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摘要的写作方法

摘要的写作方法

摘要的写作方法
1 摘要的概念和作用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对一篇完整的论文都要求撰写随文摘要。

其作用有二:
1)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

科技文献数量大,读者不可能一拿到文章就通读。

读者是否需要通读某篇论文,从题名上进行判断后,主要的就是根据摘要来决定,所以,摘要担负着吸引读者和介绍文章主要内容的任务。

2)为科技情报人员和计算机检索提供方便。

论文发表后,文摘杂志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从而可避免由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和错误,这就为科技文献的检索和利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 摘要的分类
2.1 报道性摘要
报道性摘要即资料性摘要或情报性摘要。

它用来报道论文所反映的作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向读者提供论文中全部创新内容和尽可能多的定量或定性的信息。

尤其适用于试验研究和专题研究类论文,多为学术性期刊所采用。

篇幅以
200~300字为宜。

2.2 指示性摘要
指示性摘要即概述性摘要或简介性摘要。

它只简要地介绍论文的论题,或者概括地表述研究的目的,仅使读者对论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篇幅以50~100字为宜。

2.3 报道—指示性摘要
报道—指示性摘要是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论文中价值最高的那部分内容,其余部分则以指示性摘要形式表达。

篇幅以100~200字为宜。

3 摘要段的内容
摘要中应写的内容一般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下面的例子比较符合这一要求。

4 摘要的写作要求
根据有关规定,可以把摘要的写作要求归纳成如下几点。

1)用第三人称。

作为一种可供阅读和检索的独立使用的文体,摘要只能用第三人称而不用其他人称来写。

2)简短精练,明确具体。

简短,指篇幅短,一般要求50~300字(依摘要类型而定);精练,指摘录出原文的精华,无多余的话;明确具体,指表意明白,不含糊,无空泛、笼统的词语,应有较多而有用的定性和定量的信息。

3)格式要规范。

尽可能用规范术语,不用非共知共用的符号和术语。

不得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并切忌罗列段落标题来代替摘要。

除了实在无变通办法可用以外,一般不出现插图、表格,以及参考文献序号,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

不分段。

摘要段一般置于作者及其工作单位之后,关键词之前。

4)文字表达上应符合“语言通顺,结构严谨,标点符号准确”的要求。

摘要中的语言应当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修辞规则和逻辑规则,不能出现语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