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了解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诵读,体会本文激情澎湃、文质兼美的特点;体会和揣摩文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特别是反复、排比和比喻)和文采斐然的特点,并学以致用。
过程和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朗读,多向对话与交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理解马丁·路德·金的伟大理想,并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揣摩语言,体会修辞手法在演讲中的表达作用,并能用排比、反复和比喻等手法写作。
教学方法情景激趣法,讨论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1、我们所熟悉的黑人:乔丹、阿里、曼德拉、奥巴马(多媒体出示图片)。
2、黑人能在美国当总统并连任,这在一百多年前是绝对不可想象的,因为那时的“黑人”几乎与“奴隶”是同义词,他们没有土地,受不到教育,生活没有丝毫改善的可能。
尽管南北战争之后,当时的总统林肯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但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的种族歧视和压迫仍然十分严重,黑人不能像白人一样享有自由。
在此情形下,美国黑人以争取平等自由为目标,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民权运动。
马丁·路德·金就是这场运动中杰出的领袖。
早在40多年前,他就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他的这个梦想一直引领无数黑人为之奋斗。
今天,就让我们借着课堂一起走进他的梦想。
3、马丁·路德·金(1929—1968),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非暴力主义者,一生积极参加和领导美国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三次被捕,三次被判刑,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4、感受马丁·路德·金演讲场面。
二、整体把握1、自由诵读课文,思考: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这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这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2、字词检测:Liào()铐jiā()锁hài()人听闻义愤填yīng()骇人听闻:使人听了感到十分震惊。
义愤填膺:形容心中充满了愤怒。
安之若素:安定镇静,跟平常一样。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
形容十分焦急。
摇摇欲坠:摇摇晃晃,就要落下来。
比喻地位或基础极不稳固,马上就要垮台的样子。
遍体鳞伤:遍,全。
鳞,鱼鳞。
浑身受伤,伤痕像鱼鳞一样密,形容受伤很重。
标新立异:原指特创新意,立论与人不同,后指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一般有所不同。
3、完成“演讲词信息卡”中相关信息。
三、诵读研讨1、这是一篇演讲稿,假如让你来演讲这三个部分,你将分别使用怎样的语气、语调?2、“梦想”缘何而来?①诵读提示:黑人现状,要读得低沉有力,三个“一百年后的今天”在读时既要一气呵成,又需要每一次的语调都比前有所抬升;需要重读的词有“必须正视”“隔离”、“歧视”、“穷困”、“萎缩”、“故土家园”;第三自然段,在读时整体语调可略和缓一点,但重点词语依然要注意,如;“每一个美国人”、“所有的人”、“生存、自由”、“追求幸福”、“权利”。
②学生诵读展示。
③研讨:马丁•路德•金为何会有如此伟大的梦想?明确:黑人生活现状极其悲惨——物质贫困、精神痛苦、政治歧视。
通过两组图片展现黑人在美国的生活状况:A组:黑人在美国的生活条件之艰苦:破旧的冰箱、简陋的居住环境。
B组:美国黑人的悲惨遭遇:新华报社,2019年7月2日,一名无家可归的男子躺在纽约街头;2019年6月10日,一名无家可归的黑人男子在美国东南部的迈阿密南海钻进塑料袋里躲避飓风袭击。
背景简介: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在美国的黑人大多忍受着不义之火的煎熬,他们有的生活贫困,无家可归,在饥饿线上垂死挣扎;有的要忍受来自警察的恶意暴行;有的甚至连生命权也被轻易地剥夺了,一些公共场所会挂着“仅供白人使用”的牌子,公共汽车上黑人必须给白人让座只能坐后车厢,黑人进监狱的可能性是白人的8倍。
自由和平等对黑人而言就是奢望!如此不公正、悲惨的遭遇,我们应带着怎样的情感来朗读?④生带着既悲且愤的情绪齐读第二段。
3、怎样实现梦想?①诵读提示:这一部分主要讲斗争策略、态度。
方式、手段——语调平和理智、语重心长;态度——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如出膛之弹,如江海汹涌。
②学生诵读。
③研讨:马丁•路德•金主张如何实现这一伟大的梦想?明确:非暴力斗争、团结白人、坚持不懈。
4、梦想是什么?①诵读提示:梦想、展望——如鱼跃大海、鹰击长空,驰骋想像,语调舒缓而充满热情,饱含信心。
②学生诵读。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③研讨:马丁·路德·金到底有什么梦想?这个内容主要集中在文章的哪些段落?能否用一句话概括出这个梦想?明确:第17至25段。
他希望将来有一天,黑人能和白人一样享有民主、平等和自由,并情同骨肉,携手共进,即民主、平等、自由、正义。
既然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马丁·路德·金为什么要用九段文字来表述呢?是不是太罗嗦了?讨论明确:运用了排比、反复、比喻这些修辞手法。
那么这些手法有何作用呢?讨论明确: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有说服力;起强调作用,能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读起来一气呵成,气势贯通;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激起听众共鸣。
4、探究:他能否实现这个梦想?自由畅谈,教师小结:自由平等是人类永远的梦想,也是人类永不停息的追求!四、合作探究结合本文,归纳总结一篇具有感染力的演讲稿应注意哪些方面的要求?讨论交流,明确:①针对性。
主要的演讲对象是黑人,听众大多文化程度较低,语言应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②思想性。
围绕主题向听众传达明确的思想,中心突出。
③逻辑性。
演讲稿始终围绕“梦想”二字,讲述梦想是什么,梦想缘何而来,该怎样实现这一梦想,结构严谨。
④多修辞。
排比、比喻、反复、对比等修辞灵活运用。
⑤多短句。
简洁有力,富有感召力。
小结演讲词的特点:三多:(形式上)多用整句(排比,气势强大);多用短句、呼唤语(感召力,煽动性);多用修辞格(比喻、排比、反问等增强感染力)。
三性:(内容上)针对性;逻辑性;思想性。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五、深入揣摩联系上下文,研读以下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人开了一种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
(这里的“空头支票”指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2)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这里的“秋天”和“酷暑”分别指什么?)(3)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辟出一块希望之石。
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我们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这个信念”具体指什么?“交响曲”有什么特点?用在这里有什么深刻含义?)六、延伸拓展我们常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梦有多大,未来就有多大。
英国著名女作家伏尼契说: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
我相信同学们也有自己崇高的理想。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作者写一段排比句,或者几个排比段,不少于三个,来说说我们自己的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
我梦想有一天,……。
我梦想有一天,……。
展示教师的梦想:我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学生每天都能在课堂上完成必修作业,白天快快乐乐地锻炼一小时,晚上安安稳稳睡足八小时。
我梦想有一天,我们的学校不再只是以分数论优劣,所有的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去做我们想做应该做的事。
我梦想有一天,带着我的学生来到那巍峨的峰巅,迎着和煦的春风,共同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
我梦想有一天,带着我的学生来到那浩瀚的江海,教他们游泳,与风浪共舞,一起体验“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从容。
我梦想有一天,带着我的学生来到那辽阔的草原,跃马扬鞭,一起抒发“胯下才骑千里马,心中便起万山情”的豪情。
我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学生能有时间来读圣贤诗书,享翰墨飘香,赏经典琴韵,观春花秋月,悟世事人生,让你们的青春焕发出别样的激情。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学生能用你们的语言和文章,一扫尘世的浊气,将人间正气弘扬。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学生能独自走向社会,在世俗的风雨之中,摸爬滚打,愈挫愈勇,成为一个个能文能武的英雄。
我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学生,乃至全中国的学生将来成为祖国的主人时,能够纵横捭阖,运筹帷幄,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大展身手,建功立业,造福社会,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人们由衷的赞美!最后,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树立崇高的梦想,创造人生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