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同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标准--外传版

《合同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标准--外传版

《合同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课程名称:合同法原理与实务课程编号:参考学分:+1=(含实训课1学分)参考学时:56+16=72(含实训课16学分)课程管理系部:管理系适用专业:法律事务专业:开发人员: 法律事务专业教学团队二、课程的性质和课程设计(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用性较强的三年制高职法律事务专业群民事法律领域的专业核心课程、必选课程。

从法律事务专业群毕业生往年就业的情况来看,学生将来主要就业方向为中小企业、法律服务机构和司法、行政机关,而从他们从事的岗位来看,合同法律的应用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学好合同法对于学生将来的职业岗位意义重大。

该课程以提高合同实际应用能力为核心内容,讲求应用性和理论性的结合,在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的同时更注重合同法具体制度及其实际应用的培养,使学生系统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合同法的基本原理、具体法律制度及其相应的规范,并能够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能够较为准确地分析和处理各种合同实务问题。

在开设本门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法理学》与《宪法》、《民法总论》、《民事诉讼法》、《婚姻家庭法》等法律基础性课程。

在学习了《合同法原理与实务》之后,学生将通过对《物权法》、《公司法》等课程的学习来深化对合同法制度的理解与应用。

^!和职业素质。

(1)依托北海市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律师事务所,与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

校政、院、所、企合作共同制定教学计划。

组织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专家、专业教师、行业一线专家,采用“头脑风暴”式讨论方法,制订用于课程教学资源开发、课程教学实施的岗位能力标准,把岗位能力标准融入课程中,建立课程标准。

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用1-2年的时间,对《合同法原理与实务》这门教材进行开发建设,并把它纳入2012-2014年学院重点课题研究中去,同时邀请学院共建单位的兼职老师和行业专家指导,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现实性,争取早日出版校本教材。

充分利用实践性综合性的校本教材,与政、院、所、企共同实施教学。

学生到政、院、所、企进行调研或顶岗实习,政、院、所、企专家也到学校课堂中讲授岗位职责与工作内容,课程训练来源于政、院、所、企的真实任务,工作业绩也由企业与老师共同监控与考核,服务北海市政、院、所、企,实现校、政、院、所、企多赢。

(2)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导,突出对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训练鉴于面向的是高职高专的学生,本着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导,突出对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

此外,还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强化,注重所学知识和社会需求的一致性,理论教学为实训实践服务,做到实用、够用。

按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充分利用自身的行业优势和资源优势, 从岗位能力标准与课程标准的融合原则的贯彻,来进行《合同法原理与实务》课程设计,以突出专业课程职业能力的培养。

~2.课程设计思路:(1)工学结合、案例引导、项目驱动等进行教学模块和教学方案设计。

主要有基于工作过程的、真实的法律案例、组织内容丰富的合同法知识大赛、学生角色扮演比赛、合同管理顶岗实习等,把课程学习内容联系生活和社会,综合其它学科的知识,提出各种问题并形成主题任务,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将学生置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

在实践性教学方面,贯彻“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理念,在校内完成《合同法原理与实务》操作技能的学习,然后通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顶岗实习,在专业培养方向的具体岗位进行实践性教学,切实做到“实践教学岗位化”。

只有这样,才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要求。

以前我专业2009级学生按这种教学设计进行毕业实习,效果良好。

(2)改革传统的以笔试形式考核学生成绩的方式,注重职业能力的考核,采用过程性和能力测试的考核方式,根据学生任务完成、项目实施情况以及校外实践的完成情况综合评定。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合同法原理与实务》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合理安排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规则;使学生系统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合同法的基本原理、具体法律制度及其相应的规范,并能够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分析和处理各种合同实务问题;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意思自治、诚实信用、公平正义的理念。

《合同法原理与实务》课程目标四、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一)教学内容《合同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根据政院所企调研及工作分析的结果,遵循律师业务的工作流程,以企业任务为驱动来设计课程内容,注重知识的递进性,由浅入深,由合同审查——合同修改——合同起草——合同法律风险管理——合同谈判,由模块式的学习提升至整体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课程教学内容可以总结为“5个情境、5项任务”,在5个情境分别对5大工作任务进行反复锻炼。

这五大工作任务的总体教学要求如下:(1.合同审查【内容要点】合同审查的理念与法律问题以及表述问题及期调查,审查合同的方法与技巧【教学要求】了解合同审查的理念与特点,熟悉并掌握合同审查的方法以及合同审查阶段的调查方法与审查成果的撰写与提交,能够熟练运用审查技巧审查各类合同。

2.合同修改【内容要点】合同修改的目标与理念,具体条款的修改,表述问题条款的修改,不同质量要求下的修改,合同修改工作成果的提交【教学要求】了解合同修改的目标与理念,掌握具体条款与表述问题条款、不同质量要求下的修改方法与技巧以及合同修改工作成果的提交,能够根据当事人的要求修改完善各类合同。

3.合同起草【内容要点】合同素材的收集、合同文本的结构设计、合同条款的秩序设计、合同的成文过程、合同起草的特别注意事项(【教学要求】熟悉合同素材的收集,掌握合同文本的结构设计、合同条款的秩序设计、合同的成文技巧,熟悉合同起草的特别注意事项与定稿后的善后工作,能独立起草合同。

4.合同法律风险管理【内容要点】合同法律风险管理的内容、合同生效前与生效后法律风险的管理及违约责任的控制、标准合同文本体系的建立、合同管理制度的建设【教学要求】了解合同法律风险管理的内容与外部因素,掌握合同生效前与生效后法律风险控制规避的方法与技巧以及违约责任的控制,学会建立标准合同文本体系,学会制定较好科学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5.合同谈判【内容要点】谈判的过程、谈判的原则、谈判的准备、谈判的过程的技巧、谈判中文书的格式与写作【教学要求】熟悉合同谈判过程与原则,能够综合应用合同谈判的各种方法和技巧,并撰写合同谈判的各种文书。

¥(二)单元学时分配(三)教学实施建议:1.案例教学法。

教师选用典型的真实案例,组织学生分析并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组织教学,通过图像、动画、视频等演示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知识结构和合同业务工作,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记忆和掌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启发式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而老师作为引导者,让学生在对社会上的鲜活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学习和实践,使学生能主动钻研,从而使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能有效的互动。

3.任务驱动法。

每一节课老师都会结合教学网站布置一定的任务,通过各个章节的学习,学生逐步掌握网络营销的方法和技巧。

在任务开始时,教师给出任务信息,由学生了解信息发布流程。

然后具体操作流程的分解及人员分工,确定每个环节的负责人,安排任务执行的顺序。

按照计划进行,直至完成信息发布。

最后对发布的信息进行检查,总结整个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修正。

4.模块化教学法。

为了使课程更好地结合法律实际工作,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工作的整体架构,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综合,我们把课程内容分为5个情境即5个任务模块,即“合同审查”、“合同修改”、“合同起草”、“合同管理”、“合同谈判”。

每个任务模块都要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由学生小组独立完成。

4.分组讨论教学法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执行、讨论并总结老师所布置的任务,或就某个问题从不同层面进行辩论,最后小组得分由教师和其他非参赛小组共同打分决定,做到课程评价主体多样化,使考核体系更公平,更客观。

5.模拟审判教学法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进程,选取真实的案件,让学生分组分角色准备各种诉讼文书,重新整理证据等,开展对抗性的模拟审判,以使学生对合同法原理与实务有更深休悟,并切实锻炼辩论技巧。

'五、教学条件(一)教学条件提出完成本课程所需要的教学条件。

(二)场地要求$(三)任课教师条件1.主讲教师条件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讲师以上职称,有一定的网络实践经验,具备“律师执业资格证”的“双师型”教师为最佳。

2.兼职教师条件企业工作人员,具有3年以上的法律实务经验,能够熟悉合同业务,能够解决合同业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材要求本课程的教材选用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隋彭生撰写的《合同法》。

该书贴合高职高专学生,理论通俗易掌握,案例经典易理解,章节设计合理,难度适宜,书价合理,适合作为本课程的专用教材。

六、考核方式#(一)考核理念从职业活动和岗位要求分析入手,根据企业法务工作岗位用人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围绕企业法务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来设计学习领域(课程),各课程从岗位能力要求出发设计学习单元(项目),制定相应的考核内容、考核办法和评价标准。

(二)考核目标考查学生对合同法原理与实务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是否熟练掌握各项合同业务的方法与技巧。

(三)考核方法班级分为若干小组。

每个小组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完成合同业务实操,期末汇报其项目成果。

项目小组汇报得分由两部分组成,70%为老师评分,30%为非汇报小组给出的平均分。

期末成绩=项目小组汇报得分(30%)+合同业务实操(60%)+期末总结(10%)。

期末总结由学生自己完成,对本学期小组项目进行一个总结和陈述。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