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科版中考物理试卷(测试)

苏科版中考物理试卷(测试)

苏科版中考物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伽利略是著名的物理学,下列哪些现象或规律是由他发现或提出的()①电流磁效应②摆的等时性③维持运动不需要力④惯性定律A . ①与②B . ②与③C . ①与③D . ②与④2. (2分)物质世界多姿多彩,以下与物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巨大的雕像是由分子组成,灰尘不是由分子组成B . 物质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与分子的排列方式、作用力的变化无关C . 纳米技术研究的都是1 mm左右大小的分子D . 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相似3. (2分)若要改变弦乐器的音调,以下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 . 改变弦的粗细B . 改变弦的长短C . 改变弦的松紧D . 改变弦的振动幅度4. (2分) (2017八上·惠安期中) 红色三角梅在阳光下十分鲜艳,它反射了太阳光中的色光是()A . 绿光B . 红光C . 蓝光D . 黄光5. (2分)下列各装置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 . 锅炉水位计B . 注射器C . 喷水枪D . 抽水机6. (2分)对磁场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A . 磁感线是从磁场中实际存在的曲线B . 磁感线是从磁体的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北极C . 小磁针N极在磁场中某点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D . 磁感线的疏密程度可以反映磁场的强弱程度7. (2分)(2018·遂宁) 小明在水平地面上推如图所示的一只圆柱形油桶,油桶高40cm,底部直径为30cm,装满油后总重2000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要使底部C稍稍离开地面,他至少应对油桶施加600N的力B . 他用水平力虽没推动油桶,但他用了力,所以他对油桶做了功C . 他用水平力没推动油桶,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D . 油桶匀速运动时,地面对油桶的支持力和油桶对地面的压力是平衡力8. (2分) (2018九上·虹口期末) 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在相同的海绵上,甲的凹陷程度比较深。

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对海绵的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A . 甲切去的质量一定比乙小B . 它们切去的质量一定相同C . 甲切去的高度一定比乙大D . 它们切去的高度一定相同二、填空题 (共8题;共15分)9. (2分) (2018九上·哈尔滨期中) 家庭电路的各用电器是________联的,这样连接的好处是________。

10. (3分) (2017八下·广饶期中) 如图所示,制成了一个简易的气压计.小明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的水平地面上,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________,水对容器底的压强__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如果在瓶中装满水,就可以制成一个较准确的测量仪器________(请写出它的名称).11. (2分)小明同学骑自行车上学途中,突遇障碍物,采用紧急刹车,他由于________ 向前倾;该自行车轮胎上有许多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采用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________ .12. (2分) (2018九上·惠安月考) 有两个电阻,R1=5Ω,R2=10Ω,如果把它们并联在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1、I2 ,它们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 ,则I1∶I2=________、U1∶U2=________13. (2分)(2012·遵义) “独竹漂”运动首次被列入2011年9月我省举行的第九届全国民运会的比赛项目,最终我省选手荣获男、女一等奖.“独竹漂”运动中,运动员赤脚踏在漂在水面的单棵楠竹上,靠手里的细竿划水和保持平衡,如图所示,若楠竹质量为10kg,运动员和细竿总质量为60kg,则此楠竹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 N,此时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__ m3 .(取g=10N/kg,ρ水=1.0×l03kg/m3)14. (2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已知电阻R1、R2中仅有一个出现了故障,且闭合电键S前后,其他元件均保持完好。

当电键S闭合时①若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电路中的故障是________。

②若电流表的指针不发生偏转,电路中的故障是________。

15. (1分)(2017·东莞模拟) 关于磁场和磁感线,小明总结了如下几点:(1)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借助小磁针感知它的存在;(2)磁感线是磁体周围空间实际存在的曲线;(3)磁感线是铁屑组成的;(4)地磁场的磁感线是从地球南极附近发出回到北极附近,以上总结中正确的有________ (选填序号即可).16. (1分)如图所示,轻质细杆上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杆的A刻线处挂2个钩码。

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应该在B刻线处挂________ 个钩码。

(每个钩码的质量都相等)三、作图题 (共3题;共15分)17. (5分) (2017八下·山西期中) 画出重50N的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18. (5分) (2016八·普宁月考) 如图所示,平面镜前一个发光点S和它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作出S在平面镜中的像,并作出这两条光线的反射光线.19. (5分) (2016九上·建昌期中) 利用“光控开关”和“声控开关”可以节约居民楼里楼道灯的用电,其中“光控开关”能在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声控开关”能在有声音时自动闭合,经过一两分钟后,开关内部的延时装置就把电路断开,灯灭,请将图中的器材连成符合楼道灯要求的电路.四、计算题 (共4题;共55分)20. (5分)质量为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了20℃,求吸收的热量Q吸.[c水=4.2×103焦/(千克•℃)].21. (15分) (2018九上·新吴期中) 某型号的小汽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了50km,用了半小时,受到的阻力为2×103N,求:(1)若在这一过程中消耗燃油5×10-3m3,求这一过程中燃油燃烧放出的热量(已知燃油密度为0.8×103kg/m3,热值为4.6×107J/kg)(2)小汽车行驶这段路程,发动机做的功为多少?(3)求此过程的能量利用效率.22. (15分)(2019·百色)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1、R2为两个定值电阻,L为“2.5V 0.5W”的小灯泡。

开关S1、S2、S3均闭合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5A,A2的示数为0.1A;保持S1闭合,断开S2、S3 ,小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

求:(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阻值RL;(2)小灯泡正常发光lmin所消耗的电能;(3)电源电压和电阻R1、R2的阻值。

23. (20分) (2018八下·南宁期末)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重8N,底面积0.01m2,弹簧测力计的挂钧上挂着一物块,现将物块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容器内水的深度由16cm升高到20cm,如图甲所示,图乙是绳子的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若不计水的阻力(ρ水=1.0×103kg/m3)。

求(1)物块未放入水中时,容器底受到的水的压强;(2)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3)物块的密度;(4)物块浸没水中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五、实验题 (共2题;共10分)24. (3分) (2018八下·湛江期中) 某物体的质量为100g,体积为4×10-5m3 ,则密度为________kg/m3;用手向下压该物体使其浸没在水中,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松手后物体将________。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ρ水=1.0×103kg/m3 , g=10N/kg)25. (7分) (2018八上·永定期末) 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________,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________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3)如图乙所示,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到20cm刻度处,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光屏.如不移动光屏则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________(填光学元件名称).__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4)在图乙基础上,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35cm处,然后前后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生活中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再将蜡烛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1cm,则所成像的大小会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距凸透镜5cm处时,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的像,此时凸透镜成________(填“实”或“虚”)像.若想看到此像,观察方法应是________.(6)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_____.A . 没有影响B . 不能成像C . 成一半的像D . 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1、2-1、3-1、4-1、5-1、6-1、7-1、8-1、二、填空题 (共8题;共15分)9-1、10-1、11-1、12-1、13-1、14-1、15-1、16-1、三、作图题 (共3题;共15分) 17-1、18-1、19-1、四、计算题 (共4题;共55分) 20-1、21-1、21-2、21-3、22-1、22-2、22-3、23-1、23-2、23-3、23-4、五、实验题 (共2题;共10分) 24-1、25-1、25-2、25-3、25-4、25-5、25-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