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研究进展首席医学网2006年05月21日13:01:11 Sunday∙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征稿∙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八届全国帕金森病会∙期刊社的网站运营专家∙医学类核心期刊征稿∙全国抗菌药物会∙国际病毒性肝炎∙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第五届世界癌症会∙国际神经科技大会∙全用药学术会议∙国际药师论坛∙基因组活动周∙第四届抗体大会∙亚太临床微生物作者:黄慧芳加入收藏夹《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航空航天医药在线征稿[先天性唇裂儿护理][编辑达人办公省事e族]·新形势下传染病专科医院保卫现状及其对策·逐瘀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泪道激光联合眼膏治泪道阻塞性疾病护理·30岁以下年轻教工高血压者干预效果评价·超声诊断睾丸微小结石护理考试在线助手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征稿[综合医学期刊-成都医学院学报][医学会议]·写作技巧| 护理论文中论题的来源·医学会快讯| 《中国保健营养》征稿【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药治疗;综述文献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又称过敏性咳嗽、咳嗽型哮喘、变异型哮喘、隐匿型哮喘,是儿科久治不效的顽固性慢性咳嗽病。
以持续咳嗽或咳嗽反复发作为特征,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目前众多研究一致认为,CVA是支气管哮喘的特殊类型,是哮喘的早期阶段,若不及时治疗,可转变为典型的哮喘发作。
CVA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而无典型哮喘的喘息症状和肺部阳性体征,常被误诊、误治及失治,严重影响小儿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
现将1996年以来中医诊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目前中医学对CVA的发病认识尚未统一,多数认为其与典型哮喘的发病机制相同。
内因责之于素体肺、脾、肾三脏不足,痰饮留伏。
气候骤变,寒热失调,接触异物,过食生冷咸酸等为诱发因素。
张九成等[1]认为,CVA是介于外感与内伤咳嗽之间的虚实夹杂型咳嗽,风、火、虚乃其病因病机。
卞国本[2]认为,CVA似咳非咳,似哮非哮,当以“哮咳”立名。
概括其病理因素既有风、痰,还有瘀和虚,四者相互错杂,虚实兼夹,故病情复杂而迁延难愈,主张从“哮”论治。
侯树平等[3]认为,CVA的病理基础是小儿五脏强弱不均衡性,即肺(脾)虚肝旺。
其发病机制是诱因(饮食、情志、劳累、四时等)使维持在接近失衡状态的肺肝关系破坏,肺风发作,肺管拘挛。
肺虚肝旺为本,气道拘挛为标。
翟文生[4]认为,CVA的发病和病因病机与肝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肝主疏泄,与人体气的运行和情志变化直接相关,肝郁易致气滞,进而导致血瘀。
中医学认为,久病入络,久咳导致气滞血瘀,故CVA的辨证治疗不能忽视肝郁和血瘀两个方面,而肝郁是导致血瘀的根本原因,提出CVA从肝论治的新主张。
徐尔山[5]指出,小儿体质有肝常有余、脾常不足之特点。
肝有余则易阳亢化风;脾不足则运化无力,水湿内生,聚而成痰。
若痰湿内蕴于肝经和肝风相夹,则风痰内蕴,上扰于肺,致肺失清肃,咳嗽不止,故CVA宜从风痰论治。
帅明华等[6]认为,CVA病机为外感风寒,内伏痰湿,患儿大多具有虚寒性症候学特征,宜从虚寒论治。
伍德军[7]认为,CVA病因病机是体虚屡感风邪,失于表散,邪注肺俞;感冒后过用辛凉药物(有的甚至加用大剂量解热镇痛西药)发汗过甚或辛凉郁遏;过食生冷,伤及肺气。
肺气损伤,上焦津液不布,凝聚为痰,内伏于膈上,风痰交结,气道受阻,肺气不宣,故咳嗽。
此时正气虽虚但邪气亦不太盛,邪气不得长驱直入,正气亦不能一鼓作气祛邪外出,正邪分争,相持难解,故咳嗽反复发作或连绵不止。
其病理因素主要责于虚(气虚)、风、痰。
梁辉等[8]认为肺脾气虚是CVA主要发病机制,虚寒证为主要表现。
2 CVA的治疗2.1 内治法2.1.1 辨证论治林扬芳[9]运用辨证分型结合活血化瘀法将CVA分为4型:①肺热型:治宜清热化痰,活血止咳。
药用:桑白皮、桔梗、浙贝母、黄芩、鱼腥草、麻黄、蝉蜕、白僵蚕、地龙、丹参、赤芍药、桃仁、甘草。
鼻塞流涕加紫苏;呕吐痰涎加莱菔子。
②肺阴虚型:治宜养阴润肺,活血止咳。
药用:南沙参、黄芩、川贝母、枇杷叶、北杏仁、炙麻黄、蝉蜕、白僵蚕、地龙、丹参、桃仁、赤芍药、甘草。
便秘加火麻仁。
③肺脾气虚型:治宜培土生金,活血止咳。
药用:陈皮、法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炙麻黄、蝉蜕、白僵蚕、地龙、丹参、桃仁、赤芍药、甘草。
纳呆、大便烂去桃仁,加神曲、山楂。
④肺肾两虚型:治宜补益肺肾,活血止咳。
药用:麦门冬、五味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黄芪、丹参、赤芍药、炙麻黄、蝉蜕、白僵蚕、地龙、甘草。
同时口服酮替芬片,取得很好疗效。
梁辉等[8]将CVA发作期分3型论治。
肺寒型治宜疏风散寒,祛痰止咳,用小青龙汤加减;肝火型治宜调和肝脾,敛肺止咳,用小柴胡汤加减;痰湿型治宜化痰止咳,兼补肺肾,用金水六君煎加减。
缓解期间分为2型。
肺脾不足型选用补脾益肺之剂,如玉屏风散、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生脉散等;肾气不足型可在补脾益肺剂基础上,选用何首乌、当归、熟地黄、女贞子、淫羊藿等养血补肾之品。
易俊忠[10]将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分为寒咳型、热咳型、寒热夹杂型。
寒咳型治宜温肺止咳,药用麻黄、干姜、细辛、杏仁、半夏、紫苏子、白僵蚕、甘草;热咳型治宜清肺止咳,药用麻黄、石膏、杏仁、葶苈子、青黛、细辛、甘草;寒热夹杂型治宜温凉并进,药用麻黄、石膏、杏仁、干姜、细辛、蝉蜕、青黛、车前子。
结果总有效率93 75%,治疗后25%用力肺活量时呼气流速(V25)、最高呼气流速度(PEER)值均显著改善。
2.1.2 宣肺化痰法蔡抗援[11]采用宣肺豁痰法,方用三拗汤合清金化痰汤加减。
药用:麻黄3~9 g,杏仁、黄芩、栀子、知母、桑白皮、陈皮各5~10 g,桔梗3~5 g,瓜蒌、麦门冬、贝母、茯苓各6~10 g,甘草3~5 g(剂量随年龄大小调整)。
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48例,取得满意疗效。
徐尔山[5]采用息风化痰、宣肺止咳法治疗CVA 42例, 基本方:炙麻黄5 g,杏仁、白僵蚕、款冬花各10 g,胆南星6 g。
加减:汗多加麻黄根10 g;咽部红赤加山慈姑10 g;舌红、少苔,痰少而黏加南沙参10 g;咳剧致吐加姜竹茹10 g;形瘦倦怠而见气虚之症加生黄芪10 g。
并与博利康尼治疗35例进行对照观察。
结果2组近期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3~36个月随访,治疗组复发7例,复发率16.7%;对照组复发16例,复发率45.7%。
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
治疗组发生哮喘3例,哮喘发生率7.1%;对照组发生哮喘12例,哮喘发生率34.3%。
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2.1.3 祛风解痉法周茵等[12]运用宣肺祛风解痉法治疗CVA。
第1阶段采用中药:南沙参9 g,射干6 g,百部9 g,白僵蚕5 g,地龙9 g,全蝎5 g,五味子6 g,蝉蜕5 g(以上均为3~7岁儿童量)。
每日1剂,水煎分2~4次口服。
病情稳定后,进行第2阶段,予钱乙补肺阿胶散。
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62例,疗效满意。
杨锐萍[13]采用自拟疏风宣肺解痉汤治疗CVA 58例。
药物组成:炙麻黄4~10 g,杏仁5~10 g,荆芥4~10 g,防风4~10 g,蝉蜕3~10 g,地龙5~10 g,白僵蚕4~10 g,钩藤(后下)5~10 g,生甘草3~5 g。
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15剂为1个疗程。
全方消除气道的高反应性,扩张痉挛的支气管,从而使肺气宣降自如,咳嗽得愈。
姚建华[14]采用痉咳散治疗CVA 30例。
药物组成:蜈蚣、胆南星、甘草。
研细末后按需混匀成散剂。
4~6岁每次1.5 g,每日3次;7~12岁每次2 g,每日3次,蜂蜜调匀,开水吞服。
7日为1个疗程。
结果:显效12例,占40%;有效16例,占53%;无效2例,占7%。
2.1.4 抑肝理肺法侯树平等[3]以抑肝(疏、缓、柔、平)理肺(宣肃、补虚)法治疗CVA。
以柴胡、薄荷、白芍药、当归、地龙、党参、白术、莪术为基础方,咳嗽频繁者加前胡、钩藤、白僵蚕,痰多者加制半夏,治疗儿童过敏性咳嗽100例,效果显著。
翟文生[4]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入疏肝柔肝、化瘀通络之品。
对照组予清肺养阴、化痰止咳的止咳口服液。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柴胡、白芍药、地龙以疏肝柔肝,化瘀通络,结果疗效、起效时间、疗程都明显优于对照组。
2.1.5 补虚法林美源等[15]以补脾益肺,温肾纳气的补肺汤加味(《永类铃方》)治疗CVA。
药物组成:党参、黄芪、熟地黄、薏苡仁、山药各5~10 g,五味子、紫菀、陈皮、茯苓、甘草各3~5 g。
水煎服,日1剂,连用7日。
停药后予黄芪精口服液5~10 ml,每日早晚2次,3个月为1个疗程,疗效较好。
伍德军[7]认为CVA治宜扶正祛邪,益气祛风,宣肺化痰。
方选玉屏风散合杏苏散加减。
药物组成:黄芪15 g,白术10 g,防风10 g,杏仁10 g,苏叶10 g,桔梗10 g,陈皮6 g,法半夏15 g,茯苓15 g,前胡10 g,枳壳10 g,生姜5 g,大枣10 g。
每日1剂,水煎分服。
服药期间不用抗生素、激素、支气管扩张剂和其他止咳药物。
7日为1个疗程。
治疗58例。
结果:痊愈46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55%。
侯梅荣等[16]指出,CVA缓解期应扶脾益肾,补土生金,调其脏腑功能,去其生痰之因,以减轻和制止发作,逐步达到根治目的。
予加味玉屏风散口服辅佐治疗CAV,疗效肯定。
2.2 外治法陈芳瑜等[17]采用中药(皂角刺、桔梗、半夏)雾化剂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100例。
每次10 ml,雾化15~20 min,每日1次,结果全部有效。
认为中药超声雾化疗法不但减轻了机体代谢的负担,而且也解决了幼儿喂药难的问题,与西药β2激动剂喷雾相比,避免了喷雾西药过量导致的肺“锁闭综合症”。
张秋平[18]采用穴位拔药物罐后贴药治疗过敏性咳嗽58例,疗效满意。
选取风池(双)、风门(双)、肺俞(双)、心俞(双)、神阙、膻中、天突。
将药酒(白芥子、细辛、延胡索各30 g,甘遂10 g,共研细末,浸入75%的乙醇500 ml内7日,过滤取液瓶装备用)滴入火罐内(玻璃罐)3~5滴,迅速将火罐拔在以上穴位10~15 min,取下火罐,将参龙白芥散(由白芥子、细辛、甘遂、吴茱萸、苍术、青木香、川芎、雄黄、丁香、肉桂、皂角各等量,红参、海龙按以上总量的3%加入,冰片为5 g/kg加入,瓶装密封保存)用鲜姜汁调成糊状,做成直径1 cm的圆饼敷在穴位上,用关节止痛膏固定贴6~24 h,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