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基本执业素养
不能依赖客户提供的资料而失去重要的线索!
律师执业思维之五 风险意识
不能:给客户提供的意见不留余地或承诺过度; 不能:重要的事情只在电话中提示;
不能:不做工作记录;
不能:仅凭印象、经验工作而不进行必要的调查、查阅等基础工 作; 不能:了解案情的时候仅凭当事人的陈述; 不能:把客户的资料随意收、放。
律师执业思维之六 时间意识
礼(恭敬尊重、礼仪文明)
古代所谓“礼”是一系列程式化、仪文化规则,内容十分庞杂, 既包括国家的典章制度,也包括宗教仪式、社会习俗、礼仪规范。 但儒家所重视的并不只是礼的外在形式,而是体现在礼的形式之 中的社会道德功能和意义。 礼包括:言谈、行至、冠冕、情绪等很多方面。 启示: 1、礼是随着社会变革而不断变化的,也根据不同行业有不同的 调整; 2、合适的礼仪,能够促进人对人的恭敬与尊重,协调人际关系 和睦 ; 3、礼是一个人道德素质和教养程度的外在标志。
律师执业思维之二
委托人意识
为委托人工作-----这事律师的基本理念。 律师要通过自己的工作,找出使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事实、证 据,提出最有利于委托人的观点和方案,出具最有利于委托人的 法律意见。
律师执业思维之三 目标意识
委托人并不能全部明确表达自己的目标和想法。 因此,律师不能对委托人的观点、意见、分析照单全收,而是 应当依赖自己的调查和分析,结合委托人提供的材料,找出问题 所在,发现客户真实意图和目标,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及建议------律师真正价值体现。
律师从事的工作有严格的程序性,而这一切与时间均分不开; 合理的时间分配,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够赢得客户的信赖;
对律师来说,时间就意味着金钱;
你不仅有工作,还要有生活,毕竟身体是自己的。
律师执业思维之七 保密意识
律师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不得 泄露当事人的隐私; 律师对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委托人和其他人不愿泄露的情况和 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支撑每个人度过“像律师”阶段最重要的是什么?
支撑每个人从“像律师”到“是律师”最重要的是什么?
教养
是教养让你跟别人不一样
教养
教养: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尤指在家庭中从小 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水准。
“教养”,在西方文化中写作“MANNER”,指的是礼貌, 规矩,态度,风度,生活方式,习惯……等等。英国王太后 曾说:“MANNER”实际上是英国皇室存在的一个象征。“教 养”在我们当今的文化中,更多被归类到“礼仪”“素 质”“道德”一类。
思想决定行动,是否具备律师执业思维,将最终决定你能否成 为一个合格的律师,决定你在律师行业能走多远的关键。
在为客户佩戴氧气面罩之前,希望律师能够自己先正确佩戴氧 气面罩。
律师执业思维之一
政治意识
政治意识指律师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观点、严明的政治纪律、较强 的政治鉴别力和高度的政治敏锐性。
3、不做承诺,敢于说不;
4、保密。
律师与律师之间的关系
尊重对方,就是尊重自己,尊重你所从事的行业,不得有贬低、 诋毁、侮辱或攻击律师的行为。
加强合作,明确利益分配机制!
律师如何处理与法官、检察官之间的关系 与法官:
独立、尊重、沟通、配合。
与检察官: 平等对抗、理性平和、对事不对人。
律师执业思维
诉状到法院,“原告”竟不知!
诉状递到了法院,但“原告”却不知道自己起 诉了他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佛山市禅城区法 院2015年4月28日通报,这是一起由律师张某华 自编自导自演的“假案”,该院近日依法对伪造 授权委托书的张某华开出了高达3万元的伪证罚 单。据悉,这是相关司法解释施行后,禅城法院 首次对假代理诉讼行为进行处罚。
仁义礼智信
“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古代儒家归纳的五个最基本的伦理道 德范畴。 1、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仁义礼智信”的具体内涵 中已积淀了中华民族许多优良道德传统,具有普遍意义,其 中不少内容,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早已被公认为人 类普遍的道德准则; 2、“仁义礼智信”的表述,作为概括和抽象的道德范畴形 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份极其珍贵的遗产,可以说是中华 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品牌”。
义(公平正义、坚守原则)
作为伦理学范畴的“义”,是指一个社会里公认为适宜的、应 该的道德行为准则。关于“义”的起源,孟子认为出自人固有的 “有所不为”的“羞恶之心”,荀子认为源于人作为社会存在的 “群”与“分”的需要。 启示: 1、义应当为“天下之公义”,而非“江湖义气”; 2、树立基于“义”的道德、法律为原则的职业底线; 3、追求利,追求个人的自由发展,应该有个底线,这就是义 与不义,不能以不义的手段追求利。
智(崇尚知识、追求真理)
“智”通常又写作“知”,既作动词指认知,又作名词指知识、 智慧。儒家把“智”列为“五常”之一,认为追求知识,增长聪 明智慧,也是人生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对于知识和智慧 的尊重。 荀子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儒家相 信,人有认识事物的能力,而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被认识的。世界 上只有尚未被人类所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以被人所认识的事 物。 智还要求重视教育,重视自我学习及完善,“孔门四科”和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等教学内容,体现了对 学生德、智、体、美、情的全面教育。
先做人、后做事,相信这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但如何做好人, 就需要你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否则就会失去处事的眼界,往往只 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处理事情,不免偏颇! 良好的“教养”是综合素质的体现,“像律师”阶段大家缺乏足 够的知识储备及实操经验,如何能让自己立足并最终达到“是律 师”,主要依赖的是各位的“教养”。
律师执业思维之四 独立意识
客户之所以找律师,是因为其对面临的事情没有把握,否则, 他根本就不会找律师。 客户咨询、聘请律师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他们相信和希望律师这 样专业的“局外人”相对客观并且专业的发表意见和处理问题, 因此,如果律师不能相对独立的处理问题,那么将失去专业的 “局外人”存在的价值。 不能为了迎合客户失去自己的独立性。
信(忠于职责,诚实守信)
所谓“信”,即诚信。儒家把诚信作为人的基本道德。 “信” 的道德要求,内涵很丰富,包括说话算数,言行如一;尊重事 实,反映真相;信守承诺,忠于职守;勇于承担责任,认真履 行义务等等 。 启示 1、树立个人的诚信形象,律师说到底依赖于口碑,取信客户 是生存之道; 2、取信同仁,律师行业的发展,不再是单打独斗,更多的需 要团队的合力; 3、忠于客户的委托,为实现客户利益最大化尽心尽力。
“教养”,中国古时《三字经》就提到了,指的是人从小就应该 习得的一种规矩,待人接物处事时的一种敬重态度,特别指出, 人若没有教养,便是家长老师的失职。究其根源,其遵循的是传 统文化核心内容“仁义礼智信”! 好的教养依赖高尚的道德,“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核心,对中华民族道德体系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 乃至今日,“仁义礼智信”对无论是对个人成长还是社会和谐 发展均大有裨益,其所倡导的追求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是 每个人共同追求终极目标,律师,作为社会的精英群体,应当有 更高的道德、理想追求,成为社会生活的典范!
律师“碰瓷”事件
2015年4月15日有媒体爆出北京恒清律师事务所 主任崔慧自称4月2日她在通州区法院办案遭该院执 行局法官和法警的殴打,致使眼部、面部、肢体等 多处受伤后。不但引起各大媒体和社会舆论关注, 法官作为国家法律的代言人,居然会对同样维护法 律公正的律师,而且还是女律师大打出手,更让不 少人对于法院法官的职业素质和法律公正产生担忧! 但最终的调查结果让人大跌民涉嫌颠覆国家政权案一审在津公开开庭审理】
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提起公诉的翟岩民涉嫌颠覆国家政权案一审7月 12日上午在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 公安机关初步查明, 这是一起受当事人的关系人委托,为制造影响向法院施压,由律师、“访 民”“访民经纪人”和中间人相互勾连、精心组织策划的聚众滋事案件。 这些犯罪嫌疑人已经形成了分工明确、组织严密、利益共享的有组织犯罪 团伙。一些人将此作为谋生之道,只要有人出钱,无论天南海北,无论案件事 实如何,他们都会赶去“声援”,并在境内外网站上传播,目的就是制造国际 影响,借此向事发地有关部门施加压力,从而干扰事件处理或案件判决。进而 煽动网民情绪,误导网上舆论,引发对中国政府的批评和攻击,严重损害了国 家形象。 涉案律师刘建军系北京朝阳区康普律师事务所律师,作为一个法律工作者, 本应该捍卫法律的尊严、维护社会公共秩序,表达诉求的方式应该以程序合法 为前提,然而自己却采用了违法手段,还引导其他人为了诉求,用违法方式向 政府施压。这违反了国家法律规定,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造成了很坏的社会 影响。我很后悔,以后再也不做这种事了。”刘建军律师充满悔意。
律师与当事人(客户)之间的关系 1、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
2、正确处理“受人之托,忠君之事”与、“收人钱财,替人 消灾”的关系;
“受人之托,忠君之事”。 应当忠于事而不是君,你是当事人的 律师,而不是当事人的人(当然皮肤的光滑度取决于岁月,但 不能逾越法律的底线),否则不仅失去基本的尊严,甚至违法 犯罪。“收人钱财,替人消灾”,上一句话尚有庙堂的话,这 句话则江湖十足,不能为了当事人的利益就可以违规甚至犯罪, 这种例子已比比皆是!因此,当事人利益最大化有一个框框, 这个框框就是合法性。
律师执业基本素养
主讲人:刘建国 2016 年 8 月
律师职业生存现状
全国律师生存现状 1、生存状况两极分化严重;
2、年轻律师生存状况堪忧;
3、法律信仰日减,职业理想崩塌; 4、业务无专攻; 5、部分律师职业道德亟需加强。
人民日报:让律师说话 让法律更有尊严 为什么律师一旦在法庭上发表不同看法,就会被法官、 检察官们讥讽为“死磕派” ;为什么律师但凡遭遇到一点 干扰,就控诉遭到打压。法官和律师,无论缺了谁,法庭 都不会完整!律师权利缺的不是检察机关、法院的“保 障”,而是“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