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讲义

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讲义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一、中国的疆域1.海陆位置:海陆兼备,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边缘海为黄海、东海、南海,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2.领土四至点(右图1)3.相对位置:陆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右图2)4. 我国区域定位的方法(1)利用经纬网对地形区进行空间定位(2)主要经纬线穿过的省区与地形区经纬线穿过的主要地形区巧记北回归线云南、广东、广西、台湾北回归线东西穿,云南两广和台湾30°N 冈底斯山脉、横断山脉、四川盆地、杭州湾等冈底斯山横断山,四川盆地杭州湾40°N 塔里木盆地、祁连山北侧、河套平原南侧、渤海湾塔里木、祁连山,河套南侧渤海湾80°E 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西部天山山脉塔里木,青藏高原穿西部90°E 阿尔泰山、吐鲁番盆地、孟加拉湾阿尔泰山、吐鲁番,可可西里孟加拉湾110°E 阴山、陕北、关中、陕南、巫山、雷州半岛和海南北起阴山贯三秦,南越巫山过海南120°E 大兴安岭、渤海、长江三角洲、台湾兴安虎声吼,渤海水色秀,长江三角海峡洲,台湾海峡游二、中国的地形1.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一二阶梯分界线:A昆仑山——B祁连山——C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分界线:D大兴安岭——E太行山脉——F巫山——G雪峰山。

2.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3.我国主要山脉分布4.我国主要的地形区(1)四大高原地形区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青藏高原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分布于雅鲁藏布江和湟水谷地;人口稀少内蒙古高原海拔1 000米左右;地面坦荡;自东向西由草原、荒漠草原到荒漠草原畜牧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黄土高原世界最广黄土分布区;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旱作农业;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开发云贵高原地势西高东低,海拔从2 000米降到1 000米;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坝子”农业,交通落后制约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丰富;少数民族分布广地形区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盆地,内有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

内部平绿洲农业,种植棉花和葡萄等,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油气资源开发山脉走向构成东西走向a天山-阴山、昆仑山—b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c大兴安岭-太行山-d巫山—雪峰山、长白山-e武夷山脉、f台湾山脉_西北-东南走向g祁连山、阿尔泰山南北走向h贺兰山、横断山脉弧形i喜马拉雅山三、中国的气候1.我国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1)冬季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①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南方、昼长短于南方,使北方获得热量远小于南方;②南方离冬季风源地远于北方,加上地形阻隔,受冷空气影响弱于北方。

(2)夏季全国普遍高温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虽然小于南方,但昼长长于南方,得到的光热并不比南方少;②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2.我国的降水分布特点、成因及影响(1)特点与成因集中在5~9月的夏秋季节大陆的干燥空气的影响,降水少(2)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①一月份月均温0℃等温线大致通过;②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③河流有结冰期与无结冰期的分界线;④800 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⑤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⑥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⑦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3.气候特征及其评价(1)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及影响气象灾害形成原因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带来后果寒潮源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的大范围的强冷空气侵入我国秋末、冬季、初春除西藏、云贵地区以外我国大部分地区能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台风发源于热带洋面大气涡旋(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发生次数最多) 夏秋季节集中在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省以及沿海省区①狂风和特大暴雨带来灾害;②解除或缓和伏旱4.雨带的推移规律: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与夏季风的进退及夏季风的强弱有很大关系。

(1)春旱:春未夏初,华北一带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夏季风还未到达,降水少,又值农作物播种、生长季节,需水量大,形成春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2)梅雨:六月中旬,夏季风北跃,锋面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并长时间滞留,细雨连绵长达一个月之久,形成梅雨天气。

(3)伏旱:每年七,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干燥,形成伏旱,给水稻的生长带来威胁。

四、中国的河流和湖泊1.内外流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地区河流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东北黑龙江、松花江水量丰富(流经湿润、半湿润区)汛期较长(有春汛、夏汛)小(森林茂密)长(纬度高,位于中温带、寒温带)秦岭-淮河以北辽河、海河、黄河水量较小(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汛期短(雨季短)含沙量大(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短(位于暖温带)秦岭-淮河以南长江、珠江水量丰富(降水量大,流经湿润区)汛期长(雨季长)小(流域内植被好)无(流经亚热带、热带)五、中国的农业1.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2.主要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及在我国的分布3.我国四大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比较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北方地区①夏季高温多雨。

②平原广阔,土层深厚。

东北黑土肥沃,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森林资源丰富①东北生长期短,热量不足,易受寒潮影响;西部风沙大。

②黄河中下游地区春旱、夏涝突出;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严重南方地区①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②长江中下游、珠三角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湖密布,利于灌溉、养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

③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水平高①伏旱、夏秋台风。

②东南丘陵红壤酸性强,不利于发展种植业。

③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土层薄,地表水缺乏西北地区①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②牧场广大,宜农荒地多。

③新疆、河西走廊有冰川融水灌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有黄河水灌溉①冬长夏短,寒潮影响大,春季沙尘暴频发。

②降水少,蒸发强,水源不足。

③植被差,沙漠化严重,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盐碱化严重作物生长习性分布地区小麦温带作物,适应性强,南北方平原、高原均可长城以南为冬小麦,以北为春小麦水稻喜温又喜湿,多分布于降水多和灌溉便利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集中,东北和华北也有分布棉花喜温好光,适宜于深厚疏松土壤暖温带的黄淮平原和南疆盆地甘蔗喜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要求土壤肥沃北纬24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甜菜喜温凉,耐盐碱、干旱主要在中温带(北纬40以北)油菜既喜欢温暖,也能耐寒种植普遍,长江流域集中花生喜温暖干燥,多生长在疏松沙质土壤中南北方均种,黄河下游各省集中六、中国的四大工业基地七、北方地区1.概况(1)位置范围: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2)地形区: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c黄土高原。

图中a三江平原、b松嫩平原。

(3)气候: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从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地区,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4)农业: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5)资源: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图中d鞍山铁矿,e大同煤矿,f胜利油田,g大庆油田。

(6)工业: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

(7)交通:经过济南的南北铁路干线是京沪线,经过石家庄的南北铁路干线是京广线。

(8)城市:图中的h长春,i太原。

2.自然地理特征自然地理特征3.人文地理特征特别提示地理分界线——大兴安岭(1)400mm年等降水量线。

(2)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

(3)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的界线。

(4)畜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

(5)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6)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7)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界线。

(8)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八、南方地区1.概况(1)位置范围:东部季风区南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2)地形:平原、高原、盆地、丘陵交错分布,图中a南岭(山脉),b武夷山(山脉)。

(3)气候:大部分为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4)农业: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一年两熟至三熟。

(5)资源: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丰富。

图中e平果铝矿,f铜仁汞矿,g攀枝花铁矿。

(6)工业:h沪宁杭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i珠江三角洲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7)交通:从上海到昆明的铁路干线是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昆明至南宁的铁路干线为南昆线。

(8)城市:图中的c武汉,d成都。

2.自然地理特征3.人文地理特征属工业发达;“珠三角”工业基地居民生主食为大米;房屋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龙舟竞赛、游泳活生态问洪涝灾害、水体污染、酸雨、“红漠化”“石漠化”题九、西北地区1.概况(1)位置范围: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

(2)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图中的a内蒙古高原,b天山(山脉),c塔里木盆地。

(3)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从东向西自然景观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4)农业:在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发展了灌溉农业;该地区为我国主要牧区,内蒙古主要为温带草原牧场,新疆为山地牧场。

(5)资源:本区具有全国意义的资源有煤炭、石油、稀土等。

(6)城市:d呼和浩特、e乌鲁木齐。

(7)交通:第二亚欧大陆桥的兰新铁路经过本区。

2.主要区域特征西北地区区域定位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天山、河西走廊、宁地形区夏平原、河套平原、贺兰山、阴山主要气候类型及特征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降水少有利条件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农业不利条件降水不足;严重干旱,水源有限工业陇海—兰新工业带西段:钢铁、冶金、纺织、航天等工业部门环境问题荒漠化、沙尘暴十、青藏地区1.概况(1)位置范围: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

(2)地形区:图中的a祁连山山脉,b巴颜喀拉山脉,c唐古拉山脉,柴达木盆地。

(3)气候:典型特征是气温低(高寒)。

(4)河流:图中的d金沙江,e黄河,f澜沧江。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

(5)城市:g 拉萨,h 格尔木,i 西宁。

(6)交通:①公路运输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②西宁至拉萨的铁路是青藏铁路。

(7)农业①高寒牧业: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优良畜种。

②河谷农业⎩⎪⎨⎪⎧分布: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农作物:青稞、小麦、豌豆 2.主要区域特征3.青藏地区“高寒”气候对农业的影响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严寒,对农、牧业生产影响很大,这种影响既有不利方面,也有有利方面。

相关主题