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豇豆黑斑病

豇豆黑斑病

豇豆黑斑病
发病症状:主要为害结荚期叶片。

叶片正、背面均生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病斑,具不很明显的同心轮纹,病健部分界明显,病斑直径2~6毫米不等,一叶散生十多个至数十个病斑。

潮湿时病斑上长有细微的黑色霉点,叶背面较正面明显,即分生孢子丛。

发病规律:北方、寒冷地区,两种病菌均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丛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

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助气流、雨水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南方冬天温暖地区,病菌在寄主上辗转传播为害,不存在越冬现象。

温暖多雨天气有利于该病发生,植株过密、通风差、湿度高的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1.物理防治.合理密植,通风降湿。

雨后及时排除积水。

未发病前噴施新高脂膜600倍夜,自动形成一层肉眼看不见的高分子保护膜,优化植物吸水、透气、透光质量。

屏蔽病虫扑食信号和削弱传播媒介,抵抗和防御自然环境灾害。

收获后清洁田园,病残物集中烧毁等。

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噴施农药时必须选择针对性强的药剂配合新高脂膜一起使用,可改造高毒农药为中毒,中毒农药为低毒,低毒农药为微毒。

控制农药挥发飘逸,防小雨水冲刷,降低每亩用药量减半,提高防治效果多倍。

也可选用烟熏剂熏烟,或喷撒粉尘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