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瘙痒治疗方法集成

-老年瘙痒治疗方法集成

老年瘙痒症,有出丘疹的,还有不出丘疹的。

即有的是湿疹,有的是缺乏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皮肤干燥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瘙痒症。

一般以出丘疹型湿疹的居多,大多是晚上神经疲乏时,甚痒!若不论白天、晚上都痒那是急发期。

另外有一种稍痒型,可以忍耐,那是老年生理功能下降,或有慢性内科疾病所引起。

若有慢性内科疾病,但又甚痒,那同样是并发老年瘙痒症。

在临床实践中,老年瘙痒症,是所有顽固瘙痒症中,最顽固的一种。

由于老年人的皮肤老化,外用药难以渗透,达不到彻底杀菌活血增素的目的。

再一老年人的病时间长,又用过各种药物治疗过,病原微生物对不利环境产生适应性,发生耐药而难治。

而内服药达到皮肤表层甚微而无效。

治疗老年瘙痒症,不象治疗小儿湿疹——药到病除!没有特效杀菌灭痒药,是达不到根治的目的的。

一、老年瘙痒症是什么引起的?我父亲这几个月老是全身痒,前两个月不长疹,现在全长出来了,并且伴有浮肿,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去医院做B超、心电图、肝功能化验等检查,都是正常的,打了几天吊针了,可是效果不是很明显,这可怎么办?患者:75岁1年老抵抗功能差,气血亏虚引起的,可以参考使用中药外洗治疗:黄柏20克,苍术20克,连翘20克,大黄15克,白癣皮30克,面部加白芷10克,头部目加菊花10克,上肢加桂枝10克,胸胁部加柴胡15克,会阴部加龙胆草10克,渗出多加地榆10克,感染加黄连10克.上药加凉水2500--5000毫升,武火煎沸后再煎10--15分钟,取汁待温备用.用两条毛巾交替外洗湿敷患部,每次15--30分钟.每天早晚2次,轻者一付用2天,重者每天一付.一周/疗程.2神经机能失调,服用西替利嗪,钙片,外搽尤卓尔3老年瘙痒症的发病原因比较多,总的来说是老年人皮肤干燥,加上缺血缺氧,所以就出现瘙痒!现在长出的皮疹应该是搔抓或者刺激形成的!建议吃几种抗组氨的药物如西替利嗪,酮替芬,依巴斯汀等的同时局部搽点药物如无极膏等二、老年皮肤瘙痒怎么治?悬赏分:20 - 提问时间2006-10-3 20:11拜拖大家了,真的很需要好办法老年皮肤瘙痒症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阵发性瘙痒,尤以夜间为重,难以忍受,强烈地搔抓,直至皮破流血有疼痛感觉时为止。

由于剧烈搔抓,往往引起条状表皮剥脱和血痂,亦可有湿疹样变、苔藓样变及色素沉着等继发皮损。

笔者多年来运用中药加减四物汤结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4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40例病人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51~76岁;病程最短者1年,最长者6年。

全部病例瘙痒呈阵发性,以夜间为重,躯干、四肢见程度不等的抓痕、血痂,少数伴有湿疹样变及色素沉着。

2 治疗方法2.1 中药治疗加减四物汤:制首乌12g,熟地12g,当归10g,白芍12g,鸡血藤10g,赤芍10g,五味子10g,菟丝子15g,生龙牡各15g,水煎20min,龙牡先煎20min,1日1剂,早晚2次分服,疗程10天。

2.2 西药治疗口服阿司匹林0.3g,1日3次,疗程7天。

3 疗效分析3.1 疗效标准痊愈:皮损消退,局部皮肤恢复如常,瘙痒症状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

有效:瘙痒基本消失,皮损消失,1年内酗酒,过食辛辣有复发;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3.2 治疗结果本组病例中,痊愈27例,占67.5%,有效11例占27.5%,无效2例,总有效率95%。

4 典型病例患者,男,73岁,退休干部,全身瘙痒2年,以冬季为重,曾内服、外用西药,疗效甚微,2000年11月初诊,症见四肢伸侧面、腰、背、腹部表皮抓痕,间有血痂,以四肢、背、腰部明显。

双小腿外侧有少许湿疹样变。

采用加减四物汤服用10剂,阿司匹林治疗7天,所有症状消失,皮损处恢复如常。

嘱其忌食牛肉、辛辣等发物,忌用热水烫洗和肥皂洗涤,随访4年,未再复发。

5 讨论皮肤瘙痒症发病因素比较复杂,包括内因或外因或兼而有之。

老年性瘙痒症病因多由于皮脂腺机能减退、皮肤干燥和退行性萎缩因素而引起。

中医认为血虚肝旺以致生风生燥、肌肤失养而成。

治疗上《外科大成·诸痒》中:“……若风热内淫,血虚作痒者,又当凉血润燥”。

制首乌、当归、白芍、熟地养血滋阴,赤芍、鸡血藤凉血补血,五味子、菟丝子、生龙牡滋养安神。

阿司匹林中等剂量,老药新用,有抑制血小板凝集功能,起到活血祛瘀的作用,其止痒机制尚待进一步探讨。

取中药凉血润燥,养血安神止痒,西药活血祛瘀治疗本病,中西药结合,共同起到止痒之功能。

总有效率达95%,不失是一种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良好方法。

回答者:yj_boy7 - 首席运营官十二级10-3 20:27老年人皮肤干燥,多护肤,滋润皮肤,多吃水果蔬菜,维生素B和维生素C三、老年瘙痒别急着挠进入冬季,自己随身常备个“痒痒挠”的老年人多起来了,同时因为皮肤瘙痒而到皮肤科就诊的老年人也日渐增多了。

一些瘙痒严重的老年人在谈到痒的感觉时有“如坐针毡”的感受。

瘙痒,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却常常令他们彻夜难眠、痛苦不堪。

其实,如果老年人做到“少洗澡,多润肤,别过暖,少刺激”这几条皮肤保养原则,可以将瘙痒减轻到最低程度。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男性的发病率比女性高,晚间瘙痒比白天严重,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变薄,表面有糠秕状的脱屑,长期的搔抓,皮肤上会出现许多抓痕、血痂、色素沉着、苔藓样变,重者可以发生皮肤感染。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多是由于激素水平生理性下降、皮肤老化萎缩、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功能的减退使皮肤含水量减少、缺乏皮脂滋润、易受周围环境因素刺激诱发等所致。

少洗澡:老年人的皮肤因为生理性退化的缘故,皮肤表面缺乏足够的皮脂保护,皮肤干燥缺水,过勤洗澡会带走原本就不多的皮脂保护层,使皮肤愈显干燥,如果洗澡水过热、用碱性大的肥皂或用力搓澡,无疑会加重皮肤干燥瘙痒的状态。

因此,冬季老年人应当减少洗澡的次数,每周一次足矣。

选择性质温和的浴液,不用过热的水,更不要用力搓澡,有条件的用浴缸浸泡身体最好,浴后在全身或常瘙痒的部位薄薄地涂抹一层类似宝宝霜那样含油脂较多的润肤液。

多润肤:除了浴后必要的润肤外,平时应根据自己皮肤干燥的程度,每天在容易瘙痒的部位涂抹1~2次含止痒成分的润肤剂以保持皮肤的滋润度。

别过暖:老人冬季着衣冷暖要适度,既不能凉着了,也不宜热得冒汗。

穿着过于厚重会导致体内汗液蒸发过多而使皮肤含水量减少,而皮肤的干燥又会加重瘙痒的发生,室内暖气或空调温度过高也会带来同样的问题。

一般来说,室内温度以24℃~25℃为宜。

少刺激:研究表明,过多过勤地嗜烟酒、饮浓茶、喝咖啡或食辛辣食物对人体及皮肤是一种刺激,会引起血液中的许多化学介质如组胺、5羟色胺、激肽、神经肽等神经传导介质发生变化,导致睡眠欠佳、情绪不稳定等诸多反应,皮肤也因为刺激而产生痒感。

因此,适当戒减不良嗜好对于老年皮肤瘙痒的防治是十分重要的。

别过暖:老人冬季着衣冷暖要适度,既不能凉着了,也不宜热得冒汗。

穿着过于厚重会导致体内汗液蒸发过多而使皮肤含水量减少,而皮肤的干燥又会加重瘙痒的发生,室内暖气或空调温度过高也会带来同样的问题。

一般来说,室内温度以24℃~25℃为宜。

老年人只要做到以上保养原则,皮肤瘙痒的症状将会大为减轻或消退。

个别人在此基础上仍有瘙痒时,可以使用一些抗组织胺类药、镇静剂及外用止痒药物来治疗,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如果出现顽固性的瘙痒,应当考虑是否有其他内脏疾病的存在。

有资料显示32%的糖尿病人会发生瘙痒,86%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人会伴有皮肤瘙痒,其他慢性便秘者、肿瘤患者也会有不同程度的瘙痒,这时就需要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了。

(解放军304医院皮肤科邹先彪)四、我几天前给我老外婆开的药方,用了效果很好的。

我外婆今年89了,所以在配药时叮嘱医生注意量,你可以参考参考:外敷:桃仁10g,野菊花10g,苦参10g,红花5g,蛇麻10g,金银花10g。

放人纱布袋中,煎煮后,加适量水达到适宜温度,洗皮肤刺痒处,每次20—30分钟,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洗澡后涂敷于患处。

皮肤瘙痒患者避免辛辣、油腻、海鲜,咖啡、烟、酒等刺激类食品,因为这类食品对人体及皮肤是一种刺激,可能会使原本患有某种皮肤病的人病情加重。

如化脓性皮肤病人宜少吃甜食、酒类等;而辣椒、葱、蒜、酒、浓茶等食物会导致人睡眠欠佳、情绪不稳定等诸多反应,这些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到人对刺激的敏感度,更容易产生痒感,特别是可能使患瘙痒性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的人症状加重。

饮食要清淡,少吃高脂肪食物,因为高脂肪食物会增加皮肤上油脂的负担,特别是皮肤表面的毛孔易发生堵塞的现象;糖类食物也要少吃,过多的糖会增加皮肤上细菌的繁殖,刺激皮肤,造成皮肤瘙痒。

而鱼、虾、蟹等海鲜类产品,是皮肤瘙痒的“过敏源”,它易使皮肤血管周围的活性物质释放出来,加剧皮肤的瘙痒,也应避免食用。

洗澡后趁皮肤还未全干时立刻涂抹上滋润的身体乳液,尤其是四肢等特别干燥的部位,这样可帮助皮肤恢复水油平衡并在皮肤上形成一层薄膜,防止水分蒸发,而且因为刚洗好澡时毛孔还是微微张开的,护肤品比较容易吸收、渗透。

涂好护肤乳后应尽快穿上衣服和袜子,不但保暖还可以防止表皮流失水分与皮脂,帮助加强对皮肤干燥状况的改善效果。

皮肤在得到有效的滋润之后,可有效减少干痒现象。

如果平时感觉皮肤干燥时也应随时使用乳液,以便及时滋润干燥的肌肤,重点是小腿和手臂,小腿的胫前部是全身皮脂腺最少的部位,所以最容易发生瘙痒和皮屑,而手臂经常会暴露在空气中,也最容易产生干燥现象。

五、老年瘙痒蒋土君主任医师不少老年人,一到冬季夜晚脱衣上床时,身上的皮肤就会发痒,越痒越搔,越搔越痒,直至被抓破或掐痛,才能稍稍止痒而入睡。

这就是冬季瘙痒症,是一种与季节、天气、寒冷、温度高低的变化有密切关系的皮肤病。

这种病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因为老年人一般都皮肤萎缩、变薄、汗少,又缺乏皮脂润滑,而且易受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刺激,诱发痞痒。

典型的症状是大腿发痒,逐渐蔓延到小腿,甚至周身。

每当就寝前,脱掉衣裤时,温暖的身体受到室内较凉的空气刺激,便立即诱发皮肤痞痒。

老年人冬季皮肤瘙痒症的产生,还与一些生活习惯有关。

有的老年人爱用很烫的热水洗澡,而且洗澡的次数过于频繁,再加上使用碱性大的肥皂或药皂,使本来就枯燥的皮肤失去了皮脂的滋润。

因此,冬季老年人洗澡次数不要过多,—般平均每周1次为宜,水温不宜太高,应保持在50摄氏度左右,不要使用碱性大的肥皂或药皂,应选择中性护肤浴皂。

许多老年人在饮食方面,到了冬季还是坚持素食为主,惧怕吃高脂肪食物。

其实,这样对健康是不利的。

脂肪能产生热量帮助人们抵御寒气,并能使皮肤得到滋润。

因此,适量摄入高脂肪食物可以预防老年人皮肤痞痒症的发生。

并且,脂肪食物有利于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摄入,并有防治皮肤干燥和老化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