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华平台DSS视频监控系统介绍

大华平台DSS视频监控系统介绍

视频监控系统方案介绍目录1. 系统特点 (3)2. 系统架构 (6)2.1. 典型组网结构 (6)2.2. 系统设计思想 (9)2.3. 总体层次结构 (9)2.4. 基层功能域 (10)2.5. 级联中心域 (11)2.6. 级联部署 (13)3. 功能列表 (13)4. 系统技术参数 (18)5. 关键技术要点 (19)5.1. 多级级联 (19)5.1.1. 命名规则 (20)5.1.2. 授权机制 (23)5.1.3. 转发策略 (24)5.2. 多厂家设备支持 (24)5.3. 外围设备控制 (24)5.4. 多级数据备份 (25)5.5. 可扩展性 (25)5.5.1. 规模可扩展性 (25)5.5.2. 功能可扩展性 (26)5.6. 高性能高可靠性设计 (26)6. 设备开发SDK接口 (27)1.概述安防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在安防系统实施中,设备是基础,网络是保障,平台软件是核心。

平台软件将设备进行抽象和管理,将零散的设备细节功能包装成统一功能,为业务层服务,与行业用户需求结合,形成特定的行业软件。

DSS数字监控系统是在通用的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开发,除了普通安防视频监控所共有的实时监视、云台操作、录像回放、报警处理、设备管理等功能外,更多地考虑到如何方便用户使用系统的人机工程。

2.系统特点●高易用性监控软件越来越同质化,核心功能越来越稳定,如果提高人机界面,使之更易用,才能更好地提高用户的生产力。

本系统对用户典型需求进行分析,使用人体工程、人机工程学原理进行采样、分析,进行操作流程、界面设计。

根据不同操作人员的工作特点、业务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设计,使之更易用。

●高可靠性系统采用国际流行技术和架构进行设计,采用诸多故障处理机制、容错机制、备份机制,以及结构化、分布式的结构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研发过程严格遵守质量控制标准,进行完整、深入地测试,使系统可以达到电信级7*24小时可靠运行,为用户提供可靠的服务。

●分布式架构分布式结构可以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扩展性、容错性,保持系统的先进性。

●三级级联满足用户典型的组网方案,方便建立多级管理。

系统采用的域技术使得级联可以自顶向下实施,也可以从下向上逐级联网。

可以满足各地区分别组网,上级再集中联网,解决地区局先组网,最后无法进行互通级联的问题。

或级联互通时要更改命名规则。

●标准性系统采用标准的国际规范和协议,可以方便与其它业务系统对接,方便进行二次开发。

使得开发维护成本降低,并保持系统规范性,方便与其它系统对接。

系统使用标准RTP/RTCP、RTSP、HTTP协议,使用XML文件格式,使用AES加密算法,支持MPEG4、H.264、G.711、G.726、AMR等编码标准。

●开放性提供统一设备接入接口,可以方便其它厂家设备接入。

只要按接口实现设备级SDK,即可方便接入系统。

●动态集群系统关键服务器均支持动态集群技术。

当用户需要扩容时,只需要将新的服务加入配置,无需重启系统即可动态生效,扩展系统能力。

因为系统支持动态增加相同的服务,所以先天具备容错能力。

某台服务器因为硬件故障死机,有其它服务器可以接替工作,保证系统不间断运行。

●负载均衡集群中的服务器可以在负载均衡算法下动态生效,保证每台服务器压力大致相同,可保证系统连续稳定运行。

使系统可以动态扩容。

●双机热备系统中的业务管理服务器为单服务器,使双机热备技术保证不间断运行。

可选择会话复制或不复制。

另外系统中的WEB服务器和MYSQL数据库可以使用数据库本身的备份技术或第三方软件进行热备,保证系统运行。

●高扩展性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使用SAN技术,保证新功能、模块添加的方便。

系统广泛使用组件技术,使得从整体上还是实现上对新功能和业务的扩展都及其方便。

●多外设支持系统采用专门的控制服务器连接和管理各种专用外设,控制如空调、灯光、门禁、报警主机等。

●看门狗技术系统中使用看门狗技术在热备和集群之上保证进程的正常工作。

进程工作不正常时,看门狗程序会将进程在最短时间内重启,使系统处于可用状态。

●网管功能系统有服务一级、设备一级、业务一级的网管,保证可以有效果地监看系统的运行状态。

同时有EMAIL报警、短信报警等功能在第一时间将系统状态报告给管理员,便于排除故障,使系统连续运行。

●无限级组织结构系统支持无限级组织结构,可以满足所有用户管理组织和设备的要求。

权限按组织结构进行细化,可实现复杂的管理要求。

●权限组技术系统使用权限组进行权限管理,可以方便进行各种复杂的权限管理操作。

可以对本组织下的权限进行细化控制,也可以对其它组织下的权限进行控制,完全满足复杂使用要求。

权限组对设备和服务进行详细控制。

●多用户支持系统对操作人员进行了:操作员、管理员、WEB版操作员、上级中心操作员、网管操作员的划分。

分别提供客户端,使不同业务不重叠,简单了用户使用,使各种人员的操作更专业。

也方便进行管理。

●用户分级管理用户分为5级管理,高级别可以抢夺低级别用户的权限。

级别在权限组的基础上又细化了管理,使之更贴近实际的管理需求。

也为以后的管理提供了基础。

●方便的矩阵操作系统中的矩阵服务器,使用分布式架构,可以灵活支持显卡、解码卡、解码器,实现上墙。

客户端的上墙操作更直观、实时,使用所见即所得技术使得上墙更方便,无需提前进行更多设置。

在客户端界面上即可实现所见即所得地上墙操作。

并可实现报警的自动上墙联动。

●标准存储设备支持支持流行的DAS、NAS、IP-SAN、SAN设备,可以实现长时间的录像和图片存储。

安全可靠。

支持RAID0、1、5等标准。

●多屏显示技术支持各类客户端充分利用多屏显示技术向用户展示更多信息,更方便用户了解系统,做好业务。

●虚拟文件系统存储系统使用虚拟文件系统提高系统安全性和磁盘利用率,并且防止Windows下的磁盘碎片。

专用的缓冲和调度算法可以更好地提高磁盘效率。

容错机制可以确保数据被安全写到磁盘及数据库,保证录像安全。

●专用WEB通讯机制确保WEB上的操作实时刷新到GUI操作员客户端上,使用户第一时间刷新到配置和管理上的操作,使之生效。

业内独创技术。

●网络自适应算法使用自有的网络自适应算法提高网传效率与性能。

当网络状况良好时会加速传输,在网络状况变差时会对码流及显示进行调整,改善用户的观感。

并保证重要图像优先传输。

网络抖动算法先进的抖动算法会使图像显示更流畅,长时间监看不会产生不适感。

同时提供流畅和实时的抖动控制模式供用户选择,方便在不同工作模式下使用。

3.功能特点1.操作员管理员分开复杂的配置功能在管理员端实现,操作员在专用客户端上实现,功能简单、专一、稳定,减少用户培训成本。

2.权限组管理可以细化权限管理,还可以实现跨组织结构权限管理,非常灵活。

适应不同组织结构和权限管理需求用户使用。

3.管理员和操作员实时消息管理员上的系统配置可以实时反应到操作员端,客户端无需重启,实时性好。

4.转发服务器可以按组织结构配置,相同组织下的设备在该级组织结构下的服务器上转发,满足集中组网管理需求。

5.局域网组网,公网使用支持设备和服务器在局域网上组织,用户在公网上使用的需求。

可以解决设备带宽问题,满足不同用户使用需要。

6.摇杆模拟功能使用鼠标模拟专用键盘上的摇杆,方便用户使用,可以提高用户生产力,同时支持步长模拟。

7.回放组控制支持多摄像头在主摄像头的进度下一起回放,方便事后游览。

8.…4.系统架构4.1. 典型组网结构系统以域的形式组成功能域,以域的授权形式进行二级、三级,乃至更多级的级联。

二级域和三级域,也配置转发服务器,将下级域的数据在本级和向上级进行转发,减少骨干网的带宽压力。

可以支持上级更多用户的同时监控。

具体的级联技术请参见系统架构和关键技术要点。

4.2. 系统设计思想系统在设计开发过程中,采用良好的模块化设计思想,成熟的技术,使整个系统结构清晰、功能稳定可靠,能够满足长时间稳定运行到要求。

系统采取标准化设计,遵循国家或行业标准,并且具有良好到开放性和可扩充性,能够根据行业和项目的特殊要求进行扩充。

系统设计时,还注重考虑系统的易用性,安装、配置、操作都简单易用,系统的UI 界面进行精心设计,在满足用户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力求简洁方便易用。

4.3. 总体层次结构整个视频监控系统使用一系列功能服务分层次组合而成。

各个服务功能清晰,稳定可靠,相互之间使用清晰到接口进行交互。

在层次结构上,视频监控系统采取分层结构,级联方式部署:只有级联基层域直接访问设备,其他级联中心节点都是通过下一级域最后到基层域来访问设备。

各层的级联分中心域通过基础域的信任后,可以访问下属域及其所管辖的相应设备。

分中心对其受信的域和设备再向上一级域进行信任,则上级域也获得了其相应的设备访问权限。

操作从级联中心域到级联分中心域,分中心域向基础域请求数据,然后通过分中心域的转发等服务器向上一级转发,实现数据传输,并解决基层域上连带宽的问题。

此方案可以解决分别建网集中联网的难题,同时可以解决上级域对物理设备和服务的管理问题,将上级业务管理和下级业务及设备管理分离,使得管理更规范、简洁和有效,使得更专注于业务本身,而不是管理,提交用户的生产力。

4.4. 基层功能域在每个基层功能域,主要由下列服务组成:注:带星的为可以多实例的服务,可以实现集群。

只有WEB 和CMS 是单实例进程。

这些服务的主要功能为:(1) MTS :转发服务器,负责从设备上获取音视频数据,以标准流媒体协议转发给客户端、存储服务器、上级转发服务器、上级存储服务器等。

实现媒体数据的一对多、多对多转发。

(2) DMS :设备管理服务器,负责进行设备管理,向设备执行查询配置命令,向设备发送操作命令,收集设备网管信息,收集报警信息并执行报警联动策略。

(3)SS:存储服务器,通过MTS向设备获取音视频数据,存储在第三方存储介质上,支持标准的NFS、SAMBA、ISCSI等文件协议。

支持流行的DAS、NAS、IP-SAN、SAN存储方案。

支持中心存储、回放,也支持设备端录像的查询、回放、下载等操作。

执行存储计划。

支持标准的流媒体协议。

(4)CMS:业务管理服务器,系统的核心业务服务器。

负责处理监控的业务逻辑,进行权限等控制。

根据业务逻辑需要,会发送命令给DMS、MTS、SS等服务器进行处理。

系统的容错、负载均衡、动态集群等都在CMS上实现。

(5)WEB:web服务器,向客户提供web访问功能。

管理员客户端以WEB形式提供,方便灵活修改管理逻辑,方便与其它系统接口。

(6)CLIENT:客户端应用程序,与各个服务器模块通信获取数据,展示给用户。

(7)VMS :矩阵服务器,实现解码卡、显示卡、解码器等的视频输出,可连接DLP、电视墙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