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理科综合测试卷含参考答案.doc

高三理科综合测试卷含参考答案.doc

华安一中2015届高三下第八周理综测试(2015.4.22)本试卷共12 页,满分30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可能需要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 -12 N-14 O-16 Na - 23 Mg - 24 S-32第I 卷(选择题共108 分)本卷共1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10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内囊泡的生理功能()A.分泌胰岛素B.合成多种水解酶C.进行细胞内物质运输 D .参与形成植物细胞板2.下列关于生命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有些质膜蛋白既是递质受体,也是物质通道B.DNA既能携带遗传信息,也能表达遗传信息C.乙烯既能促进果实生长,也能促进果实成熟 D .NADPH既携带了氢,也储存了能量3.右图甲、乙为某细胞连续多次细胞分裂过程中两个不同时期的细胞模式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某细胞的基因型一定是Dd B .乙的基因型一定是DDddD d D d C.多次分裂过程中出现的次序为甲→乙D.甲、乙的子细胞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4.真核细胞内RNA的酶促合成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甲乙第3 题图A.该过程不会发生在细胞质中第4 题图B.该过程两个RNA聚合酶反向移动C.该DNA片段至少含有 2 个基因 D .该DNA片段的两条链均可作为模板链5.右图为现代版“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 →桑”不能代表能量流动B.模式图中不应有“? →池塘”的箭头C.鱼是二级消费者池? 桑蚕蚕粪沼渣—沼气池蚕粪D.该生态农业促进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塘塘泥鱼6.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第5 题图确的是()A .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B.CO2、NO 2或SO2 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C.碘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D.钢筋混凝土、玻璃钢、石棉瓦、碳纤维增强陶瓷都是常见的复合材料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油脂发生皂化反应能生成甘油B.乙烯、丙烯酸(CH2=CHCOOH )、醋酸乙烯酯(CH3COOCH=CH 2)均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C .蔗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沉淀D .甲烷、苯、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8.对下列实验装置叙述错误的是()A .图 1:该装置不能制取并收集到干燥纯净的 NH 3B .图 2:若 X 为锌棒,开关 K 置于 A 或 B 处均可减缓铁的腐蚀C .图 3:白色固体先变黄色,最后变成黑色,可以得出 AgI 溶解度小于 Ag 2SD .图 4:可以验证碳酸酸性强于硅酸 9.某可逆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c(NO)c(SO 3) c(NO 2)c(SO 2)。

达到平衡状态时,如果升高温度 (其它条件不变 ),则 c(NO)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O 2(g)+SO 2(g)NO(g)+SO 3(g)ΔH>0B .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缩小容器体积,增大体系压强,气体颜色加深C .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D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增大10.酒后驾车人员体内酒精含量的微型检测装置如右图所示,两电极材料均为Pt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 极发生还原反应B .每生成 0.6 克 CH 3COOH ,电子转移为 0.04 mol-+2H 2O=4OH-C .Y 极反应方程式为: O 2+4eD .质子移向 X 极11.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表述 正确的是()A .0.2mol/LNaA 溶液和 0.lmol/L 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碱性溶液中:+)+c(H +)=c(A -- c(Na )+c(Cl )+B .0.lmol/LNa 2CO 3 溶液中: c(Na)=c(HCO- 3 )+c(H 2CO 3)+2c(CO 2-3 ) C .常温下 pH =4 的醋酸与 pH =10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pH <7+)相等D .pH =12 的 Ba(OH) 2 溶液和 pH =12 的 Na 2CO 3 溶液中,水电离的 c(H 12.下列图示与对应的选项相符的是( )A. 图 1 表示 KNO 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 a 点表示的溶液通过升温可以得到 b 点B .图 2 表示某一放热反应,若使用催化剂E 1、E 2、ΔH 都会发生改变C .图 3 表示向 Na 2CO 3 和 NaHCO 3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产生CO 2 的情况D.图4 表示向100mL0.1mol /L 的AlCl 3 和0.1mol/L 的NH4Cl 混合溶液中滴加1mol/L的NaOH 溶液时n(Al 的NaOH 溶液时n(Al 3+)和n(AlO -2 )的变化情况13.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左端滑到右端时,理想电压表V 1、V2 示数变化的绝对值分别为△U1 和△U2,干路电流为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灯泡电阻不变) ()A .小灯泡L1、L3 变暗,L2 变亮B.△U1 与△I 的比值不变C .△U1<△U2D.△U1=△U214.将硬导线中间一段折成半圆形,使其半径为R,让它在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中绕轴M N匀速转动。

导线在a、b 两处通过电刷与外电路连接,外电路接有额定功率为P、电阻为r 的小灯泡并正常发光。

电路中除灯泡外,其余部分的电阻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半圆形硬导线的转速2rP 2 2 R BB.半圆形硬导线的转速rP 2 2 R BC.线圈从图示位置转900 通过小灯泡的电荷量为0 通过小灯泡的电荷量为2R BrD.线圈从图示位置转900 过程中通过小灯泡的电荷量为0 15、在学校体育器材室里,篮球水平放在如图所示的球架上.已知球架的宽度为0.15m,每个篮球的质量为0.4kg ,直径为0.25m,不计球与球架之间的摩擦,则每个篮球对球架一侧的压力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10m/s 2)( )A. 4NB. 5NC. 2.5ND.3N16. 据报道, 科学家们在距离地球20 万光年外发现了首颗系外“宜居”行星。

假设该行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 6.4 倍, 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 2 倍。

那么,一个在地球表面能举起64kg 物体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能举起的物体的质量约为多少(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m/s2)()A.40kgB.50kgC. 60kgND. 30kg17. 如图,同一均匀介质中的一条直线上有相距 6 m的两个振幅相等的振源A、B. 从0 时刻起,A、B 同时开始振动,且都只振动了一个周期. 图甲为A的振动图像,图乙为 B 的振动图像. 若 A 向右传播的波与 B 向左传播的波在0.3 s 时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列波的波长都是 4 mB.两列波在A、B 间的传播速度均为20 m/sC.在两列波相遇过程中,A、B 连线的中点 C 为振动减弱点D.在0.9 s 时,质点 B 经过平衡位置且振动方向向上18.如图甲所示,一矩形金属线圈abcd 垂直匀强磁场并固定于磁场中,磁场是变化的,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线圈的ab 边所受安培力 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是图中的(规定向右为安培力 F 的正方向) ()A B C D19(18 分)Ⅰ(6 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学校的数字实验室设计了一个测量小车瞬时速度的实验。

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将长直木板 B支成斜面,小车 C 的前端固定挡光片P,光电门G 固定在木板的侧面 A 处,让小车在斜面上的同一位置O 由静止释放,用光电计时器(未画出)记录挡光片通过光电门时挡光的时间t 。

兴趣小组共准备了宽度x 不同的五块挡光片,分别做了五次实验(每次实验时挡光片的前沿均与小车的前端对齐),并计算出各次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v。

并根据得到的数据作v-t 图如右所示.完成下列问题:(1)某次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的宽度如图,其读数为mm(2)由所画出的v t 图线,得出小车前端过 A 处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

(保留3 位有效数字)(3)由所画出的v t 图线,得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2;(保留 3 位有效数字)Ⅱ(12 分)测定电流表A1 的内阻r1。

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待测电流表A1: 量程1mA,内阻r 1 约20Ω;电流表A2: 量程1OmA,内阻r 2=10Ω; 定值电阻:R1=70Ω ;滑动变阻器R2:最大电阻30Ω;滑动变阻器R3:最大电阻300Ω;滑动变阻器R4:最大电阻600Ω ;电源E:电动势3V,内阻不计;开关S,导线若干。

某同学已完成了一部分电路设计,如图所示,为了减小测量误差,要求两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都超过最大偏角的一半,并能够在较大变化范围内进行多次测量。

①请在虚线框内将测量电路补充完整(并标注所选器材字母代号) 。

②在闭合开关S 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拨在______端(选填“a”或“b”),滑动变阻器应该选择______ ( 选填“R2”、“R3”或“R 4”) 。

③若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甸的示数为A, 电流表A2 的示数为I2,则电流表 A 1 的内阻r 1 =_____(请用I 1、I 2、R1 或r2 表示结果)20.(15 分)春节放假期间,全国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小轿车可以不停车通过收费站,但要求小轿车通过收费站窗口前x0=9m区间的速度不超过v0=6m/s。

现有甲、乙两小轿车在收费站前平直公路上分别以v 甲=20m/s 和v 乙=34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

甲车司机发现正前方收费站,开始以大小为 a 甲=2m/s 2 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

2 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

(1)甲车司机需在离收费站窗口至少多远处开始刹车才不违章;(2)若甲车司机经刹车到达离收费站窗口前9m处的速度恰好为6m/s,乙车司机在发现甲车刹车时经t 0=0.5s 的反应时间后开始以大小为 a 乙=4m/s 2 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

为避免两2 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

为避免两车相撞,且乙车在收费站窗口前9m 区不超速,则在甲车司机开始刹车时,甲、乙两车至少相距多远?21. (19 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 的滑块,在水平力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θ=370 在光滑斜面上,斜面的末端 B 与水平传送带相接,传送带的运行速度为v0=4m/s,长为L=2.5m;今将水平力撤去,当滑块滑到传送带右端C时,恰好减速与传送带速度相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