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能语篇分析”视角解读《雨中的猫》作者:张婷牛跃辉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36期摘; 要:本文旨在从“功能语篇分析”视角对海明威《雨中的猫》进行解读。
通过对小说的语场、语旨和语式三方面举例并进行语篇功能分析,揭示出海明威小说的写作特点,以及塑造人物和突出主题的独特手法。
关键词:功能语篇分析;语场、语旨和语式;海明威;《雨中的猫》作者简介:张婷,女,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牛跃辉,男,北京市人,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語教育教学、教育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6--03一、引言近年来,许多研究者越来越热衷于对文学作品进行语篇分析,语篇研究也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用“功能语篇分析”的方法对一部文学作品的特点进行梳理,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内含,避免对作品产生主观片面的理解;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品味作家的语言风格,把握作品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揭示出一部文学作品的主题。
根据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观点,语场、语旨和语式,这三个因素可构成一个社会语境符号系统。
其中,语场指的是在一个语篇当中,其主题内容是什么,或什么事情正在进行;语旨是指参与一项活动的人,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社会关系或角色关系;语式指的是语言是以什么方式传递出来的,以及语言在某些特定的情景中所发挥的作用。
另外,关于语场、语旨和语式,也同样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一个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交际活动中,其语言的结构、语言使用的语境和语言的功能,这些要素在进行语篇分析时都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二、从语场、语旨和语式看《雨中的猫》众所周知,海明威作为“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在文学界独树一帜,其“冰山”式的创作手法更是享誉世界。
海明威简约、含蓄、言简意深的写作特点在《雨中的猫》这部小说中可谓体现得淋漓尽致。
小说讲述了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在一个阴雨天,意大利的一家旅店来了一对美国夫妇。
这对美国夫妇住宿之后,丈夫一直躺在床上看书,妻子向窗外的雨天眺望,眺望时妻子突然发现一只小猫蜷缩在外面的一个长椅下面躲雨,就执意要下楼把它带回来,让自己来守护它。
可是当她跑到楼下时,那只小猫却不见了。
她怅然若失地回到楼上,内心依然渴望着能够见到那只可怜的小猫。
此时,她的丈夫对她的渴求和心愿仿佛完全没有看见,还在床上看书。
旅店老板是个善于观察的聪明人,他把这位夫人寻猫的举动看在眼里,然后便专门派侍女给她送来了一只可爱的猫。
故事到这里就突然停止了。
从始至终,小说的内容可谓平实简单,文笔简约洗练,其情节并不是通过一系列抽象的表达方式和复杂的心理描写来呈现,而是通过平铺直叙的方式和大量的“对话”,来反映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那么,我们如何从“功能语篇分析”视角对这篇小说进行解读呢?1、语场《雨中的猫》一共有146个仅仅是主语加谓语的短句。
这些短句中涉及的“动作过程”和“言语过程”最多,几乎占据了短句总数的80%。
从这样一个侧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海明威小说的特点——语言平实、简练,没有太多复杂的心理和行为描写,多数情节都是从客观叙述者的角度进行刻画和展开,进而揭示出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也以此一步步衬托出小说的主题。
在《雨中的猫》这部小说当中,仅有的一个最长的段落就是开篇第一段。
其中,短句就有15个,而“动作过程”就占了8个,譬如:(1)It also faced the public garden and the war monument.(2)Italians came from a long way off to look up at the war monument.(3)It was raining.(4)The rain drippled; from the palm trees.(5)Water stood in pools on the gravel paths.(6)The sea broke in a long line in the rain and slipped back down the beach to come up and break again in a long line in the rain.(7)The motor-cars were gone from the square by the war monument.(8)Across the square in the doorway of the cafe a waiter stood...在这部分内容当中,近一半的短句都涉及到“动作过程”,它们是由一系列客观事物来承担的。
这些短句,即客观描述,为读者构建了故事发生的场景——意大利、雨天、公园、棕榈树、战争纪念碑。
这些客观环境为作者接下来描写女主人公(即美国妻子)的心理和行为提供了必要的背景,也从侧面烘托出了女主人公孤寂、阴郁的心境。
我们来看一下女主人公的“动作过程”是如何展现的:(1)The American wife stood at the window looking out.(2)The wife went downstairs ...(3)She opened the door and looked out...(4)She walked along the gravel path...(5)As the American girl passed the office...(6)She went on up the stairs.(7)She opened the door of the room.(8)She went over and sat in front of ...(9)She studied her profile, ...(10)She laid the mirror down...and went over to the window and looked out...有关丈夫的“动作过程”的句子有:(1)George was on the bed, reading.(2)The husband went on reading,lying propped up...(3)George was not listening.He was reading his book.这里,显而易见,有关女主人公的“动作过程”和心理刻画占据了很大篇幅。
从这些几乎对全篇都产生了影响的“动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线索:女主人公雨天眺望窗外——下楼——上楼——怅然若失——再次眺望窗外;在这些“动作过程”中,我们可以体悟到这位美国妻子是因为寂寞空虚而下楼寻猫,寻猫未果,故而失望、惆怅,接着又忍不住向窗外眺望…… 显然,她是多么希望自己心中的愿望能够实现!这位美国妻子的一系列心理状态与丈夫一直躺在床上看书的那种冷漠形成了一个十分鲜明的对比——妻子渴望重新定位自己,渴望找到一种情感宣泄,渴望在传统女性和新女性之间获得一种平衡,但是丈夫对妻子的这些渴求丝毫不为所动,从始至终冷漠无情。
由此,海明威这部小说的主题也就鲜明地呈现出来了。
2、语旨情景语境的语旨变量体现着人际功能,即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主要靠语气结构和情态的选择来实现。
人们在实际生活中都是用语言来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同样,文本中的语气结构也可以反映出角色之间的交际关系。
《雨中的猫》,其对话简洁、精炼,没有复杂的陈述和冗长的议论,这些对话中的语气结构直截了当地反映出女主人公与丈夫、旅店老板和侍女之间的关系,使读者能够直接而又清晰地感受到女主人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这些对话在刻画人物性格、推进情节发展、展示小说主题方面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
请看下面几组对话:(1)女主人公和丈夫Wife:“Don’t you think it would be a good idea if I let my hair grow out?”Husband:“I like it the way it is.”Wife:“I get so tired of it,I get so tired of looking like a boy.”Husband:“You look pretty darn nice.”……Wife:“I want to pull my hair back tight and smooth and make a big knot at the back that I can feel,I want to have a kitty sit on my lap and purr when I stroke her.”Husband:“Yeah?”Wife:“And I want to eat at table with my own silver and I want candles. And I want it to be spring and I want to brush my hair out in front of a mirror and I want a kitty and I want some new clothes.”Husband:“Oh, shut up and get somethin g to read.”從这段典型的对话中,不难发现,妻子首先以疑问句的形式提出自己的想法,希望自己的心愿能得到丈夫的支持和肯定,然而丈夫所表现出来的却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态度,这种对她的漠不关心使她内心很受打击。
接下来妻子心中的一系列渴求——“想要……想要……想要……”,更是受到丈夫的严厉排斥:“Shut up”。
整段对话简单平实,不拖泥带水,却又直接表现出了妻子内心的需求和近乎于自言自语的委屈,丈夫对她的忽视和冷漠也让读者一目了然。
(2)女主人公和旅店老板Wife:“II piove .” (意大利语,相当于It’s raining.)The hotel-keeper:“Si, si, Signora,brutto tempo. It is very bad weather.”(意大利语,Signora相当于Madam;brutto tempo 相当于It is very bad weather.)女主人公和旅店老板之间的对话似乎并不是很多,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常常是很微妙的,有时不在于说话多少。
(3)女主人公和旅店侍女①Maid:“You must not get wet.”②Maid:“Ha perduta qualque; cosa , signora?”(意大利语,意为 Have you lost something, Madam?)③Wife:“There was a cat.”④Maid:“A cat?”⑤Wife:“Si,il gatto .”(意大利语,相当于Yes, the kitty.)⑥Maid:“A cat? A cat in the rain?”⑦Wife:“Yes, under the table. Oh, I wanted it so much. I wanted it so much. I wanted a kitty.”⑧Maid :“Come,Signora. We must get back inside. You will be wet.”⑨Wife:“I suppose so.”⑩Maid:(最后,侍女出人意料地送来一只猫)“Excuse me, the padrone asked me to bring this for the Signora.”分析这组对话,不难看出,侍女说的话①和⑧都是主语在前,是“关心”的口吻,这些话都是在劝女主人公:“您可不能淋湿了!”侍女对这位美国妻子的关怀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