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面二胎政策解读

全面二胎政策解读

【参考文献】[1]赖明勇 .修改计生法,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法治引领 改革两会专题报道之四
法规牵连
全面二胎政策公布后,尽管职场女性生育二胎尚未达到“井喷”态势,但生育二 胎现象无疑存在无限可能。用人单位的顾虑接踵而至,就业隐性歧视作为底牌, 将符合生育二胎的职场女性统统排除在外。使得女性就业局势更加严峻。因此完 善相关立法保护女性权益就显得尤为紧迫。
上海
生育第二个子女,不需要办理再 生育审批手续。合计已有两个及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 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 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人口与计 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将首次对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涉及生育政
北京
以上子女的夫妻,如果要求再生 育的,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 条件,并应当办理再生育审批手 续。
【参考文献】[1]苏凤仙 论我国放开二胎政策的原因[期刊论文] - 西 部皮革 2016(2)
原因
近些年来,我国家庭规模不断缩小,从1982 年的 4. 43 人缩减至 2010 年的 3. 10 人, 独生子女家庭超过1.5 亿户,家庭的生育、养老等基本功能有所弱化。许多独生子女有着 沉重的养老负担,在家庭中承担着顶梁柱的作用。 在媒体上随处可见失独家庭的故事,如今年杭州失独的老夫妻在独生女去世百日的时候双 双自杀,这不禁让世人警醒,独生子女政策是现在是否还像从前那样符合中国国情。失独 家庭的大量出现更加体现了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重要性。
存在问题
(一)家庭压力。
1.孩子之间的矛盾方面。如何在保护独生子心理健康的
前提下,顺利生下第二个孩子,对目前部独生子家庭是一 个极大的挑战。
2.夫妻பைடு நூலகம்系方面。在当今社会,很多年轻女性对于生育
孩子的问题有着与以往不同的看法,夫妻二人如何进行选 择,将成为影响家庭和睦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社会压力。 除了“就业难”问题之外,“上学难”的问题将继续扩 大。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普遍存在着教育资源不均衡、 教育资源紧缺的情况,如何让新增幼儿合理、平等地获得 就学机会,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我国的教育大业。
2
展。
,完
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
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提高生殖
3
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
水平。
1 2 3 4 5 6 2015
建国初期 1956年 1964年
1984年
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
2于实1策在人口1划生我着育中2由0990制施1”建口数的部委央十8561国 不5定一2643。国政量建门员在二年年年国对在 同年同初策和议进会届1召1,民夫,中9年期。经报行不 的,全08开中随经妇共,,随济告节我国4月同 方的央着济可十在为着发年中育国人,党在第和生历 式八五了国展提》工计大中的《二社育届届国家之出提作史 。划常共十关次会两三人家发间在出。生委中时二于全发个中大的展的农了育会央大发国展孩期全五稳的关村要工第1将展人第子会次定进系8适,作六“国口十 政决届会和一。当正次对计民普三策定五议发步开提式会划经查个。生启次中展深放倡提议生济结五动会,,入第节育上表育第束年实议计我,二制了决政政二,规施通划国我胎生日通策个国划策“过生实国。育程过”五务的单了育行政,的。定年院建独《被了府并执为计成议二中写鼓开且“立行》孩共入励始安基了,”中宪生重排有本计全政央法育视卫国划面策关。的人生并
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只有 1. 4,远低于更替水平 2. 1,已经非常接近国际上公认
的 “低生育陷阱”。“低生育陷阱”是指生育率一旦下降到一定水平以下,由于价值观的转 变、生存压力增加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生育率会继续不断下降,很难甚至不可能逆转。
【参考文献】[1]苏凤仙 论我国放开二胎政策的原因[期刊论文] - 西 部皮革 2016(2)
4.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 5.加强妇幼健康计划生育服务。 6.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 计生服务均等化。
【参考资料】新华网
HERE
10.增强家庭抚幼和养老功能。 11.促进社会性别平等。 12.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益处
(一)调整人口结构。
1.生育政策的调整担负着 调整我国男女性别比例的 任务。 2.人口政策的调整可以有 助于延续我国的人口红利。
【参考文献】[1]苏凤仙 论我国放开二胎政策的原因[期刊论文] - 西 部皮革 2016(2)
具体要求规定
深入 解读
益处 实施难度
1.依法组织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HERE 2.改革生育服务管理制度。 3.加强出生人口监测预测。
二胎政策
具体要求规定
HERE
7.强化基层基础工作。 8.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9.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扶助 力度。
原因
在 20 世纪,中国人的养老问题已经从高速的经济发展中凸显出来,从人口结构上看,现在中国的 老年人口比例在不断上升,从2010 年13. 3%提高到2014 年15. 5%。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本世纪60 岁以上的中国人已经达到了5 亿人口,中国已然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的 社会,且中国人的养老观念是家中养老,院舍对于老年人并不是一个满意的老年归宿。这样就造成
(二)促进社会发展。
根据资料显示,中国是老年人 数量最多的国家,未富先老成
为了现实;很多家庭形成了 “421”模式,家庭养老负担徒 然增大,赡养老人成为了家庭 生活了一个颇为艰难的问题。 二胎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弥补养 老金的缺口,可以增加未来缴 纳养老保险的人数。
【参考文献】[1]李明月,于 娜,杨晓蕊.二胎政策对养老问题的影响———以辽宁阜新为例.《法制博览》 2015年13期 [2]邓 爽,刘 杰,贺雪娇.我国实施“全面二胎”生育政策的利弊分析.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 年第 15 卷 第 4 期
[2]第一调查网
民意调查
工作太忙 13%
其他 5%
3 你觉得生二胎最大的障碍是?
不想要,一个孩子很 好,不想照顾那么多
孩子 11%
身体条件不允许 15%
经济支持不住 56%
【参考文献】[1]袁颖, 李天月,薛宁.二胎政策的民意调查及政策分析——有关养老及老龄化问题的探究.办公室业务 [2]第一调查网 [3]中财网 [4] 新浪网
【参考文献】[1]赖明勇 .修改计生法,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法治引领 改革两会专题报道之四
法规牵连
还有,现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四十一条规定 “不符合本法第十八条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 应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这一规定缺乏法理基础。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无疑是对公民生育权的不当 限制。实际上,对所谓多生者征收社会抚养费是在颠倒黑白。在传统家庭养老中,父母既是养育孩 子的付出者,也是将来享受孩子赡养的受益者。在社会养老下,父母仅是养育孩子的付出者,但孩 子将来支撑的却是整个养老体系,受益者是全社会。因此对多生者征收社会抚养费既违背经济规 律,也违反道义原则,因为多生的父母以自己的付出给社会贡献了更多的养老体系的支撑者,但却 因此受到惩罚。
【参考文献】[1]苏凤仙 论我国放开二胎政策的原因[期刊论文] - 西 部皮革 2016(2)
原因
男女比例失调是指男女出生性别比失调。这受人们的思想观、价值观的影响。自古以来, “重男轻女”思想一直深入人心。在 21 世纪,也有许多农村或偏远山区受此影响,这是 男女比例失衡的重要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1980 年,城市生育 “一胎”,农村可生育 “一胎半”的计划生育政的实施,对生育数量进行了限制。男女比例的失衡会带来严重的 社会问题,如: 卖淫、嫖娼等。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男女比例 失衡。
HERE
PPT制作、演讲:潘旖珂 资料收集:史 晨 俞萌 柳杨 李雨岚
目录
12
43
政策内容
政策 概述
政策回顾 原因
2015 年 10 月,中共中央 18 届
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
1
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 年规划的建议》,全面实施一对夫
妇可生育
政策。
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
体会议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
【参考文献】[1]邓 爽,刘 杰,贺雪娇.我国实施 “全面二胎”生育政策的利弊分析.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 年第 15 卷 第 4 期
地方 详解
江苏 湖北......
浙江
据杭州网报道,1月14日进行的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 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 例》的决定,并于通过当天起施行。这意味着,浙江的二孩实 施细则正式出台了。
【参考文献】[1]冯玉坤 .全面二胎:女性求职是否更艰难?.劳动保障 世界职业生涯 [2]田 环蜻,锥 彬.浅析单独二胎背景 下 性劳动权益保障.法制博览法 学研究
法规牵连
1.制定《反就业歧视法》
HERE
实施难度
民意调查 存在问题
民意调查
二胎政策全面放开,你是否 2 愿意要二胎?
1 作为独生子女,你是否渴望
过有兄弟姐妹?
不好说 18%
非常不愿意 15%
非常渴望 23%
不太愿意 21%
不愿意 30%
愿意 52%
一般渴望 41%
【参考文献】[1]袁颖, 李天月,薛宁.二胎政策的民意 调查及政策分析——有关养老及老龄化问题的探究.办公 室业务
【参考文献】[1]邓 爽,刘 杰,贺雪娇.我国实施“全面二胎”生育政策的利弊分析.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 年第 15 卷 第 4 期
1 2 3
【参考文献】[1]苏凤仙 论我国放开二胎政策的原因[期刊论文] - 西部皮革 2016(2)
原因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 《经济蓝皮书: 2015 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认为,中
【参考文献】[1]赖明勇 .修改计生法,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法治引领 改革两会专题报道之四
法规牵连
再如,现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国家发 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事实上,要实现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规定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 展”这一目标,需要使生育率保持在更替水平附近。中国生育率更替水平至少是2.2,即每个家 庭平均需生育至少 2.2个孩子才能避免人口的持续衰减。如果全国所有夫妇都只生一个孩子,这 意味着生育率只有1.0,下一代人比上一代人减少一半以上,显然不符合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目 标。平均生育两个孩子是维持民族正常繁衍的基本责任 ,因此对只生育一个子女给予荣誉已不合 时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