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属材料中的应力腐蚀研究

金属材料中的应力腐蚀研究

二、测试表征
应力腐蚀是材料,环境介质和应力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研究SCC 的常用方法有物理方法、电化学方法、力学方法。 1、物理方法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电子探针 离子探针 俄歇电子能谱仪
物理方法
第三章 断裂的研究方法与测试表征
2、电化学方法
(1) 测定零电流电位与时间的关系。 可以得到有关裂纹发生、发展的许多信 息。 (2) 用恒电位法测定不同电位下电流 与时间的关系,观察裂纹发展速率,确 定SCC临界电位和敏感电位区间,并辅 以断口的显微观察分析。
氢致开裂机理示意图
第三章 断裂的研究方法与测试表征
一、研究方法
•慢应变速率拉伸法:以相当缓慢的应变速率给处于腐蚀介质中的试样 施加载荷,以考察材料应力腐蚀敏感性大小。因此,应变速率是试验 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参数。对于大多数材料-环境体系,最为敏感的应 变速率为10-6s-1~10-7s-1; •恒载荷加载法:试验过程中试样加载载荷保持不变的一种评价方法。 将试样的一端固定,另一端加上恒定的拉伸静载荷,然后将试样浸泡 在腐蚀介质中,记录SCC发生的时间。恒载荷法特别适用于初始应力明 确,试验过程中应力保持恒定的情况;
工作环境:过热蒸汽量1025t/h,出口压力17.4MPa,出口温度540℃。全大屏工质进口温度为406℃,
工质出口温度462℃,工作压力18.6MPa; 损坏情况:最内圈夹持管爆管;
第四章 断裂的理论应用与实际案例
二、宏观检测
爆口均发生在小角度17°30′弯头附近,裂口均为横向,在一次爆口的6根管子 中,有些管由外向内裂,有些则由内向外裂,管径未涨粗,断口较平整,裂口内壁 附近存在平行的未穿透的横向裂纹,管外壁附有黑色的氧化层,管外壁局部有弯管 留下的压痕,这些区域的背面有较浅的横向裂痕萌生。
电化学方法
(3) 对裂纹尖端闭塞区的化学和电化 学状态、腐蚀热力学及动力学问题进行 研究。
第三章 断裂的研究方法与测试表征
3、力学方法
悬臂梁试样应力腐蚀测试
原理:悬臂梁试样应力腐蚀试验分为恒载荷试验和恒位移试验,前者通过 外部加载装置加载,后者采用螺栓完成自身加载。其中恒载荷试样的优点是能 够准确地定量表示应力参数。恒载荷试验可以用多个恒载荷试样测出氢致滞后 开裂或断裂的门槛应力强度因子。 悬臂梁试样应力腐蚀测试装置 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加力装置、 固定装置和腐蚀装置;加力装置由 悬臂梁、加载砝码及砝码杆组成; 固定装置由刚体框架组成。
[C].中国核学会,2013:5.
[5]吕宏,郭献忠,高克玮,等.α-Ti在甲醇中应力腐蚀及膜致应力的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 2000,10(8):59-63. [6]赵鹏,苏艳. 高强铝合金应力腐蚀开裂研究进展[J]. 装备环境工程,2016,13(1). [7]褚武扬,高克玮. 环境断裂微观机理研究[J]. 科学通报,1997(23):2483-2486. [8]刘万雷,常新龙,张有宏,等. 铝合金应力腐蚀机理及研究方法[J].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2013(1):71-73. [9]刘春江,姜涛,刘新灵,等. 应力腐蚀机理和基于FEM的应力腐蚀裂纹扩展模拟技术的研究 进展[J]. 失效分析与预防,2016,11(2):111-116.
的腐蚀物,爆口及裂纹方向与弯头加工变形方向垂直。尽管经过爆管和试样割取释
放了大部分的内应力,衍射测量中仍可发现试样中存在明显的应力和应力梯度,可 以确定失效的原因是由于应力腐蚀所致。
第五章 参考文献
[1]孙擎擎,陈启元,陈康华. 不同热处理7150铝合金的点蚀电位与应力腐蚀敏感性[J]. 中国有色 金属学报,2016,26(07):1400-1407. [2]杨宗发. 断裂力学第五讲应力腐蚀断裂[J]. 建筑机械化,1982(03):45-48+44. [3]黄诚,王非凡,鄢东洋,等. 铝合金异质接头力学性能弱化及断裂机制[J].宇航材料工艺, 2018,48(02):56-60. [4]闫萌. WOL应力腐蚀试验方法及断口分析[A].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科学技术年报(2011)
爆口宏观形貌
第四章 断裂的理论应用与实际案例
三、金相分析
在爆口附近制备金相试样,晶粒度3~6级,单相奥氏体,沿晶裂纹,裂纹中充 满灰色的腐蚀物。
图 爆口区域金相照片 50×
图 爆口区域金相照片200×
第四章 断裂的理论应用与实际案例
四、电子探针检验
断口及管子外表面氧化物成分见表3,能谱分析发现管子微裂纹处存在Cl、S元 素。
第二章 断裂物理基础与微观机理
2、氢致开裂机理
氢致开裂型SCC理论认为,阳极金属溶解所对应的阴极过程是析氢反应, 由于裂纹中酸度提高,电位降低,有利于氢离子还原的阴极过程,析出的氢部 分被金属吸收并向内部扩散,而且氢原子能扩散进入金属材料并控制裂纹的形
核和扩展,这一类应力腐蚀就称为氢致开裂型应力腐蚀。
金属材料的应力腐蚀开裂研究
汇报人:封帆 小组成员:杨宝磊 刘鑫 周蒙 张晓峰 韩昆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断裂力学基础 断裂物理基础与微观机理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环境断裂的研究方法与测试表征
环境断裂的理论应用与实际案例 参考文献
第一章 断裂力学基础
一、裂纹分类
• I 型裂纹-张开型裂纹,受拉力作用,裂纹面张开; • II 型裂纹-滑开型裂纹,受面内剪力作用(刃型位错) ; • III 型裂纹-撕开型裂纹,受面外剪力作用(螺旋位错);
远大于没有应力时的腐蚀速度,又远小于单纯力学因素引起的
断裂速度。
第二章 断裂物理基础与微观机理
• 形貌特征:取决于合金成分、强度级别、环境体系以及应力 强度因子的大小,断口形貌多呈海滩条纹、羽毛状、撕裂、 扇形和冰糖块状。
第二章 断裂物理基础与微观机理
三、微观机理
1、阳极溶解机理
阳极溶解机理示意图
阳极溶解SCC机理就是金属表面氧化膜由于某种原因遭到破坏,露出 的新鲜金属成为微电池的阳极,未遭破坏的氧化膜成为阴极。由于阳极面 积小,阴极面积大,所以阳极腐蚀电流很大,阳极区会被腐蚀成沟形裂纹, 加上应力的作用,裂纹扩展,同时裂纹尖端产生应力集中,使其附近产生 塑性变形,加速阳极溶解,裂纹继续扩展直至断裂。
第五章 参考文献
[20]Youshi Hong,Zhengqiang Lei, Chengqi Sun, Aiguo Zhao. Propensities of crack interior initiation and early growth for very-high-cycle fatigue of high strength steel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 2014, 58. [21]Pugh E N. Progress toward understanding the stress corrosion problem[J]. Corrosion, 1985, 41: 517-531. [22]Lu, Rihuan, Gao,et al. Crushing analysis and crashworthiness optimization of tailor rolled tubes
第二章 断裂物理基础与微观机理
一、应力腐蚀产生的条件
• 条件:特定的材料、特定的环境介质以及足够大的拉应力。 三者并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有相互促进作用。
第二章 断裂物理基础与微观机理
二、特征
•应力:必须有应力,特别是拉应力的作用,远低于材料的屈 服强度,应力腐蚀造成的破坏是脆性断裂; •介质:对一定成分的合金,只有在特定介质中才发生应力腐 蚀断裂; •速度:应力腐蚀断裂速度约为10-8~10-6 m/s数量级的范围内,
第四章 断裂的理论应用与实际案例
一、背景介绍
某发电厂发生的一起煤气炉爆破事故。该厂一号机组的锅炉,是国内某锅炉厂D1025/18.2-3型再热自
然循环煤气炉。
材质:外圈第1、2根和最内圈作夹持管材料为SUS304HTB,其余管均为12Cr1MoV; 结构:4屏过热器,布置在炉膛上部,横向节距2743.2mm,纵向节距61mm,管径51mm×7mm,每大 屏由8小屏组成,每小屏有6根管子,绕成U形;
第五章 参考文献
[10]乔利杰,王燕斌,褚武扬. 应力腐蚀机理[M]. 科学出版社,1993. [11]褚武扬,谷飚. 应力腐蚀机理研究的新进展[J].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1995(2):97-101. [12]王博. 硝酸盐复杂环境中X70钢的应力腐蚀试验研究[D]. 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9. [13]王建军,杨秀娟,闫相祯. 含裂纹注气管道的硫化氢应力腐蚀试验研究[J]. 理化检验(物理 分册),2006(07):325-327+334. [14]陈沛,查小琴,高灵清,等. 气瓶表面裂纹扩展规律与寿命估算的研究[J]. 材料开发与应用,
第一章 断裂力学基础
三、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率da/dt
对确定的材料来讲,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率da/dt是应力强度因子KI的函数,其关系曲线如 下图所示。一般分三段: •第Ⅰ段:在KI刚超过KISCC,是一段孕育期,裂纹突然加速发展; •第Ⅱ段:水平阶段,da/dt和KI关系不大,这一阶段主要是由电化学过程超控制作用; •第Ⅲ段:最后加速阶段,裂纹长度已接近临界尺寸,随着KI增大,da/dt迅速增大,直到最 后断裂。
2017,32(05):5-12.
[15]潘保武. 低合金高强度钢应力腐蚀研究[D]. 中北大学,2008. [16]马如璋,徐祖雄. 材料物理现代研究方法[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7. [17]郭献忠,褚武扬,高克玮,等. 不同pH值下黄铜应力腐蚀敏感性与腐蚀引起拉应力的对应性 [J]. 金属学报,2002,(9):925-931. [18]卢志明,童水光,方德明,等.16MnR钢在含H2S介质中的慢拉伸应力腐蚀试验研究[J]. 化 工机械,2001,28(3):138-140. [19]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at low loads: Surface slip and crystallographic analysis[J]. Corrosion Science, 2015, 100:619-6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