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杭州地铁SG5-9标冬季施工方案(15P)

杭州地铁SG5-9标冬季施工方案(15P)

杭州地铁一期工程SG5-9标段冬季施工方案中铁二局工程有限公司杭州地铁SG5-9标项目经理部二〇一六年十一月·浙江杭州杭州地铁5号线一期工程SG5-9标段冬季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中铁二局工程有限公司杭州地铁SG5-9标经理部二〇一六年十一月·浙江杭州目录1编制说明 (16)1.1编制范围 (16)1.2编制依据 (16)1.3编制原则 (16)2施工组织安排 (16)2.1冬季施工的确定 (16)2.2施工组织机构 (16)2.3施工资源配置 (17)3施工方案 (17)4冬季施工方法 (18)4.1一般规定 (18)4.2施工准备 (18)4.3钢筋施工 (19)4.4混凝土施工 (19)4.5预应力筋施工 (21)4.6砌体工程施工 (21)4.7温度观测 (22)4.8脚手架工程施工 (22)4.9高空作业 (23)5保证措施 (24)5.1组织保证 (24)5.2制度保证 (24)5.3技术保证 (25)5.4质量保证 (25)6.5安全保证 (25)5.6物资、设备保证 (27)5.7后勤保证 (27)5.8资金保障 (27)杭州地铁5号线一期工程SG5-9标冬季施工方案1编制说明1.1编制范围本方案编制范围为杭州地铁SG5-9标结构物、盾构区间等工程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1.2编制依据1).杭州地铁5号线一期工程SG5-9标施工图设计;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3).《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1.3编制原则本施工方案以杭州地铁5号线一期工程SG5-9标施工区域气候条件及工程项目特点进行编制。

2施工组织安排2.1冬季施工的确定根据相关规范规定当环境昼夜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混凝土工程应按冬期施工规定进行施工。

根据杭州市气象信息,结合项目部相关部门气象温度记录,确定我部管段冬季施工起讫日期为每年的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下旬。

2.2施工组织机构3.2.1冬季施工领导小组为确保冬季施工质量,兑现施工计划,经理部设置六部一室,下设作业队,作业队下设桥梁、隧道、路基及拌和站班组进行冬季施工。

同时,为加强冬季施工的组织领导,务求冬季施工取得成效,项目部成立杭州地铁SG5-9标冬季施工领导小组。

组长:张光胜副组长:周军、王绍辉、谢仁良、谭帅组员:王禄进、梁旋、鲜文波、刘平、邱圳、李德明、蒋波、李爽、周天寒、周建、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程管理部,办公室主任由张光胜兼任,王绍辉、谢仁良、谭帅具体负责冬施期间施工生产计划及完成情况相关事务。

3.2.2工作职责1)领导小组职责①负责冬季施工活动的组织管理,为冬季施工提供支持和服务;②指导、督促及帮助冬施项目搞好施工现场生产、安全、质量、成本管理以及标准化工地建设;③解决各方面主要关系,重点解决好冬季施工队伍的稳定工作及冬季施工物资储备;④过程加强与局指挥部沟通,解决好项目资金的正常运转;⑤按照冬季施工考核办法,负责冬季施工定期通报和考核。

2)办公室职责办公室作为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机构,负责对冬季施工期间每日进度完成情况、生产资源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并与下达计划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重点分析未完成计划的主客观原因,并及时向项目领导进行汇报。

2.3施工资源配置2.3.1主要材料冬季施工主要材料数量见下表。

主要材料计划表编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简易篷布m28000备用料仓覆盖。

2保温套套7混凝土罐车。

3防寒服装套300生产工人及管服人员。

4取暖炉台100升温及取暖。

5防冻液t 1.2行走设备。

6柴油t1440用于机械设备、发电机等。

2.3.2主要设备主要设备数量见下表。

主要设备数量表序号机械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商砼站个12简易火炉套10拌和站7个,工人20个,管理人员10个。

3装载机台2除雪、拖车。

4普通水银温度计个20桥梁1个,车站10个。

5电子测温仪个6桥梁1个,车站2个。

3施工方案当地昼夜室外平均气温(每天6、14、21时所测室外温度的平均值)连续5昼夜低于+5℃和最低气温低于-3℃时,钢筋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钢筋加工制作及安装工程按冬季施工办理,即由常温施工转入冬季施工。

4冬季施工方法4.1一般规定4.1.1为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混凝土宜安排在白天进行浇筑。

4.1.2冬季施工期间,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40%之前,不得受冻。

4.1.3低温季节,施工部位尽量集中;已浇筑的混凝土,露天混凝土在强度低于10Mpa 前必须采取保温蓄热措施,以防混凝土受冻。

4.1.4低温季节混凝土拌合用水先加热。

加热温度通过热工计算确定。

4.1.5进入低温季节,施工前先准备好集料保温及拌合用水升温设施以及拌合物入模过程中的升温、保温设施。

4.1.6砂石料棚四面应封闭,每个料仓安装升温设备进行预加热,保证砂石料温度在5℃以上。

4.1.7混凝土拌合:拌合用水温度取值范围建议40℃~45℃,具体通过热工计算确定;投料顺序为先投骨料、再加水搅拌,再投入水泥继续搅拌到规定时间(比常温搅拌时间延长50%),出料温度不得低于12℃,入模温度不宜低于10℃。

4.1.8混凝土运输设备应增设保温套,防止热量损失。

4.1.9在露天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用保温材料,将浇筑的混凝土外露面进行覆盖,同时用蒸汽锅炉对其养护,用蒸汽养生使混凝土在湿温条件下硬化。

4.1.10低温浇筑的混凝土,拆模遵守下列规定:1)非承重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允许受冻的临界强度;2)承重模板拆除经计算确定,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值的70%;3)混凝土质量检查除按规定对成型试件检测外,还应采取无损检测手段随时检查混凝土早期强度。

4.2施工准备进入低温季节,施工前,必须将拌和站、运输设备、浇注设备及浇筑部位的升温、保温、蒸养设备及生产设施配套完善,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施工;拌和混凝土前,采用热水冲洗拌和设备,并将积水或结冰清除。

4.3钢筋施工冬季施工时的钢筋闪光对焊在加工棚内进行,焊接时气温不低于0℃,困难条件下,对以静力荷载为主的钢筋,最低气温不低于-10℃;电弧焊接时,增加篷布进行防雪和挡风,减小焊件温度差,焊接后的接头严禁立刻接触冰雪;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不得进行施焊;钢筋在负温度下进行冷拉时,其温度不宜低于-20℃。

4.4混凝土施工4.4.1原材料预热要求冬期施工混凝土搅拌前,原材料预热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加热拌合水,当仅加热拌合水不能满足热工计算要求时,可加热骨料;拌合水与骨料的加热温度可通过热工计算确定,加热温度不应超过下表规定;2、水泥、外加剂、矿物掺合料不得直接加热,应置于暖棚内预热。

拌合水及骨料最高加热温度(℃)水泥强度等级拌合水骨料42.5以下806042.5、42.5R及以上60404.4.2混凝土拌和1)提前做好冬季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工作,由现场试验室通过试配提供冬季混凝土施工配合比;2)混凝土拌合:拌合时间较常温时间延长50%,时间控制在3min左右;混凝土出料温度不得低于12℃。

3)混凝土原材料使用时的温度根据热工计算和实际试拌情况确定。

采用加热拌和用水为主,辅以骨料保温和加热措施,对骨料采取防风雪措施,对水泥和外加剂采取保温措施,以保证混凝土拌和物的初始热量。

当需要对水进行加热处理时,水的加热温度不宜高于80℃。

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至80℃以上,但搅拌时应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搅拌均匀,待水温降至40℃时后再投入水泥。

注意搅拌时要绝对避免水泥过热出现假凝现象。

当加热水尚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将骨料均匀加热,其加热温度不应高于60℃。

当拌制的混凝土出现塌落度减少或发生速凝现象时,应重新调整拌和料的加热温度。

混凝土搅拌时间宜较常温施工延长50%左右。

4.4.3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搅制好后,应及时运到浇灌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混凝土热量散失、表层冻结、混凝土离析、水泥砂浆流失、坍落度变化等现象。

要加强运输工具的保温覆盖,对混凝土罐车、泵车和输送管道采取遮蔽、包裹的保温措施,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减少运输过程中混凝土热量的散失,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10℃左右,最少不低于5℃。

当通过热工计算,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达不到5℃以上时应对搅拌水及骨料加热。

4.4.4混凝土浇注1)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不宜低于10℃;2)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机械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整捣时间较常温时间延长50%,时间控制在40s左右;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大于30厘米,振捣时,插棒间距控制在40厘米左右,浇注上层时,捣固棒插入下层15厘米,保证层间衔接,待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沉降,表面泛浆排出后慢慢将棒提出。

3)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模板及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

如遇气温变化,应及时用蓬布遮盖好,并通过薄膜、棉被覆盖,或采取其他保温措施,使模板和钢筋的温度不低于O℃,在加温过程中,安排专人观测温度,并详细记录,低于0℃不灌注混凝土。

4)浇筑混凝土选择在天气较暖的白天进行,一般上午10点左右开始浇筑,下午16点左右结束。

当环境温度低于一10℃时,不得开盘浇筑混凝土。

4.4.5混凝土养生1)在室外气温高于-lO℃时,优先采用蓄热法:蓄热法养护达不到要求时,采用外部热源加热法养护。

根据现场实际气温,在混凝土表面用保温材料(如帆布和棉被等)严密覆盖,保温材料的层数和厚度根据现场混凝土的温度进行热工计算后确定,使混凝土早期强度处于正温状态。

2)洒水次数保持混凝土湿润为度,洒水作业安排在白天气温较高时进行,温度低于5℃时严禁洒水。

采用蓄热法养护混凝土期间至少每6小时检测1次养护温度。

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带模养护,如果混凝土表层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差超过15℃时,拆模后立即用毛毡或帆布加以覆盖,以使混凝土表面的冷却缓慢进行。

4)拆模时,混凝土应达到设计强度的95%,混凝土与环境的温差不得大于15℃,当温差在10~15℃时,拆除后的混凝土表面采用临时覆盖措施。

当环境温度低于0℃,则待混凝土表面温度冷却至5℃以下,且混凝土与环境的温差不得大于15℃后进行。

4.4.6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1)混凝土灌注期间为了掌握环境气温,混凝土各种原材料的温度以及在操作过程的温度控制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应设专人进行测温,并做好详细记录。

主要测温项目有:天气温度;混凝土拌合前水和粗细骨料的温度;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搅拌车的出仓温度、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浇筑前的模内温度及接触面的温度。

(2)室内外环境温度,每昼夜定时定点测4次;混凝土在养护期间温度的检查,应符合规范的要求。

(3)养护期间如遇强寒流经过,测温时间应适当加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

(4)养护期间如发现某个测温点温度过低,降温过快,或所有测温点都降温太快,这时应立即设法纠正,以防混凝土遭受冻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