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学习水彩已经有三年的时间,这期间,我致力于研究水彩静物、风景及人物创作等各种艺术技法。
例如干画法、湿画法,撒盐法、涂蜡法等等,都是我们在水彩绘画中常用的方法。
通过这次毕业创作的思考和实践,我发现水彩中的“留白”在我们所有的绘画过程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且,很多著名画家在论述其作品的文章中,着重指出绘画中“留白”的优势更是让我受益匪浅。
2004年殷俊(上海华山美术学校教师)在《新材料新技法新画貌——试论留白胶在水彩画中的运用》一文中阐述了水彩画需要留白的原因和对水彩画留白方法的研究,并详细论述了留白胶在水彩绘画中的使用方法,让我意识,在水彩画中,“留白”是不可或缺的技法。
曹伟华(湖南理工学院美术系教师)在《论水彩艺术中的“留白”》中提出了“留白”的更深一层含义是色彩构成的要素之一,也同中国画中的“布白”如出一辙,更具有空、虚的涵义,并详细论述了水彩画面中留白要遵循的主要原则。
雷勇斌(四川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教师)在《空白的精神——水彩画中的留白》一文中从水彩本体语言和东方化的审美观念等美学范畴入手,深入地阐述其重要性,同时论及“留白”在当代水彩画创作中的重要意义。
杨净静、张洪亮(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导师)两位研究生导师在《简析水彩艺术中的“留白”美》文章中从东方审美观与水彩语言诗意气质相契合这一点入手,阐述水彩留白产生的虚实之美、气韵之美以及审美主体参与所实现的意境美,从而揭示“留白”在水彩画创作中犹如画中活眼的重要意义。
这些著作都饱含着画家们对水彩创作中的体会和经验。
在研究中,我致力于研究“留白”的技法,与他们研究不同的地方是,他们都从比较单一的形式研究“留白”的重要性。
在此,我将结合毕业创作作品和论文为读者论述水彩画中“留白”产生的原因过程和结论以及“留白”的美学效果。
将其如何处理和其意义为读者综合地论述出来,从而相互填补其中的不足之处,让我的作品背后有强大的理论支持,同时让我的理论通过作品全面诠释。
在论文的第二部分将讲述什么是水彩画中的“留白”。
第三部分以我的创作实践,阐述出整个创作的过程,从“留白”的创作构思到“留白”画面的处理,论证了其在水彩画中的意义,并谈及自己在创作以后的思考。
最后进行结语,总结“留白”对我创作的影响,以及由创作得到的感悟对今后的艺术实践和相关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主要以讲述法,作品欣赏法以及举例分析法、总结归纳法来研究和论证了“留白”这个艺术技法在我毕业创作中起到的重要意义和艺术成就。
二水彩画中的留白(一)留白的形式以前不管是在室内绘画还是在室外写生,经常都能听到老师指着画面上某一块地方强调“画面没有留白的地方,最亮的部分如何表达?”“应该留出空白的地方,从浅到深,慢慢深入〃〃〃〃〃〃”,由于水彩透明色的特性,浅色不能覆盖深色,而只适合深色在浅色上重叠添加,在进行常规水彩绘画的时候,一般采用先画浅淡色的方法去去描绘。
为此让“留白”的方法则成为水彩绘制技巧的特点和难点。
对于点、线、面乃至形体的多次留白,一直是困扰水彩画绘制的突出难题。
也许,在大家从字面的理解中,“留白”是将画面的某一块地方空出来不画,其实并非如此的。
“留白”特指艺术家在创作时,运用作者本身具备的艺术感觉和艺术修养在自己的创作中保留画纸本身的肌理和色泽,它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
与油画、水粉画的技法相比,水彩技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留白”的方法。
一些浅亮色、白色部分,需在画深一些的色彩时“留”出来。
水彩颜料的透明特性决定了这一作画技法,浅色不能覆盖深色,不像水粉和油画那样可以覆盖,依靠淡色和白粉提亮。
在欣赏水彩作品时留意一下,会发现几乎每一幅都运用了“留白”的技法。
留白并非没有,而是以无衬有,以有衬无,有无相应,反见其妙。
其实有和无本身就是统一的,大有即无所不有,无所不有即无所谓有,无所谓有即无有,故大有即大无。
“无”即是“有”,“有”即是“无”。
“无”是绝对的,“有”是相对的,“无”是具有最大范围的内涵,以“无”体现“有”,“无”是宇宙的本体,“有”是宇宙的生成发展,老庄重视的无不是空无或虚无,而是有极其丰富的意义。
我们看待“留白”看待“有无”都应该提升到一定的高度,留白既可以给人带来心理上的松弛,也可以给人带来紧张与节奏。
宗白华先生曾说过“白色是孕育希望的平静,犹如生命诞生之前的虚无”①。
显然,“白”在这里不仅有着强烈的哲学观念,也蕴涵①李海红宗白华.美学散步[M]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01着东方视觉的诗意化表达。
但是,水彩画之“白”,是“空白”之意,“留白”特指艺术家在创作时,在画面一些或某些地方不施颜色,保留画纸本身的肌理和色泽。
由于水彩的覆盖能力较差,所以大部分的水彩画家都特别重视对水彩媒介自身特性的研究和把握,努力做到在利用水彩自身的流畅性、表现性的特点时,尽量克服水彩覆盖能力弱的问题。
但是,在具体的色彩塑造时,由于有色之处是有形的实的部分,而“留白”则成为实的色彩和形象相互依存、相互彰显的虚的部分、隐的部分,它既成了明与暗之间在形体、空间、体积转换时的枢纽,也成为了水彩画中画面深入渲染与刻画,以及艺术家情感表现与画面氛围营造时的关键。
显然,“留白”无疑是水彩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众多水彩技法中较难掌握的一项。
但是,此时的白色已远非未施色彩前画纸的原始素白,换句话说,尽管创作后的“白”在表面上跟创作之前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实际上,它已经承载了画家丰富的情感和创作的智慧,而“留白”之处已从初始时低层物理性质的空间升华为充满灵性的艺术空间。
(二)留白例析留白是水彩画中不可缺少的,如果能够处理好留白的布局和色彩的关系,还有留白边缘线的趣味,才能使画面更为灵活生动,主题思想才能体现得格外鲜明。
如(图2.1)图,有强光照耀下的感觉,房子的正面,作者处理为留白,房顶折面分割了房顶底面,墙壁的留白边缘线,分割了与房顶的垂直面。
层层分割, 图2.1 佚名 《夏河晴日》房子的体积感自然而出。
图中的画面,留白的构图,使得作品有节奏的设计感。
让人不仅感受到画面的强光,更能看到留白在一幅画中转换的节奏感。
再如威廉〃曼格里斯特的《艾提西普—威尼斯》(图2.2)。
画中,河上倒映的建筑,在水波中形成了自然优美的曲线,曲线运动的幅度,示明了微风抚过了河面,形成了稚巧、柔美的波纹。
留白边缘线也有直线的刚劲有力和曲线的优美动人的效果。
线条自身的力独立于色块之外,留白的边缘线虽没有线条的力的独立,但它依附于水彩色块上,在作品中也具有了线条的力,只不过它的形象较为含蓄而已,力的产生往往是线的运动和形的概括的高度统一。
如 Betsy Schneider 的《走出过去》(图2.3)中,几何形状的建筑相互重叠穿插,留白直边缘线不失直线所表达的建筑形体,反而留白线比直线更加的生动的表现了建筑。
重叠穿插是线的运动,作者在重叠穿插中又高度了统一,使这幅作品有鲜明的刚劲、笨拙、稳固的力。
再如(图2.4)中,花和叶子的受光部分留白,背景也只涂上淡淡图2.3 Betsy Schneider《走出过去》 图2.4 殷俊 《逆光中的丝瓜花》 图2.2 曼格里斯《特艾提西普-威尼斯》的色彩,花的留白分割了背景,叶子的留白分割了暗部的色彩,一看便知这是在强光之中的花,主体明确,色彩鲜明。
这几幅作品充分的体现了水彩留白的特色——清新、刚劲、鲜明灵活。
这些都有利于我在水彩画创作中如何表现其水彩特征,把“留白”这个技法运用得恰到好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 我的创作实践(一)留白的构思选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关系创作的方向和主题。
我的选材经历也可以用一波三折来形容,开始打算画风景,因为风景这方面我也画过很多,掌握了不少的技法。
可是,在网上总搜不到自己如意的相片,之后就带着相机去外拍摄,山山水水尽收相机里。
但是挑挑选选,总是不合人意的。
直到有一天笔者兄弟给我看他所拍的菜花,感觉非常地漂亮。
眼前突然一亮,决定发给老师看看。
指导老师说,菜花没必要画,因为色彩比较单一,不好控制,但是菜花里面穿着民族服装的小女孩很有意思,也很有民族内涵,看看有没有清晰一点的相片,可以画一画。
我一听开心极了,总算能找到一张符合题意的素材了,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图片素材看起来容易,可是当我起稿的时候,总感觉不怎么好表现,自己对它的了解也不多,它在我的心中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我的造型能力不太好,无法深入。
该留白的地方没留白(图 3.1),导图3.1毕业创作之一致亮的地方没亮出来,重的地方画了太多次,所以重色画不下去导致画面看不出主次结构。
手因为画的时候没留白,导致后面再也画不上去了。
我的第一张创作只能以没能“留白”而宣布剧终。
于是我又换了个方式,竖着打了一个型(图3.2)。
这次用上留白胶了,可惜形体没能够塑造好。
脸部有些歪曲了眼睛画得一点都没有光彩。
老师说,这张画到这一步,已经算是毁了,我也看得出,你对它已经失去信心。
况且人也很难画,现在时间紧急,根据你现在的基础和掌握的水彩技法我对你的建议是——画花。
用水或者写实都可以,但是记得这次一定要分清水彩中的黑、白、灰排列次序以及黑白灰比例的大小分布。
“留白”永远是水彩画技法中能够永远前进的道路。
在老师的虚心指导和帮助下,我找了一张有明显白色花的相片(图3.3),我希望能够经过这张历经磨难才选择到它的创作,能够让我明白“留白”在水彩中的艺术和重要意义。
这就是我在选材过程中对水彩画中“留白”的认识和构思。
(二)留白的处理早在18世纪,以英国水彩画为代表的水彩艺术家强调作品透视,“留白”并没有作为一种自觉的形式语言被提出来。
艺术家画面中的图3.3 佚名 参考素材图3.2 毕业创作之二“留白”也仅仅是在一种偶然、即兴的创作中自然流露出来的。
但是从以后的发展便可以看出,“留白”是水彩视觉形象塑造中不可或缺的方式并有其重要价值。
而且,这种方式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法则相一致。
水彩从200多年前传到中国发展至今,更是深受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
在语言表达中结合本土注重意境、格调等独特审美意识,十分重视追求“妙在空白”“难得空白”和“空白是画”。
构图在绘画作品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国画称之为“经营位臵”、“布局”,它使作品富有表现力、生命力和说服力。
水彩画的留白注重构图(布局),而且留白对作品的整个构图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恰当而准确地空白或宛浅亮色,会加强画面的生动性与表现力;相反,不适当地乱留白,易造成画面琐碎花乱现象。
一幅绘画作品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与这幅作品的整体黑白灰布局直接有关。
水彩画中深色是“黑”,中间色是“灰”,留白和空白处是“白”。
有了前车之鉴,我这次没那么着急大片大片地去铺色,而是先分出一幅画中黑、白、灰的排列次序和它们比例的大小。
有了强大的理论知识作后盾,接下来的工作就有了明确的前进方向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