏,故机体 一般情况,消化系统和体液变化均可在舌上 迅速地反映出来。近年来研究舌象的资料日 益增多,重视舌象观察也是中医护理观察的 又一特殊手段。
❖ 1 中医护理评估 ❖ 2 中医护理诊断 ❖ 3 中医护理计划 ❖ 4 中医护理实施与评价
.
17
中医护理评估
“评估”是通过对护理对象和相关事 物进行全面的了解,作出准确的推断, 为护理活动提供可靠的依据。中医护理 的评估方法须在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的基 础上,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 收集与病因、病位、病性有关的资料, 为辨证施护提供依据。
通因通用”的护理方法。这就是以寒护寒,
以热护热的反护原则。.
6
辨证施护的基本特点
辩证施护观察的内容和特点
1.观察的基本内容 对病情的观察在中医护理中 尤为重要,通过神色、精神、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睡眠、饮食的观察提供施护依 据,观察还要重视病情的主要病证,在一系 列病证中最令病人痛苦或最易导致恶变的症 状是观察的重点。围绕主证的观察而作为观 察病情的重点是辨证施护的又一特点。
.
8
辨证施护的基本特点
正常舌象为淡红舌质,亦称“淡红舌、薄白 苔”。舌象与脏腑关系一般以:舌根属肾;舌中 属脾胃;舌尖属心、肺;舌旁属肝、胆。由此可 观察和推断病证的进展。如肝硬变患者若原 为淡红舌薄白苔或薄黄苔,一旦转鲜红光剥, 常为肝功能变坏之兆。
.
9
辨证施护的基本特点
2 脉象 脉象是由脉搏的速率、节律、强度、位
5.正护与反护
5.1 正护 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护的一种常见护理 原则,又称逆护法。如寒则热之,虚则补之, 实则泻之均为正护法。临床此为多用。
5.2反护 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护的一种护理方法。
大多在特殊情况下用。如“阴盛格阳”的真
寒假热证,“阳盛格阴”的真热假寒证,分
别采用“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 用、
.
4
辨证施护的基本特点
3.异病同护 不同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 机可采用同一护理方法。如子宫脱垂和脱肛是不同的病,但 均表现为中气下陷证,都可采用提升中气的护理方法,即注 意休息,避免过劳,以培育中气,可针刺百会、关元等穴位, 以补中益气,可用黄芪、党参炖母鸡益气健脾,促使回纳为 基本原则。
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
辨证施护它注重人、病、证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中
医护理的精华,是指导中医临床护理的基本原则。
.
3
辨证施护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包括两个方面,人体是一个 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 属以脏腑,外络于肢节”:其二注重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