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模块4第13讲世界现代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
模块4第13讲世界现代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
赫鲁晓夫
结果
勃列日涅夫
名称
欧洲联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合组织
(1)都是由发达国 (1)第一个由发达 (1)当今世界最大的
家组成的
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区域性经济合作组
特点
(2)合作程度最高 ,由经济一体化向
组成的经济集团 (2)体现了南北合
织 (2)各国差异最大
经济政治一体化过 作
(3)松散性和开放性
输入原料 和半制成 品
购买粮食、 饲料及农业 生产资料
输入机械设 备、车辆等 重工业产品
26%
24%
15%
购买 其他
燃料 12% 23%
模式1
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
模式2
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
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 模式3
有法律义务类别 极端全球主来自者表 经 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运行机制调整,经济获得恢复和发展; 现 济 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
上 迅速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发展明显
文 化 上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大推动了生产力发 展;现代主义文学、艺术有了迅速发展
国家 领域
政治 经济 军事
美国 北约
从认识、启示、评价、评述、新史观、新情境创 考向3
设的角度考查
考题 统计
2013广东文综: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评述 2013福建文综:对“冷战”的认识 2013江苏单科:运用历史地图创设情境考查二战 后的国际局势
考向 考题 统计
从历史概念、特征、本质属性的角度考查 2013天津文综: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征 2013海南单科: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性质
考题 统计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欧洲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原因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欧洲部分国家版图变化趋势 2012广东文综:20世纪六十年代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 趋势 2012江苏单科:分析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主要原因 2012四川文综:区域性国际组织出现的原因 2011山东文综: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013海南单科:“冷战”的基本特征 2013浙江文综:概括20世纪的历史特征 2013海南单科:“第三世界”概念内涵 2011广东文综:理解马歇尔计划的内涵 2011福建文综:北约与华约对峙的本质 2011山东文综:对世界多极化趋势内涵的理解 2011江苏单科:理解美苏争霸的阶段特征
从历史起因、条件、规律、趋势、影响、意义的角度 考向2 考查
渡
(3)大国主导
,合作程度较低
影 响
(1)提高国际政治 地位,促进欧盟各 国经济的发展 (2)推动世界朝多 极化方向发展
促进了三国经济的 发展,增强了国际 竞争力和区域经济 实力
(1)促进了地区贸易 和投资 (2)由于文化和历史 差异,有一定的负 面影响
考向1
考题 统计
从历史概念、特征、本质属性的角度考查
苏联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互助委员会
实力中心 欧洲 日本
第三世界国家
中国
美国、苏联
经济发展状况 世界第二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经济地位相对下降
政治目标 政治一体化
发挥更大作用 成为世界重要政 治力量
维持原有地位
背景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20世纪60年代,赫 鲁晓夫下台后,国 内经济混乱
措施
模块4第13讲世界现代两种 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
一、时空坐标
二、特征概览
阶段 二战后至今是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且相互竞争的时期, 特征 世界局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政 治 上
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美苏两极为争夺世界霸权进行 了长时间的“冷战”,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20世纪60~ 70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当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怀疑论者
全球化是人类活动 全球化加剧了不同文明的
观点 框架的重组,是民 冲突,民族及宗教纠纷,
族国家的终结
领土争端仍然存在
限时集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