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药学发展与趋势

临床药学发展与趋势

临床药学发展与趋势摘要:随着临床药学工作的发展,药师的工作由单纯发药、调剂向参与制定临床合理用药方案、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咨询等方式转变。

我国卫生管理部门逐渐加强临床药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工作,必然推动临床药学的发展和临床治疗工作。

关键词:临床药师;临床药学服务;用药安全;必要性在传统观念中,人们认为药师就是药剂师,主要在药房根据处方给患者发药,或者配制一些制剂。

2002年1月21日,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颁布《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提出在我国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度,明确提出了临床药师的职责:①深入临床了解药物应用情况,对药物临床应用提出改进意见;②参与查房和会诊,参与危重患者的救治和病案讨论,对药物治疗提出建议;③进行治疗药物监测,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④指导护土做好药品请领、保管和正确使用工作;⑤协助临床医师做好新药上市后临床观察,收集整理、分析、反馈药物安全信息;⑥提供有关药物咨询服务,宣传合理用药知识;⑦结合临床用药,开展药物评价和药物利用研究。

这为临床药学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和契机。

临床药学是一门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的新兴学科,目前在我国也是薄弱的学科。

临床药师的核心制度是“药师参与临床工作。

”这对于传统只负责药物调配、配制工作的药师不仅是一个新的挑战,同时也为广大青年,药师带来了发展机遇。

1国内外临床药学发展的差距尽管中国政府及卫生管理部门非常重视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近些年临床药学工作也取得一些成绩,但与国外相比,我们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发展步伐仍然比较迟缓.1. 1 美国临床药学教育概况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开始设置药学博士( Pharm D)学位,专门培养为患者或专业卫生人员提供药物治疗方面相关信息的药物治疗专家或临床药学专家。

美国药学教育委员会还规定经其认证的美国所有药学院校都需2000年之前改制为6年制的PharmD专业学位教育,从而使Pharm D 成为美国药学学科的惟一入门学位。

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一项统计表明,美国医院药师中38%以上是临床药学硕士毕业,全国有57所药学院开设了临床药学博士课程。

据统计,美国在1960 - 1995年的35年中,培养临床药师24 167 人,在医院工作的临床药师达药师总数的25%。

在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临床药师有完备的医学和药学知识,充分参与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是医院不可缺少的药学专业人员。

临床药师有修改医师不合理处方的权利,部分临床药师有处方权,临床药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 2 亚洲临床药学发展概况 2008 年7 月1 ~5日的亚洲临床药学大会中,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13个国家对本国的临床药学工作分别做了报告。

其中日本、新加坡、韩国临床药学工作开展比较完善,多数国家的临床药师工作局限于用药咨询、社区药房服务、医院用药分析、药物经济学及药动学研究等,真正参与临床用药的临床药师比例很小。

影响临床药师工作的因素主要有教育程度、薪酬、社会地位及专业知识水平。

目前日本的药学教育是6年制本科与4年制本科并存。

日本药剂师制度是于1874 年借鉴西方药剂师制度建立的,已有130 多年历史。

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仍面临不少新的问题。

为提高国民保健水平、适应人口老龄化、医疗技术高度专业化,以及解决医药费用严重赤字等问题,日本社会越来越急切需要高质量、高素质的临床药师。

面对时代的要求,日本政府、行业协会、相关大学逐渐认识到6年制临床药学教育的必要性。

1. 3 国内临床药学发展概况与存在问题国内临床药学在20 世纪80 年代在一些大型医院开始开展,与美国相比落后了近30年。

虽然近年来药学教育已有较大改革,但是仍未脱离化学模式。

按照国家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2年1月颁发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医院药学部门的工作要求逐步转型,从以保障供应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从以药品调配、药物制剂工作为主.体转变为以临床药学工作为主体;建立“临床药师制”,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药学工作。

由于药学高等教育的调整尚未完成,药学教育的课程设置还难以适应临床药师知识结构,各地区、各医院都在探索和实践自己培养临床药师的道路,以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

目前国临床药师的主要培养途径是继续教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卫生主管部门与药学委员会联合培养。

多通过不脱产培训班,培训对象是在医院药学部门工作的药师,授课教员多是资深的临床医师或高等院校的老师。

②依托医院院校培养。

在医院药学部门选拔工作2年以上,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药师,参加医疗系或其他院系的跟班学习,一般选修3~5门课程,如内科学、诊断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等,在2个学期内完成。

课程结束后,下到临床科室,经过1年左右的临床见习,可以独立进行临床药师工作。

③医院各科室联合培养。

目前,国内临床药师主要通过本医院内药学部为主、与临床科室联合培养的方式,来满足临床药学工作的需要。

临床药师随医师一起查房,帮助整理病例、收集不良反应、参加病例讨论、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与修改、记录药历。

④国家卫生部成立“临床药师培训中心”和专家委员会组织集中培训。

目前全国已有50多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都是医疗水平比较高的三级甲等教学医院,临床药师可以报名参1年的培训。

2006年全国启动的培训工作共设置第一批19个临床药师培训基地。

2006年12月,第二批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基地31个。

目前全国50个临床药师培训基地都是三甲医院,每个基地有1~3个培训专业,都是各医院的重点专业,每个专业招收2个临床药师接受培训。

已经结业了238 名临床药师,目前正在培训的临床药师有158名。

经过近20年的努力,国内在临床药学方面进行大量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三级医院基本都配备了3~5名临床药师,大部分都是负责专科的临床药师,如传染病、肿瘤疾病、心血管疾病、ICU等。

临床药师们从调查临床用药和处方分析入手,逐步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提供药学信息服务,开展血药浓度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工作。

各地药学组织药师定期进行专科培训班继续教育,临床用药交流等,为临床药师的自身素质提高提供良好的平台。

有专家估计,就算二甲以上的医院中要有两名临床药师——最保守的估计,全国县及县以上医院2012年的统计为19000多家,那么,我国临床药师的缺口至少是3万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服务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监护工作模式和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已成为新时期医院药学工作的主要内容。

但由于我国临床药学教育的滞后,合格的临床药师目前较为缺乏,这也成为制约医院药学工作模式转变的瓶颈。

2 临床药师存在的必要性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球有1/3的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

我国不合理用药者占用药者的12%~32%。

其不合理用药形式主要为:无明确用药指征,违反禁忌症与慎用症,剂量过大或不足,疗程过长或过短,剂型不适当等。

其中,选药不当、用药品种过多、配伍禁忌最为突出。

药师在诊疗过程中可根据用药情况及时提醒医师和病人,进行药品治疗效果评价,减少不良反应,推动合理用药。

个体化给药需要全面的药学知识,仅凭临床医师的用药经验和药品说明书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专业化的药学人员——临床药师。

以北京天坛医院为例,该院癫痫患者比较多,抗癫痫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大,临床药师对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抗癫痫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便于医师调整药量,进行个体化给药,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临床药学工作者在药物治疗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新药层出不穷,老药新用也屡见不鲜,同时由于临床医师的专科化发展,医生对非本科室常用药不太熟悉,有时也难以做出用药安全、合理、有效的决策。

临床药师对本专科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适应症、禁忌症、剂量、用法、频度、疗程、过敏、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对检验指标是否有影响、特殊患者(孕妇、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乃至是否可以公费等情况均有着充分的了解,由此可以和医生更好地沟通。

此外,临床药师对非本专科的常用药物也很熟悉,当医生遇到相关药学问题时,如抗生素的使用、治疗胃病的药物、止痛药、安眠药、抗过敏药、止泻和导泻药物等的选择上,医生会更多听取临床药师的意见。

21 世纪的医院药学工作的重点是以患者为中心,需要药师直接服务于临床,服务于患者。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探索,临床药师逐步找到了深入临床开展工作的路径,使工作呈现出一些实实在在的内容,得到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好评。

不过,我国的临床药学尚处于初级起始阶段,医院临床药师队伍尚不成熟,在目前专业人才匮乏、资源储备有限的情况下,建议医院可根据本院具体情况重点选择几个科室开展工作,由少而精逐步向多而专发展,最好初期在临床科室能形成临床药师团队,共享资源,分解压力,以点带面,稳步推进。

而培训内容以初级层次为主,使临床药师具备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及合理用药的基本能力,逐步再引入中级和高级培训项目,切忌要求过高或过低。

人才培养要多层次多方面,学位教育与职业教育,普及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

此外,政府部门有关临床药师岗位制度及人员编制、职称等配套制度的跟进,有利于年轻药师更快地进入角色,进一步推动我国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提高广大民众合理用药水平,减少医药卫生资源的浪费3 临床药学事业面临的挑战目前我国正规临床药学专业毕业的药师远远不能满足医院需求,大部分临床药学从业人员是药学本科或硕士毕业。

药学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现状限制了临床药学事业的发展,国内的药学教育长期偏重于药物生产、检验和研究的知识积累,强调学生实验室技能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一些与临床相关的病理生理知识、药物使用知识、疾病基本判断与护理知识缺乏,对药物治疗结果预测、分析和评估能力及药物不良反应处理能力尚待提高。

药学教育与实际临床药师所需知识脱节。

药师与临床各专业人员沟通和协作能力一直不被重视,已成为了困扰医院药师发挥药学服务专长的重要因素。

此外,医院领导、临床医生及患者对临床药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医院药剂科在20世纪招聘的药师大部分都是专科人员,主要负责药品调配工作。

医院药学从药品供应管理向药学技术服务转型还没有得到医院管理者的认同。

传统的医疗模式一直是临床医生集诊断与用药于一体,这一模式已经根深蒂固,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变革的,临床药师要真正参与临床需要医生、护士、患者的全面思维转变,这一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

4 临床药师的工作忧虑传统医药分家的观念根深蒂固,部分医师觉得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用药侵犯了他们的权利和利益,有的甚至认为临床药师就是来临床帮忙写药历的,如果临床药师提出的治疗方案与医师的经验治疗方案有偏差,会造成一定的麻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