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大学生如何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

高校大学生如何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

《民商法》期末考试论文高校大学生如何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摘要:法律意识是当今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

正确认识其重要性,对于依法治国、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和保护大学生的自身权益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具备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不仅能够积极维护到法律的尊严,而且能够使自己做到不犯法。

大学中的同学们酷爱网上购物,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电子商务中的大学生消费者面临着网络安全、格式合同陷阱、信息欺骗等问题。

因此,对于当今在校大学生来讲,树立法律意识,是维护其自身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要求。

关键词:消费者权益网上购物大学生消费者维权意识Title :College Students How to improve consumer protection awarenessAbstract:Awareness of the law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the overallquality of today's college students, and citizens to understand, respect, implement and maintain an important guarantee of the socialist legal standard.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ir own interests for the rule of law, the promotion of Personal Training and protect college students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With the socialist legal awareness, not only be able to actively maintain the dignity of the law, and do not break the law. Classmates of universities are fond of online shopping, virtual network allows college students in e-commerce consumers facing network security, the form contract trap information to deceive other issues. So, for today's college students in terms of establishing the legal awareness is a necessary requirement of safeguarding its own interest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modern legal system building.keywords:The interests of consumers Online shopping Students Consumers Awareness of rights目录1引言2网上购物背后的侵权行为2.1网上购物现象研究2.2网上购物合同格式条款的效力3大学生消费者的维权意识4大学生消费者法律意识的培养4.1对大学生消费者进行普法教育4.2多组织与法律有关的活动5加强大学生维权意识的措施5.1市场竞争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根本途径5.2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广度与深度5.3确保大学生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渠道畅通 5.4完善消费者保护机构5.5加强监督,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结论参考文献1 引言学生的权益不仅仅是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基本权利,还是学生自由发展的一种权利,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有新的内涵。

作为消费者,每个公民都应享有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而作为实行市场经济的法制国家,有责任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讲,增强自我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适时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显得尤其重要。

2网上购物背后的侵权行为2.1网上购物现象研究我们高校大学生经常在网上购买东西,然而,一些权益经常被侵犯,例如格式条款规定,“商品经交付消费者后,若发生毁损,不得退换商品。

”这样的条文限制了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免除了经营者自己依法应负的商品瑕疵担保责任,对消费者显然不利。

再如网上购物格式条款中也会出现“本公司保留对用户协议及服务条款进行解释的权利”的条文,这种赋予经营者单方面格式条款解释权的条文应为无效。

因为按照这一条文,经营者必然对格式条款作有利于自己的解释,违背了不利于格式条款提供人的解释原则。

2.2网上购物合同格式条款的效力网上购物合同中的格式条款如果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公序良俗、诚信原则以及同非格式条款相抵触时,应不具有法律效力。

下面对常见的几种不公平格式条款试作分析:网上购物合同中关于售后服务的格式条款中,一般会有“收到商品后7日内可以退换,但商品已经拆封的,不得退换。

”的条文,它限制了消费者退换货的权利,单方面免除了经营者本应承担的义务,违反了《消费者保护法》第23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按照国家规定或者与消费者的约定,承担包修、包换、包退或者其他责任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或者约定履行,不得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

”以及第24条:“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的规定,应该无效。

另外,有的网上商店制订有专门的隐私权条款,在其中以某些条款单方面免除经营者侵害消费者隐私权的民事责任。

在网上购物中,消费者未与经营者面对面接触,而是通过在网页内输入欲购买商品的名称、种类、编号、数量以及个人信息资料与经营者缔约。

在个人资料的输入方面,有的网上商店却要求消费者注册为会员后才能购物;故要求填写的信息更为详细。

消费者不论以何种形式将个人资料告知经营者,经营者就掌握了消费者的个人资料。

这些个人资料是消费者在网络中的个人信息隐私,消费者对其享有个人信息隐私权。

3大学生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大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牢固的维权意识,以此形成一个安全有序、健康向上的校园消费环境。

然而,大学生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知之甚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其对社会的接触还不够多,不清楚了解法律知识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当今高校大学生的维权意识也比较淡薄。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很多的大学生认为现在的投诉程序过于复杂,处理时间过长,这也是当其权益遭受到侵害时,不会及时采取维权措施的很大的原因。

4大学生消费者法律意识的培养4.1对大学生消费者进行普法教育为了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可通过让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民主法治思想,基本的法律基础,理解宪法和法律的基本精神、基本规定,提高对法律的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是真正提高普法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普法教育。

例如:导入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结合多媒体教学等。

4.2多组织与法律有关的活动单纯的通过开设法律基础课,进行普法教育,不足以使大学生真正提高法律意识。

毕竟,普法教育过于抽象。

要真正唤醒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必须采取一些更为具体,更行之有效的办法。

可以通过针对大学生年龄及性格特点,把法律意识的培养同组织活动相结合。

可以组织一些有关法学方面的知识智力竞赛,组织学生看法律录像,或请有关办案人员或法学专家来校开讲座。

这样既能让学生了解时事,也能更深切的体会到法律的权威,树立“法大于权”的论点,从另一层面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要彻底的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特别要与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相结合。

一个人,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才可为其法律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主观要件。

5加强大学生维权意识的措施5.1市场竞争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过渡的阶段,推动市场竞争体制建设尤为重要。

大学生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需要来自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综合采取经济的、行政的、社会的、法律的手段。

而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大力加强市场经济建设,通过市场竞争来维护大学生消费者的权益。

5.2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广度与深度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更有效地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大力加强了经济立法,尤其是《计量法》、《标准化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的出台,可以说我国消费者权益的立法已经日趋完备,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因此,我国要进一步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广度与深度。

5.3确保大学生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渠道畅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4条规定,为消费者列明了五条维权途径:与经营者协商调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其中,提出诉讼可以说是权威性最强、效率最高的方式。

而事实上,因为消费者通过民事诉讼程序来实现合法权利的满足可谓困难重重,因而,消费者真的进行民事诉讼却是屈指可数的。

5.4完善消费者保护机构我国消费者保护的各个方面,都是由相应的政府机构开展工作,而没有像美国的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日本的消费者保护会议等代表国家政府统一专门地承担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工作机构。

这样会使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不负责任,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不能得到完全及时地制止。

因此,在这方面,我国应加强完善消费者保护机构。

5.5加强监督,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政府是监督市场的主体力量,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市场调节功能。

一方面要加强专业执照管理,另一方面要强化产品安全标准。

政府必须制定并强化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实行安全标准检验。

除此之外,还需要严厉制止、打击具有外部负效应的消费行为,如市场欺诈等。

充分发挥媒体的新闻监督功能。

借助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介,定期对产品质量抽检结果进行曝光,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监督作用,形成强大的舆论威慑力量。

利用社会传播媒介和消费者运动,广泛宣传消费者主权意识,形成“讲诚信、反欺诈”、自我保护合法权益的良好社会风气、自我抵制假冒伪劣商品的良好社会风气。

通过社会舆论,使得假冒伪劣商品退出历史的舞台,切实保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结论当代大学生处于信息、知识、潮流的最前沿,对国家政治、社会利益导向极其敏感,怀着一腔热血和献身国家、献身社会的万丈雄心,准备凭青春和精力在社会建设事业中大展身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