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同陷阱案例

合同陷阱案例

合同陷阱案例

合同陷阱案例一

一、买卖合同中的陷阱案例一、虚构主体欺诈天津大华公司与美国亨特尔公司签订一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天津公司向美国进口啤酒花 300 吨,每吨单价6000 美元,货物装运时由美国商检局检验,出具品质、数量证书。美国亨特尔公司要求天津大华公司,先预付 20, 货款共计 360,000 美元以表诚意。考虑到啤酒花当时在国际市场上走俏,国内需求很大,大华公司同意其请求并预付货款。付款后美国公司迟迟未发货,大华公司屡屡催促,亨特尔公司总以各种借口敷衍,最后干脆置之不理。大华公司原想通过起诉追究亨特尔公司违约责任,但经了解,该公司不过是个皮包公司,即使起诉也无法挽回损失,因此,只能作罢。案例二、借“名”欺诈某大型计量仪器设备厂下属某商店与某水产公司签订向后者出售 50 吨海蜇皮的合同,单价 1.25 万元。合同签订后,水产公司即同香港某贸易公司签订出售 50 吨海蜇皮合同,交货期限定于前一合同履行期届满后 10 日。事实上某商店根本无货,其临时组织货源也远远不足,致使水产公司不能按期向香港公司交货,被迫赔偿对方 111,318 港元。案例三、标的物欺诈某公司向香港某公司购买一套财务管理系统设备,并包

含软件使用。后美国公司声称其享有该软件的产权,要求某公司停止使用,并赔偿侵权损失 10 万美元。经法院查证属实,某公司败诉,接受判决。案例四、利用模糊条款欺诈某县供销社(买方)与某市农药厂(卖方)签订 65 吨乙基1605 农药买卖合同,每吨单价 5500 元。付款方式规定货到两个月内付款 40,,余款分期支付。合同签订后,农药厂按期交货,供销社付款 40,后不再付款。农药厂多次催款,供销社均以“分期付款,时间未到”为由拒付,于是成讼。案例五、利用违约金、定金欺诈中国某进出口公司与新加坡某公司签订 1 亿条沙包

袋出口合同,交货期为合同成立后 3 个月内,价格条款规定为 1 美元 1 条。如一方违约,应向对方支付合同总价 3.5,的违约金。中方公司急于扩大出口,赚取外汇,只看利润丰厚,不顾自己履行能力的欠缺仍然签订了合同。结果。合同到期中方无法完全履行合同,要求延期又被拒绝,被迫向对方支付 300 多万元违约金,损失惨重。

合同陷阱案例之二

二、租赁合同中的陷阱案例一、出租人主体不合格一无业游民窥探到地处某城郊的一套住房长期空置,无人居住,便设法进入室内,非法占据该房。为解决生活来源,

遂以该套房屋作为出租标的,与另外三名进城务工的无房居住者签订了房屋租赁合同,并让三名承租人预先支付了半年的房租,直至该房的产权人出现,这一非法租赁关系的真相才得以显露。不具备出租主体资格而出租某一财产,是租赁合同中典型的陷阱。案例二、租赁标的引发的陷阱某一房屋出租关系中,出租的房屋屋顶漏水,承租人多次敦促出租人及时检修,但出租人借口协议中没有作出这种约定,或者强调经济有困难,或者以前数个承租者都是自己去检修,因而迟迟没有解决房漏问题。在一次大雨天气中,该房屋顶塌落,承租人的儿子身体受伤,电视机亦被砸坏,双方遂起纠纷。案例三、经营范围受限引发的陷阱某运输公司与某化工厂签订一份重型卡车租赁合同。合同规定:由某化工厂按合同规定交付卡车后,运输公司即用于营运,不料受到当地工商局的干预,原因是出租卡车不属于化工厂的经营范围,认为该合同是无效合同。运输公司起诉到法院,要求化工厂退还其已交付的租金,并承担运输公司的经济损失。案例分析认为:化工厂的经营范围虽然没有“租赁” ,但它出租的是自己闲置资产,而租赁标的物卡车也并非限制或禁止流通物;化工厂的租赁行为既有利于充分发挥自身资

产的价值,也解决了承租方的一时之需,不仅没有妨害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还有利于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进行。所以,即使化工厂没有经营租赁业务的权利,也不能认定这个租赁合同无效。

合同陷阱案例介绍之三

三、借款合同中的陷阱案例一、欠缺法定形式某公司业务部经理张某 2000 年 12 月 8 日与工商银行某分行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公司从银行贷款 100 万元,并于 2001 年 5 月 2 日归还。2001 年 2 月 5 日,张某又与该银行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贷款 150 万元,2001 年 7 月 2 日起归还。合同签订后,该工商银行分行依照合同规定的时间将两笔贷款汇入该公司的开户银行的帐号上。公司随即将这两笔贷款作为流动资金和购销业务统一开支使用,且经过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签章、2001 年 3 月公司向银行支付 100 万元贷款和第一季度利息3.1 万元,并由张某于月底归还贷款 80 万元。2001 年 4 月张某离职退出公司。在合同快到期时,工商银行分行催促公司还款。公司则以“张某贷款未经公司同意,总经理、董事长王某的章放在财务部门,系由别人代盖的,盖章未经王某同意;未加盖公章;张某擅自贷款,不应算在公司账上”等为由,提出两笔贷款应由张某个人负责,公司不再归还贷款和利息。银行多次催促未果,于是起诉到人民

法院。案例分析:这是一起由于借款合同形式不符合法定条件而引发的纠纷。本案中的借款合同欠缺一些法定的形式,如未加盖公章等。在一般情况下,应确认合同无效。但在本案中的借款合同,却不宜简单地认定为无效合同。这是因为,借款合同已盖有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章,且实际上已大部分得到履行。公司收到工商银行分行的贷款后,将其充作公司的流动资金和购销业务的统一开支,并且已将第一笔贷款和部分利息交还给银行,第二笔贷款实际上也归还了一半。从上述情况看,公司已默认其与工商银行分行的贷款合同有效。案例二、

担保陷阱 2001 年 8 月 24 日,某供销公司向某市建设银行提出了借款申请,同时出具了某机械厂的担保书。银行工作人员未经审查,即与供销公司签订了借款合同。合同规定:由银行向供销公司提供贷款 50 万元,期限为一个月,月息率为10.2 ‰,逾期还款加收 20,的罚息。供销公司得到贷款后,用于购销经营活动,由于经营不善,贷款无力偿还,只向银行支付了利息 14000 元。银行多次追讨未果,于是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供销公司立即归还借款,支付利息和罚息,并要求机械厂作为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案情分析:这种担保如果成立,将意味着供销公司到期

不能归还贷款、支付利息时,机械厂应向银行承担还本付息及赔偿损失的责任。但银行在本案中根本没有认真审查机械厂的保证书,而保证书的内容、形式均不符合法律规定。并且这份保证书是否真是机械厂出具的,也存在疑问。因此,机械厂与银行的保证合同关系根本未成立。在这种情况下,当供销公司到期不能还本付息时,银行要求机械厂承担连带责任是没有法律根据的。案例三、转移债务陷阱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过程中,出现了企业利用多头开户骗取银行贷款的现象。1999 年 1 月,某公司(系集体所有制企业,注册资金 410 万元,具有法人资格)与某信托投资公司签订合作经营合同,合同称: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动横向经济联合若干问题的规定》,双方签订松散型合作合同,合同规定信托投资公司分 10 次向该公司投资 1340 万元,用于合作经营电解铜业务,信托投资公司共收取 50 万元利润,相当于月息12‰;经营事业均由该公司负责。1999 年 2 月,因该公司主管人员和经办人员玩忽职守,造成 1340 万元贷款被骗。1999 年 4 月 30 日,该公司向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造成信托投资公司 1340 万元的投资损失。 (待续)

合同陷阱案例介绍之四

四、承揽合同中的陷阱

案例一、“质保金”醉翁之意不在酒某服装加工厂 (承揽方) 与一家代理出口业务的机构 (定作方)签订了一项加工裤子的合同,加工量为 10 万条,加工费为每条 10 元,共计 100 万元,质保金为每条 1 元,共计 10 万元。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如果加工的裤子经两次修改才达到标准,则定作方有权终止合同,只退还 50,的“质保金” 。第一批加工量为 2 万条,而这 2 万条裤子在两次验收后仍未达质量标准,于是定作方终止了另外 8 万条裤子的生产,扣除 50,的“质保金”后双方关系终止。事后,服装加工厂偶然得知定

作方对裤子的真正的需求量其实只有 2 万条,定作方将其扩大到 10 万条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 50,的质保金。案例分析。对于承揽合同中是否设立“质保金”并没有明确规定,这使得“质保金”既不属于法律明文规定得承担违约责任或担保的形式,也不属于法律明文禁止的行为。上述合同中对加工裤子的质量没有规定明确的验收标准,只是看样验收致使合同执行中出现漏洞,使定作方有了施骗的可乘之机。另外即使签订了“质保金”也没有必要预先支付。案例二、技术指导费“笑里藏刀” 某小家电厂为某生产镇流器单位加工生产镇流器。在双方签约时,定作方提出,自身所有的生产镇流器技术为专利技术,需对承揽方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而承揽方在完成承

揽任务的同时也获取了专利技术,故要求承揽方先行支付“技术指导费”5 万元。事后该小家电厂在一次法律咨询中得知自己向承揽方支付的技术指导费于法无据,但已悔之晚矣。案例分析:本案中,即使生产的镇流器的技术是专利技术,小家电厂在完成任务后也不可能再使用该专利技术生产镇流器,因其没有获得专利独占使用权。这实质是定作方利用小家电厂的法律无知和技术欠缺,设计的“技术指导费” 的陷阱。案例三、承揽合同形式的陷阱某修配厂(甲方)经常承揽某机器设备厂(乙方)各种小型机配件的加工任务。每次约定由乙方派人送来原材料,提出质量要求,双方商定加工期限、酬金,产品由乙方自提,酬金一次

清结。双方经多次合作,均能恪守信用,从未订立过书面合同。某日,乙方业务员黄某又送来原材料,要求甲方在三个月内加工规格为M20×100 的螺栓螺杆10000 套,每套加工费 2.8 元,乙方提货时付款。甲方欣然应允。甲方在加工过程中,本厂两位技术骨干被某市某个体修理厂高薪聘走,使工作进度大大减缓。三个月过去,合同期限届满,但加工任务仅完成一半。乙方对此颇为不满,并责令甲方设法尽快加工任务。甲方经加班加点,终于完成了加工任务,但已超过约定的加工期限一个半月。乙方提货后,以甲方迟

延交货为由要求甲方每套降低加工费 0.8 元。甲方认为,因乙方迟延交货,适当降低加工费可以商量,但幅度不宜过大。双方经多次协商,均为达成一致意见,乙方为此一直拒付加工费。甲方遂诉至法院,要求法院判令乙方支付加工费,并支付违约金。法院经审理:甲、乙双方之间有长期的加工承揽业务关系,但从未订立过书面合同,此次也仅达成口头协议。案例分析:合同法规定: “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可见对于合同的形式问题,我国法律并非一概采用要式原则,而是要式与不要式原则兼顾。为此,合同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仰或其他形式,均不影响合同的效力。为此,本案,虽未订立书面合同,但双方当事人之间确有口头协议存在,口头协议有效。判定甲方迟延交货应负违约责任,但乙方绝不能因此而拒付加工费。合同法的基本目标是“合同实现”“合同因实际履行而。成立”此乃合同法的基本覌念。因此,当事人之间的合同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只要主体合格、内容合法,双方已实际履行,就应受法律保护。

合同陷阱案例介绍之五

五、委托合同中的陷阱

案例一、受托人缺陷带来的风险某食品加工厂因生产的急需,急需从某地购买一批活猪。考虑对该地情况不熟,便与该地某经贸公司签订一份代购生猪的委托合同。该贸易公司将收购的生猪运出境时,被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扣留。经查实,该贸易公司无权经营生猪贸易活动。虽然食品加工厂后来得到贸易公司一定的补偿,但严重地影响其生产经营。案例分析: 上述案例是一起典型的受托人缺陷。《民我国法通则》规定法人必须依法从事经营,法人超越其经营范围之外的活动,属违法行为,应为无效。对法人经营范围的考核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查阅法人的营业执照。二是查阅营业执照是否属于该法人。案例二、转委托带来的风险转委托合同,是指受托人在委托人同意的基础上,将委托事务全部或部分交由第三人完成。例如:谢某委托宋某代自己出售一批商品。宋某经过一段时间的推销,

发觉很难完成委托事务。于是便委托自己的朋友张某代为自己寻找买主,此事,得到了谢某的同意。一天,张某找到买主,张某直接与谢某联系。经谢某的指示,张某将这批货物卖掉,然后携款而逃。谢某寻张某不到,便起诉宋某,要求宋某赔偿损失。案例分析。本案根据合同法第 400 条规定: “转委托经同意的,委托人可以就委托事务直接指示转委托的第三人,受托人仅就第三人的选任及其对第三人的指示承担责任。” 宋某将承担对张某选任不尽注意义务的法律责任,赔偿谢某一定的损失。案例三、共同委托带来的风险王某委托张某与李某共同管理自己的仓库。张某与李某约定,张某负责白天的安全,李某负责夜间的安全。一天晚上,李某因喝酒过多而造成仓库失盗。李某经济困难,王某便要求张某赔偿损失,张某以自己没有过错而拒绝赔偿。案例分析:这是一种共同委托责任的承担问题。《合同法》第 409 条规定: “两个以上的受托人共同处理委托事务的,对委托人承担连带责任。”共同委托的受托人的法律责任分为对内责任核对外责任。对内为有限责任,即各个受托人仅就自己的行为对委

托事务承担责任。对外为连带清偿责任,即每一个共同受托人不管是否对委托事损害后果的发生有过错,都应当对委托人赔偿全部损失。共同受托人法律责任的先后顺序是先对外后对内。没有过错的受托人赔偿损失后,或者有过错的受托人赔偿损失的范围超过其应承担的,可以向其他受托人追偿。因此,张某应当赔偿王某所遭受的损失,赔偿过后,张某有权向李某追偿,要求李某赔偿自己的损失。 (待续)

合同陷阱案例介绍之六

六、融资租赁合同中的陷阱案例一、与供货商通谋获取设备价金某工程公司与某租赁公司签订了建筑机械的融资合同,然后与建筑机械的供货商通谋以取得设备价金。工程公司在供货商并未交付机械设备的情况下,作成建筑机械的受领证书,发给租赁公司。租赁公司误以为租赁物已经交付,向供货商支付了物价金。其后,工程公司以租赁物并未交付为由主张解除租赁合同并要求归还已支付的租金。案例分析:融资租赁合同中出租人负有向承租人交付租赁物的义务,但这种交付义务属于观念上的交付,出租人不必直接向承租人交付,而是由供应商直接向承租人交付。供应商向承租人交付时,出租人也不必到现场确认,法律以承租人向出租人发出租赁物验收证书作为交付的判断标准。一旦承租人发出租赁物验收证书,除出租人有重大过时外,应视为出租人已经履行其租赁物交付义务,即使租赁物有未实现交付,只要已发生与交付同样的事实;价金支付或租金支付,基于出租人对供应商的信用供与,租赁合同的法律效力也不受影响。对本案例中承租人工程公司虽事实上未受领租赁物,但发生了受领证书,并交纳了一期租金,应视为出租人已履行了租赁物交付义务。对于工程公司与供应商采用欺诈方式为骗取货物价金而与出租人签订融资租赁合同,作为

受损害方的承租人可以要求法院或仲裁机关变更或撤销此合同,或者要求出

租人供货商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损失。案例二、承租人违约引发的风险某年 9

月与 12 月东方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与某市电子工业总公司(以下简称乙方)签订了两份融资租赁合同。按合同要求,东方租赁公司从国外购进年产 500 万只充气塑料打火车全套设备和生产技术,及一台气罐车和生产设备的零配件,租赁给电子局。两份合同租金总额 39750 万日元,分六次还清,每六个月支付一次,若未能支付到期租金,应付迟延利息。合同还约定,如电子局不支付租金,东方租赁公司可要求即时付清租金的一部或全部,或径行终止合同,收回租赁物,并由乙方赔偿损失。上述两分合同均由省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为承租人提供担保,担保条款,如乙方不能按照本合同的约定向甲方缴纳其应付的租金及其他款项时,担保人应按照本合同的约定,无异议地代替乙方将上述租金及其他款项交付给甲方。合同订立后,东方租赁公司从日本购入设备,安装在电子局下属的无线电二厂。经电子局和无线电二厂检验,设备质量合格。设备投产后,因生产原料需进口,成本高,加之产品销路不好,致使设备开工不久就停产。电子局自约定支付第一期租金之日起就未能按约定如数支付租

金,前后两次仅付租金 4613.9 万日元,付利息 531.9 万日元,尚欠租金35136.1 万日元及逾期利息。

东方租赁公司多次催要未果,遂向法院起诉,将电子局、国际合作公司作为被告,无线电二厂作为第三人要求被告偿还租金及利息。被告电子局辩称其对所欠租金及利息一直主张积极偿还,但收效不大。原告在明知第三人无线电二厂经营状况不好情况下不采取坚决措施收回租赁物,致损失增大,对此,负有责任。被告国际合作公司也辩称原告未及时收回租赁物、造成损失扩大,负有责任。而且国际公司辩称其不能出具外汇担保,承担连带责任的范围应以合同期满时电子局所拖欠日元租金折成人民币的金额为限。第三人辩称其在无力偿还租金及利息情况下,要求原告收回租赁物,但原告未采取这一措施,对造成损失有责任。案例分析:案例中两份融资租赁合同是生效的合同,电子局是合同中的承租人,应当

承担拖欠租金及利息的责任; 第三人无线电二厂虽然是租赁物的实际使用者,但不是融资租赁合同的当事人,不应承担直接还款的责任。国际合作公司作为合同的担保人,应对前述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担保人对所担保债务采用的币种的抗辩也不能成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融资租赁合同的两个两个司法解释都规定,国际融资租赁合同当事人约定用外币支付租金的,应认定为有效。国际合作公司在东方租赁公司作出担保协议时并未表示只愿就折合人民币的租金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所以应该连带承担电子局以日元计算的租金及利息债务。至于出租人东方租赁公司是否有一定责任,应该依据合同的约定。合同中约定若承租人不能支付租金,出租人可要求即时付清租金的一部或全部或径行终止合同,收回租赁物。《合同法》第 248 条也规定承租人在经出租人请求后在合理期间仍不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要求支付全部租金或解除合同,收回租赁物。所以对于承租人违约不支付租金情况下,出租人有要求支付租金后解除合同收回租赁物的选择权,收回租赁物并不是出租人的义务,而且即使出租人收回了租赁物,解除合同,也不妨碍其向承租人及其担保要求赔偿损失。所以本案中的出租人东方租赁公司没有责任。

合同陷阱案例介绍之七

七、行纪(经纪)合同中的陷阱案例一、沉默的风险张某委托李某作为行纪人,协助其出售一批商品。一天,张某将这批商品运到李某的仓库,李某恰逢因事外出。李某的仓库保管员知晓张某与李某之间的行纪合同,便将这批商品存放于仓库之中。几天之后,李某的仓库被盗,这批商品被盗走,张某便要求李某赔偿其损失。分析案例:在行纪合同中,行纪人占有委托物,应当理解为经委托人同意,由行纪人实际控制和管理委托物。如果委托人未经行纪人同意,擅自移转委托物,使委托物处于行纪人的实际控制和管理之下,应当不视为占有。一般而言,

行纪人占有委托物,并非行纪人与委托人签订保管合同,而是基于行纪合同,行纪人有权占有委托物。因此,行纪人作出同意占有委托物的承诺方式,不以《合同法》规定的承诺方式为限。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承诺方式可以以明示和默示的方式进行。依交易习惯,沉默也可以作为承诺的方式。由此,如果委托人擅自将委托物寄放于行纪人的仓库,行纪人未作明确表示拒绝,这种沉默的态度依照交易习惯,也应当视为行纪人的一种承诺形式,由此产生的委托物的风险,将由行纪人承担。基于此理论,本案李某应当承担张某的损失赔偿责任。案例二、行纪人处分权滥用带来的风险

刘某委托杨某为行纪人协助其出售一批香蕉。杨某便与王某串通,以刘某外出之际,以无法与刘某联系为理由,将香蕉低价出售给王某。使刘某受到损失。

案例分析:这是一种行纪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对于这种行为的认定,《合同法》因其本身模糊性,难以得出正确判定。我们只能通过《民法通则》第 58 条的规定,“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和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为无效民事行为” ,

认定杨某与王某之间的买卖香蕉的合同无效,从而避免了刘某遭受损失。案例三、“借鸡下蛋”引发的风险

某食品加工厂委托赵某作为行纪人到某地收购一批活猪。赵某以自己的名义用加工厂的钱买下一批活猪。第二天市场上活猪价格上涨,赵某便自己作为出卖人将自己买下的活

猪卖给食品加工厂,从中获取一定利益。事后,食品加工厂知道事情真相后,要求赵某返还其不应得的利益。

案例分析:这种“借鸡下蛋”的行纪合同的效力是无法确定的。虽然《合同法》第 419 条规定: “行纪人卖出或者买入具有市场定价的商品,除委托人有相反的意思表示的外,行纪人自己可以作为买受人或者出卖人” ,但对委托人作

出相反的意思表示时间、方式未加以明确规定。依据《合同法》促进交易原则的理解,委托人和行纪人的行为及其方式应当朝着最有利地完成行纪事务的方向理解。据此,委托人提出相反的意思表示应当在订立合同之前,并且以明确的方式表示。即委托人对行纪人自己作为买受人或出卖人应当在行纪合同中明确约定,或者至少应在行纪人对委托人发出通知,告诉委托人自己作为买受人或者出卖人时明确提出反对,否则,推定委托人同意。本案,双方在签订行纪合同中没有约定。

合同陷阱案例介绍之八

八、居间(中间人)服务合同中的陷阱案例一、劳而不惑的陷阱

劳而不获的陷阱主要存在双边居间合同中。双边居间合同指居间人既充当委托人的居间人,又充当相对人的居间人,同时为委托人与相对人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王某欲将其一套住房出售,便委托张某为居间人,协助自己寻找买主。适逢张某的朋友李某想购买,张某又充当李某的居间人。经过张某从中周旋,最后王某与李某达成购房合同。但王某与李某为节约开支,以张某双边牵线,泄露各自的商业秘密,以及《合同法》未明确规定双边居间合同为借口,拒绝支付张某的居间报酬。案例分析:《合同法》对居间合同中的双边居间具有以下特征:1、居间人忠实义务的双重性,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2、居间人获取报酬的双重性。3、居间人的保密义务双重性、必要性。4、双边居间的效力未定,其最直接的影响后果是居间人是否有报酬请求权。本案中的居间人张某本应拿到的中介报酬。因双边居间被对方拒付,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司法实践中,如果审理案件法官不承认双边居间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则居间人的“劳而不获”风险引发。为此,居间人要避免风险就应当想尽办法,用合理的方式事先取得报酬。委托人事后发现是双边居间合同,也无权要求居间人返还居间报酬。案例二、居间效果的陷阱

居间效果是委托人通过居间人的媒介服务,与第三人订立合同,该合同对委托人的社会效应,主要是经济价值。居间效果一般可分为事前效果和事后效果。《合同法》规定:“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委托人应但按照约定支付报酬”,未对居间报酬与居间效果的对应作出规定,这样容易造成居间报酬与合同法的公平原则是否相违背的风险。例如:某公司因资金短缺,但为尽快建筑一栋楼房,便向下属单位发出一份介绍参建单位的奖励办法,规定:凡是参建 6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者,奖励一套住房。职工张某的亲戚王某得知这一消息后,介绍某单位参建7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该楼房建成后,某公司以王某的居间报酬过高(一套住房价值 10 万元) 而拒绝给付王某住房,只同意支付 2000 元的酬金。王某不同意,两者之间发生诉讼。案例分析:合理处理本案,首先应当明确居间报酬的性质。居间报酬采取“报酬后支付”的原则,其内容一般在居间人与委托人订立合同时约定,委托人约定支付居间人报酬的目的在于通过这种经济上的刺激,促使居间人尽全力为委托人提供媒介服务,实现委托人所期望的目的。委托人是根据自己预期目的约定居间报酬的内容,居间报酬在经济价值意义上是与居间事前效果相对应的。居间报酬是否与事后效果相对应,从居间人的作用看,居间人提供的是媒介服务,对于委托人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内容,居间人不发挥作用,而合同内容决定居间事后效果,由此,居间报酬与居间事后效果不存在必然联系,两者之间也没有对应关系。由此,居间报酬是否有违反公平原则取决于居间合同订立之初。如果委托人不能列举证据证明居间人在订立合同有乘人之危之故意,则不能定居间合同报酬显失公平,则可以认定居间报酬具有法律意义,双方度应当遵守,故此案处理结果应是:某公司支付王某一套住房。(待续) 合同陷阱案例介绍之九

九、保管合同中的陷阱案例一、保管合同成立的陷阱 8 月初个体工商户叶某与胡某在张某个人开设的商店里谈了一笔牛仔服的生意、双方商定,由叶某卖给

胡某牛仔服 300 套。10 月,叶某将 300 套牛仔服运到张某的商店,并通知胡某前去提货。胡某看货后对牛仔服的式样不满意,便与叶某商量退货。叶某认为货是按胡某的要求提供的,符合约定的条件不同意退货。谈判期间,张某要求他们取走货物,以免占用自己的货位。因双方争执不下直到 12 月底,双方才达成退货还钱的的协议。直到第二年的一月叶某才将牛仔服运走。此时,张某提出叶某的货物在自己的商店里存放了三个月之久,占用了自己的货位,致使自己进货和销售均受到一

定程度的影响,况且还为叶某进行了适当的保管,因此,要求叶某付给一定数量的管理费用。叶某则认为,他是出于对张某的信任,才将货物暂放在其商店里,现在张某提出支付管理费的请求是没有根据的,不能同意。张某为此诉至法院,案例分析: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在确定当事人之间具有何种民事法律关系的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以为,叶某与胡某订立买卖协议后,将货物运到张某处,张某为了叶某的利益,在没有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情况下,为叶某管理了事务,构成了无因管理。所以,张某作为管理人有权请求叶某补偿因其进行管理所支出的必要费用;另一种意见认为,本案当事人之间已形成了保管合同关系,张某是保管人,叶某时寄托人,寄托人已将物品交给了保管人,双方通过默示法律行为,实际上建立了保管合同关系。所以,张某作为保管人有权向被告叶某索取保管费用。最终认定:1、本案涉及的保管合同成立。按《合同法》367 条规定“保管合同自保管物交付时成立,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本案中叶某将服装运到张某的商店,因服装买卖纠纷,服装在张某商店寄存 3 月之久,已经符合保管合同的成立要件,保管合同已成立。2、保管合同是不要式合同,当事人可以选择口头形式、书面形式或其他形式订立合同。本案中,当事人之间确无书面形式合同,但货物寄存在张某

处 3 月之久的事实足以证明保管合同的存在,证明当事人是以默示的形式订立了保管合同。3、本案不因是无因管理。无因管理需具备一下要件:第一须管理他人事务;第二须有为他人管理的意思;第三无法定或约定的义务;第四本人不知道他人在为自己管理事务。本案中只有第一、二两点符合,第三、四两点不符合无因管理要件。4、本案合同从交易习惯角度分析,可以确定应是有偿的。结论:本案为保管合同,且是有偿合同依法成立,叶某应支付张某一定的保管费用。案例二、寄存保管费中的陷阱某酒厂向甲公司发 300 箱货物到某车站。按照车站规定,将此批货物编组到车站某货场。在免费保管期间内,甲公司未到车站提货,为缓解货物堵塞,加快货运周转,车站将 300 箱货物转到乙公司暂存,并多次向甲公司发出催领通知。3 个月后甲公司才到货站办理领货手续,甲公司提货时,乙公司要求支付暂存费,双方发生纠纷。案例分析:本案涉及的是寄存人支付保管费的义务。首先确认无偿保管合同已有效成立。保管人是车站,寄存人是甲公司。其次,无偿保管期满,甲公司不及时提货,车站享有留

置权。车站又与乙公司成立了一个有偿保管合同,寄存人是车站,保管人是乙公司。由于有偿合同是车站与乙公司签订的,乙公司应当向车站要求支付保管费。如果车站拒绝支付,乙公司有权留置货物。收货人逾期提货,应当向承运人支付保管费。因此,甲公司应向车站支付保管费,否则,车站有权留置货物。(待续)

合同陷阱案例介绍之十

十、仓储合同中的四大陷阱概括起来仓储中主要有以下四大陷阱: 1、“空手套白狼” “空手套白狼”是利用和伪造或盗取的法人营业执照、空白介绍信、合同专用章,诓骗存储方与之签订合同,在货物交由“保管人”占有时,即携货逃之夭夭。这种欺诈一般是团伙性的,分工较为精细。 2、“偷梁换柱” “偷梁换柱”是保管方为达到用保管物清偿债务或利用保管物的目的,常主动以优惠

的保管费用引存储方与之签约。签约后,即动用所保管的存储之物,向第三人声称系自己所有而用于抵债或直接将保管物出售以获得金钱。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仓储方或保管方应承担违约责任,如支付违约金,赔偿储存方因此遭受的损失。但存储方对保管方追究违

约责任通常是很难达到救济其被侵害权利的目的的,因为保管方往往已无力偿还。对已处分的货物按司法实践中的保护第三人的“善意取得制度”存储方不得向第三人请求返还保管物。 3、逃避检验逃避检验是存储方利用与保管方内部员工的友好关系、保管方的疏忽或其他种种手段,避免保管方检验保管物,从而将各种违禁物品、非法物品存入保管方的存储场所。 4、恶意串通恶意串通是存储方与合同以外的第三人互相勾结,通过仿制、伪造、变造提货单、仓单或发货单,由第三人借用存储方的名义,在保管方处提走保管货物。事后,存储方持仓单前来提取货物不得,便要求保管方支付违约金和赔偿损失。案例一、逃避检验公民甲从国外走私一批黄色录像带入境。因家中地方狭小,无处可藏,找到好朋友乙,谎称自己有一批洗衣粉需要找个地方存放。乙系某仓储公司职员,自认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辞,当即未加检验,即将该批黄色录像带存入本公司仓库。当时由于扫黄运动正在进行,甲某没有机会卖掉录像带。在一次仓库工作人员清查仓库时发现一只洗衣粉纸箱破损黄色录像带外露。仓储公司一方面向公安机关报案,另一

方面追查录像带的主人。甲某被查出后被公安机关收审,仓储公司不仅受到经济处罚,而且声誉受到极大影响。案例二、越权违规甲公司从外地购回 1000 匹棉布,价值 8 万元。因本公司仓库已满拟寻一仓储单位存储。乙公司因经营效益欠佳,且仓库尚有闲置,得知此信息后遂与甲公司签订了仓储保管合同。合同约定乙公司为甲公司保管价值 8 万元的棉布 1000 匹,货物由甲公司自送自提,期限为 2 个月,保管费 4000 元,在甲公司提货时一次付清。1 个月后某日

仓库突发火灾,价值 8 万元的 1000 匹棉布付之一炬。火灾发生后,甲公司要求乙公司全额赔偿。乙公司认为火灾系不可抗力,拒绝给以赔偿。双方诉之法院。案例分析:法院审理认为,双方签订的仓储保管合同属越权经营,应认定为无效合同,原告、被告双方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分别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本案得到的启示是存货人在寻找仓储保管人,以及订立合同时,应首先查明,对方是否具有从事仓储保管业务的资格。简便的方法就是查阅对方的营业执照。案例三、违约责任冷冻加工厂与个体户徐某于 3 月份达成协议,由冷冻加工厂为徐某加工、仓储猪肉。丛 3 月 5 日开始徐某组织收购了价值 44880 元的毛猪肉16000 斤交给冷冻加工厂。冷冻加

工厂将猪肉加工成精肉 12000 斤,杂肉 3800 斤,徐某支出加工费 3750 元。同年 5 月冷冻加工厂扩建仓房通道。将存储徐某猪肉的冷库前后门打开,时间长达两个小时。5 月 25 日徐某查看猪肉时发现包装纸上有水珠,猪肉表面有黄斑点,经防疫站化验表明肉质软化,缺乏光泽,微粘手,有酸味,肉质严重下降。冷冻厂为了避免纠纷,同意减少仓储费 1290 元,并以每吨 6065 元的价格买下全部猪肉,由冷冻厂负责处理。徐某收回货款 38630 元,但还损失 8045 元。要求加工厂予以赔偿。加工厂认为已经收购了全部猪肉避免了徐某的猪肉全部变质,冷冻厂承担了大部分损失,问题已经解决,徐某再要求赔偿无道理。徐某认为冷冻厂买下猪肉是防止损失继续扩大,冷冻加工厂的违约责任并未解决。双方发生纠纷。案例分析:本案涉及到的是仓管人违约责任问题。《合同法》规定“储存期间,因保管人保管不善仓储物毁损、灭失的保管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法》还规定: 。“当事人一

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本案中,仓储人——冷冻加

工厂作为专业的仓储人,完全可以预见打开冷库会对货物造成的影响,因而损失赔偿额应为存货人遭受的全部损失。

虽然仓管人以低价购入了全部货物,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损失的扩大,但此举并未挽回存货人的全部损失,仍应负责赔偿。因此,冷冻加工厂的行为构成违约行为,并且须对徐某的经济损失 8045 元,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合同陷阱案例介绍之十一

十一、技术合同中常见的风险及陷阱 1、技术交易无三包带来的风险因为技术交易的客体是技术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不是物质商品,而是“技术” 。由于技术商品的上述特点,《合同法》所以没有规定技术合同标的的“三包” ,在技术交易中,不实行“三包”政策,技术受让方对技术不满意,不退“货” 。这是因为,技术是无形的产品,没有物质形态,一旦“卖”出,就形成“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想退也退不了,无法实现“退货” 。技术可以装入大脑、存入电脑,技术资料可以复印、复制,如果“退货” ,技术转让方如何能承认和接受。另外,技术合同标的的技术是特定的、唯一的,也就不存在“换货”的问题。同时,技术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对于技术也不存在“包修”的问题。因此,技术交易不实行“三包” ,这无疑是技术交易的一个潜在风险。避免风险的策略:一在订立技术合同前,对这一技术有

充分的了解,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二在技术合同中约定对技术实施的指标和要求及其验收手段;三在技术合同中约定如果达不到合同约定的要求,对方当事人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 2、先看后买和先买后看带来的风险买东西先看后买,甚至于可以先尝后买或者先试后买。这是符合情理的买卖经验。然而,当你在买技术的时候,向技术秘密权利人提“先看后买”“先试后买” 、,技术秘密权利人不会那么乐意、那么放心了。技术转让方会担心“你看了以后不买怎么办,” “你看走了我的技术去告诉别人怎么办,” “你把我的技术私自转让给别

人怎么办,”为此,“先看后买”是技术转让方的最大风险。“先买后看”对转让方是符合情理的,可以消除转让方的后顾之忧,对转让方有利。然而,却构成了受让方的苛刻要求,增加了受让方的后顾之忧。“我花了大价钱买了假技术,怎么办,” “对技术没有了解,受了骗,怎么办,”这无疑“先买后看”是技术秘密受让方的最大风险。避免风险的策略:签订“初步合同”是防止这一风险的最佳方法。《合同法》规定在签订正式“技术合同”之前可以线性签订“初步合同” 。初步合同的内容是约定在正式订立技术合同前技术情报和资料的交换;约定对这些技术情报资料以及在谈判过程中获得技术秘密,当事人应当承担的保密义务,以及违反保密义务的法律责任等。《合同法》规定: “当事人在订

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漏或者不当地使用。泄漏或者不正当地使用改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3、技术合同标的期货性缺陷带来的风险《合同法》规定: “技术开发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就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或者新材料及其系统的研究开发所订立的合同。” 事实上,无论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还是实验发展的技术合同;无论是关于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或者新材料及其系统的研究开发合同;无论是合作开发还是委托开发的技术开发合同,它们的标的都是当时未产生、未来才面世的“期货” 。期货交易要冒较大的风险,技术合同也不例外。避免风险的策略:分期提成分摊风险是预防“期货”风险的好办发。《合同法》规定:技术合同价款“也可以采取提成支付”“约定提成支付的,可以按照产品价格、实施专。利和使用技术秘密后新增的产值、利润或者产品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提成,也可以按照约定的其他方式计算。提成支付的比例可以采取固定比例、逐年递增比例或者逐年递减比例。” 《合同法》还规定:技术价款的支付也可以采取“提成支付加预付入门费的方式” 。总之,“分期提成”的方

式,使受让方的利益得到保证,转让方分担了技术合同履行中的风险。

4、一次总付给受让方带来的风险《合同法》规定: “技术合同价款、报酬或者使用费的支付方式由当事人约定,可以采取一次总鞥、一次总付或者一次总算、分期支付。”技术合同价款一次总付的支付方式类似于物质产品买卖中的支付方式,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技术合同的订立只是合同履行的开始,未来的合同有效期还很长,潜在的法律纠纷较多。因此,转让方希望一次总付,而受让方则希望一次总算,分期支付。 (待续)

合同陷阱案例介绍之十二

十二、建设工程合同陷阱 1、暗箱操作引发的陷阱海迪克娱乐城(发包方)与

某建筑公司(承包方)订立扩建工程承包合同。合同规定工期 8 个月,工程价款

30 万元。施工过程中,发包方发现,工程总负责人张某系挂靠在建筑公司的个体户,所有施工人员均由张某聘用,而张某向建筑公司缴纳一定比例的管理费,于是发包方向承包方提出了异议。承包方答应抽调技术人员前往协助,辩称张某有权承包,但是抽调技术人员的话只是一句空话,从未兑现。嗣后,张某以原材料涨价,工程价款须重新计算为由停工 25 天。在此期间,张某多次找娱乐城经理黄某,双方商定工程价款包定为 43 万元,竣工验收后 10 日内结清。在工程竣工前夕,张某又数次找娱乐城经理黄某,以急需工程建筑材料

费为由,请求黄某付款,黄某付款后不久便调动了工作,新任海迪克娱乐城

经理见工程质量低劣,遂以张某和建筑公司作为共同被告向法院起诉。案例分析:法院受理后,认为这是一起因施工队不具有建筑工程承包合同主体资格而引发的纠纷案,经对工程重新结算、检验、判令工程质量不合格,张某已不知去向的情况下,由建筑公司负责返工,并承担违约责任,将建筑公司收取的 5500 元的管理费没收上缴国库。建筑公司因此受损 50 余万元。案例二、“合法陷阱”——“不可抗力” 1993 年 1 月 23 日,江苏阳光地产公司(承包方)通过投标,获得发包人加拿大豪而斯集团公司(业主)在加拿大温哥华的一幢 42 层写字搂的建筑

常见合同陷阱

编号:_______________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常见合同陷阱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1、对交易对方的资信状况缺少了解 一般情况下,企业在投资之前,首先要对交易对方的经营状况有所了解,不能盲目投资。实践中,合同一方往往在未查验对方营业执照或工商登记,对该企业的性质、经营范围、注册资金及法定代表人等基本信息不甚了解的情况下草草地签订了合同,在索要货款时才发现对方无任何财产或下落不明。 例如:某机器厂与某公司签订《联营协议书》,约定双方合作开发生产系列生物工程制品。签订协议后,某机器厂先期向该公司支付了10万元技术使用费。但对方却未履行义务,一走了之,人去楼空,致使某机器厂的投资无法收回。 2、对交易对方是否为适格主体缺乏认识 企业中未经授权的科室、车间等内部部门,或者是未正式取得营业执照和已经被注销、撤销的企业本身都不具备对外签订合同的主体资格,除非其事先得到法人授权、事后得到法人追认或事后取得了法人资格,否则其签订的合同是无效的。上述不具备合同主体资格的部门有时具备一定的履行能力,就使一些企业认为,只要能履行合同义务,有没有主体资格都无所谓。一旦对方发生履行不能的状况时,如果其主管单位不承认合同效力,企业就要受损。 例如:某配件厂与某制造厂第一车间签订加工承揽合同,结果有多半产品质量未达标,于是配件厂要求该车间承担违约责任,该车间却以自己不具备合同主体为由进行抗辩。经审查,合同上盖的是车间的章,也就是说车间是以自己的名义签订的合同,因此法院判决合同无效。 3、对担保人的具体情况疏于审查 如果交易对方提供了担保人,会让企业觉得多了一层保障。但事实上,大部分担保合同无非是走一个形式,通常是在关联企业或有着密切往来的企业之间相互提供担保,而企业也很少会去审查担保人的经营状况。有些担保企业本身就已经是负债累累,自身难保,已经被吊销或面临破产,当交易对方无法履行合同时,企业从担保人那里也无法收回投资。还有一些企业认为由行政机关或其所属事业单位提供担保更加可靠,但事实上按照民法典有关规定,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不具有对外担保资格,这样的担保形同虚设,是最不可靠的。

劳动合同常见陷阱2019收集整理

劳动合同常见陷阱2019收集整理 劳动合同常见陷阱 一、劳动合同期限 合同内容:开头要列明用人单位及劳动者的基本信息。且双方应按照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订立合同。 常见花招:目前一些用人单位片面强调用工的灵活性,千方百计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期限很短。 解决方案:用人单位和职工应相互协商,合理确定劳动合同期限。从国际通行情况及今后趋势看,长期合同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将成为主流。律师提醒,有三种情形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XX年的;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XX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XX年的;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过错等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二、不签合同视为无固定期限合同 合同内容: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常见花招:目前一些用人单位只拿空白合同给劳动者签名,或干脆不签劳动合同,所签合同的内容也由老板随意决定。

解决方案:《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不签劳动合同,将付出高昂代价。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超过1年仍未订立,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二是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至于只给空白合同签名,则可能构成欺诈。 三、同一单位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合同内容:双方可以约定试用期。 常见花招:试用期满才签劳动合同、试用期很长、工资很低、试用期不参加社保等。 解决方案:首先要明确,试用期是包含在合同期内的。企业不能以试用期为由不签订劳动合同,且试用期内也必须依法为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试用期的工资也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同时,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律师说,这意味着如果已有试用期,则劳动者今后调整岗位,或者离开单位后又重新回来等,都不能再有试用期。 四、休息休假首列合同必备条款 合同内容:双方应确定工作时间及休息休假。

承包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应当注意的问题(更新)

承包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应当注意的问题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指发包人和承包人为完成特定的建筑安装工程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依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应当完成发包人交给的施工任务,发包人应当按照约定提供必要施工条件并支付工程价款。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保护发包人、承包人双方合法权益的法律文件。本文以承包人的视角讨论在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应当注意的问题,提醒承包人应当充分认识并积极行使法律所赋予的合法权益。 下面结合建设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9年修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示范文本) 》(GF-1999-0201)有关条款,说明承包人在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之前应当注意的事项。 在签订合同之前,承包人应当对工程的真实性、可靠性及发包人的资信情况尽可能详细的了解,必要时要做详尽的调查。只有在工程合法、相关手续完备及发包人资信情况良好的条件下,承包人与之签订合同,其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在实践中,经常会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承包人急于取得工程的心理,编造一些虚假信息,伪造审批文件,从事诈骗活动。因此,如不对工程情况进行仔细、详尽地了解,则有可能掉入陷阱,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发包人主要了解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发包人的主体资格,即其是否依法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及相应的经营资格,是否具有签订和缔约资格。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缔约当事人均应为法人或其他

经济组织,自然人不能成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当事人。第二工程是否是依法批准的合法项目,相关手续是否齐全,如建设用地是否批准?规划、设计是否得到批准?是否进行了招标等等。第三发包人的资质情况、社会信誉、财务状况如施工所需资金是否已经落实或可能落实等。 在签订合同之前,审查发包人的资信情况是一项重要的准备,为将来合同能够全面履行奠定一个良好基础。 二、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应当注意的事项 1、仔细阅读《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示范文本) 》(GF-1999-0201)有关条款,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示范文本) 》(GF-1999-0201),由协议书、通用条款、专用条款及合同附件四部分组成。签订合同时仔细阅读和准确理解“通用条款”十分重要,这一部分内容不仅注明合同用语的确切含义,引导如何签订“专用条款”,更重要的是当“专用条款”中基本条款未作特别约定时,“通用条款”中对应的条款会成为签约双方一致同意的合同约定。 2、合同价款应当明确约定。 (1) 填写《协议书》中“合同价款”,应当根据工程是属于招标工程,还是议标工程?招标工程的合同价款由发包人、承包人依据中标通知书的中标价格在协议书内约定。非招标工程的合同价款由发包人、承包人依据工程预算在协议书内约定。 (2)合同价格是签约双方共同约定的条款,第一要双方协商,第二要明确。暂定价、暂估价、概算价均不能作为合同价款,约而不定的价款也不能作为合同价款。 (3)填写合同“通用条款”第23条“合同价款及调整”时应当按照其所

劳务合同骗局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劳务合同骗局 篇一:劳动合同陷阱多,这7种合同千万不能签! 劳动合同陷阱多,这7种合同千万不能签! 1、什么是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用人单位应及时安排被录用的劳动者工作,按照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支付劳动报酬,并且根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和劳动 合同的约定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保证劳动者享有劳动保护及社会保险、福利等权利和待遇。 2、注意!这些劳动合同不能签 1、口头合同 这类合同一般由朋友、亲戚、熟人介绍到用人单位,双方只有口头意向承诺,碍于情面或觉得麻烦,没有正式的书面合同文件,没有签字认可。一旦发生纠纷,空口无凭,无据可查。

2、简单合同 虽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内容过于简单,基本要素残缺,没有必要的细节约束。如对用人单位解除合同和违约等行为的追究条款。 3、“暗箱”合同或者称为“一边倒”合同 这类合同的内容往往明显偏向用人单位一方,多数是用人单位事先根据自身利益拟定,只强调用人单位的权利和务工者义务,对务工者利益涉及很少,一笔带过,且不征求务工者意。这类合同往往内容模糊,滥用所谓的解释权。 4、抵押合同 少数用人单位要求务工者把自己的一些证件、财产抵押之后才能上班。当用人单位随意辞退务工者时,就以种种理由不退还抵押财物。 《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5、双面合同 一些用人单位为了应付劳动保障部门检查,准备了两份合同,一份是合法、规范的假合同,仅由用人单位保管,应付检查,实际上并不执行。另一份不规范、不合法的真合同则双方持有,实际执行。 6、“卖身”合同

合同中的文字陷阱

合同中的文字陷阱 合同中的文字陷阱,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或因为疏忽大意,或因为不熟悉相关专业知识,落入对方设置的文字陷阱,导致合法权益受损。本报刊发此主题专版,旨在提醒读者在与他人签订合同时,要认真审核合同内容,合同用词一定要准确严谨,必要时请专业人士把关,以免吃亏上当。 1、误把订金”当定金”双倍索赔被驳回 【基本案情】 今年6月,岳阳市民高某将当地一家房产公司告上法庭,称今年2月与该房产公司签订了商品房订购意愿书,并按照房产公司的要求交纳了2万元作为定金,但4个月后房屋开盘时,他订购的房屋却被别人买走。高某认为房产公司一房二卖”的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双倍返还定金。 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时,房产公司却声称从来没有收过定金,当初从高某那里收取的2万元是订金。 高某拿出合同仔细一看,才发现合同上面写的是订金2万元”。高某这才醒悟,房产公司利用自己的粗心 设下了一个文字陷阱,使他丧失了要求开发商双倍返还定金的权利。 【法律分析】 我国《合同法》规定: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 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由此可以看岀,定金实际是一种债的担保,它发挥着制裁违约方、补偿守约方的双重功能。但本案中的订金”却不具有法律上的担保意义,所以高某无权要求房产商双倍返 还定金。 2、延伸不可抗力”业主索赔败诉 【基本案情】 2006年3月,河南郑州市民巴某与郑州某房产公司签订了房产买卖合同,约定交房日期为2007年 6月,但房产公司却未能按期交房。随后,巴某起诉至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要求房产公司支付违约金11万元。 二七区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巴某与房产公司签订的合同中约定,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和其它事故,以及销售方所不能控制的其它原因造成交房延期的,销售方不承担责任。房产商因为资金不到位导致未能如期交房,属于合同约定的不可抗力”的情形。据此,法院驳回了巴某的诉讼请求。 【法律分析】 《合同法》规定,该法所称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可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地震、 水灾、战争等。但在该案中,房产公司却将不可抗力”的定义进行了延伸和扩张,将资金不到位等情形都包括在不可抗力”的范围内,这样的约定显然是房产公司对自己的免责范围过于宽松。目前,不少房产公司在签订合同时,将对市场判断不准确导致投资失误、修改设计方案延误工期、资金不到位、季节影响、上级行为等因素归之为不可抗力”从而免除自己理应承担的违约责任。因此,消费者在签订房产买卖合同时,应特别注意不可抗力”是如何界定的。

劳动合同常见陷阱收集整理

劳动合同常见陷阱 一、劳动合同期限 合同内容:开头要列明用人单位及劳动者的基本信息。且双方应按照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订立合同。 常见花招:目前一些用人单位片面强调用工的灵活性,千方百计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期限很短。 解决方案:用人单位和职工应相互协商,合理确定劳动合同期限。从国际通行情况及今后趋势看,长期合同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将成为主流。律师提醒,有三种情形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 10年的;用人单位初 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 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 龄不足10年的;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过错等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二、不签合同视为无固定期限合同 合同内容: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常见花招:目前一些用人单位只拿空白合同给劳动者签 名,或干脆不签劳动合同,所签合同的内容也由老板随意决

解决方案:《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不签劳动合同, 将付出高昂代价。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超过1年仍未订立,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二是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至于只给空白合同签名,则可能构成欺诈。 三、同一单位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合同内容:双方可以约定试用期。 常见花招:试用期满才签劳动合同、试用期很长、工资 很低、试用期不参加社保等。 解决方案:首先要明确,试用期是包含在合同期内的。 企业不能以试用期为由不签订劳动合同,且试用期内也必须依法为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试用期的工资也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 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同时,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律师说,这意味着如果已有试用期,贝U劳动者今后调整岗位,或者离开单位后又重新回来等,都不能再有试用期。 四、休息休假首列合同必备条款 合同内容:双方应确定工作时间及休息休假。

如何避开劳动合同陷阱(精)

如何避开签订劳动合同陷阱? 劳动合同是明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权利、义务的书面法律文书,也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劳动合同的全面推行, 规范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但是一些用人单位想法设法在劳动合同中设置陷阱, 规避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 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文就劳动合同中一些常见的陷阱列示如下, 提示劳动者注意并加以防范。 陷阱之一:签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必须先交纳押金。 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劳部发 [1995]309号第 24条规定“ 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 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收取定金、保证金(物或抵押金(物” 。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用人单位 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和规定, 在订立劳动合同时以种种理由向劳动者收取押金或变相收取培训费、服装费、集资款、风险抵押金等, 并规定劳动者因病因事请假、辞职时, 收取劳动者的这些费用概不退还。这些做法,严重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和规定,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提示:遇到这一问题,劳动者一方面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交涉,拒绝交纳各种押金;另一方面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举报或投诉,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陷阱之二:解除劳动关系后不给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规定了劳动者应当得到经济补偿的几种情形, 主要有:1、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 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 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 2、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费。 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

建筑工程承包合同风险的防范措施(word版)

建筑工程承包合同风险的防范 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工程承包合同风险的防范措施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建筑工程合同风险较大, 化解风险是建筑企业非常关注的问题。建筑企业要正确评价风险, 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 风险的来源 建筑工程合同风险属于建筑工程风险, 建筑工程周期较长, 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多, 风险较大。虽然参与工程的各方均有风险, 但承担风险的大小却有所不同。具体来讲, 在一个工程中, 在建设工程决策阶段, 业主承担主要风险, 投资决策失误意味着整个项目的失败。在工程建造过程中, 建筑企业承担的风险远大于业主。正是这个原因, 建筑行业中增大了建筑企业的索赔权限。建筑工程合同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投资风险;二是非建筑企业原因造成的社会风险和客观风险, 如地震等自然灾害, 这种风险一般难于预料和防范;三是主观类风险, 这里特指不讲诚信的欺诈类风险。 风险的识别 应该看到, 任何建筑企业在承揽工程时不可能不承担风险, 但如何承担风险, 承担多大风险, 以及如何化解风险是一个建筑企业不得不关注的问题。化解风险之前必须对其进行识别, 风险管理实际上就是一个识别、确定风险和化

合同常见陷阱条款

合同常见陷阱条款 一、判断题 1. 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订,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对对5. 在采用格式合同方式的交易中,一方如果处于垄断地位与相对方进行交易,那么相对方的意思肯定会不真实。错 10. 只有通过反垄断才能解决经济地位不平等这个问题。对 18. 我国法律规定,定金和预付款性质是一样的。错 2. 对合同中专业名词的理解偏差不会造成陷阱条款。错 3. 在实践中,由于双方对交易的标的或者交易习惯的认识存在差异,一方有可能利用这种知识结构差异来规避责任和风险。对 20. 对法律上有明确定义的概念缺少认知的情况下,双方签订合同时应设立解释条款,对合同中涉及的概念的定义、范围等予以明确。对 11. 对合同中不明确的条款,当事人应咨询律师等专业人士,对合同提供意见或建议。对16.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如合同没有约定,实行推定原则,即按照交易习惯来进行推定,推定一般由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来主导。对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90条规定:定金合同从签订合同之日起生效。错 17. 格式条款的使用是没有限制的。错 5. 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事实上不平等的唯一原因。错 17. 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订,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对 13. 合同一方在经济地位或信息资源的掌握上处于优势地位时,容易造成事实上的不平等合同。对 17.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有效。错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39条第一款规定:采用格式合同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对 二、单选题 4. (单选题)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几年?() C. 二年

项目经理不外传的施工合同常见陷阱

项目经理不外传的施工合同常见陷阱 法务实践中,建设施工工程合同纠纷较多,有些案件完全是当事人没有注意合同中的陷阱造成的,那么如何防范呢,本文将从建设施工工程合同的基本含义及法定权利义务说起,谈谈如何防范于未然,供大家参考。 建筑施工合同是指一方依约定完成建设工程,另一方按约定验收工程并支付酬金的合同。前者称承包人,后者称为发包人。建设工程合同包括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属于承揽合同的特殊类型,因此,法律对建设工程合同没有特别规定的,适用法律对承揽合同的相关规定。 建设工程合同作为承揽合同的特殊类型,除具有承揽合同的一般法律属性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建设工程合同中完成的工作构成不动产,通常要涉及对土地的利用强制性规范的限制,当事人不得违反规定自行约定,而且施工的承包人必须是经国家认可的具有一定建设资质的法人。 2.建设工程合同属要式合同,应当以书面方式订立。 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和主要条款 (一)勘察、设计合同的订立 勘察、设计包括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勘查、设计单位接到发包人的要约和计划任务书、建设地址报告后,经双方协商一致而成立,通常在书面合同经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后生效。 勘察、设计如由一单位完成,可签订一个勘察设计合同;若由两个不同单位承担,则应分别订立合同。 建设工程的设计由几个设计单位共同进行时,建设单位可与主体工程设计人签订总承包合同,由总承包人与分承包人签订分包合同。总承包人对全部工程设计向发包人负责,分包人就其承包的部分对总承包人负责并对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 (二)施工、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的订立 发包人和承包人根据已获批准的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和总概算等文件,就合同的内容协商一致时,即可成立建筑施工和安装工程承包合同。 发包人可以将全部施工安装工程发包给一个单位总承包,也可以发包给几个部分分包给其他分包可以将承包的工程,一个承包人总承包的,单位分别承包。.人,签订分包合同,总承包人对发包人负责,分包人对总承包人负责并与总承包人对发包人负连带责任。

建设工程合同签订中的陷阱及防范

建设工程合同签订中的陷阱及防范 ? 合同(范本)陷阱及其防范建设工程合同签订中的陷阱及防范 (一)在签订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中的陷阱与防范 1.在发包人和承包人条款方面陷阱:承包人不具备与工程相应资质和法人资格,填写时,真正承包人将自己的上级单位且独具法人资格的单位填为承包人,往往工程质量保证不了。 防范:核对清楚承包人,且审查承包人的工程建设资格和等级。 2.在委托书方面陷阱:不填写委托书,或委托事项填写不全、不清。 防范:全面、正确、详细填写委托书3.在委托人义务条款方面陷阱:委托人的义务填写不细、不具体、不全面,致使工程责任不好判定。 防范:委托人的义务,一定要填细、填全。 4.在承包人义务条款方面陷阱:承包人的义务笼统,不细化,出现纠纷后,不宜追究承包人的责任。 防范:填写承包人的义务越细越好,每个环节和要求都要写清楚。 5.在纠纷解决方式条款方面陷阱:当事人各自选择有利于己方的纠纷解决方式和地域管辖。 防范:协定公平的解决纠纷的方式和地域管辖。 6.在合同签字盖章方面陷阱:合同最后只签字不盖章。 防范:一定要在合同书上签字盖章,并按要求公证。 7.在规定违约责任方面陷阱:承包人尽力减少违约责任事项,或尽量减弱违约责任程度,或减少违约责任额。 防范:发包人一定要将承包人不履行义务的责任写全面、写明确、写具体。 8.在增补条款方面陷阱:只写“经双方协商一致,增加补充下列项条款”而没有增补

以“空白”记入。 在合同条款笼统的情况下,承包人不增补工程事项。 防范:发包人应将承包人完成工程的要求及各种细节补齐,防止条款笼统,而使工程质量等出现问题不宜追究。 (二)在签订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中的陷阱及防范 1.在发包人、承包人条款方面陷阱:承包人不具备与工程相应资质和法人资格,填写时,真正承包人将自己的上级单位且独具法人资格的单位填为承包人,往往工程质量保证不了。 防范:核对清楚承包人,且审查承包人的工程建设资格和等级。 2.在质量条款方面陷阱:质量条款笼统,不细化,出现纠纷后,不宜追究承包人的责任。 防范:质量条款越细越好,每个环节和要求都要写清楚。 3.签订违约责任条款方面陷阱:承包人尽力减少违约责任事项,或尽量减弱违约责任程度,或减少违约责任额。 防范:发包人一定要将承包人不履行义务的责任写全面、写明确、写具体。 4.在纠纷解决方式条款方面陷阱:选择有利于己方的纠纷解决方式和地域管辖。 防范:协定公平的解决纠纷的方式和地域管辖。 5.在签字盖章方面陷阱:只签字不盖章。 防范:一定要在合同书上签字、盖章,并按要求公证。

2020陷阱合同(完整版)

合同编号:YT-FS-4347-61 2020陷阱合同(完整版) Clarify Each Clause Under The Cooperation Framework, And Formulate It According To The Agreement Reached By The Parties Through Consensus, Which Is Legally Binding On The Partie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2020陷阱合同(完整版) 备注:该合同书文本主要阐明合作框架下每个条款,并根据当事人一致协商达成协议,同时也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而制定。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对于初次装修的业主来说,装修完以后或多或少都会留下一些遗憾。如果找到了不靠谱的装修公司,更是会让人遗憾终生。那么,我们既然花钱装修了,又该怎么样来保障自己的权益呢?最关键的地方,当然就是对于装修合同要有正确的认识。 装修合同的概念 所谓房屋装修合同,就是为了装修房屋而签订的合同。但是这个合同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家庭居室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在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发包人的家庭居室装饰装修工程的有关事宜达成的一个协议。 所以,这是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在签订之前一定不能着急,否则就会乱了阵脚。因为合同中的

款项比较多,因此,一旦让装修公司钻了空子,就会给自己带来损失。 装修合同的陷阱——工艺说明模糊 因为业主更多的是关心单项的价格,所以不负责的装修公司或者工头,就经常会忽略对装修工艺的说明。特别是什么地方该用什么材料,又是什么规格,什么样的等级等等。这些如果没有清晰的说明,那么即使看上去报价不高,装修公司也会用劣质的材料来代替,损失的还是自己。 装修合同的陷阱——单项面积上做手脚 许多业主对自己家的装修并没有准确的认识,往往只关注房屋装修的总面积,并且还是大概的估算一下。对于单项面积则没有了解,更多是关注单项价格。那么这时如果装修公司将每项面积都稍微增加一点点,几百甚至几千块钱就这么出去了。所以,在签订之前一定要让装修公司或者工头将所有的单项面积丈量一下,自己也要记在一个小本子上. 装修合同的陷阱——在最后提供的报价单上做手

装修合同陷阱完整版

装修合同陷阱完整版 In the case of disputes between the two parties,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partners should be protected. In the process of performing the contract, disputes should be submitted to arbitration. This paper is the main basis for restoring the cooperation scene. 【适用合作签约/约束责任/违约追究/维护权益等场景】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修合同陷阱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协议资料适合用于需解决双方争议的场景下,维护合作方各自的合法权益,并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双方当事人一旦发生争议,将争议提交仲裁或者诉讼,本文书即成为复原合作场景的主要依据。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现在社会业主与装修公司的纠纷频发,装修陷阱让许多业主吃了闷亏,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下面是由整理的一些常见装修合同陷阱,希望对您有帮助,仅供参考! 一、装修合同签订前陷阱 与装修公司签订合同前必须有装修公司提供详细的报价单,需要注意的是,应该要求装修公司尽量详细的在报价单中标明每个项目的具体工程量,特别是在水电路改造这样的项目中,特别

签订劳动合同,注意合同陷阱

签订劳动合同,注意合同陷阱 案例:张某于2020年1月份入职深圳某电子厂,该厂未与张某签订劳动合同,但张 某入职时填写的入职登记表下面有一行备注:新入职员工试用期为三个月。另外电子厂的《员工手册》中也规定:凡是新入职的员工,试用期均为三个月。张某工作二个多月后, 公司以张某试用期不合格为由将张某辞退,张某不服,提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 会认为,根据法律规定,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电子厂虽在入职登记表及员工手 册中规定试用期,但并未与张某签订劳动合同,因此,该试用期不存在,双方为事实劳动 关系,电子厂将张某辞退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合同,是招聘方与应聘方建立劳动关系、维护各自权利的法律依据。在签订聘用合同时,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所以,写进合同的内容应是相互协商的结果,应体现出双方的 权利。合同,是一份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文本,它约束的是双方的行为,而不仅仅只是一方 的行为。当一方的行为违背了合同规定,另一方有追究对方责任的权力。 在大学生就业已从计划分配转变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今天,合同已成为规范就业市场 的重要法律依据,是合同双方维护自己权利的法律武器。但是,如果求职者与对方签订的 是一份不利于自己的不平等合同,那么反过来,合同也许就会变成对自己具有极大杀伤力 的武器。 在就业市场,因为不平等合同引发的纠纷比比皆是。一些毕业生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不少 不合法的条款,例如,有的规定毕业生的试用期长达12个月,有的规定毕业生不得恋爱 结婚,甚至还出现了“生死合同”。一些用人单位正是利用求职者合同意识淡薄、法律观 念不强、求职心切或盲目轻信设下合同陷阱,当经验欠缺的求职者掉进陷阱后大呼上当时,常常已身不由己,合同上白纸黑字签着自己的名字,许多人在无可奈何之下,只好任人宰割。 不久前,笔者曾收到一封来信。写信的是一位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自述是一位掉进合同 陷阱的受害者。在毕业前的一次人才招聘会上,他将自己的简历投给了一家房地产公司。 公司一位副总经理与他交谈后表示对他很满意,希望能当场签下合同。当时他满心高兴, 因为对方许诺,去了后有住房,而且月薪 3000元以上。他说他当时没有丝毫犹豫就同意 当场签约,生怕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想早早把这个好机会攥在手里。 对方出具的是一份早已打印好的合同。他草草地浏览了一下合同,合同格式很规范,合同 条文也都很专业,双方的权利义务似乎也规定得很清楚。他几乎是怀着一种兴奋的心情在 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他的职位是公司销售部销售员。进了公司他才知道,所谓的月工资3000元以上完全是一 个子虚乌有的数字。因为销售人员的工资实行的是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与销售额直接挂钩。销售部有十几名销售员,只有一位业绩突出的销售员曾拿到过3000多元的月工资。对方 许诺的住房其实是一间破旧的仓库,不到 30平方米,挤住着8个人。 这一切与对方的许诺相距甚远。他愤愤不平地找到了那位公司副总要跟他理论。对方阴沉 着脸说:“那是口头上说的,并没有写进合同,再说,你如果好好干,月工资肯定不会低 于3000元,至于住房嘛,不就是条件差点儿吗。” 他找出当初与对方签订的合同,在工资条款里只写着“工资待遇高”,在住房条款里用词

融资租赁合同中的陷阱(2个案例)

融资租赁合同中的陷阱(2个案例)

连载: 案例一、与供货商通谋获取设备价金 某工程公司与某租赁公司签订了建筑机械的融资合同,然后与建筑机械的供货商通谋以取得设备价金。工程公司在供货商并未交付机械设备的情况下,作成建筑机械的受领证书,发给租赁公司。租赁公司误以为租赁物已经交付,向供货商支付了物价金。其后,工程公司以租赁物并未交付为由主张解除租赁合同并要求归还已支付的租金。 案例分析: 融资租赁合同中出租人负有向承租人交付租赁物的义务,但这种交付义务属于观念上的交付,出租人不必直接向承租人交付,而是由供应商直接向承租人交付。供应商向承租人交付时,出租人也不必到现场确认,法律以承租人向出租人发出租赁物验收证书作为交付的判断标准。一旦承租人发出租赁物验收

证书,除出租人有重大过时外,应视为出租人已经履行其租赁物交付义务,即 使租赁物有未实现交付,只要已发生与交付同样的事实;价金支付或租金支付,基于出租人对供应商的信用供与,租赁合同的法律效力也不受影响。对本案例 中承租人工程公司虽事实上未受领租赁物,但发生了受领证书,并交纳了一期 租金,应视为出租人已履行了租赁物交付义务。对于工程公司与供应商采用欺 诈方式为骗取货物价金而与出租人签订融资租赁合同,作为受损害方的承租人 可以要求法院或仲裁机关变更或撤销此合同,或者要求出租人供货商承担违约 责任,并赔偿损失。 案例二、承租人违约引发的风险 某年9月与12月东方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与某市电子工业总公 司(以下简称乙方)签订了两份融资租赁合同。按合同要求,东方租赁公司从国外购进年产500万只充气塑料打火车全套设备和生产技术,及一台气罐车和生产设备的零配件,租赁给电子局。两份合同租金总额39750万日元,分六次还清,每六个月支付一次,若未能支付到期租金,应付迟延利息。合同还约定,如电 子局不支付租金,东方租赁公司可要求即时付清租金的一部或全部,或径行终 止合同,收回租赁物,并由乙方赔偿损失。上述两分合同均由省国际经济技术 合作公司为承租人提供担保,担保条款,如乙方不能按照本合同的约定向甲方 缴纳其应付的租金及其他款项时,担保人应按照本合同的约定,无异议地代替 乙方将上述租金及其他款项交付给甲方。合同订立后,东方租赁公司从日本购 入设备,安装在电子局下属的无线电二厂。经电子局和无线电二厂检验,设备 质量合格。设备投产后,因生产原料需进口,成本高,加之产品销路不好,致 使设备开工不久就停产。电子局自约定支付第一期租金之日起就未能按约定如 数支付租金,前后两次仅付租金4613.9万日元,付利息531.9万日元,尚欠租金35136.1万日元及逾期利息。东方租赁公司多次催要未果,遂向法院起诉,将电 子局、国际合作公司作为被告,无线电二厂作为第三人要求被告偿还租金及利息。被告电子局辩称其对所欠租金及利息一直主张积极偿还,但收效不大。原 告在明知第三人无线电二厂经营状况不好情况下不采取坚决措施收回租赁物, 致损失增大,对此,负有责任。被告国际合作公司也辩称原告未及时收回租赁物、造成损失扩大,负有责任。而且国际公司辩称其不能出具外汇担保,承担 连带责任的范围应以合同期满时电子局所拖欠日元租金折成人民币的金额为限。

合同陷阱有哪些

HT-2018-0103 合同编号: 合同陷阱有哪些 _____年___月___日 _____________制定

有交易就有风险,签订合同时面临的最大的风险就是合同中的陷阱条款。那么,合同陷阱有哪些呢?一起俩了解一下吧~ 常见的合同陷阱条款 1、对交易对方的资信状况缺少了解 一般情况下,企业在投资之前,首先要对交易对方的经营状况有所了解,不能盲目投资。 实践中,合同一方往往在未查验对方营业执照或工商登记,对该企业的性质、经营范围、注册资金及法定代表人等基本信息不甚了解的情况下草草地签订了合同,在索要货款时才发现对方无任何财产或下落不明。 例如:某机器厂与某公司签订《联营协议书》,约定双方合作开发生产系列生物工程制品。 签订协议后,某机器厂先期向该公司支付了10万元技术使用费。 但对方却未履行义务,一走了之,人去楼空,致使某机器厂的投资无法收回。 2、对交易对方是否为适格主体缺乏认识 企业中未经授权的科室、车间等内部部门,或者是未正式取得营业执照和已经被注销、撤销的企业本身都不具备对外签订合同的主体资格,除非其事先得到法人授权、事后得到法人追认或事后取得了法人资格,否则其签订的合同是无效的。 上述不具备合同主体资格的部门有时具备一定的履行能力,就使一些企业认为,只要能履行合同义务,有没有主体资格都无所谓。

一旦对方发生履行不能的状况时,如果其主管单位不承认合同效力,企业就要受损。 例如:某配件厂与某制造厂第一车间签订加工承揽合同,结果有多半产品质量未达标,于是配件厂要求该车间承担违约责任,该车间却以自己不具备合同主体为由进行抗辩。 经审查,合同上盖的是车间的章,也就是说车间是以自己的名义签订的合同,因此法院判决合同无效。 3、对担保人的具体情况疏于审查 如果交易对方提供了担保人,会让企业觉得多了一层保障。 但事实上,大部分担保合同无非是走一个形式,通常是在关联企业或有着密切往来的企业之间相互提供担保,而企业也很少会去审查担保人的经营状况。 有些担保企业本身就已经是负债累累,自身难保,已经被吊销或面临破产,当交易对方无法履行合同时,企业从担保人那里也无法收回投资。 还有一些企业认为由行政机关或其所属事业单位提供担保更加可靠,但事实上按照担保法有关规定,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不具有对外担保资格,这样的担保形同虚设,是最不可靠的。 例如:某医药公司与某生物制药厂签订药品买卖合同,由某医疗器械厂为医药公司提供保证担保,后医药公司因经营不善而亏损,制药厂找到保证人要求其承担责任时,才发现该医疗器械厂早已经因违法而被吊销,只是还未到工商部门办理注销登记,现在是空有其名,

房地产合同签订常见十大陷阱(完整版)

房地产合同签订常见十大陷阱 房地产合同签订常见十大陷阱 房地产合同签订常见陷阱: 心明眼亮避开购房陷阱--谨慎签订合同 陷阱一: 在认购书里没有注明 因何种原因退房以及后果 购房者与开发商签订认购书后,就要交一定额度的定金,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有时购房者在交付定金后因种种原因得不到银行的贷款而无法购买该房产时,发展商一般都只退购房款而不退定金,理由是买家没有履行合同,所以没收定金。 对策: 律师建议买家最好与发展商在协议中约定,若买家得不到贷款时,定金该如何返还或是否要扣除部分作为手续费等,这样就避免了很大的麻烦。 同时,开发商是没有权利没收定金的,这本身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陷阱二: 合同主体认定不明 购房者由于缺乏法律常识,往往会犯一些比较初级的错误。有时代表发展商签约的人并不是法人代表,或者合同上的开发商并不是该房产土地拥有者,这些都有可能产生问题。

另外,也有可能该项目是A公司开发的,实际上却是由B公司投资,作为买家还是应与A公司签约,否则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麻烦,以后办理各种手续会很麻烦。 对策: 在签约前您最好查明代表发展商签字的人是否是法人代表,如果不是,则是否持有授权委托书。否则,这个人的签字是无效的,同时要注意合同上的公章,这样可以避免发展商推卸责任。 陷阱三: 不要轻易在开发商提供的补充协议上签字 签补充协议在购房交易中很有必要。但是要提醒购房者的是,开发商提供的补充协议一定要看清楚。现在有的发展商在与客户签约时,会主动向客户出示一份补充合同,主要目的在于表明由于某些特定原因造成不能按期交房的免赔责任以及面积丈量误差率差异过大在哪些情况下能免赔。这是发展商为了保护自己在一些非人力能控制的情况下造成违约规避风险的一种方式。 善良的购房者不要仅仅把开发商的免责条款都签了,而忘记保护自己的利益。 对策: 看清楚补充协议的条款,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个律师来帮你的忙。 陷阱四: 最短时间与最好 合同是双方意思一致的表达。但是,实践中开发商往往会给购房者很多诸如如果发生问题,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在装修材料上,选

劳动合同陷阱多,这7种合同千万不能签!

劳动合同陷阱多,这7种合同千万不能签! 1、什么是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用人单位应及时安排被录用的劳动者工作,按照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支付劳动报酬,并且根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和劳动

合同的约定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保证劳动者享有劳动保护及社会保险、福利等权利和待遇。 2、注意!这些劳动合同不能签 1、口头合同 这类合同一般由朋友、亲戚、熟人介绍到用人单位,双方只有口头意向承诺,碍于情面或觉得麻烦,没有正式的书面合同文件,没有签字认可。一旦发生纠纷,空口无凭,无据可查。 2、简单合同 虽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内容过于简单,基本要素残缺,没有必要的细节约束。如对用人单位解除合同和违约等行为的追究条款。 3、“暗箱”合同或者称为“一边倒”合同 这类合同的内容往往明显偏向用人单位一方,多数是用人单位事先根据自身利益拟定,只强调用人单位的权利和务工者义务,对务工者利益涉及很少,一笔带过,且不征求务工者意。这类合同往往内容模糊,滥用所谓的解释权。

4、抵押合同 少数用人单位要求务工者把自己的一些证件、财产抵押之后才能上班。当用人单位随意辞退务工者时,就以种种理由不退还抵押财物。 《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5、双面合同 一些用人单位为了应付劳动保障部门检查,准备了两份合同,一份是合法、规范的假合同,仅由用人单位保管,应付检查,实际上并不执行。另一份不规范、不合法的真合同则双方持有,实际执行。 6、“卖身”合同 一些用人单位合同中要求劳动者必须遵守所谓的“厂规厂纪”,并利用这些条款要求劳动者加班加点,使强迫劳动成为合法,有的甚至连吃饭、上厕所都严格规定时间,剥夺了劳动者的人身自由。 7、“生死”合同

合同签订中的陷阱及防范

签订中的陷阱及防范 (一)在签订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中的陷阱与防范 1.在发包人和承包人条款方面陷阱:承包人不具备与工程相应资质和法人资格,填写时,真正承包人将自己的上级单位且独具法人资格的单位填为承包人,往往工程质量保证不了。 防范:核对清楚承包人,且审查承包人的工程建设资格和等级。 2.在委托书方面陷阱:不填写委托书,或委托事项填写不全、不清。 防范:全面、正确、详细填写委托书 3.在委托人义务条款方面陷阱:委托人的义务填写不细、不具体、不全面,致 使工程责任不好判定。 防范:委托人的义务,一定要填细、填全。 4.在承包人义务条款方面陷阱:承包人的义务笼统,不细化,出现纠纷后,不宜 追究承包人的责任。 防范:填写承包人的义务越细越好,每个环节和要求都要写清楚。 5.在纠纷解决方式条款方面陷阱:当事人各自选择有利于己方的纠纷解决方式和地域管辖。 防范:协定公平的解决纠纷的方式和地域管辖。 6.在合同签字盖章方面陷阱:合同最后只签字不盖章。 防范:一定要在合同书上签字盖章,并按要求公证。

7.在规定违约责任方面陷阱:承包人尽力减少违约责任事项,或尽量减弱违约 责任程度,或减少违约责任额。 防范:发包人一定要将承包人不履行义务的责任写全面、写明确、写具体。 8.在增补条款方面陷阱:只写“经双方协商一致,增加补充下列项a条款”而 没有增补以“空白”记入。在合同条款笼统的情况下,承包人不增补工程事项。 防范:发包人应将承包人完成工程的要求及各种细节补齐,防止条款笼统,而使工程质量等出现问题不宜追究。 (二)在签订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中的陷阱及防范 1.在发包人、承包人条款方面陷阱:承包人不具备与工程相应资质和法人资格,填写时,真正承包人将自己的上级单位且独具法人资格的单位填为承包人,往往工程质量保证不了。 防范:核对清楚承包人,且审查承包人的工程建设资格和等级。 2.在质量条款方面陷阱:质量条款笼统,不细化,出现纠纷后,不宜追究承包人 的责任。 防范:质量条款越细越好,每个环节和要求都要写清楚。 3.签订违约责任条款方面陷阱:承包人尽力减少违约责任事项,或尽量减弱违 约责任程度,或减少违约责任额。 防范:发包人一定要将承包人不履行义务的责任写全面、写明确、写具体。 4.在纠纷解决方式条款方面陷阱:选择有利于己方的纠纷解决方式和地域管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