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有理数的乘方
东乡二中张长海
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背景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能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2.已知一个数,会求出它的正整数指数幂,渗透转化思想.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以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4.理解乘方的意义,探究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会进行乘方的运算
5.通过合作交流及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及探究新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能利用乘方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底数、指数和幂三个概念,并能进行求幂的运算.
一、情境导入
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与国王下棋,国王输了,问阿基米德要什么奖赏.阿基米德对国王说:“我只要在棋盘上第一格放一颗麦子,在第二个格子中放进前一个格子的两倍,每一个格子中都是前一个格子中麦子数量的两倍,一直将棋盘每一个格子摆满.”国王觉得很容易就可以满足他的要求,于是就同意了.但很快国王就发现,即使将国库所有的粮食都给他也不够.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二、新授内容
活动一:乘方的意义
把下列各式写成乘方的形式,并指出底数和指数各是什么.
(1)2×2×2×2×2×2×2×2;
(2)3×3×3×3×3×3×3
方法总结:乘方是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幂是乘方的结果,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要先用括号将底数括起来再写指数.
活动二:乘方的意义(经历活动探索)
6.54表达的含义是什么?如何读?
)
(5-4表达的含义是什么?如何读?
解析:首先化成幂的形式,再指出底数和指;
方法总结:乘方是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幂
是乘方的结果,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要先用括号将底数括起来再写指数.
总结乘方的意义
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指数:表示相同因数的个数a . a . a . …… .a = a n
底数:表示相同的因数
活动三:乘方意义探索经历游戏感知乘方。
教师引导游戏过程,对结果做出评价。
典例解析
计算
(1))
(5-4 (2))
(5-3; (3)(-23
)3; 解析:可根据乘方的意义,先把乘方转化为乘法,再根据乘法的运算法则来计算;或者先用符号法则来确定幂的符号,再用乘法求幂的绝对值.
方法总结:乘方的运算可以利用乘法的运算来进行.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
(偶正奇负)
经历活动继续探究偶正奇负并解决导入中的疑问。
让学生对偶正奇负这一方法进一步加深了解和认识。
教师引导游戏过程,对结果做出评价。
活动四:探索扩展培养数学兴趣。
小组课堂活动:折纸实验
视频资料折纸丈量宇宙。
三 、归纳小结
1.由学生小结本堂课所学的内容.
2.总结五种已学的运算及其结果.
课本42页练习1,2 课本47页习题第一题。
五、板书设计 1.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2.有理数乘方运算 偶正奇负
本节教学以故事引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归结出答案,由答案的表现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自然过度到新知识的学习,接着层层设问,引出乘方以及与乘方有关的概念,采用归纳类比的方法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既有利于复习巩固旧知识,又有利于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